第196章 國舅(下)

“什麼吃人肉?你口味太重了。”

“那你說作孽?”

“不吃人肉也差不多。”

“說一說。”

“國舅罷了兵權後,怏怏不樂,於是在家中專以臠割奴婢爲樂。”

玉蘋忽然伸出手,哆嗦地握着宋九的手,臠割是好聽的說法,說通俗一點,就是將一個大活人放在臺子上,大卸幾百塊,類似滿清十大酷刑之首千刀萬剮。

“這件事你怎麼知道的?”

“昨天下了雪雨,他家的圍牆牆體凍得又酥,加上潮溼,一下子倒塌,羣奴奮起逃出,一起跪在宣德門前訴冤,皇上大駭,正在派中使查問。”

未吃人肉?但與吃人肉差不多,宋九眼中閃過一絲怒火,道:“這種做法比王全斌還要殘忍。”

“是啊,王將軍手段也殘忍,害的百姓更多,但他多少也是想着國家,只是想錯了,又多是因爲貪婪產生的種種不法行爲。國舅這純粹的是殘忍,況且還是天子腳下。”

宋九眼中閃過一絲後悔,當初思慮再三,收了幾千匹帛,讓他進了契股,其實就是不當收的。隨後又茫然,不對啊,自己記得他是吃人魔王,難道是記錯了。潘惟德又說道:“這是我們來的第二件事,擔心你衝動。陛下自從皇后故去,心中一直很難受,過了好幾年,未納皇后,也未置妃嬪,可想陛下對皇后的感情。皇后就這一個弟弟,其尊貴不可想像。別看我們這羣衙內平時大咧咧的,但沒有一個衙內敢得罪國舅。似乎你明天就要當值吧。這件事你聽到後,切莫衝動。陛下對你不薄,甚至認爲你在巴蜀做得很好。但那是王全斌,非是國舅。”

玉蘋也擔心地看着宋九。

宋九咬着牙不說話。

玉蘋忽然跪下去,說道:“奴家從來未求九郎何事,今天只求九郎一件事,請九郎忍氣吞聲,就當未聽到。”

潘惟德在邊上說道:“九郎,母親頂多十幾天後就回來。你與小妹能不能成,年底這幾十天是關健,在這當口上你要忍耐。”

宋九踱了大半天,最終沮喪地說:“聽你們的。”

第二天去三司。

宋九仍然在看,時不時詢問一下。也不要以爲這個助理好做的,楚昭輔幾乎不管,全部交給了王判官。輕重全在王判官一人身上,偶爾不對了,他同樣會指出來。

就是記賬方法不大好,還是單式記賬法,複式記賬法進步,不過小吏們不懂,不懂冒然更改,賬目馬上就會混亂。進步的是有的小吏隨宋九學生開始學習用四柱清算法算賬,部分小吏開始使用算盤。

算賬不是宋九的責任,而且那麼多賬目,十個宋九也算不過來。

宋九看到這種局面,心中產生一個想法,準備將會計學單獨編一本書。不過就要編書,也要等到明年。今年三年級會計課不學了,但學一門新的課程,商業管理。

請各個管事輪流來教學子,至少要學一年商業管理,才能對會計學有更深的認識。然後交給學子共同著書,他一人是忙不過來的。而且這門學問會有很大的作用。

在三司就知道宋朝的收入。

兩稅比例數量也許不小,但比例不大,那是一石糧,一束草,或者其他雜物,要麼就是一匹絹比一緡錢多。而且休想小看了這時候人的智慧,包括三司稅務,自成體統,例如巴蜀運糧來京城肯定不便,於是改成貴重的絹帛代替,節約路費。不然絹帛在兩稅比例中份量更小。

主要收入是幾項專營,也就是榷酒榷鹽榷茶,商稅也是大頭,接近三百萬貫,若是加上和買,城郭稅等雜稅,會更多。得到巴蜀,荊湖開始逐步徵稅,江淮開始恢復,收入在增加中,漸漸接近三千萬。但化成緡錢,今年只能說略略超過兩千萬。商稅佔據着百分之十幾的比例。

因此做爲官員與小吏,對商業也要精通。

商業跟上,一個地方的稅務才能變得良好,這纔是宋九開商業管理課的由來。

也要編著成書的,但這本書出來,會引起一些非議。

宋九繼續看,三司裡已經有人議論王繼勳的行爲。趙匡胤都敢議論,況且王繼勳。但只敢在背下議論,這要感謝郭威與柴榮,正是這兩人的治理,官員漸漸重視民生,不管是否真重視還是假重視,民生是主流意識。還有許多大臣發家於貧困之時,包括趙匡胤雖是小官宦子弟,其家境在五代混亂的那種情況下,過得也不好。

