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本初

三日後,楊明收到正式調令,前往盧植所在的二千石曹報到。

他到之時盧植並不在曹中,接待他的是一名爲公孫珣的侍郎。

公孫珣帶着他熟悉了一下尚書檯,順帶介紹了一番六曹所屬職責。

六曹乃是光武帝劉秀所設,職責各有不同,三公曹掌年終考課諸州郡事,吏部曹掌選舉祠祀事,民曹掌繕修功作及鹽池園苑事,客曹掌護駕及羌胡朝賀事,二千石曹掌辭訟事,中都官曹掌水火盜賊事。

從其各自職能便能看出,基本囊括了帝國一應事務,“中朝”之稱名副其實。

等他對六曹有所瞭解,公孫珣便回去忙碌,獨留他一人在尚書檯轉悠。

也就是此時,楊明感受到了一股看不見卻完全能感受到的硝煙味。

這股硝煙味來自於一些郎官看向他時的眼神,更來自於他們看向彼此時的敵意。

這些顯然都與曹節任尚書令後所做有關。

他對“宦官亂政、烏煙瘴氣”這八個字有了最爲直接的瞭解。

直到散班,楊明都未見到盧植。

明日便是休沐日,他只能先行回去。

他騎着赤焰自東明門出,經步廣裡西側時,忽然看到車馬在此排起了長龍。

這和昔日士人來他府上求贈詩的場景十分相似。

不過此時他不在府中,這長龍自不可能是因他而起。

這讓他不免有些好奇。

他往前騎了一段路,看到幾個數日前一同郊遊的士人。

不過出乎他意料,之前還對他十分恭敬的士人,此時卻裝作沒看到他。

見到對方這副模樣,他也放棄了詢問之意,騎馬繼續往前。

“少君!”待到了巷口,忽然有人喊了他一聲。

他循聲望去,發現喊他之人有些眼熟,但一時想不起來在何處見過。

“在下姜由,那日地震少君救我於馬車之上。”對方自我介紹道。

楊明聞言瞬間反應過來:“原來是你,你們這是在做什麼?”

那日對方在馬車上嚇懵了不曾說過名字,加上其貌不揚他一下沒想起來。

“這是袁君府邸,我先前投了名刺,準備拜見。”姜由開口回道。

“哪個袁君?”楊明問出之時目光不由得往巷子裡望去,他忽然想起另外一個竹馬之交來。

“袁紹袁本初,他回了雒陽,據說如今只要是學今文經的士人,無論出身如何,他都願意見上一見。”姜由一臉興奮地道。

果然是袁紹。

楊明確定了心中所想,卻又不免有些疑惑。

袁紹是五年前開始結廬服喪的,按時間算也應該是明年回雒陽,怎麼提前回來了?

他又轉頭看了看這長龍,再回味一下姜由方纔說的話,不由得感慨了一句:“不愧是本初。”

接着,他與姜由道別,縱馬向前。

“你怎麼還與他說話啊,他如今可是古文經弟子。”

“就是,弘農楊氏出了古文經弟子,不知那楊秉會不會氣得爬出來。”

“噓,小點聲,別被聽到了,你惹不起。”

……

楊明騎馬回到府邸,王異依舊在門口迎他。

他下馬讓僕人把馬牽走,露出笑容上去牽住王異的手。

等進了府邸,他更是摟着王異就親起來。

你說這大漢的五日一休沐是真的折磨人,明明新婚燕爾,要每隔四天才能回家一次。

這都快趕上傳說中老夫老妻的生活規律。

這麼下去,父親楊琦交代的生子事宜不知何時才能走上正軌。

“叔治來了。”待楊明親完,王異紅着臉說道。

楊明轉頭,這才發現王修在院中,此時正一本正經地看着院中的葡萄藤架。

王修並不住在步廣裡,楊明去侍中寺,他就做一些其他事情,比如幫他宣傳詩詞;又比如蒐羅一些雒陽的時事。

楊明在郎署知天下事,但很難知雒陽事。

楊明鬆了手,王異也先下去。

“叔治,何時來的?”楊明笑着走過去。

王修這才轉過頭來,看到楊明說道:“剛到不久,未想到主公竟有載種葡萄。”

楊明聞言笑了笑,王修竟然真的是在看葡萄架。

他接着便拉着王修往屋內走去。

“主公,你回來時可見到了袁府外的長龍?”等到了屋中坐下,王修便開口問道。

“嗯,我未想到本初提前回來了。”楊明點頭道。

“那袁本初真是無恥之徒!”王修忽然怒道。

“叔治何出此言?”楊明開口問道。

此時婢女已爲他們端上酒菜,他爲自己和王修倒了一杯酒。

“主公所謀劃之事,是爲百姓,是爲天下大勢,不惜犧牲個人名節,卻不曾想那袁本初竟以主公的犧牲換取其個人的名望,實是無恥之徒!”王修喝了一杯酒,卻怒意不減。

楊明倒是淡定,笑了笑之後也舉杯一飲而盡。

在姜由那些話說完之後,他其實也知道袁紹爲什麼提前回來。

就如同王修所憤怒的那樣,袁紹就是趕回來收名望的。

原本他這個士人翹楚已經完成了歷史中袁紹做到的事情,成爲了今文經世家的新一代領袖。

但是隨着他爲了破局把自己標榜成了鄭玄弟子,約等於是個古文經弟子,一切自然發生變化。

就像那幾個曾跟他一起郊遊,又或者是他離開時姜由身邊那些人表達的一樣,他們認爲自己是“叛徒”。

眼看着今文經會在接下來的太學論經中失敗,就跳到了古文經那邊。

那麼自然的,今文經這邊就空出一個新的新一代領袖。

於是乎袁紹便當仁不讓地來了。

甚至爲了這個機會,都不惜提前結束了守孝,這也是王修憤慨的原因。

但這其實並沒什麼,畢竟何進都能想到的事情,袁紹怎麼會想不到呢?

