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性與金錢

很多人對“性”是有羞恥感的!當我站在講臺上分享,一提到“性”,就看到有聽衆面露尷尬的表情,有人內心立刻會升起抗拒的念頭“噢,不要講這個吧!”可是,也正是這個話題,又是大多數人內心深處最最想了解的。

其實,性不過就是一種愛的表達方式,跟擁抱、親吻、牽手一樣,只是,和諧的性能讓雙方達到更高程度的合一感,一體感,更深的連接。爲什麼這種行爲會被認爲是羞恥的呢?對性的羞恥感會影響婚姻的幸福。性的需要是我們人類身體的本能反應,如果你覺得這是一件羞恥的事,就好比你肚子餓了卻覺得吃飯是件羞恥的事一樣,試想你能品嚐到飯的香味嗎?估計你每次吃飯就會增加一次罪惡感吧。一對夫妻能在一起生活,當然要有有別於與其他人相處的部分,這就是最親密的性關係。如果我們不能坦然地分享彼此的私密,愛的流動就受阻了。所以對性的羞恥感很害人啊,有很多夫妻就是因爲這個障礙越走越遠。

我們國家素有“貞操”的觀念,這好像有它正面的意義,就是用來約束性的泛濫。可是過度信仰這種觀念,就成了執着,成了麻煩!我溝通過有些夫妻,其中一方因爲某種原因不得已有了越軌行爲,也許就一次。已經坦白了,懺悔了。另一方也接受了道歉,不再追究了,可是內心就好像有根刺拔不掉,那就是“覺得對方髒了”“不純潔了”,爲此耿耿於懷,從此不再與對方有性關係。就此維持無性的婚姻達幾十年,硬生生地壓抑自己身體的需求,內心的煎熬可想而知了。這樣的婚姻怎麼會幸福呢?

人當面忌諱談性,背地裡又很熱衷。今天我們的社會,到處都可見各種成人用品店,成人用品廣告。宣傳單。這些廣告真是誤導人啊,大肆宣揚性行爲中高潮的感覺,讓人以爲那種欲仙欲死的感覺完全是通過肉體來實現的,如果不能達到。就是自己的肉體有問題了,所以要通過藥物等等來讓自己的肉體更好,更強大!真是大錯特錯啊!在性的親密裡,如果沒有彼此心靈的交流,是很難達到滿足的,即使滿足也是轉瞬即逝,換來更多的空虛和不滿足。

這些離開了心靈而去談性的廣告,讓人越來越追求身體的滿足,越求越得不到,越得不到就越懷疑自己的性能力。曾有一位男性朋友來溝通。他說自己性功能有障礙,幾十年都不行,屬於早泄一類,所以對自己很沒自信。後來才知道,這位朋友從來不知道對自己的妻子說一句溫暖的話。從來沒有過關愛和撫摸的親暱動作,他在家裡是個大男子主義,一切他說了算,妻子也從來不懂提任何要求,一上去就直接進入。難怪,沒有心靈的交流,又哪來親密的分享呢?(不早泄那不成強暴了嗎?)肉體的摩擦永遠比不上真心的關愛和體貼啊!不導正這個觀念。很難得到幸福美滿。

以上觀念都會障礙性的和諧從而影響婚姻的幸福,而在性的方面有隱瞞,也同樣對和諧的性關係造成影響。典型的隱瞞有以下幾種:

曾經被性侵犯。很多女性在幼年和童年時期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些是輕微的,有些是很痛苦的。人人都試圖忘記那些記憶,可是我們的心靈(深層的意識、第八識)無一遺漏全部記錄着。深層意識裡的記憶遇到合適的場景會起作用。讓人出現非理性的行爲,比如:覺得自己是髒的;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這麼好的伴侶;覺得自己很下賤;覺得性是痛苦的;內心很痛恨性,身體卻極其渴望很暴力的性行爲;痛恨男人,覺得男人都是獸性的;用身體來誘惑男人以達到報復......等等。這些痛苦的記憶必須被釋放,必須被寬恕化解。揹負着這些傷痛無法享受真正的幸福。

有自慰的行爲。我必須告訴大家其實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行爲,它也就像是身體的需要一樣。可是我們的觀念認爲這是不好的行爲。有些書籍把這種行爲叫做“手淫”,很多人(特別是在小時候)看到這個字眼就給自己貼上了標籤,“淫”就是“淫蕩”的意思,立刻認爲自己是很差勁的,見不得人的。可是身體是需要的,所以每次做這樣的行爲都很罪惡,久而久之,卑劣感和罪惡感越來越重,在親密的關係中就越不敢表現真實的自己了。實際上,自慰只是讓自己的身體舒服罷了,這個行爲有傷害任何人嗎?你的身體累了想伸個懶腰,有傷害人嗎?如果你覺得它是個人隱私,別讓人看見就好啦,幹嘛要揹着罪惡呢?一個想法,就這麼害人。

越軌的行爲。越軌行爲也有很多,比如過往曾經有過不能讓自己的婚姻伴侶知道的性行爲,而不能原諒自己的;比如小時候曾經跟誰玩過性遊戲;比如偷看過什麼等等,這些行爲也會讓人內心背上負荷,無法輕鬆自在地享受婚姻生活。

