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血腥瑪麗

在酒吧裡通常有一種名爲“血腥瑪麗”的雞尾酒,色彩鮮豔如血,相傳是匈牙利豔傾一時、心狠手辣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所創制。在英格蘭也有位“血腥瑪麗”她是亨利八世的長女,都鐸王朝的女王,她因在位期間殘酷迫害新教徒而得到了這個不雅的綽號。

(一)早年悽慘的生活經歷

瑪麗·都鐸是亨利八世與他的第一個妻子凱瑟琳的女兒,由於亨利八世一心想要一個男性繼承人,因此她的降生並未受到父親的歡迎。瑪麗出生不久,大失所望卻又滿懷希望的亨利八世說道:如果這次是個女孩的話,仁慈的上帝一定會讓下一個孩子是男孩吧。

瑪麗一世亨利八世和凱瑟琳離婚後,瑪麗受到她的繼母博林王后的虐待。博林王后之所以憎恨瑪麗,主要是因爲瑪麗將對她和國王以後生養的孩子造成威脅。而當時已經17歲的瑪麗對她的繼母也不友善,她還頑固地堅持安妮·博林只不過是亨利的姘婦,而非王后,不斷惡言相向。這讓亨利八世非常惱火,父女關係十分緊張。不久博林王后生下了伊麗莎白,瑪麗就此丟掉了公主的頭銜,被她的父王遣送到專爲伊麗莎白所建的宮殿裡侍候新的公主。亨利八世每次來看伊麗莎白時,總是命令瑪麗待在自己的房間,不得出來。一直到博林王后被處死後,瑪麗的命運纔出現了一點轉機。亨利八世的新王后簡·西摩鼓勵國王同自己的女兒和解,並把瑪麗帶進了宮廷。同時瑪麗也給父親寫了很多充滿感情的信,表示出自己的謙卑與恭順。但亨利卻完全不顧父女的情分,強迫她在1536年7月以書面形式承認她的私生女身份。出於父親強大的權威,瑪麗只能忍辱答應,不過從此她的處境有所改善。

l547年1月28日,亨利八世駕崩。亨利八世在病重自知不久於人世時,專爲王位繼承問題留下了一份遺詔。出於對自己往日過分行爲的內疚,他沒有剝奪瑪麗的王位繼承權,詔書是這樣寫的:朕子愛德華乃朕之獨子,故朕萬歲之後,即由其繼承朕之王位……愛德華年滿19歲時可允其親政。倘愛德華無子嗣,即由長女瑪麗繼承王位;若瑪麗仍無後嗣,則由次女伊麗莎白繼承。

(二)天主教的反攻倒算

亨利八世獨子愛德華六世即位時不滿10歲,由他的舅舅索摩塞公爵(Somerset)任攝政,在此期間,王室強行推行新教教義,例如廢除很多天主教傳統的節日,並允許英國的教士結婚。新教權貴趁機侵吞天主教堂,大規模推行圈地運動,殘酷剝奪農民的土地財產。新教權貴所表現出的貪婪、腐化、暴虐和兇殘,激起了臣民的強烈怨恨,農民的反抗運動此起彼伏,英格蘭社會面臨分裂的危險。

1553年7月6日,體弱多病的愛德華六世患肺病去世,沒有留下子嗣。根據長幼順序和亨利八世的遺囑,瑪麗應當繼承王位。但是,當時繼任攝政的諾森伯蘭公爵約翰·達德利唯恐信奉天主教的瑪麗破壞宗教改革的成果,對新教進行反攻倒算,便在7月9日另立亨利八世的外甥女簡·格雷郡主爲王,並下令逮捕瑪麗。瑪麗及時逃脫,在格雷當上女王,並在北部貴族和鄉紳的支持下舉兵南下。諾森伯蘭公爵的軍隊紛紛倒戈,瑪麗順利登上王位。

瑪麗即位時已經37歲,已歷盡滄桑,憔悴多病。她在孤苦伶仃的歲月裡,堅持從其母親傳下來的天主教信仰,在***的夾縫中得以倖存。她在即位初期,對新教顯露出大度和寬容的態度。8月13日,她下令宣佈對於宗教信仰可以不加限制,甚至召開了一場公開辯論會,妄圖說服新教皈依正統。不想新舊兩派形同水火,會上一陣攻訐謾罵,辯論只能草草收場。1553年10月,由新教控制的新議會開幕,宣佈撤銷以往視瑪麗爲私生女的法案,但拒絕考慮退還修道院的財產,拒絕恢復教皇在英國的權威。無奈之下,瑪麗只得借用王權恢復天主教的影響。1554年3月4日,她下令通告全國恢復天主教信仰,這實際上等於置新教於非法。新舊教派勢力的消長,給英國又帶來動盪。

在她的婚姻問題上,瑪麗出於宗教和家族利益的考慮,選擇當時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作爲自己的夫婿,此舉引起英國上下的一致反對。但瑪麗堅持己見,殘酷鎮壓了反對她婚姻的騷亂,迫使議會接受她的婚姻選擇,並承認菲利普二世在她有生之年爲英格蘭的國王。

