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中德密商

本書接近尾聲,最近一兩週的更新會加速,感謝一直以來支持、鼓勵我的朋友們。新書抗戰驚雷已上傳,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在此致以最誠懇的感謝。

至於軍隊,在大把的金錢拉攏下,在民族大義的號召下,在新鮮血液的補充下,在不斷的人事調配下,已經完全成了政府的工具。別說是什麼師長、軍長,就算是軍區司令,現在想割據一方,也是異想天開的事情。沒有軍餉,沒有彈藥,沒有糧秣,再加上政府不斷向士兵們灌輸的政治思想,犯上作亂就是自取滅亡。

袁世凱搖了搖頭,將心中亂七八糟的念頭拋在一旁,識時務者爲俊傑,現在已經是這般情形,北洋舊人拆的拆,分的分,作爲一個集團已經很難再統一意志。再說,他已經被查出患了嚴重的腎病,又因爲兒子策劃兵變的事情被查出,而主動辭去國防部長要職,只擔任了總統高級顧問,又管那麼多事幹什麼呢

車在家門口前停下,袁世凱一眼便看見門前停着的汽車,汽車掛着外交牌照,這對他並不陌生。

袁世凱慢慢走到客廳門口,朱爾典已經笑容滿面地走了出來,當然,這段路已經夠袁世凱轉動腦筋,思考着如何應付這個英國的老朋友了。

寒喧和廢話對於這種場合是很必要的,袁世凱絕口不問朱爾典的來意,話裡話外只把這當成是朋友間的禮尚往來,朱爾典也笑着與他閒聊。喝過了一杯茶後,朱爾典纔將話題引向了國際形勢。

“貴國的國際局勢研究小組,對目前的以及將來的局勢,做出了怎樣的判斷作爲老朋友,能否透露一二。”朱爾典的語氣鄭重,讓袁世凱不由得看了他一眼。

“現在怎樣的判斷還不都是假設,公使先生,何必看重此事”袁世凱笑道。

朱爾典淡淡一笑,說道:“貴國的國務卿先生病癒復出後,便主持成立了國際局勢研究小組,外界普遍猜測是爲中國的外交政策作導向作用。而且,最近的輿論也有了很多,我國政府對此深表關注。”

朱爾典口中所謂的輿論變化,確實是中國政府提前爲之,意圖就是告知國民,未來出現的歐洲大戰,對於中國來說,置身事外是消極的。這其中有很多的機遇,要提前爲這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世界大變做好準備。

袁世凱點了點頭,沉默着暫時沒有說話,對於國際局勢的變化,研究小組的意見並不統一,他在猶豫着是否應該把這些告訴朱爾典。

“按照中國現在的地位,如果歐戰爆發,加入哪一方,反對哪一方,都是不太可行,還是嚴守中立,慢慢積蓄實力爲好。”朱爾典繼續說道:“等到歐戰結束,再選擇投靠勝利的一方,也是一件很便宜的事情。”

“如果萬一在中國境內發生戰事呢”袁世凱問道。

朱爾典笑了笑,說道:“當初日俄戰爭時期,清朝政府採取的局外中立做法,我看值得借鑑。”

袁世凱抿了抿嘴角,說道:“公使先生這話可是不宜在外面說。”話雖這麼說,但袁世凱的想法卻基本上與朱爾典是一致的。

“當然。”朱爾典說道:“因爲我們是老朋友,我才坦誠相告。目前,貴國與德國走得太近,這是一件後果非常嚴重的事情,希望貴國政府能謹慎考慮。”

“德國給予了中國大量的支持和援助。”袁世凱解釋道:“對於兩國之間的正常交往,公使先生是不是過於敏感了。”

朱爾典搖頭道:“陳國務卿很精明,但他想在勝負雙方當中轉手,借用可能會發生歐戰的機會,獲取最大的利益,這無異於玩火。協約國與同盟國的實力對比,明眼中都看得很清楚。貴國也可以採取另外一種行動,那就是站在協約國一方,這樣在戰後才能爭取到實在的權益,不然就還不是中國的權益。”

