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

玉堂殿。

劉宏案前此時有兩封竹簡,乃蹇碩所呈。

竹簡上並非帝國政務,而是兩首詩。

他雖不是皇子出身,但並非沒有文學造詣。

事實上,他不僅通經學,而且會辭賦,曾作《皇羲篇》五十章。

這也是爲何他能想出鴻都門學,也是其對蔡邕重用的緣由。

他對詩詞的欣賞能力,甚至要高過許多大儒。

“此詩爲上乘之作。”看完《與王佐緱氏賞桃》後,他放下竹簡,望着蹇碩滿意地點頭。

蹇碩知他所好,時常會尋一些辭賦,或是尋一些有趣的事情呈給他閱覽。

這次找來的兩首詩,這第一首質量已足以讓他心滿意足。

“此詩爲何人所做?”他接着問道。

“楊明。”蹇碩開口回道。

劉宏聞言一愣,又拿起竹簡看了看,接着忍不住笑道:“我道楊明是勇將,未想到他竟還有如此文學造詣,當真文韜武略,世之大才。”

他本就對楊明喜愛,要不然不會破例給楊明封侯,知道此詩是楊明所作,更加歡喜。

稱讚完,他接着又拿起第二首詩。

然後很快,他的笑容便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吃驚。

再又細讀了幾遍後,他竟不自覺地站起身來。

“這首《與華歆酒後登邙山》莫非也是楊明所做?”待回過神來後,他轉頭對蹇碩問道。

蹇碩點了點頭。

“大才!不,奇才!”劉宏一臉興奮道。

第一首詩本已足夠出色,但第二首超出太多。

如果把第一首詩定爲“上乘之作”,那第二首詩簡直就是“千古絕句”!

而且爲何先稱大才,後稱奇才,大才是因爲詩句質量,奇才是因爲兩首詩風格迥異,卻皆出自楊明之手。

須知即便如蔡邕那般大文豪,作辭賦時也有其個人風格,但楊明竟能同時把握,實是世之奇才。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劉宏說完又忍不住讀了出來。

彷彿此時,他的眼前有那漸漸落入山中的太陽,以及那奔騰向東海的黃河。

然後他不自覺地昂首,念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此時他神情豪邁,彷彿有磅礴之氣迴盪周身。

“妙哉,實在是妙哉!”他最後拍手大笑道。

蹇碩此時也是面露欣喜。

詩,自然是楊明讓他呈的,他不太懂詩詞,只是覺得朗朗上口,但沒想到竟然能讓劉宏如此龍顏大悅。

“蹇碩,你幹得好,非常好,今日朕能見這般詩句,實是幸事!”劉宏大笑着坐下。

“陛下九五之尊,天下幸事自歸於陛下。”蹇碩見狀跪地稱頌道。

劉宏聞言越發高興,忍不住看着竹簡問道:“朕記得此前已徵召楊明入郎署,他此時在何處?”

“回稟陛下,楊明此時在侍中寺爲郎中。”蹇碩如實回道。

蹇碩這麼一說,劉宏忽然想起幾日前的事情來。

本來以楊明的履歷,入了郎署必然是要去尚書檯爲尚書郎的。

不過當時曹節勸住了他,原因也不復雜,楊明與宦官不對付,此時正值他爭奪尚書檯關鍵之際,要是放楊明進去,那等於憑空多了一阻力。

除此之外,曹節還與他說了不能讓楊明參與經學之爭,楊明如今聲望太高,他若真率領今文經贏了古文經,那等於一下壞了他們好事。

可惜了,若不是楊明一直和宦官不對付,就衝這文采造詣,他都想直接把他提爲議郎之職。

他忍不住又拿起《與華歆酒後登邙山》看了一遍,然後輕咦了一聲,復又看了看《與王佐緱氏賞桃》。

“有趣。”他最後開口道。

這別人寫詩多是爲抒情,最多詩出名了是爲自己揚名。

楊明倒好,不僅爲自己揚名,而爲他人揚名。

這一魚兩吃,還真就是個人才。

不過這反倒讓他好奇,能讓楊明附在這詩句中的究竟是何人物,尤其是那個華歆。

第一首詩或許不會流傳太廣,但第二首詩是註定要流芳千古,屬於那種“如果可以,朕也想加入其中”的絕句。

“這王佐與華歆你可知爲何人?”他轉頭對蹇碩問道。

蹇碩這人做事情素來穩妥,既然獻了這詩,必然有所瞭解。

果不其然,蹇碩聞言後馬上回稟道:“據奴婢瞭解,王佐爲楊明評價潁川荀氏荀彧之評語。”

劉宏聞言點了點頭,這個荀彧他雖未聽過,但出身潁川荀氏,這詩給的倒也沒什麼不可。

“那這華歆?”他接着再望向蹇碩,臉上已滿是期待。

這華歆想必要比荀彧出名許多,只是他未曾聽過,難道是什麼新興的地方世家大族?