很多官吏看不慣王繼勳的行爲。

如何處理的,今天未上早朝,宋九不得而知。

但回到家派人打聽了一下,消息陸續傳出。

中使下去查訪,不但臠割奴婢,王繼勳還有其他一些不法行爲,趙匡胤一怒之下,詔消官爵,勒歸私第,又下詔配流登州。這樣處決倒也合理,想讓趙匡胤殺死王繼勳那是不可能的。王繼勳剛走沒有多久,趙匡胤想想又後悔了,覺得處理得太重,對不起死去的妻子,未走多久,又下詔將王繼勳召回京城擔任右監門衛率府副率。

王繼勳事件遮住了另一件事。

學舍第三期又開學了,這期人數更多,但未來又有了三年級,甚至四年級五年級深研班,能放出來的畢業生有多少,還是讓人懷疑。

但學舍一直保持着低調,沒有儀式,沒有慶典,只有宋九與兩個博士訓了一頓話,讓學子牢記大門後面牆壁上勒刻的師規。然後各就各位。並且因爲呂端提議,朝廷也撥下來一筆款子,每位貧困學子每月資助一緡半錢,讓他們安心讀書。那天宋九未上早朝,呂端上了起居朝,前面奏摺呈上,後面就同意了。用意未說,但大家都懂,這樣一來,是讓學子感朝廷的恩,而非是宋九的恩。畢竟裡面一半學子將會爲朝廷所用。且錢帛用得也不多,一月只有一百零五緡錢,哪裡都用掉。

有了這個錢,諸學子生活得到保障,能夠安心學習。

匆匆忙忙地安頓好學生,第二天就是臘月初一大朝會日。

宋九來到待漏院,有些官員也不停地問他:“宋九,又開學哪。”

宋九點頭。

趙普道:“宋九,國子監也要開學了,你有經驗,要不要過去看一看。”

劉溫叟說道:“國子監速度太慢了。”

“趙相公,那個就不需要了,我那個學舍培養的是小吏,規矩怠慢一點問題不大,況且我自己官都沒有做好,又怎能培養別人做官。兩者性質截然不同,我過去看了也等於沒看。若想請人指導,太乙書院的一些大儒倒是可以請他們過來。劉中丞,也不能抱怨朝廷,相對而言,因爲多數官吏心態不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或者有的官吏抱着另外一種想法,做好人眼紅,做不好又會遭到彈劾,於是寧肯不作爲,兩種心態佔着上風,因此朝廷做事多比私人做事效率低。但話說回來,朝廷是國家,國家機器一旦開動,資源最多,那麼速度又會變得更快。這要看,太學不急,因此拖了很長時間。”

“這是教育,怎能不急呢。”

宋九哂然一笑,憑藉太學以後招收的那些二世祖們,還談什麼教育。而且當真儒學學好,就能做一個好官?想做好官的還是在未來河洲的書院。但這沒必要爭執了。

“宋九,老夫聽你在三司未怎麼做事啊。”

“劉中丞,我初到三司,什麼也不熟,如何做事,也許以後會理事,但不熟就不能理,萬一造成失誤,一筆失誤,可是千萬人家的幸福。在其位就要謀其政,我心中自有一杆稱。然而劉中丞在位沒有謀其政啊。以前我常以爲劉中丞是魏徵,看來差遠矣。”宋九譏諷道。

“老夫遞了摺子,陛下留中不用。”劉溫叟慚愧地說。

“一奏不行,何不來二奏,這件事都不奏,要御史臺有何用!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劉中丞,你爲天下言臣之首,難道不達嗎?我自認爲我很自私了,更非是一個君子,兼家中親人勸說,朋友勸說,還看不下去,劉中丞是御史中丞,怎能看得下去。若是我,辭職吧。”

大家夥兒面面相覷,怎麼又說起這個。

“宋九,你不要逼劉中丞,”趙匡義在邊上說道。

“二大王,正是因爲尊重他,我忍不住才說出這番話。若想清廉自潔,不用來做官,可以做隱士,陳摶在華山做得很好。”

“放肆。”

趙匡義喝道,實際他這一喝,只有兩人懂,趙匡義是暗中警告宋九就不當管這件事。宋九無奈地耷拉下腦袋。早朝開始,宋九緘默不語。劉溫叟讓宋九一逼,苦逼了,再次彈劾王繼勳,說趙匡胤處執不公。趙匡胤不答,反而宣佈散朝。

吃過“早飯”,宋九繼續在看檔案。

趙匡胤忽然到來。

大家行禮,趙匡胤讓臣吏平身,然後來到宋九面前,問:“宋九,來三司可習慣?”