這是邀請嗎袁世凱盯着朱爾典的臉色,他對英國爲首的協約國還是很看好的。雖然在研究小組的討論中,他謹慎地沒有提具體應該支持哪方,但是話外卻大大地對協約國擁有絕對的制海權讚譽了一番,認爲同盟國至少對英國是無能爲力的,內中意思何屬,也明白得很啦。

“實在的權益,具體的說呢”袁世凱笑着說道:“公使先生和陳國務卿也打過幾回交道了,他是怎樣的人,呵呵,我們都是清楚的。現在爭論很激烈,公使先生還是儘早攤牌爲好啊”

朱爾典的試探得到了比較滿意的答覆,爭論激烈,也就是中國政府的外交走向還沒有最後定局,英國或者說協約國方面,還有機會。

至於說拉攏中國參戰,英國並沒有指望中國的軍隊能遠赴歐洲作戰,但中國的資源和勞工卻是可以利用的。而且中國是弱國,所能提出的要求必然不高,不會危及到英國在遠東的利益。

這不同於日本,英國懼怕日本勢力在遠東一家獨大,所以在是否邀請日本參戰的問題上,還是有很大的分歧和遲疑。但要將遠東的德國海陸軍清除乾淨,眼見着又必須依靠日本海軍的力量。當然,如果中國能做到這一點,那是最好的事情。

讓中國和日本互相牽制,讓他們都需要大英帝國的支持,這是朱爾典的如意算盤。不管是日本還是中國,英國都不希望他們的實力膨脹過快。

“謝謝你,老朋友。”朱爾典起身告辭,與袁世凱握手告別。

陳文強現在有種當江湖騙子的感覺,嗯,不應該這麼貶低自己,在社會上叫騙子,在世界外交領域上,那就得叫縱橫捭闔,靈活外交。騙完了德國人,英國人又送上門來,你說,不騙還真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朱爾典臉上帶着無可挑剔的笑容,可心裡卻有些發痛。對於中國,他是看得很清楚的,雖然表面上對列強顯得很順從,並未推翻滿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以此來換取一個相對安定的發展環境。

但這只是表面,中國政府骨子裡一直憋着股勁,悶頭苦幹,積蓄實力。目的,當然想都不用去想就知道。

有時候,朱爾典不得不感慨中國新政府趕上了一個好時候,國際形勢的緊張,歐戰陰影的籠罩,列強國家的矛盾,使得中國在不得不有所放鬆的衆列強的壓迫下,掙脫出了一定的發展空間。

當然,中國新政府的靈活務實的外交策略也是功不可沒。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用利益作誘餌,區別對待,拉上了美德兩國,也算是有了靠山和支持。現在,竟然也有了利用的價值,成爲兩大軍事集團拉攏的對象。

“大英帝國對中國的關係一直是友好的,雖然國際風雲變幻,但我國政府依然希望兩國間能夠繼續保持這種友好的關係。”朱爾典決定先拋出個小誘餌,試探下陳文強的態度,以及中國政府的胃口,“我國擬將貴國的庚子賠款暫行緩付,期限呢,暫定爲三年。這是一種誠意的表示,也是促進英國對貴國的影響,發展中英貿易,增進兩國的親密關係。”

只是緩付,陳文強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這個動作很明顯,當然也就落在了朱爾典的眼中。

“感謝貴國政府的善意之舉。”陳文強不鹹不淡地說道:“保持中英兩國的親密關係,也是我國政府非常願意看到的。”

朱爾典停頓了一下,決定加大籌碼,並將條件列出來,這麼一點一點擠牙膏似的遊說,似乎實在難以勾起陳文強的興趣。

“大英帝國對貴國這幾年來取得的建設成就感到很是欣慰,決定加大對貴國的資金幫助。”