越軌行爲嚴重的是外遇。外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種是由“親因緣種”引起的。例如某男士小時候經常被父親打罵,每次父親打完,媽媽都會去抱他疼他,給他特別的照顧和關愛,這樣媽媽就形成了他的“親因緣”,長大了就還會去尋找那種被關愛的感覺,如果在自己家裡找不到,就會不斷外遇了。這種行爲是連他自己也不能控制的。經常有女性朋友向我哭訴,說:“他到底是不是要氣死我啊?!跟他離婚他又不肯,還說很愛我,可是怎麼就這麼不讓人省心啊?!”呵呵,他真的不是不愛你,只是無法控制自己罷了。那些“親因緣種”在深層的意識裡,表層的意志抵抗不過深層種子的力量。

還有很多人,是在外遇中尋找愛的(本來就缺,家裡又找不到,就到外面去找啊)。內在缺乏愛,就很容易被一句讚美,一番關注,一段照顧吸引,身不由己地陷進去......

以上這些隱瞞行爲。看似沒人知道,可是過不去的是自己的內心,會讓自己的內心揹着負荷,就像陰暗的煙霧一樣。阻隔了和伴侶之間心的距離。心的距離遠了,幸福也就越來越遠了......

處在現今的商業社會裡,金錢是我們在這個世界安身立命的基礎,也是影響夫妻和睦的一個重要因素,不是曾經有一種說法:“貧賤夫妻百事哀”嗎?金錢匱乏會引起夫妻間很多的矛盾,例如:

窮困的兒媳婦被婆婆看不起,飽受不公平待遇啦;

夫妻一方對自己原生家庭的父母和兄弟姊妹經濟上給予資助,而另一方的原生家庭卻沒有得到任何資助因此爭吵不休啦;

因爲自己出身卑微嫁到有錢人家而忍受屈辱啦;

因爲內在的自卑,委屈自己嫁了沒錢的老公,一直陷在窮困的境地啦;

等等等等……

總之沒錢的煩惱多了去了!“有錢不是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

人有一個習性,煩惱的時候不會找自己的原因,多半都只會指責對方不努力,沒出息。越指責矛盾越激化,到最後就婚姻破裂了。

其實。我們今天會落到如此金錢匱乏的境地,反應了我們自己跟“錢”的關係(你不愛錢,錢不愛你),也就是我們內在(深層意識)裡對金錢的觀念,這些觀念也跟我們從小的成長過程有密切關聯。關於金錢、財富、有錢人,你聽說過(相信過)下面這些話嗎:

金錢是萬惡之源;

銅臭;

有錢人都是貪婪的;

有錢人都是罪惡的;

那些富人,誰知道他們的錢怎麼來的;

他媽的有錢人。沒一個好東西;

就是因爲他們這麼富,才害我們沒有錢

金錢買不來快樂;

你一定要拼命努力才能掙到錢;

那不是像我們這樣的人可以享用的;

我們窮,負擔不起;

不要跟他們玩,他們是富人,我們是窮人;

困難時期,一定要節省錢;

……

如果我們內在有以上這些信念。能掙到很多錢纔怪了!即使掙到了,也會很快失去,然後可能還會怪別人怎樣怎樣不懂理財,不旺夫(不旺妻),害我現在一窮二白。實際上都是自己內在的信念(你也可以叫它深層意識、潛意識)在做怪。深層的意識你看不見。可它比你的頭腦(表層意識)的力量大得多,它纔是幕後黑手,讓你的外在世界符合你的深層信念。我們都像機器人,自動運行,被過去的程序和舊有的習慣統治着,不敢擁有錢、不願擁有錢;不願(不敢)跟富人交往;不敢讓自己享受好東西;不敢享受金錢帶來的快樂;不懂得感恩錢。如果錢是一個朋友,我們這樣對它,它能對我們好嗎?!

這些信念怎麼來的呢? 很多是父母教育給子女的。父母長輩以自己對金錢的認知通過言傳身教,長期輸入,灌輸給子女這樣的觀念(像電腦程序一樣),6歲以前的孩子不知分辨真僞,相信了,全盤接受了,長大後面對金錢財富,這些觀念程序開始運行,就呈現了現實的這樣窮困的果相出來啦。

有些行爲和習性是我們直接複製父母的模式,比如我們父母那個時代的人體力勞動居多,要拼命努力工作才能掙到錢,我們如果複製下來了,也會拼命努力,加班加點,用體力和時間去換取更多的金錢。實際上,體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去看看真正有錢的人,他們的財富是靠管理、膽識、創意、成功的人際關係、廣闊的胸襟和遠大的目標等等這些無形的工作和付出換來的,並不是靠體力和時間!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信念是由於我們成長過程中遭遇到一些特別事件形成的。比如小時候目睹父母親爲了錢的問題吵架,甚至大打出手(錢跟打架聯繫在一起);至親的親人爲了掙錢累到往生(錢跟死亡聯繫在一起);有些經歷過四清、文革的人,小時候親眼目睹抄家,家裡所以財物被洗劫一空(錢跟一無所有聯繫在一起),還被打爲地主富農反革命,受到隔離和歧視(錢跟受歧視聯繫在一起);等等……這些與錢、財富有關的悲痛記憶,會讓一些人害怕錢、避開錢、不敢擁有錢……