“陛下,略略有些不習慣,三司自成體系,有沒有微臣無所謂。”

“若抱着這種想法,你就是失職!”

“臣明白,但微臣也要熟悉了,才能理政務。”

“你爲何相逼劉溫叟?”

“微臣是實話實說。”

“人非聖賢……”

“陛下就是聖賢,不當有錯。”

“你非要翻案!”

“陛下處執略有不當,微臣不敢說,例如王全斌,輕重微臣想不明白,但國舅這件公案,陛下犯了大錯,許多人勸微臣忍耐不能說,但微臣忍不下去。”

“若此,你犯了多少錯誤?”

“我非聖賢,肯定犯錯,不過微臣也有一些底限,雖小錯犯之,但這些大錯必不會犯之。陛下就是關愛,將國舅配流登州,亦無不可。王家就國舅一子,皇后聖明,替皇后也要留下王家一線香火。這樣判決本來很好,既向天下百姓交待,又能使國舅得到警告。爲何速召回京城,微臣以爲陛下不是愛,而是害之。犯下如此重罪,居然不嚴懲。以後又不敢重用,不重用國舅心裡還會不平衡。陛下又不重懲,國舅十之八九以後會變本加厲,到時陛下又如何處執?”

趙匡胤默然。

“陛下,微臣聽到數次齊民,微臣十分贊成這兩字,說均貧富那是不可能的,但理論上給所有百姓一個公平的機會,百姓就不會怨恨,大宋才能長久,但微臣看到的許多事卻非是齊民。例如科舉,微臣分心物格,這一生無望進士了,學舍裡朱三郎他也多次不得中。我勸他一句,一年就那麼幾個進士,你看一看進士有幾人來歷簡單的。這就是不公平,武則天敢糊名科舉,陛下爲何不能糊名科舉?若是陛下真有心去齊民,那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若不能做到齊民,卻喊着齊民的口號。百姓能愚弄一時,不能愚弄一世,到時期望越大,失望更大。百姓一起痛恨朝廷,示問陛下如何自保國家?難道索性學隋煬帝?”

宋九既然說了,索性一起說出。

聽到最後,連楚昭輔也嚇傻了眼。RS

,!

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89章 結社第49章 盛況第319章 五字第168章 鏡子(下)第384章 雁歸來第71章 神奇(下)第202章 停修第40章 挖祖墳(上)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177章 夜探第72章 南方(上)第497章 鹹平軍第372章 包青天第20章 拒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428章 烏鴉嘴(上)第103章 遠方的朋友第158章 勁弩(下)第108章 最危險的職業(上)第69章 神奇(上)第341章 傲嬌的戰友第448章 南方有風第242章 撫桑第359章 翻雲覆雨第77章 卷(下)第419章 荒誕(下)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鬥(上)第338章 坦白第407章 鐵血之路(七)第278章 公主(下)第198章 牛(上)第442章 妖星(下)第123章 兩重天(上)第186章 用(上)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259章 槍桿子第523章 第三十七計(下)第528章 黑土地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165章 有約第116章 流民(下)第134章 荒野(下)第287章 春行(上)第338章 坦白第184章 求實(下)第298章 飛虹第138章 草芥第523章 第三十七計(下)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135章 夜戰第427章 上位(下)第157章 勁弩(上)第215章 踢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235章 比較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350章 狐狸第145章 祭文第168章 鏡子(下)第156章 清明(下)第198章 插釵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224章 皇后(下)第71章 神奇(下)第283章 春闈(上)第66章 懸賞第250章 暖冬(中)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291章 大魚第171章 死(上)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494章 朕累了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535章 大結局(三)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53章 比較(下)第285章 論語第116章 流民(下)第372章 包青天第47章 玩大了第328章 憐奴第270章 危機第127章 廟還小第145章 祭文第46章 正八品第492章 疏忽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104章 太不現實了第486章 南方(下)第366章 幕後者第169章 寒瓜第206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下)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156章 清明(下)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2章 人心第221章 大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