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錢財

季管家在蘇家隨了兩代主人,其絕對忠心耿耿。若不然,他大可隨了其他僕人一同尋個新主家,也用不着這樣顛簸辛苦。畢竟以季管家在青州城裡的人脈,尋個富戶做個賬房先生是絕對可能的。但季管家到底還是隨了老夫人來了這窮鄉僻壤,自然成了蘇老夫人最信得過的人。

這事只能交給季管家去做。只是誰都沒想到妙姿會在門外將一切都聽了進去。妙姿知道,事情不能做得太過,卻也絕不能徹底地掏心挖肺。她可信不過這幾個蘇家人,連這樣的事也做得出來,妙姿根本信不過他們。

將藥端給妙音後,妙姿便假裝去廚裡,將最值錢也是藏得最貼身的幾樣首飾藏到爐竈下面,蓋好磚掩上草木灰,然後將留下的幾樣不怎麼值錢的玩意帶在身上。

沒過一會兒,碧玉便來叫妙姿回房間,面上卻看不出什麼奇怪來。妙姿心底有數,只是乖巧地站起身,在沒有拿到那筆銀錢之前,她絕不能得罪任何一個人,便是要有人出頭,有一個妙音也就夠了。

比方說現在。

妙姿和妙音站在一起,對面卻是碧玉和繡兒,季管家守在門外。妙姿在春風館裡見慣了人心污濁,卻仍是想不通,大戶出身的蘇家老夫人一旦落魄了,真能做出這樣的事。眼底含着一抹嘲諷,妙姿不動聲色,只盯着邊上的妙音看。

妙音素來是個直脾氣,先前在春風館時便是被人哄着的,雖說也會看老鴇的臉色,但說話做事依然容易得罪人。這會兒聽見碧玉讓她們倆拿出身上的財物,便立馬黑下臉。

“你們倆不就是個下人,憑什麼搜我們身上的東西?”當初大少爺替妙姿和妙音贖身,只可惜兩人還未接客,妙音倒還好些,身上總算還有些客人賞的銀錢之類。到了蘇家,大少爺比起妙姿來,也偏寵她多一點。

雖說從蘇家出來的時候,妙音來不及帶上全部的東西,但好在她錙銖必較的性子,倒真貼身藏了不少好東西。蘇家若還能興起,妙音也不會在乎這點銀錢,但現在蘇家多半是回不到從前,就連大少爺也不能再站起來了,妙音若還能心甘情願將錢財拿出來,那纔怪呢。

碧玉同繡兒便是心底有幾分想法,這會兒也只會聽老夫人安排。她們賣身進蘇家,便是蘇家這會兒落魄了,也還是蘇家的人,別說是身上帶着的錢財,就是要將她們賣了,也是無怨無悔。

“請兩位姨奶奶還是聽話一些,只等老夫人出面,怕是臉上更加難看。”碧玉上前一步,“我同繡兒既是婢女,那便只能聽主人家吩咐,兩位姨奶奶可是冊上登着,明寫着是蘇家的人,蘇家主母既吩咐了事,你們倆又怎能不去做?”

這一路上,碧玉除了細心照顧老夫人外,也留心看了兩位姨奶奶。到底還是眼前這位妙音姨奶奶性子直爽些,每次照顧大少爺時也多了幾分心意,至於一直溫婉不吭聲的妙姿,碧玉總喜歡不起來。

倒不是碧玉看得起兩房姨奶奶,但若這節骨眼上她們倆也鬧起來,別說老夫人會生氣,只怕大少爺也會經不住刺激。只是老夫人下令要將銀錢全部

收攏,她跟繡兒身上帶着的那一點首飾也全都給了老夫人,至於眼前兩位姨奶奶,自然也逃不走。

“你們蘇家除了每個月的銀錢,可沒給我多少好處,這會兒遭了難便把主意打到我頭上,還真不怕丟人!”妙音聲音悅耳動聽,但急起來也算得上是尖銳刺耳極了。老夫人一顆心全掛在兩個兒子身上,一個生死未卜,一個下落不明。她本以爲到了這把歲數,只等着含飴弄孫便好,怎就成了今天這般下場。

這會兒聽見外間吵嚷聲,細一聽便全了妙音話裡話外的意思,老夫人撐着身子,走到廳裡。繡兒見老夫人出來,連忙過去攙着坐上主人。老夫人誰也不看,只揚聲叫季管家進來。

“既然不願做我蘇家的人,也可以。季管家,你將人帶去衙門,簽字畫押,將這不聽話的賤婢給賣了,我還真不信制不住你了!”老夫人根本懶得理這兩房姨奶奶,本來出身便下作,一遇上事便什麼主意也沒有,只知道哭。若非這會兒子軒還需要有人貼身照顧着,老夫人一早出青州城前便把兩個都給賣了纔好。

果真就是下賤人,這緊要關頭,不說進屋好好伺候蘇子軒,竟在外間爲了些蠅頭小利便吵吵嚷嚷的,老夫人面上不愉,那些個鐵血的手腕也亮了出來。再怎麼說,蘇子軒當年還小的時候,這蘇家也是老夫人一手撐起來的。

你若說她沒點本事,那是絕不可能的。

一聽見老夫人說要賣了她們,別說妙姿心底一玄,便是張狂的妙音也有些後怕。她們依着蘇家才脫了賤籍,這會兒又被主人家賣了的話,就是回春風館也成了奢望,只怕要被賣去黑窯裡做苦力,一輩子就交代在哪兒了。

