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驚喜

“隼兒,是我們誤會了少君。”等楊明走後,解氏對張遼說道。

張遼也一臉慚愧。

“隼兒,你可知更多關於楊少君之事?”解氏忽然開口問道。

“兒近日聽聞他殺了大宦官王甫,又燒了鮮卑王庭,之前也是他率別部救了馬邑,確實也去弔唁了縣長。”張遼說着不由撓起了頭。

“如此說來,他當爲天下士人楷模?”解氏雖不懂政事,但楊明所作所爲,很容易得出這般結論。

“確實。”張遼此時漲紅了臉,說到底還是他年紀小,因爲擔心母親被人欺凌而產生了偏見。

“既如此,隼兒,你可願追隨少君?”解氏忽然開口道。

張遼撓頭的小手一頓,放下後一臉疑惑地看向解氏:“母親爲何忽然說這個?”

“你阿父尚在時,可教你許多,可如今……阿母不懂那些,便也幫不了什麼,但是少君如此人物,若你能追隨其左右,他日必能有所成就。”解氏雖是婦人,卻也聰慧。

張遼聞言心有所動,但馬上搖頭道:“兒若走了,母親一人如何生活?”

解氏眼圈一紅,不過狠下心道:“母親有手有腳,怎麼不能一人生活?倒是你在身邊,我還要照顧你,有些顧不過來。”

張遼沉默不語,他知道解氏是想讓自己有個好前程,可一個女人獨自生活,生病怎麼辦?遇上鮮卑劫掠怎麼辦?遇上別人欺負她又怎麼辦?

“隼兒,你若一事無成,我們孤兒寡母便要受人欺負,阿母說不定哪天真被人強佔了去,但你若能在楊氏闖出一番天地,自然沒人敢欺負母親。”解氏自是最懂兒子心思,又接着說道。

張遼望着母親許久,終於跪地道:“兒定不負母親所期。”

解氏暗暗擦了一把眼淚,接着把張遼扶起來。

不過雖有了計劃,她卻也難免擔憂。

楊明只是因爲欽佩忠義之士而給予他們幫助,又有了先前的誤會,他還會要張遼嗎?

……

楊明回到大帳,便傳令各屯收整裝備,明日一早便準備拔營。

說是回雒陽,但也還要去一趟晉陽。

先前楊琦和他聊過納徵之事。

當時因計劃要先去北海,便暫時擱置。

如今他回雒陽要經過晉陽,正好把納徵之事辦了,也把他的未婚妻王異一併接到雒陽去。

此次火燒王庭王氏幫了大忙,如此也算有了交代。

剛忙完,忽有親衛進來稟報,說軍營門口有一八九歲的小孩,自稱張遼,說要見楊明,驅趕不走。

楊明聞言起身,趕忙讓親衛帶他過去。

他在張遼家說過有事可找他,莫非他前腳剛走,便有人上門尋他們麻煩?

他走到門口,見張遼站在那兒,身旁更有一個大包裹,不由心生疑惑。

看見楊明出來,張遼躬身後跪地道:“雁門人張遼,願爲司馬義從,追隨左右。”

楊明愣住,這是發生了什麼?

原本他想要張遼而不得,如今張遼卻自請爲義從?

莫不是張義做了什麼?

他轉頭看向張義,張義趕忙搖頭示意不是自己。

只見張遼已直起身來,雙手抱拳,開口道:“遼雖年幼,卻已識字,習得刀、戟,若爲義從,六尺之軀,盡護主公。”

此時軍營門口尚有其他士卒,看見這幕皆暗自稱奇。

一個八九歲的黃口小兒,竟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你母親可知此事?”楊明問道。

“母親知曉。”

“那你可知你隨我而去,你母親便獨自一人?”

張遼怔了一下,但旋即開口道:“遼自當努力,他日接母親於身旁。”

楊明聞言大笑,隨即上前把張遼扶了起來。

雖然他很想故作矜持一下,但似乎好像沒那個必要。

他拉着張遼的手直接進了軍營,張義隨即拿上張遼的行禮跟在身後。

等進了大帳,楊明接着說道:“你母親之事儘管放心,我會知會張氏先代爲照顧,等回雒你安定下來,便接她一併回雒。”

“多謝主公,我可否先去知會母親?”張遼一時間喜出望外,他畢竟還只是個八歲小孩。

“去吧。”楊明揮手說道。

等張遼走了,他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還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不過很快他就感覺到了一絲壓力。

每個人的成就,都與環境密不可分。

張遼離開了幷州,還會是那個八百破十萬,江東止啼的召虎嗎?

一不小心,可能就是半成品。

不過他很快又有所期待。

說來張遼也算大器晚成之人,他若是給了更好的培養條件,誰說張遼不會變得更好呢?

養成的快樂,唯有體會了才知道!

翌日,別部拔營。

馬邑百姓在城門口爲衆人送行,別部救了馬邑又保了馬邑一月平安,百姓心有感激。

楊明也見到了解氏,頷首後便縱馬前行。

其實本來帶着解氏一併回雒陽也不是不行,但他還要去晉陽納徵,帶着這麼一個漂亮的婦人似乎有些不太合適。

一行人過了桑乾河,沿東南一直走,過了雁門關再往南,一路順利,六日後便到了晉陽。

太原是幷州人口數量最多的郡,晉陽作爲治所自然也是最繁華之地。

與定襄和馬邑比起來,這才真正算得上是邊郡大城。

而就在這大城之中,楊明感受了一把何爲“地方豪強”。

偌大的晉陽城,竟有四分之一的房屋都歸屬於王氏!

