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

美國NBA邁阿密熱火隊總經理兼主教練帕特·萊利說過:“卓越是不斷追求更優越表現的累積‘結果’。”值得注意的是,帕特·萊利並沒有說“如果你這麼做,你就能夠掌握卓越的‘配方’”。你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爲更優越的表現做好準備,最後才能夠達到頂尖的水平。雖然,人生中充滿了困難與逆境,但只要我們一路支撐着,總有走向終點的一刻。

在生活的艱難跋涉中,我們可以輸給別人,但絕不能輸給自己。只要堅定信念,我們就可以走向成功。很多時候,面對惡劣的環境,面對天災,面對爾虞我詐,是我們在心理上先否定了自己,是我們自己選擇了放棄,選擇了失敗。生活中,打敗你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一個不輸給自己的人,既是一個智者,也是一個強者。他在困境中也能選擇一直向前行走的人,他看重自己做人的尊嚴勝過自己生命。他明白,其實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精衛填海,愚公移山,憑的是一種信念。如果把我們的人生比做漫漫航程的話,那麼信念就是鼓動的風帆,它讓我們揚帆破浪,駛向彼岸的目標。

堅定必勝的信念,不輸給自己,命運總有一天會向你低頭。

人生之大錯,是讓失誤摧毀你的信念

一個小孩在看完馬戲團精彩的表演後,隨着父親到帳篷外拿乾草餵養表演完的動物。

小孩注意到一旁的大象羣,問父親:“爸,大象那麼有力氣,爲什麼它們的腳上只繫着一條小小的鐵鏈,難道它無法掙開那條鐵鏈逃脫嗎?”

父親笑了笑,耐心爲孩子解釋:“沒錯,大象是掙不開那條細細的鐵鏈。在大象還小的時候,馴獸師就是用同樣的鐵鏈來繫住小象,那時候的小象,力氣還不夠大,小象起初也想掙開鐵鏈的束縛,可是試過幾次之後,知道自己的力氣不足以掙扎開鐵鏈,也就放棄了掙脫的念頭,等小象長成大象後,它就甘心受那條鐵鏈的限制,而不再想逃脫了。”

在大象成長的過程中,人類利用一條鐵鏈限制了它脫脫的心,雖然後來大象有能力掙脫鎖鏈了,它卻沒有了掙脫的信念。在我們成長的環境中,是否也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鏈條鎖住了你的信念?而我們也就自然將這些鏈條當成習慣,視若無睹。

一位偉人說,一個人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可是,我們總是看見西瓜,丟了芝麻,我們因爲種種原因,不能始終堅持自己原有的信念。

學者梁實秋曾斷斷續續用30餘年的時間獨自完成了《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工作,投入了幾乎半生的精力。開始,梁實秋共物色了5個人擔任翻譯,他和聞一多、徐志摩、陳西瀅、葉公超,計劃5~10年完成。後來,另外四人臨陣退出,梁實秋便一個人把任務承擔下來。人生的遭遇是任何人都難以預料的,他在抗戰爆發前完成八部莎翁劇作的翻譯工作。“七七事變”後,爲了躲避日寇的通緝,他不得不逃離北京,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繼續進行對莎翁劇作的翻譯。抗戰勝利後,梁實秋回到北京,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課餘之暇,他依然堅持莎翁劇做翻譯工作。1967年,由梁實秋獨立翻譯的莎士比亞37種作品的中文譯本全部出齊,在國內大學界引起了轟動。梁實秋回憶說:“我翻譯莎氏,沒有什麼報酬可言,窮年累月,其間也很少得到鼓勵……”

梁實秋的成功,得益於他對這一工作的執著信念。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心一意投入。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是出自雄心壯志或單純的責任感,而是出自對人和對客觀事物的熱愛與專心。”

決定我們命運的不是環境,而是心態。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一旦養成了消極被動的工作態度和習慣,人就很容易不思進取、目光狹隘,慢慢地喪失活力與創造力,忘記了自己當初信誓旦旦的人生信條與職業規劃,最終走向好逸惡勞、一事無成的深淵。

環境對人確實有一定的影響,而最關鍵的還是人自身,順境或逆境都不能成爲消極被動的藉口。難怪有人說,我們的環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們自己的態度來創造。只有用積極的態度去生活,生活纔會更充滿希望,從而達到期望中的高度。

要想成就大事,就要心中有信念,併爲此鍥而不捨地投入與努力。

堅定的信念是永不凋謝的玫瑰

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要堅定你成功的信念,以此激勵自己,勇敢地面對挑戰。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事隨人願。有的人身軀可能先天不足或後天病殘,但他卻能成爲生活的強者,創造出常人難以創造的奇蹟,這靠的就是信念。

她從小就“與衆不同”,因爲小兒麻痹症,不要說像其他孩子那樣歡快地跳躍奔跑,就連平常走路都做不到。寸步難行的她非常悲觀和憂鬱,

一天,她被一位老人用輪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兒園,操場上孩子們動聽的歌聲吸引了他們。當一首歌唱完,老人說道:“我們爲他們鼓掌吧!”她吃驚地看着老人,問道:“我的胳膊動不了,你只有一隻胳膊,怎麼鼓掌啊?”老人對她笑了笑,解開襯衣釦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那是一個初春,風中還有幾分寒意,但她卻突然感覺自己的身體裡涌動起一股暖流。老人對她笑了笑,說:“只要努力,一個巴掌一樣可以拍響。你一樣能站起來的!”