他既然選擇了那麼做,就已經預想到了會有這種情況。

退一步講,即便袁紹不來,也會有其他人。

“主公,你可知那袁本初是如何在士人面前說你們的關係?”王修看到楊明表情,忍不住又說道。

楊明疑惑望向王修,他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把你與他比作管寧與華歆!”王修都快拍桌了。

楊明一愣,接着忍不住笑起來,然後他和先前在外面時那樣感慨道:“不愧是本初啊!”

管寧,北海人,管仲的後代,和華歆一樣都是青州人。

除此之外,還有個叫邴原的北海人。

他們三人少時便是好友,一起求學,一起生活。

他們被人稱爲“一龍”,華歆爲龍頭,邴原爲龍腹,管寧爲龍尾。

後來有一次,管寧與華歆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就如同看到瓦石一樣,華歆卻撿起來,瞥見管寧臉色不悅,這才又扔了金子離開。

後面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像往常一樣讀書,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於是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

這便是“割席分坐”的故事。

之後管寧爲士人所稱頌,而華歆卻爲人所不恥。

所以再回來看袁紹與楊明。

少時,他們再加一個曹操,也算得上是雒陽閭巷一條龍。

那麼此時袁紹用他們作比喻,自然就是要與楊明“割席分坐”。

而且楊明此時與華歆走得很近,這甚至都不用解釋,誰是管寧誰是華歆便一目瞭然。

那麼袁紹,自然是恥於和此時的楊明爲伍。

在感慨完之後,楊明此時都有些想念他的孟德來。

想起在濮陽時,曹操傾巢而出爲救他的場景。

同樣都是竹馬之交,卻有天壤之別。

“主公,若被袁本初乘機收了這些今文經士人之心,先前所做之事將付諸東流。”王修嘆息道。

這世道真的是無恥之人得利,而心懷天下之人吃虧。

“未必。”楊明卻搖了搖頭。

Www ✿ttκǎ n ✿c o

王修疑惑地看向楊明。

“叔治可在長龍之中見到公達,或者是荀彧?”楊明反問道。

王修搖搖頭。

“那便是了,士人與士人自有分別,若是因爲此事就改變對我看法之人,將來必然也會因爲其他事情而改變,那此時不就正好看看他們是何人之時?”楊明笑着說道。

王修聞言一愣,許久後起身對楊明躬身道:“主公遠見,修不如也。”

楊明拉過王修讓他重新坐下,接着又說道:“莫說荀氏叔侄,便是把那些所有派長龍之人加在一起,比得了你叔治一人?”

即便是穿越者,即便是名士,他也從沒想過要全收。

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將或者謀士同樣也是如此。

歷史之中袁紹收的謀士不多嗎?

田豐、沮授、許攸、逢紀、郭圖、審配、荀諶、辛毗、王修、辛評……打兩桌麻將都嫌多。

別說歷史之中這些人都是有真才實學的,就王修如今在他麾下表現出來的能力,那可是一點不差。

但人多了就雜,就會出現一件事情聽到幾種甚至十幾種聲音的可能,那時候每一次決斷都將變得無比艱難。

因爲東漢真正的謀士,並非遊戲之中只出謀劃策的那種,而是有各自家族利益。

所以決斷之時不僅涉及到對錯,更需要權衡世家利益。

你以爲袁紹好謀少斷,但如果把曹操換過去,估計也得天天頭痛欲裂。

至於袁紹,當初還在飛鷹走狗之時他就知道二人日後只可能是對手,現在不過比預想中提前一些而已。

楔子第二十五章 論經第三十五章 雙向奔赴第十五章 封侯第五十四章 小師叔第四十七章 婚禮第二十八章 瘟疫第十八章 天子第四十六章 公車徵召第十章 抉擇第二十四章 對峙第五章 報復第二十六章 王胡楔子第三十五章 雙向奔赴第二十四章 對峙第十五章 封侯第十七章 驚喜第四十三章 死第四十三章 死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五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五十二章 未曾設想之路第五十三章 管鮑之交第五十二章 未曾設想之路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四十六章 公車徵召第十九章 家第四十八章 王異第二十六章 王胡第六十章 本初第十四章 馬邑第二十四章 對峙楔子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四十章 局楔子第六章 拆招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九章 雲中上架感言第九章 雲中楔子第二十六章 王胡第一章 死罪第三十四章 殺第二章 揚名楔子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十五章 封侯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六十章 本初第四十一章 樂極第二十八章 瘟疫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三十四章 殺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三章 謀略第六十二章 不敗之地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四十四章 謀定第五章 報復第十二章 火勢第三十二章 淚目第十四章 馬邑第二十四章 對峙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四十三章 死第三十四章 殺第五十四章 小師叔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二十二章 下策第六十三章 論經(上)第四十一章 樂極第五十章 太學第二十五章 論經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第十三章 神明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四十七章 婚禮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十章 抉擇第三十二章 淚目第二十章 三策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十七章 驚喜第八章 成型第四十六章 公車徵召楔子第六十章 本初第五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第十九章 家上架感言第三十二章 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