須知這還是處於“隱居”狀態的王氏,當真是“大隱隱於市”。

難怪單王氏一族在太原便要分出晉陽王氏與祁縣王氏來,這家族龐大的超乎想象。

這也解釋了爲何他們早早就能和弘農楊氏攀上親家,又爲何能輕鬆出五百匹幷州良馬,當真是“頗”有家資。

看到如此景象,楊明心中自然欣喜。

爭霸之路,除了人才之外,便是錢財。

歷史中曹操起兵靠的是衛茲出錢;劉備最初是靠張飛張世平、蘇雙,之後靠糜氏資助。

如此看來,他堅持和王氏聯姻,附加之回報遠超預想。

在一棟深宅大院中,楊明見到了他的丈人,王柔、王澤、王異之父,王宥,即晉陽王氏如今當家人。

王宥年過半百,慈眉善目,見到楊明時也不拘禮數,相談甚歡。

一番交談下來,楊明才知道王宥雖爲家主,但遵循西漢黃老之道,對家族之事並不太多過問。

換言之,如今王氏當家的就是年輕的王柔、王澤兩兄弟。

這也就不奇怪,爲何王澤在雒陽時能直接寫信家中安排事情。

在晉陽休整兩日後,楊明一行又繼續出發。

此時隊伍多了一輛轀輬,王異便在轀輬內。

只可惜結婚之前夫妻不能見面,雖近在咫尺,但楊明也只有等到結婚之日才能一睹芳容。

離開晉陽,他們並未再繼續往南走,而是到渡口棄馬坐船,換了水路。

汾水河道寬闊,沿它向西南,過河東郡,匯入河水,再沿着河水向東便可直達雒陽。

順流而下,又多是水路,能大大縮短行程。

至於他們的馬匹,王氏也會遣人送往雒陽。

船速飛快,僅僅兩日後他們便進了河東。

然而此時出現了一個大問題,楊明暈船了。

一開始他還未有什麼感覺,因爲太原境內多平原,汾水水勢緩慢。

但等到離開太原,進入河東郡邊境時,汾水轉入山林,水勢變得忽緩忽猛。

他很快便暈頭轉向,吐得七葷八素。

不得已,他們在河東楊縣停下休整。

楊明躺在牀上,頭暈反胃。

“主公,烏梅漿。”張遼端着一個罐子進屋。

楊明迷糊中應了一聲,張遼倒出一碗,先喝了一口,接着便把楊明扶了起來。

一勺烏梅漿入嘴,濃郁的酸甜味讓楊明頓時感覺舒服了不少。

等一碗喝完,他整個人感覺舒服了不少。

“這是你所熬製?”楊明開口問道。

“這是夫人差人送來的。”張遼搖頭道。

“夫人?”楊明一臉詫異。

夫人,自然只可能是王異,雖爲正式婚娶,但也就差個形式。

在明白過來後,他頓覺心裡一暖。

烏梅汁熬製最是耗時,王邑還未過門就已對他如此上心。

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再來一碗。”他笑着說道,胃口大開。

休整一日後,楊明便繼續上了船。

或許了酸梅湯起了作用,又或許是入了河東水勢變緩,楊明暈船的症狀好了許多。

就這樣又過了十餘日,船隊抵達孟津,楊明時隔兩個多月,又回到了京都雒陽。

一行人才到谷門,便見到蹇碩領着中黃門在門口等候。

“天子有詔,楊明若回雒陽,即刻進宮。”蹇碩望着楊明道。

第九章 雲中第六十章 本初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十五章 封侯第十三章 神明第三十二章 淚目第六章 拆招第五十章 太學第六十章 本初第十一章 初陣楔子第四十章 局第三十二章 淚目第二章 揚名楔子第七章 嫁妝第二十四章 對峙第四十章 局第六十章 本初第五十二章 未曾設想之路第八章 成型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四十三章 死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第六十二章 不敗之地第十章 抉擇楔子第四十章 局第六十章 本初第五十四章 小師叔第三十章 偏愛第五十二章 未曾設想之路第三章 謀略第六十一章 盧植第六十六章 袁紹心裡苦第二十四章 對峙第三十四章 殺第六十二章 不敗之地第十七章 驚喜第十九章 家第六十五章 凱旋第五十二章 未曾設想之路第十一章 初陣第五十四章 小師叔第十九章 家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六十二章 不敗之地第三十四章 殺第四十章 局第六十四章 論經(下)第十二章 火勢第六十一章 盧植楔子第八章 成型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二十三章 人間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第一章 死罪第五章 報復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三章 謀略第四十八章 王異第五十四章 小師叔第六十一章 盧植第十六章 孤寡第十九章 家第十二章 火勢第四十六章 公車徵召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十八章 天子第六十一章 盧植第五十二章 未曾設想之路第四十九章 郊遊第四十一章 樂極第四十六章 公車徵召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第六十一章 盧植第三十二章 淚目第十章 抉擇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五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二十四章 對峙第十三章 神明第五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十八章 天子第四十八章 王異第三十一章 地獄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十章 抉擇第六十章 本初第十四章 馬邑第九章 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