陳文強眨了眨眼睛,淡淡地說道:“公使先生,這麼說話是不是很累呀你就把條件一古腦都說出來吧,我們與德國也在談資金援助的事情,兩方面正好進行一下比較,看哪方面更優惠。”

朱爾典不由得收起了笑容,陳文強這種完全不顧外交禮儀的說法讓他很生氣,沉吟了一下,耐着性子說道:“國務卿先生,有些國家的錢不是那麼好拿的,大英帝國是爲貴國好,不象某些國家,是想利用貴國,將貴國拖入戰爭的深淵。”

“貸款是貸款,戰爭是戰爭。”陳文強不以爲意地說道:“我國政府一切都將以國家利益爲重,在合適的時機做出合適的選擇和行動。公使先生,我們還是回到經濟問題上來吧,貴國準備如何援助我國,數額是多少,有何附加條件”

“只要貴國不加入同盟國集團,大英帝國準備提供一千萬英磅的低息貸款,還款期限是十年。”朱爾典說道。

“一千萬,太少了。”陳文強皺起了眉頭,伸出一個巴掌,“最少五千萬,我國政府可以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歐戰中保持中立,但英國也要保證協約國集團中的任何一個國家不得破壞我國的中立立場。一旦發生這種令人遺憾的事情,協議自然終止,我國將做出應有的反應。”

朱爾典沉思了一下,說道:“這麼大的數額,而且還要大英帝國做出某種承諾,這不是我的權限能決定的事情。”

“對此,我能夠理解。”陳文強放緩了語氣,說道:“其實我國的條件很合理,滿清時期的日俄戰爭,公使先生還記得吧我們只是希望這種傷害我國主權,傷害我國民族感情的事情不要發生而已。希望貴國也能理解。”

“要保持中立立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朱爾典語有所指地提醒道:“中立國必須防止交戰國爲進行戰爭而利用其領土,而青島”

“這一點請公使先生放心,我國政府已經有了應對之策。”陳文強抿了抿嘴,冷笑着說道:“公使先生只說青島,那麼大連和旅順算什麼還有其他的租界地內的武裝怎麼說”

“大連和旅順是屬於日本的,日本並不是協約國中的一員。”朱爾典分辯起來有些無力,但還是硬着頭皮繼續說道:“國務卿先生,請相信,大英帝國絕對沒有要在貴國土地上進行戰鬥的願望,但對於某些國家藉助貴國領土或港口,進行戰鬥之實的行爲深表憂慮。”

強盜邏輯,只准你們保持對租界地的軍事佔領,卻不準德國做同樣的事情,想在中國土地上進行戰爭,還要中國承擔這種莫須有的破壞中立的罪名。什麼都他媽的是你們的理由,把中國還當成腐朽沒落的滿清時代呢

陳文強心中怒氣翻騰,但臉上卻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說道:“青島問題,我國政府自有主張,定然會盡到中立國的責任。我需要提醒公使先生的是:交戰國不得侵略中立領土,而且中立國抵制侵略的行爲並不影響其中立性。如果因此而發生導致我國外交政策發生劇變的話,貴國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是什麼意思朱爾典眨着眼睛,看了眼旁邊的秘書,秘書正飛快做着記錄。中國政府在擔心什麼,爲什麼再三要大英帝國政府承諾協約國集團不破壞中國的中立立場。要知道,在遠東,協約國並沒有太大的軍事力量,到底是哪一個國家可能實施這種危險的舉動呢

老傢伙,回去慢慢想吧,你會明白我的話中所指。也應該明白邀請日本參戰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謹慎些吧,至少也要晚點召喚日本狗才好。

93年的初冬,中“海”已薄薄的凍了層冰,灰綠上罩着層亮光,一些枯荷梗與短葦都凍在了冰裡。

雖然坦克、飛機、青黴素都是德國非常需要的,但青島,這個遠東的據點,德國依然不想那麼隨便地送還給中國。對此,中國政府也有所預料,吃進嘴裡的肉要他們再吐出來,並不是那麼容易。

