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3

最深的痛苦裡面,包裹着的,是上天給你的最大禮物!我愛上了深層溝通這項技術,因爲它讓我收穫了幸福美滿的婚姻!我不斷用它來清理自己的各種障礙,同時也不斷用它來幫助別人。從08年7月到現在,我溝通了近百名個案,時數超過一千小時。嘿嘿,很好玩的是——來找我溝通的個案,幾乎都是爲感情婚姻和兩性關係的問題來的!透過自己和個案們形形色色的痛,我解開了幸福婚姻的密碼,成了朋友們眼中的婚戀專家!很感恩被我溝通過的個案們,謝謝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我願把這些收穫分享出來,讓更多的朋友迴歸愛與幸福。通過上千小時的溝通,我發現會障礙婚姻幸福最主要的因素有四個

(一)內在缺乏愛

(二)性的觀念和性的隱瞞

(三)財務的問題

(四)前世的業障

而這四個因素中,最最關鍵的是第一個——內在缺乏愛!那我們就先來講這一點。

內在爲何會缺乏愛呢?基本上都跟自己童年、嬰幼兒時期、胎兒時期(0至6歲)與父母的關係有關。這些時期父母親對我們的否定、不接納、遺棄、不公平對待、無意的衝突誤會......或者父母親由於本身對愛的誤解,而給予我們的錯誤對待和錯誤表達,都會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傷痕和印記。讓我們形成某種習性和模式來與人相處。如果這些小時候的傷痛沒有得到療愈,我們帶着這些印記和傷痕走入婚姻和兩性關係,就很容易受傷!

婚姻是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相愛——本該是互相付出愛,給予愛;可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婚姻,由於內在的匱乏,變成了互相討愛......討愛的方式有很多種,來看看幾種比較典型的:

用奉獻自己,爲對方做很多很多來討好對方。讓對方愛自己。本來奉獻和付出是件很美的事,當我們不求回報地,沒有任何條件地付出,那種付出是滿心歡喜的。是不會覺得累的。可是當一個人爲了讓對方愛自己而去付出和奉獻的時候,這種付出的背後不是源自愛,而是源自恐懼:害怕得不到愛,害怕得不到認同,害怕失去對方,害怕寂寞等等......那這就已經不是付出,而是通過付出來索取了!這也是在討愛。很多女性都是這樣噢!如果你看到某某女士面容憔悴地跟你抱怨:“我爲他做了這麼多,他還那樣對我......”你就知道了,她所做的就是在討愛。這種單方的,源於恐懼的付出。導致施與受的能量不平衡(本來人家並不需要你那樣無微不至的照顧嘛!你非要做,做了還要別人回報,人家已經被你照顧成孩子了,拿什麼來回報你?),這種付出。讓施方疲憊不堪,受方揹負內疚,久而久之,受方就想逃離了。

會用這種方式討愛的人,小時候大都是乖孩子。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以前的教育都希望孩子乖,聽話,會體諒人。殊不知,乖巧懂事的背後,隱藏了一個害怕孤單、害怕不被愛、害怕被遺棄的受傷小孩!

用監管,緊抓不放來留住對方。把對方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你是我的老公”,“你是我的女人”。所以你去哪要讓我知道啊,你收到哪個女人(男人)的信息電話,是怎麼回事你要告訴我啊!你晚歸到底去了哪裡,跟誰在一起,不可以隱瞞我啊!因爲我很愛很愛你啊!經常有朋友打電話給我:“張姐姐。我好難過啊,是不是我愛得太深了?”no!錯了,不是因爲你愛他太深,是因爲你很缺很缺愛,所以你很怕失去他,所以你纔會想緊緊抓住他。抓得越緊,對方就越沒有自由。人人都是喜歡自由的,時間長了,對方就要想辦法掙脫這個溫柔的牢籠。

用刁蠻撒野,扮演無知小孩來討愛。如果是小兩口間偶爾逗逗樂,耍耍花腔還挺好,增加點情趣。要是長期如此,就表示心靈層面有討愛嫌疑,想讓對方覺得她沒能力照顧自己,好栓住對方。也有一些女生真的就是沒長大的小孩,用刁蠻撒野來討要,可以猜想到,在她的小時候,有強烈的未被滿足的慾望。

