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同文

程學啓沒有辜負曾紀澤對他的信任,他憑藉着先進的槍炮優勢,以及頑強的戰鬥力,先後擊敗了無錫太平軍的三次猛攻,程學啓守住了寶帶橋,並協助胡雪參部攻下了五龍橋等蘇州外圍多數要塞。

與此同時,吳長慶團也成功的擊退了由忠王李秀成親自指揮的數次成功,進佔虎丘、滸墅關,完全切斷了蘇州與無錫之間的聯繫,至此,淮軍徹底完成了對蘇州城的戰略包圍。

與此同時,左宗棠的楚軍也在浙江戰場節節勝利,迫使侍王李世賢不得不率軍撤回浙江。

浙江是李世賢的封地,金華作爲太平軍佔領地的首府,是左宗棠進取的最終目標。從1861年初楚軍建立之初,左宗棠即選擇以嚴州爲進攻金華的突破口,與太平軍在此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但在李世賢出色的指揮下,整整一年的時間裡,楚軍都無所作爲。

今年初,湘軍對天京的圍攻,迫使李世賢不得率大軍與李秀成一同回援天京,這就給了左宗棠絕佳的機會。而左宗棠對火器的作用也相當的重視,其部楚軍雖較淮軍、湘軍爲少,但裝備的洋槍洋炮頗多,僅次於曾紀澤的淮軍。

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左宗棠重新發起了對嚴州,及金華外圍湯溪、蘭溪、龍遊三城的進攻,至5月末,攻陷四城,如此,則金華外圍的防線完全崩潰。

而就在左宗棠集結大軍,準備向金華這座李世賢苦心經營的要塞發起進攻時,守將劉政運動場卻因感到勢孤力單,竟是棄城而去,左宗左不戰而得金華重鎮,這多少令人感到出乎意料。

左宗棠在浙江戰場上進展之神速,甚至超出了曾紀澤的意料。大約是因爲淮軍在蘇州一線的攻勢太過凌厲,本就超前於歷史的進程,故而促使李秀成要求李世賢不顧浙江戰場的形勢,在離開天京之後,隨調大軍同歸保蘇。也正是因此,使得金華等地的太平軍守軍數量更爲減少,從而爲左宗棠的進兵減輕了難度。

曾紀澤意識到,他的穿越而來對歷史的大走向之影響,已經是越來的越明顯,也許再過不久,整個歷史的發展也許就要完全的擺脫原先的版本,到了那個時候,他還會有那麼敏銳而準確的判斷力嗎?

所以,他必須要儘可能的加強淮軍的實力,當他的實力強大到足以左右大局的走向之時,即使沒有那所謂的“先知先覺”,亦可以隨心所欲的按照自我的意願主宰形勢的發展。

爲了最大限度的扼制楚軍的發展,曾紀澤在蘇州戰場忙得不可開交之時,向南下的淮軍九、十、十一團發去命令,命陳慶國、鄭爽傑和許冠容三人立即對嘉興展開進攻。

而這三位被曾紀澤親手提拔的黃浦系將官也並沒有辜負他的信任,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三個團就分別肅清了嘉興外圍的太平軍防禦要塞,從北、西、東三面對嘉興完成了包圍。

淮軍的南下攻勢立即引起了左宗棠的不滿,雖然嘉興仍爲太平軍佔領之下,但作爲浙江省的巡撫,左宗棠當然不能容忍淮軍進入他的地盤。

他這人一向自恃才高,名義上雖屬曾國藩屬下,但對待淮軍入浙這件事上,卻並沒有事先向曾國藩提出意見,而是直接一道摺子送到了北京,參奏曾紀澤的淮軍越境爭功。

目下剿滅太平天國的戰事已經到了收關階段,曾、左的淮軍楚軍都是清廷依靠的地方武裝,此件事涉及到兩軍之間的矛盾,清廷自然不好在這個時候責難任何一方。

不久之後,朝廷分下了兩道書,分別對曾、左二人大爲嘉獎一番,並強調兩軍要同心協力,凡事務必要以剿滅髮匪爲綱,不可妄逞私人意氣。

清廷是以調和者,而非評判者的身份處理他二人的紛爭,明面上並沒有偏袒,但其實卻是默認了淮軍的入浙是以“剿滅髮匪爲綱”。這也難怪,他曾氏父子掌握湘、淮二軍,是爲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的主力,而浙江畢竟不是主戰場,西太后在與恭親王商議之後,從大局着想,也只有委屈左宗棠的份了。

在調兵入浙的同時,蘇州戰場的淮軍攻勢反而暫時停止。淮軍在連續數月的作戰中,士兵頗有傷亡,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以養精蓄銳進行下一步對蘇州的總攻。更重要的是,全部進口槍炮武裝的淮軍,彈藥消耗極大,每月從美國而來的軍火運輸船隻有十艘之多,儘管這樣,彈藥的庫存依然在不斷的減少,這也是曾紀澤下令暫時停止進攻的最主要原因。

