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只因

侍中寺。

司空陳耽、司徒袁滂、太尉張顥,尚書令曹節,尚書盧植、劉陶、樑鵠等,中常侍張讓、孫璋等,侍中楊琦、黃琬等,皇宮之內的一衆高官,還有侍中寺的一衆大夫和郎官,此時盡皆立於後院的雞舍外。

只因,此時雞舍內的一隻雞。

一隻長着雞冠,毛色赤豔鮮麗的雞。

“是誰大膽,敢在皇宮之內養雄雞?”張顥率先開口問道。

他這一問,頓時引來幾人反應。

首先是陳耽,他主動和張顥拉開了一些距離,那感覺就是和這類人同爲三公感到恥辱。

接着是曹節,略顯無語地看着張顥。

楊琦則是望着孫璋等人說道:“皇宮之內不準有雄禽,張太尉莫不會這都不知曉?”

張顥面色頓時尷尬不已,他此前都未在臺閣任職過,哪知道這些。

而且楊琦這話讓一衆宦官面色都極爲難看。

楊琦這是指桑罵槐,還偏偏還不了嘴。

“是誰把雄雞放進去的?”孫璋沉聲道。

侍中寺養的均是母雞,這忽然出現的公雞隻可能是有人故意放入。

如若不是,那這就絕非小事。

只因這涉及到一名爲“雌雞化雄”之事。

西漢時就有記載,漢宣帝黃龍元年,未央宮內便發生了這等事情,雌雞忽然長出了雞冠,變成了公雞;漢元帝初元時期,丞相府的雌雞不僅長有雞冠,還有了雞距,甚至還會打鳴。

而在這些記載之後,便是王莽篡位。

所以這有着極強的政治意味。

“雞舍內雞的數量每日都有人校驗。”楊琦開口道。

“那便是有人偷樑換柱,換了只雄雞進去。”孫璋馬上又說道。

能明顯感覺到他很急,但從此時曹節一言不發的表現也能看出,他急得並無不對。

因爲此時既無有實權的外戚,皇后宋氏也是劉宏的結髮妻子,端莊賢淑、爲人寬厚,外戚和後宮干政都不存在。

那麼如果真有雌雞化雄,隱喻的便是他們宦官。

他們宦官行了宮刑,非雌非雄,不正是這化了雄的雌雞,非公非母?這焉能不急!

“孫常侍,此地往來者不少,何人能在一衆侍中和黃門侍郎眼皮下偷樑換柱?至於散班後前門落鎖,便無人能再進來。”楊琦接着說道。

這一下把孫璋說得啞口無言,他畢竟不在侍中寺,對這些細節無從知曉。

曹節此時把目光望向黃門侍郎,此時的黃門侍郎均由宦官擔任。

那幾個黃門侍郎均點了點頭。

“真假與否,捉出來看一看便知。”曹節見狀說道。

“對,看一看便知,若是真有人膽敢偷樑換柱,霍亂臺閣,必定要讓其死無葬身之地,不,便是今日這侍中寺的所有人都逃不了干係!天下眼前弄虛作假,豈不要翻了天?”孫璋望着楊琦等人憤憤道。

曹節微微皺眉,卻也未說什麼。

雞圈的門被打開,一羣中黃門進去開始抓那隻雞。

這侍中寺,大漢帝國的臺閣要地,霎時間遍地雞毛。

在鬧騰了一刻鐘後,那隻“公雞”終於被逮着了。

看着已經被捆住腳,放到後舍衆人眼前的公雞,衆人表情也是各不相同。

今天出了這麼一件大事,無論結果如何,都註定要有人遭罪。

孫璋回頭使了個眼色,他身後一個心腹小黃門旋即上前檢查起來。

此時無非要確定兩件事情,第一件是這雞到底是雌還是雄,第二件若是雄雞,是不是被煽過。

只要有其中一件事被確定,今日侍中寺必然會有一陣血雨腥風。

小黃門檢查的很仔細,但是檢查到最後,他那原本就白淨的臉色白的已看不到血色。

很顯然,這隻雞並非以上兩種情況的任何一種,而是一隻確確實實雄化了的雌雞!

孫璋見狀快步上前,此時也顧不得什麼髒不髒,奪過公雞自己檢查。

等檢查完,他的臉色也一下煞白。

此時衆人已是議論紛紛。

昔日董仲舒定下“天人感應論”,認爲人效仿天之形象而生,人爲天之副本,因此人與天是同類,而“同類”事物之間會出現相感相動的現象。

人類社會的治亂興衰狀況會影響到天道運行;反之,天也會通過災異或祥瑞來體現人間社會治理情況的評判。

其中,小的異常稱之爲“災”,大的異常稱之爲“異”。

地震、日食,那都是災,如今可以通過罷免三公來予以迴應,但雌雞化雄是異,這可就不是輕易能解決之事。

孫璋看到形勢不對,扔下手裡的公雞,冷哼一聲便帶着小黃門飛快離去。

曹節若有所思,最後也轉身不緊不慢地離開。

至於張顥,悄咪咪地隱入人羣中,不久便不見了蹤影。

不一會兒,原本人頭攢動的雞舍外,只剩下一些士人,就連黃門侍郎此時也已不知去向。

“雌雞化雄,牝雞司晨,必有妖物!”楊琦此時開口道。

“楊侍中,你確定它打鳴過?”陳耽臉色驚變道。

牝雞司晨,本義爲母雞代公雞報曉,古時比喻婦女竊權亂政。

這可是在《尚書》牧誓篇中有明確記載:“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紂,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

妲己亂商紂,若是真的打鳴了,那性質便又再升一級。

“我也聽到了。”此時侍中黃琬開口道。

陸續也有幾個郎官點頭。

這下其他幾人的臉色都變得陰晴不定。

因爲事情到了這份上,等於他們要與宦官直接宣戰。

可如今士人勢微之勢,他們能有幾成勝算?