妙姿倒將老夫人的心思瞬間猜了個七七八八,至於妙音也該見好就收,讓蘇家人將苗頭針對到妙音頭上就好。妙姿上前一些,扯了扯妙音的袖子,兩個人噗通一聲跪了下來,然後,妙姿便從懷裡掏出一些小器物、銀裸子之類,面上也盡是惶恐顏色。

妙音想到要被賣了,可是什麼小心思也不敢有,腰帶裡頭纏着的銀票也統統拿了出來。倒不是很多,統共也就五十兩。倒不是她只有這點,只是當時走得急,她沒功夫都給帶上,再加上身上的一些首飾,倒真比一邊的妙姿要寒磣許多。

老夫人瞄了一眼地上的東西,對妙音愈發不耐了。同樣是姨奶奶,妙姿那點倒也說得過去,可妙音一下子就拿出來這麼多,可真是能耐。老夫人也懶得再說什麼,吩咐季管家拿了那五十兩的銀票去請大夫回來。

她也知道這點銀子怕是請不回來什麼好大夫,但有機會總是要試試看,現在整個蘇家的指望都落在子軒身上,總要再努力努力纔是。

妙姿垂眸,看着滿臉肉痛的妙音,心底好笑。存了這麼久的銀子,裡頭還有不少是春風館裡留下來的,這會兒統統交到老夫人手上,難過也是自然的。這時候,她若是不吭聲,才真是傻子。

“姐姐,老夫人怎能這般不公允?這啞巴早就被趕出來,可瞧這屋子裡的東西,哪件拿去賣了不比咱們身上有錢?明明給了

銀子的,這會兒遇上事就打主意欺負到咱們頭上,還真是……”說到這裡,妙姿眼圈紅了一點,“也怪自己沒本事,不然肚子裡要是能懷上一個,這些銀錢還不都是孩子的?”

妙姿猜不透老夫人的用意,但想到杜如蘅此刻懷了身孕,只將一些都計算在孩子身上,想來老夫人是留着等孩子出世,若是個男孩,且是個好的,只怕那筆銀錢也就算到孩子頭上,那她妙姿豈不是什麼也撈不着?老夫人,您懂得算計,我妙姿就不會麼?

等拿了那筆錢,她哪裡不能去?到時候隱姓埋名,誰還會看不起她妙姿只是青樓出身?

果然,聽了妙姿的話,妙音立馬皺眉,眼眸環顧四周,雖說不怎麼稀奇,但也算是不錯的,而且想起院裡那間被鎖上的房,心底多了幾分計算,但面上卻是對妙姿冷笑,“呦,你可真是我的好妹妹,怎麼,又算計着拿我當槍把子使?”

沒門!

妙音扭着腰肢走進裡屋,這些人只顧着搜自己身上的東西,卻沒料到妙姿早就有相中的了,就是蘇子軒身上那片美玉佩。自從蘇子軒受傷後,照顧蘇子軒的事泰半都交給妙音來做,妙姿負責廚房裡的事,倒沒瞧見過這面玉佩。

當初妙音發現後也不知道大少爺會不會醒,便也沒動那心思,但這會兒既然蘇家不仁,也莫怪她妙音不義,先將那玉佩藏起來再說。蘇家從前大富大貴,能戴在蘇家大少爺身上的又怎麼會是凡品?定然比自己被收走的那點要值錢百倍。

想到這裡,妙音小心翼翼地摸出蘇子軒懷裡的玉佩,捏在手上溫良盈動,果真是塊好的。只可惜妙音不識字,不然就會忍住來那玉佩上刻着一首小詩,藏頭的真是“如蘭”二字。這塊美玉,正是季家如蘭小姐臨行前贈給蘇子軒的信物。

季小姐對蘇子軒有情,這事從一開始瞞得很好,到後來一點點被人看出來,倒也簡單。畢竟誰家也不會同一個剛剛和離的人家走得這搬近。起先,大夥兒都以爲是季家瞧上蘇家二少爺,那俊秀書生蘇子轅了,等幾次下來,季家大奶奶卻每次都問起蘇家大少爺時,連老夫人也覺察到,季家大小姐沒看上二兒子,卻瞧上了大兒子蘇子軒。

那會兒老夫人對杜如蘅的離去還有些心結,瞧出季家大奶奶的心思後,雖說滿意季小姐,但想起先前她們非得看杜如蘅的事,心裡多少有些耿耿於懷,便冷了臉色。季家大奶奶也不計較,只是私下裡也不拘着如蘭去找過兩回蘇子軒。

等到季家大奶奶收了家裡的信,非要帶如蘭回家時,季如蘭情急下便將自己從小貼身帶的玉佩送給了蘇子軒,這裡頭情意,雖未明說,但卻叫人看得清楚明白。她只耐心回袞州等蘇子軒上門提親,哪曉得未等到良人,卻聽到蘇家被抄的消息,情急之下季如蘭一病不起。

季家自然不再同意如蘭的親事,季如蘭鬧了哭了也不管用,無奈下季如蘭便換了小廝衣裳,帶着自己的銀錢,領着婢女眉兒就這樣從袞州跑回到青州城,此刻正守着蘇家大門,只盼能再見蘇子軒一面,便是無論如何也不管不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