那天晚上,她讓父親寫了一張紙條,貼到了牆上,上面是這樣的一行字:“一個巴掌也能拍響。”

從那之後,她開始配合醫生做運動。無論多麼艱難和痛苦,她都咬牙堅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行走,奔跑。她要行走,她要奔跑……

11歲時,她終於扔掉支架,她又向另一個更高的目標努力着,她開始鍛鍊打籃球和參加田徑運動。

1960年羅馬奧運會女子100米跑決賽,當她以11秒18第一個撞線後,掌聲雷動,人們都站起來爲她喝彩,齊聲歡呼着這個美國黑人的名字:威爾瑪·魯道夫。

那一屆奧運會上,威爾瑪·魯道夫成爲當時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個黑人奧運女子百米冠軍。

“一個巴掌也能拍響”,這就是強者的精神。不因幸運而故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強者善於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勇於做一個生活的攀登者,只有這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頂峰,欣賞到無限的風景。真正的行動者,總是追求行動的結果,他們的信念恰恰反映了他們追求的方向。

信念是夢想運行的航道,是成功者攀登高峰的氧氣。

萬事皆由人的意志創造

機會並非上天賜予的,它很多時候都來源於你的內心,源於信念。

霍英東出身於貧苦家庭。在苦難中長大成人的他,進入社會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舊式的渡輪上做往爐子里加煤的工作,然而這份工作沒有持續多久他便失業了。隨後霍英東在啓德機場當苦力,每天僅能拿到七角半工資及半磅米。當霍英東回憶這段往事時說:“爲了省錢,每天清晨5時就由灣仔步行至天皇碼頭,坐一角錢的船過九龍,再騎腳踏車到啓德機場。”然而命運再次與他開了個玩笑:一次工作時由於體力不足,他在扛貨時,一隻手指被壓斷了,等待他的是又一次被解僱的現實。

此後,霍英東曾應徵做鐵匠,卻因爲太瘦弱而沒有成功;他又上船做鍋釘的工作,但很快再次被炒魷魚;接下來,他又到太古糖廠做試糖的工作。連接不斷的失敗並沒有擊垮霍英東,反而磨鍊了他的意志,培育了他堅強的性格。終於在近而立之年,霍英東迎來了命運的轉機,在朝鮮戰爭期間他將內地急需的物資與藥物運送過來,不僅救國家於困難之中,並且在幾年內就積累了一次的資金。後來,他又向地產業進軍,並參與航運業、娛樂業經營,終於躋身華人超級富豪的行列。

霍英東的成功絕非偶然,是他堅強的意志,爲他的贏得了成功的轉機。中國有句老話叫“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成功與失敗一體兩面,最終你將走向哪一方,則看你的意志,萬事皆由人的意志創造。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的研究表明,一個沒有受到自我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這種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揮出90%,相當於前者的3~4倍。可見,自我激勵不僅對培養意志力,而且對開發潛能也大有影響。

在現代社會中,學會自我激勵是很重要的,這是因爲劇變的社會既爲人們創造了大量的發展機會,也爲人們設置了種種的“陷阱”。當人們處於順境時,一般容易興高采烈,甚至忘乎所以;而當人們陷於逆境時,往往不知所措、消極悲觀。想幹一番事業,幹出一點成績來,也許就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挫折、打擊會突然降臨到你的頭上,流言蜚語、造謠中傷會接踵而來,如果碰到一些很會耍心計、玩權術的頂頭上司,那麼難堪的小鞋、莫名其妙的打擊,就會一個接一個。此時,尤其需要自勵,使自己保持一顆平常心,重新取得心理平衡,使精神振作起來,保持自己旺盛的鬥志。

意志力產生自我激勵的力量,自我激勵培養鍛鍊了本身的意志力,通過這樣的相互作用,一個人將獲得強大的精神力量,面對任何困難都可笑看風雲,從容應對。鋼鐵般的意志造就鋼鐵般的人生,鋼鐵般的人生才能奏出生命最強音。

相信自己,超越命運,用你的意志去創造奇蹟。

第13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2)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32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1)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28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1)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28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1)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37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1)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28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28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1)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32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13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2)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37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