經歷完這場風波,在殘酷的政治和宗教鬥爭壓力下,瑪麗一改原來對新教的懷柔政策,開始對新教實行殘酷的宗教迫害,她相繼下令處死了諾森伯蘭公爵、簡·格雷及其支持者。她還將愛德華六世制定的一些宗教法規予以廢除,恢復用拉丁語做禮拜,並下令罷免所有新教教士的職務,恢復天主教會神職人員的職位。

從1555年起,瑪麗對新教徒的迫害演變爲一場可怕的屠殺。據統計,被瑪麗處死的新教徒約270餘人,其中包括曾經主持過亨利八世離婚儀式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克萊默,數以萬計的新教徒爲免遭迫害而流離失所,四處漂泊,以致歷史學家稱她爲“血腥瑪麗”瑪麗的殘暴和殉道者慘烈的死亡激發了新教徒的鬥志,整個英格蘭社會局勢動盪不安。瑪麗寢食不安,驚恐不已,唯恐遭到暗殺。

1556年,比瑪麗小10歲的夫君菲利普成爲西班牙國王,他輕而易舉地把英格蘭拖進了與法國的戰爭。而在戰爭中,英格蘭被打敗,又喪失了它自百年戰爭以來在歐洲大陸的最後一個據點——加萊。舉國上下對此一片不滿與斥責,瑪麗女王的威信降到極點。

1558年11月,瑪麗因染上瘧疾在孤獨和恐懼中去世,整個倫敦響起了歡慶的鐘聲,比她小19歲的同父異母的妹妹,亨利八世與安妮·博林的女兒伊麗莎白公主繼位,英格蘭就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血腥瑪麗”名稱的由來

關於“血腥瑪麗”的由來,僅用數字羅列是十分抽象的。一些證據表明,保守估計在瑪麗統治期間,3年有300~400人被燒死。這位女王甚至把懷孕的婦女推上火刑柱,在一些可靠的記載中,我們看到這樣的景象:懷孕的婦女在大火和緊張的刺激下生下了一個嬰兒,嬰兒被抱出來,但很快又被士兵扔回到烈火中。

英國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國慶節,只有女王的“官方生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真正生日是1926年4月21日,而其“官方生日”則定在每年6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每年的這個時候,一向有“霧都”之稱的倫敦天氣也比較好。其主要活動是由女王親自檢閱“軍旗敬禮分列式”儀式開始時,女王乘坐馬車在王室騎兵隊的護衛下離開白金漢宮,沿林蔭大道前往閱兵廣場,檢閱500名近衛軍士兵。由於星期六本來就不是工作日,因而這一天也不在假日之列。

第31章 工業革命第32章 兩黨制的確立與工黨的崛起第36章 開闢帝國的新領地——庫克船長的探險歷程第39章 大饑荒的後果——愛爾蘭的分離獨立第41章 日不落帝國的餘暉——英聯邦的建立第39章 大饑荒的後果——愛爾蘭的分離獨立第9章 丹麥金與丹麥人的統治第54章 布萊爾與“第三條道路”第51章 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第42章 專題亞當· 斯密與《國富論》第19章 玫瑰戰爭的始末第9章 丹麥金與丹麥人的統治第47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第51章 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第28章 推翻國王的暴政——英國革命第18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下)第23章 血腥瑪麗第13章 “獅心王”的傳奇人第40章 盛世時代的女王——維多利亞第41章 日不落帝國的餘暉——英聯邦的建立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第39章 大饑荒的後果——愛爾蘭的分離獨立第18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下)第41章 日不落帝國的餘暉——英聯邦的建立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2章 引言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33章 專題詩壇雙聖——拜倫與雪萊第46章 姑息養奸的“綏靖政策”第31章 工業革命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10章 專題英國貴族第46章 姑息養奸的“綏靖政策”第51章 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第28章 推翻國王的暴政——英國革命第7章 七國時代第53章 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第35章 海軍軍神納爾遜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第27章 專題最受歡迎的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第22章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第33章 專題詩壇雙聖——拜倫與雪萊第53章 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第23章 血腥瑪麗第22章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第45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下)第5章 專題英國的風俗習慣第17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上)第7章 七國時代第23章 血腥瑪麗第41章 日不落帝國的餘暉——英聯邦的建立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48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下)第8章 阿爾弗雷德大帝第36章 開闢帝國的新領地——庫克船長的探險歷程第32章 兩黨制的確立與工黨的崛起第50章 專 題 名門名將——蒙巴頓勳爵第32章 兩黨制的確立與工黨的崛起第28章 推翻國王的暴政——英國革命第53章 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第46章 姑息養奸的“綏靖政策”第20章 專題紳士風度第35章 海軍軍神納爾遜第41章 日不落帝國的餘暉——英聯邦的建立第1章 出版說明第22章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第42章 專題亞當· 斯密與《國富論》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18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下)第6章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第19章 玫瑰戰爭的始末第53章 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第4章 羅馬人入侵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27章 專題最受歡迎的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47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2章 引言第22章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24章 偉大的伊麗莎白女王第4章 羅馬人入侵第22章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第37章 黑奴的淚與血——罪惡的黑奴貿易第28章 推翻國王的暴政——英國革命第33章 專題詩壇雙聖——拜倫與雪萊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13章 “獅心王”的傳奇人第9章 丹麥金與丹麥人的統治第51章 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第43章 釐清敵友——協約國的建立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43章 釐清敵友——協約國的建立第51章 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