“坦克樣車和圖紙可以無償送給貴國,但飛機射擊技術和青黴素,要在青島問題得到解決後再作決定。”陳文強對法金漢說道:“當然,我們可以提前做些準備。”

法金漢是同意將青島送還中國的,因爲從戰略上考慮,遠東這個據點並沒有太大的軍事意義。膠州灣艦隊雖然不大,但回國後還是多少能加強本就處於劣勢的德國海軍的力量。

而對於幾名高級參謀在中國西北所見識到的陸、坦、空協同作戰的威力,他是非常振奮的,如果得到這些武器,無疑會使德國在對法俄的戰爭中佔據極大的優勢,甚至可以對現有的軍事計劃進行優化,以取得更大的戰果。

如果能在戰爭中擊敗協約國集團,一個小小的青島算什麼,德國可以取得更大的更多的殖民地。想想,法國的安南,英國的南洋,這是多麼令人垂涎的富庶的土地和資源。所以,一切爲了戰勝,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值得的。但德國國內的政客卻只顧眼前利益,在青島問題上糾纏不休,這實在有些因小失大。

“國務卿先生,我真誠地希望青島問題能夠得以順利解決,回國後,我將爲此而努力。”法金漢抱歉地說道:“貴國所說的提前準備是什麼這是否有助於我國政府作出讓步”

“我國政府已經決定與貴國簽署秘密協議,即在英國保持中立的情況下,在不多於六個月的時間裡向俄國宣戰。”陳文強很誠懇地說道:“另外,從現在開始,每個月向貴國供應三千支青黴素成品。閣下知道,這種藥物的產量有限,即便是對我國來說,也是供不應求的。還有,我們可以允許貴國的人員進入藥廠學習。當然,這些人員在青島問題解決前,人身自由將受到限制。”

“貴國的誠意令人感動。”法金漢沒有想到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依然作出這樣的承諾,他到底不是一個政客,而算是一個軍人,所以他覺得很有些慚愧。

陳文強含笑說道:“爲了應對變局,我國政府決定修築一批沿海工事,並在明年五月至六月舉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這有可能涉及到山東的駐軍,希望貴國能夠理解。”

“海陸空全方位的演習”法金漢謹慎地問道:“還有沿海工事,這不是針對青島的吧”

“這裡是沿海工事的圖紙,閣下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來,這些工事是針對可能來自海上的威脅,是針對假想的敵人登陸的。”陳文強很坦然地將一份文件遞給了法金漢,說道:“演習的地點也不是在山東,貴國實在不必過於擔心。”

法金漢很審慎地看了工事的圖紙,從分佈和走向來看,可以確定這些工事確實如陳文強所說,不僅不對青島構成威脅,反倒能在側翼防止敵人對青島的迂迴進攻。另外,演習的地點在河北省境內,更象是對軍隊保衛首都能力的檢驗。

到此爲止,法金漢徹底放下心來。中國政府不僅向德國顯示了真誠加盟的決心,還將英國的拉攏進行了秘密通報,相信這會促使德國政府在青島問題上做出適當的讓步。

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10章 麻皮金榮第88章 提前避禍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39章 新思路第79章 朋友?第78章 拒法拒俄第83章 伯蓀來訪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52章 內應外合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265章 朱爾典的分析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55章 攤牌(二)第75章 雨夜閃電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58章 行前瑣事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99章 陳袁會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28章 無題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32章 小題大作的刺殺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42章 家事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7章 身跨青紅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8章 會做人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86章 開導,實驗室的秘密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12章 夜市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59章 何爲殺手,羅登的煩惱第52章 內應外合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204章 滇西南新佈置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12章 夜市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9章 接客,賣唱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102章 一槍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14章 交談,託付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74章 回滬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9章 接客,賣唱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69章 工會設想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27章 身跨青紅第20章 搭救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102章 一槍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