過了一陣,衆人的目光都齊齊望向陳耽。

如今三公之中,張顥不用多說,袁滂出身陳郡袁氏,與汝南袁氏同宗,但是他屬於堅定中立派,從不參與士宦之爭,他們唯一能期望的便只有陳耽。

陳耽與楊賜一樣,都素以忠心直諫聞名。

陳耽望着衆人目光,也是權衡再三。

此事既出,他這個司空首當其衝,被罷免是十之八九之事。

只是若藉此攻擊宦官,他丟掉的可能就不止是司空之位,還可能是性命。

可此時衆人目光,他若是推而不久,那陳氏在世家大族間的地位將一落千丈。

而且牝雞司晨之事世之罕見,即便是異也屬於大異,或許真有機會一舉扭轉乾坤。

他迎着衆人開口道:“耽爲三公,責無旁貸,這就去禁中面見陛下。”

“陳太尉,此事幹系重大,且發生在侍中寺,我等怎可讓你一人前往,今日縱是九死一生,我也與君一道!”楊琦隨即開口道。

他此時的表情亦是決然,就如同他與楊明所說那般,這本就是他們所謀劃之事,即便沒有楊明,他們也會爲之,區別只是時間早晚。

劉宏近來任命曹節爲尚書令,又任命張顥爲太尉,再加上山雨欲來的經學之爭,他們再隱忍下去,這天下真就要成了宦官的天下。

“陳太尉,我等願與你同往。”黃琬接着說道。

其他侍中與衆多郎官也隨之附和,羣情激奮。

陳耽見狀也面色潮紅。

兩次黨錮之禍,忠諫之士早已被打擊殆盡,朝堂之上只剩趨炎附勢之輩,貪生怕死之徒。

但今日,他們要讓那些宦官們看看,大漢的士人是打不滅的!

他與衆人躬身一拜後,接着轉身便走。

楊琦等人也是盡數跟上,一羣士人浩浩蕩蕩朝禁中而去。

楊明此時在一衆郎官之中,望去離去的衆人,他的神情此時也多有觸動。

東漢的世家大族兼併土地,把百姓視作牲畜,已是不可救藥。

但污泥之中尚有清蓮,常侍之中也有呂強,士人之中自是不缺真正的清流、忠君之士。

雖說機會很小,但萬一這大異象真的讓劉宏有所改變,不說剪除,至少能換一波宦官?再不濟能撤去曹節尚書令的職務?

如果能那樣,他所行之事應該會輕鬆很多。

……

主要宦官的秩:大長秋(兩千石)、中常侍(比兩千石);小黃門(六百石);黃門、掖庭、永巷、御府、祠祀、鉤盾令(六百石);中黃門冗從僕射(六百石);黃門、畫室、玉堂署長(四百石);永安丞(三百石);中黃門(比三百石)。

第四十一章 樂極第十五章 封侯第六十章 本初第四十章 局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一章 死罪上架感言第六十五章 凱旋第十五章 封侯第四十九章 郊遊第五十四章 小師叔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三章 謀略第六十一章 盧植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第三十五章 雙向奔赴第七章 嫁妝第十三章 神明第十二章 火勢第六十章 本初第四十章 局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五章 報復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六十三章 論經(上)第十四章 馬邑第十九章 家第四十八章 王異上架感言第五十二章 未曾設想之路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二章 揚名第六章 拆招第二十三章 人間第二十三章 人間第四十三章 死第十章 抉擇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一章 死罪第四十六章 公車徵召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五章 報復第二十五章 論經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四十四章 謀定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二十七章 鄭學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四十三章 死第四十章 局第五章 報復第十章 抉擇楔子第十六章 孤寡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三十一章 地獄第三十四章 殺第四十六章 公車徵召第十一章 初陣第六十五章 凱旋第三十一章 地獄第十章 抉擇第四十七章 婚禮第二十三章 人間第十六章 孤寡第五十二章 未曾設想之路第四十七章 婚禮第七章 嫁妝第十八章 天子第五十章 太學第十八章 天子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二十八章 瘟疫第十四章 馬邑第二十二章 下策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一章 死罪第十七章 驚喜第二十四章 對峙第六十六章 袁紹心裡苦第三十章 偏愛第十九章 家第二十二章 下策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十七章 驚喜第四十七章 婚禮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第二章 揚名第十六章 孤寡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七章 嫁妝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十四章 馬邑第二十五章 論經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二十四章 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