“華歆出身平原高唐。”蹇碩回道。

劉宏聽到這愣了一下,青州華氏倒算是個世家,但連望族都算不上。

“其曾拜服馬融、陳球,爲鄭玄、盧植等人爲同門。”

不過等蹇碩說完,劉宏大概明白過來。

因爲趙延之死,楊明拜師鄭玄之事他有所耳聞,也就是說這華歆是楊明師叔。

原來此詩爲人情之作。

這不值得啊,早知如此,倒還不如真讓楊明酒後帶他上那邙山。

“可還有其他與這華歆有關的事情?”劉宏不甘心地問道,此時他內心已經有種“華歆何德何能”的想法。

“其他沒有了,華歆也是到雒陽不久,此時在尚書檯爲尚書郎。”蹇碩回道。

聽蹇碩說完,劉宏瞬間反應過來華歆爲曹節選中的古文經弟子。

這樣的話,事情似乎就變得有趣起來了,楊明一個今文經翹楚,對一個古文經弟子這麼好,尤其是在如此敏感的時期。

這讓他的好奇心瞬間被拉滿。

“與朕說說最近與楊明有關之事。”他甚至招呼蹇碩到近前來。

於是乎,蹇碩跪到近前,把從楊明與王異成婚,到緱氏山賞桃作詩瘋傳雒陽,太學呵斥假扮古文經弟子之人,甚至包括騎紅馬飛身救人,還有與衆多古文經弟子聚會,以及在侍中寺和楊琦爭吵的事情全都說了一遍。

劉宏聽完後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這其中除了太學之事,他其他概不知情。

在感慨楊明經歷豐富之餘,也很容易地捕捉到了一個信息:自東萊求學歸來後,楊明似乎變得傾向於古文經。

這是可以解釋的,因爲鄭玄拜師馬融門下,本質上仍是古文經學家。

那麼楊明作爲一個今文經世家子弟,早年未離開過雒陽,就如同古文經內容一樣,困於一家之言,但是等到了東萊,習了鄭學之後發現古文經纔是大道,於是改變了思想。

他也是懂經學的,哪裡會不知如今經學之勢,今文經世家大族壟斷朝堂,故步自封,牴觸新興事物。

如果可以,他都想把這些今文經世家全都物理消除一遍,何況楊明僅僅只是改變思想,這不無可能。

若是這樣,那楊明如今便是古文經弟子,他可以放開手腳大用?

不,不一定。

他想起了此前趙忠之事,雖說呂強帶回來了確定的消息,但他仍對楊明有所懷疑。

因爲就結果而言,宦官遭受巨大打擊,士人有擡頭之勢。

還是得先觀望看看。

楊明既已爲郎官,便會在許多時候需要取捨,屆時自然能更進一步看清他所想。

若是楊明真的能爲他所用,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之事。

一來太學論經結果將變得毫無懸念,二來他真的喜歡楊明,只是困於楊明世家大族弟子身份不願重用。

而且他想起自己的楊師來,弘農楊氏出了個古文經弟子,還是個士人翹楚,他的楊師不知道作何感想。

就在此時,他忽然見到高望在殿外神色焦急,似乎有急事。

他伸手示意對方進來。

高望快步進來,跪地後立馬道:“陛下,侍中寺出大事了!”

第五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三章 謀略第二十七章 鄭學第三十一章 地獄第十九章 家第十七章 驚喜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四章 辭賦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六十章 本初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六十一章 盧植第二十三章 人間第十章 抉擇第二十四章 對峙第十二章 火勢第五十四章 小師叔第三十一章 地獄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六十五章 凱旋第十八章 天子第三十四章 殺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五章 報復第二十七章 鄭學第九章 雲中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二十七章 鄭學第十一章 初陣第六十四章 論經(下)第十九章 家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五十四章 小師叔第六十章 本初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六十章 本初第五十二章 未曾設想之路上架感言第四十四章 謀定第五十章 太學第三十四章 殺第三十五章 雙向奔赴第十三章 神明第二十七章 鄭學第二章 揚名第五十四章 小師叔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二十七章 鄭學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十八章 天子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第二十章 三策第四十九章 郊遊第三十五章 雙向奔赴第三十四章 殺第五十章 太學第六章 拆招第三十章 偏愛第五十三章 管鮑之交第三十一章 地獄上架感言第二十七章 鄭學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第四章 辭賦第六章 拆招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六十三章 論經(上)第九章 雲中第六十四章 論經(下)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九章 雲中第四十六章 公車徵召第二十三章 人間第三十章 偏愛第六十四章 論經(下)第九章 雲中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二章 揚名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第二十五章 論經楔子第四十九章 郊遊第四十章 局第九章 雲中第二十七章 鄭學第十一章 初陣第六十六章 袁紹心裡苦第三十章 偏愛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十五章 封侯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三十九章 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