用生病來討愛。有些人整天病怏怏的,不是這裡不舒服就是那裡痛,特別是有自己心儀的男生在場的時候,更是表現出一副林黛玉似的楚楚可憐。好讓對方來關注自己。把關注當成愛。

扮演受害者,編織悲劇故事或者不斷複述自己過往的悲劇故事,要人同情,來博取愛。把同情當成愛。

用改變自己的外表,美容美體,甚至不惜去整形,來討好對方,留住對方,希望對方永遠只關注自己,只愛自己。我以前有位女朋友,初見她時是個氣質美人,長得像楊鈺瑩那麼甜美,又帶着濃濃的書卷氣,公認的美女。可是她的內心卻一直覺得自己不好看,經常想要去整個雙眼皮啊,隆隆胸啊什麼的。她本來也有很好的婚姻,可是一旦老公忙起來冷落了她,她就不放心了,要監控老公。後來老公有外遇,她更受挫,不斷在外形上改變。從一個書卷美女變成了一位性感女郎。一位性感女郎,很自然的有人追求啊,後來她也外遇了,結局是好好的一段婚姻斷送了。之後她又有了另一段婚姻,但我再遇到她時,談吐之間覺得她還是嫌自己不夠美,怕留不住這段姻緣。一問才知道,原來她從小就被母親說她長得不好看,沒有遺傳到母親的優點,還不如母親好看。會對孩子說這樣的話的母親,可想而知也是不知道如何愛孩子的,所以我這位朋友的內在是多麼的自卑和缺乏愛啊!每個人都看到了她的光彩,可她自己就是看不到。

用標榜自己,證明自己優秀來讓對方關注自己,認同自己。男生比較多用這種方式的。女生也有用這種方式討愛的,可是用這種方式的女生自己很不易覺察。因爲這樣的人通常都很優秀,別人都誇她優秀,她就更無法覺察自己,不自覺地在家庭中也是這樣,在親戚朋友面前也是這樣。那麼另一半就會感受到被看輕和被冷落。陰盛陽衰,說幸福那是騙人的!

還有一些比較極端的討愛方式,比如用自殺自殘來栓住對方,將對方捆綁在自己身邊;用孩子做人質,來制約和套牢對方......等等。

以上種種行爲模式,都是由於內在愛的匱乏,也都是源於我們與親生父母之間愛的鏈接出了問題。因此很多靈脩工作坊都設計各種各樣的環節來療愈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孩子的自信自尊,來自與父母長輩的肯定和祝福,從這當中感覺到自己是重要的、被愛的、有價值的、有貢獻的。孩子纔會像花朵一樣綻放出自己獨特的美麗和芬芳。

當我們與父母的關係療愈了,就可以自信地堅定地的做自己,愛自己,發揮自己的天賦和特長,而不需要去模仿和比較,也不會去討取認同和關注了。也唯有這樣,才能懂得如何尊重別人,如何愛別人。那纔是真正的愛啊......

第9章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1章 我得了和姥姥一樣的瘋病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56章 罪孽清理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第13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3第95章 不生不滅第95章 不生不滅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5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1第60章 星光體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30章 參禪開悟3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28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2第10章 星雲第26章 擁抱陰影2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118章 愛的控制2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18章 清除幼年傷痛的種子第39章 天地人合一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88章 切換自卑第4章 活在當下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9章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第18章 靈性修煉與從商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39章 天地人合一第69章 選擇2第20章 世界就在我們心中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80章 對生命保持覺知第7章 渡第40章 合一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77章 心理陷阱第35章 你所尋求的一切皆在你自己身上第80章 對生命保持覺知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14章 兒子的夢第36章 淨土情懷2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23章 五奶奶第16章 天力靈示2第69章 選擇2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3章 佛陀3第18章 輪迴(2)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34章 布財陣1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25章 除夕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17章 愛你的存在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12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2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33章 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第98章 允許孩子愛你第10章 星雲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109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1)第21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第22章 讓孩子學會覺察內在的感受第88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2第98章 允許孩子愛你第32章 理智與情感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35章 讀書會1第13章 幸福之旅4第11章 渡4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110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2)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55章 附體現象探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