沒有錢煩惱多多,可是有錢的夫妻也會因爲錢吵架,爲什麼呢?我見過這樣的情形:

夫妻一方一味顧着掙錢,而忽略了另一方及家人的感情,完全不懂天倫之樂,不懂享受生活,以爲給錢就是給了家人一切了。掙錢成了活着的唯一動力。一般男士居多。瘋狂掙錢的行爲背後的動機,通常都出於負面的信念和需要:出於恐懼、出於憤怒、出於報復、出於證明自己等等。這些人小時候通常也有過傷痛的記憶,比如上面所說的特別事件,有些經歷這些事件的孩子,不會走向對錢的反感和抗拒,反而會走向另一面:“總有一天我要證明給你們看,我要出入頭地,我要掙很多很多錢!”當我們被恐懼推動時,很多人爲了證明自己而拼命去掙很多錢,但是金錢並不能讓恐懼消失,你還是會時時感覺被歧視,不受尊重,你以爲是因爲錢不夠多,就拼命追求更多更多。沒有哪個數額的金錢能夠緩解內心創傷的疼痛。唯有內心療愈了,纔有可能真正享受金錢帶來的美好生活,也才能顧及親情和愛情。

以上情況如果是丈夫拼命掙錢還好些,換成妻子這樣做就更麻煩了。通常女強人的婚姻都不太幸福,爲什麼?會那麼努力去成爲一個女強人,背後多半也是出於恐懼的動機,想要證明自己的優秀,而另一半如果沒有這麼強烈的掙錢動力和好勝意圖,不自覺的就會被比下去,覺得自己矮妻子一截。即使他本人沒有這樣的意識,隨着妻子的越優秀,旁人的眼光和議論越多,男人的自尊心也會慢慢受打擊。長此以往,就貌合神離了。

這就是,掙錢的動機不一致,有錢也成了煩惱。

還有些夫妻,不是很有錢,也不是很窮,卻也經常爲錢爭吵,吵什麼呢?金錢對於兩個人的意義完全不同。他們有一方是“儲備型”的,認爲錢意味着積累,意味着再創造,意味着更美好的未來;另一方是“享樂型”的,認爲金錢就是即時的享樂。所以,當“享樂型”的一方無論什麼時候花錢,對“儲備型”的那一方來說,她(他)不是在花錢,而是在花他們的未來;同時,就“享樂型”的而言,無論“儲備型”的什麼時候阻止她(他)花錢,都是在攫取她(他)生命中的享樂。雙方都會將其上升爲“根本不愛我!”。

事實並不是彼此不愛對方,而是他們從小形成的對錢的觀念的差異,很多也都源自於他們的父母對於金錢的態度。舉個例子,我們的父母曾經經歷過困難時期,或文革時期,形成有些觀念:“要節省,爲窮困時期而積蓄”或“你可能很容易失去所有的錢,所以還不如在能花的時候及時行樂”。看,多大的差別啊!當我們能看到父母的模式如何影響我們自己,也就可以知道對方是如何受到影響的。於是,排除了不被愛的因素,溝通和理解也就容易多了。

第29章 狗屠夫第99章 接納孩子的叛逆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1章 我得了和姥姥一樣的瘋病第65章 佛教與科學2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25章 除夕第8章 後臺朋友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20章 輪迴4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2章 何處不是水雲間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14章 渡7第50章 “定家神針”第34章 合一 創造性的能量的來源第13章 佛經與外星人1第9章 奇夢第34章 愛的法則第67章 體重過重來自於心事太重第45章 培養靈性孩子第6章 活在當下3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29章 讓現實與內在邂逅的契機三例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64章 內外整合法則第21章 輪迴5第11章 渡4第51章 超渡自己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2章 佛陀2第16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第123章 成熟第116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4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4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2)第13章 渡6第3章 農村奇異的野丫頭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61章 以愛的名義第1章 佛陀(1)第8章 迴歸自性之旅1第5章 萬物本爲一體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19章 輪迴3第80章 對生命保持覺知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17章 滋養自己第70章 找回自我第21章 療愈故事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23章 寂然忘我中的純真第14章 渡7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第6章 天力給我的靈示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63章 做禪意父母第7章 渡第97章 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第68章 選擇1第52章 生命的解藥第10章 星雲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71章 慈悲喜捨(4)第16章 天力靈示2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71章 慈悲喜捨(4)第14章 療愈之路第3章 夢魘1第40章 親子之爭戰可以優雅地進行第25章 除夕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47章 孝親第16章 天力靈示2第9章 迴歸自性之旅2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90章 慈愛冥想第54章 成長空洞第21章 輪迴5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6章 尊重一份獨立的生命第11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第16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第53章 與身體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