從常勝軍到淮軍,彈藥一直是制約軍隊作戰的重要因素,儘管不久前成立的上海武器製造局,已經開始國淮軍生產彈藥,但由於製造局的規模,人員數量並不寬裕,所以生產能力十分有限,每月生產的彈藥,甚至還不夠兩個團一場戰鬥的消耗。

曾紀澤最終的目標是能使彈藥全國國產化,但在容閎從美國購買回下批的生產機器之前,除了督促技工們日夜輪班趕製彈藥之外,丁日昌的武器製造局並無其他提高生產能力的有效手段。淮軍的彈藥供給,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依然需要依賴進口來滿足。

巡撫府。

前線戰事漸止,曾紀澤抽空回到了上海,等待他的是堆積如山的批文,這些批文都涉及到了軍政要事,周馥等人無權替曾紀澤批覆,故而只攢到他回來。

令曾紀澤稍感欣慰的是,除了令他頭痛的批文之外,等待他的還有幾名他欣賞已久的人才。其中之一就是廣東人伍廷芳,這是曾紀澤開幕之初選定的精通英語的留英法學博士,早在年初曾紀澤就派人前往香港尋訪,並邀請他加入幕府,一直未有音詢。曾紀澤原以爲他是不願意,而今秋末之時突然抵達上海,無疑是一個驚喜。

幾乎與伍廷芳同時抵達上海的還有另外三名曾紀澤迫切需要的人才,他們分別是李善蘭、徐壽、華蘅芳,此三人俱是當世傑出的西學人才,不但通曉英語,所學還涉及幾何、力學、礦產、醫學、天文等多個學科。

如果說馮桂芬可以爲曾紀澤的變革大業提供理論支持的話,那這三人便能將理論化爲實際,以所學的科學知識操辦實業。他三人原在曾國藩的安慶軍械局下工作,是在曾紀澤再三的請求之下,曾國藩才放他二人來滬助曾紀澤操辦洋務。

曾紀澤設宴爲他四人接風洗塵,以前曾紀澤與那些保守的清國官吏們談話時,總有一種在和原始人說話,對牛彈琴的感覺。而這四人雖不如曾紀澤這般眼界開闊,但思想卻遠較那些迂腐保守的官吏們開化,所以把酒攀談之間,分外的投機。

“曾大人,我等從安慶來之前,聽說北京在恭親王的主持之下,開辦了一所‘同文館’,專門培養精通歐美語言的翻譯之才。所以我想請大人奏請朝廷,在上海也開辦一家同文館。”李善蘭迫不及待的向曾紀澤進言。

徐壽附合道:“西學學科極廣,而我國目前所有的西學書籍卻少得可憐。大人一力主張‘師夷長技’,而師夷的根本就是要培養精通西學的人才,而培養西學人才,就如我們讀四書五經一樣,必須要有大量的西學書籍。竟芳的建議,也正是我的想法,還請大人能夠準允。”

第163章 新的變數第159章 易主第209章 校長姐姐第289章 國土第246章 削兵第42章 政策調整第285章 天鷹第37章 夜襲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163章 新的變數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316章 信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296章 屈服第271章 水下蛟龍第4章 英國醫生第91章 大殺器第295章 四面開花第249章 寶刀不老第306章 讓步第135章 左擁右抱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268章 血洗第222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245章 郡主第1章 湘江北去第30章 假老爸第98章 慕王第151章 辦報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288章 南京條約第257章 誰入地獄第182章 “虧本的買賣”第213章 立場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45章 戈登第237章 宿命第266章 借道第58章 北極熊第16章 出征第292章 德意志第262章 賣國成性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89章 國土第223章 秘密武器第27章 碼頭相遇第1章 湘江北去第33章 屠殺第203章 北京第73章 劉銘傳第128章 巷戰第128章 巷戰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262章 賣國成性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161章 曾胡會第259章 爲天下者第134章 不上也得上第159章 易主第128章 巷戰第39章 不明朗的權力之爭第40章 狂歡與告別第291章 雙飛第99章 土地之重第228章 骨肉第176章 忠?愚?第81章 染病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28章 巷戰第16章 出征第144章 北征第60章 壽州第27章 碼頭相遇第277章 安內第270章 緩兵之計第156章 侍王第205章 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第115章 聯姻第192章 夜論第69章 整風第20章 以利換技第170章 衝突第49章 除夕,雪夜第70章 三路進兵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60章 壽州第42章 政策調整第178章 決斷第304章 求情第242章 肉第284章 口袋陣第151章 辦報第30章 假老爸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31章 風流猛將第130章 料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