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張煌言的見解

因爲張煌言是任思齊的妻兄,大家對他身居要位纔沒有什麼意見。張煌言畢竟是寸功未立,又是從魯監國那裡新近來投之人,衆人不知道他有什麼本事,很多人對他還頗有猜忌之心,生怕他是魯監國派來的奸細。不過看在任思齊的面子上,衆人也不便多說,只能耐着性子聽這姓張的到底有什麼高深的見解。

“諸位,以煌言愚見,兩軍交戰兩國相爭,打的並非僅僅是兵精糧足,爭的更多的是一個‘勢’字!”張煌言侃侃而談,卻沒有直接說必須出兵的理由。

勢?這和出兵不出兵又什麼關係?在場的衆人陷入了疑惑之中,李彥直凝眉沉思,沈廷揚捋須思索,任思齊則大感興趣的挺直了腰桿,目光炯炯的看着張煌言。在場的衆人不知道張煌言的大才,任思齊豈會不知?在另一個時空,張煌言和鄭成功聯兵攻打南京,鄭成功要是肯聽張煌言的勸說,拿下南京佔據江浙根本不成問題,說不定歷史將會改變。

“李順流賊兵出陝西,一路經山西攻打北京,所過之處,官兵們紛紛不戰而降,爲何?還不是因爲順逆面對官軍屢戰屢勝,強如孫傳庭都敗亡在了他的手下,洛陽開封西安無數名城重鎮先後淪陷,山西乃至京城的官兵早已失去抵抗的勇氣。

去年之時清兵南下爲何如此順利?一路上從北京南下攻城掠地如同探囊取物,直到揚州才爲王爺所阻?還不是因爲他們擊敗了無數的官兵,擊殺降俘了太多的明臣猛將,八旗兵無敵的神話已經深入到了大部分官兵的心中。

所謂勢,就是根植在百姓士兵們心中的看法,大勢所趨,攻城掠地如沸湯融雪,失去大勢,則雖九死百戰也難以挽回局面。

我崇明軍在青州、在揚州、在南京,無數次的勝仗鑄就了爍爍威名,在百姓心中早已是唯一敢於和八旗兵硬戰而不落下風的軍隊。爲何王爺您把南直隸的士紳連根拔起卻沒有遇到太多抵抗,那是因爲在您的赫赫威名之下沒人敢有異動,即使少數的士紳敢於反抗,也沒有多少百姓跟從。所以在天下百姓眼裡,王爺您已經有了大勢!

可是如今,清軍四處攻城掠地,無數百姓嗷嗷待哺急需我們的解救,佔據正統的隆武朝廷也給您發下求援的聖旨,若咱們依然按兵不動,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咱們懼怕了清軍,不敢和清軍硬頂,如此大勢會漸漸的失去,到那時民心盡失將不可再收拾!”

“承直郎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了吧?”李彥直不滿的說道,他建議按兵不動的舉措竟然被張煌言說成了懼怕敵人,這讓他很是不爽,“我崇明軍按兵不動只不過是爲了休養生息,精煉士兵,最多半年就會出兵伐清,豈是懼怕了敵人!”

“樞密使見諒,煌言沒有說我崇明軍懼怕了敵人,而是僅僅在分析大勢。”張煌言道。

“彥直兄稍安勿躁,玄著沒那個意思。”任思齊擺手安撫了李彥直,示意張煌言繼續。

“以煌言看來,滿清數路兵發看似兇猛,其實弱點頗多。滿清在江南的兵力連同八旗帶綠營也就十幾萬人,這麼多人卻分佈在湖廣到江西的龐大地域上,兵分則力弱,我崇明軍沒必要全線出擊,只需要選擇一點出兵,狠狠的打擊敵人,打上一到兩個勝仗,如此清兵必然再不敢肆無忌憚,則江南的危局頓時可解。”

“清軍雖然分散在整個湖廣江西,可是八旗兵的主力卻一直盤踞在九江,焉知他們不是在等我們異動?”李彥直皺眉道。

“這就得分析清軍的意圖了,只有知道清軍到底有什麼打算,咱們才能做出相應的出兵之策!”張煌言微笑道,一副心有成竹的樣子。

“清軍的意圖?當然是先打下福建,消滅隆武朝廷,繼而從福建北上攻打浙江,從三面把我們包圍了!”李彥直手掌樞密院,所有事關清軍的情報都從他手中經過,自然知道清軍的意圖。

“樞密使所言甚是,可既然知道清軍意圖,我們又如何能任由他們意圖得逞?以清軍的實力和明軍的孱弱,數月之內攻下福建不會太難,若真的任由他們把咱們三面包圍,我們即使練成了精兵,想突破重圍也不是那麼容易吧?”

“這個......”李彥直看了任思齊一眼,閉口不言了,因爲有些話實在難以說出口,難道他能當衆說出之所以建議按兵不動,就是想讓清軍滅了隆武朝廷好消除異己嗎?

張煌言深深的看了李彥直一眼,放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清軍勢大,以咱們崇明一己之力絕難獨立抗清,唯有聯合各地明軍,相互守助,方能牽扯住滿清的兵力,才能爲我崇明發展贏得時間。脣亡齒寒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若是真的閉關自守,任由各地明軍被清軍一一擊破,任由廣大的地盤一一淪陷,倒時恐怕就得以一隅之地對抗獨抗滿清了,那時諸位真的以爲我們能穩贏嗎?”

大廳之中一片寂靜,衆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總而言之還是自私心作祟,不願自己面對滿清咄咄逼人的攻勢,纔會生出借清兵之手鏟除異己的主意。

主位之中,任思齊也有些尷尬,他何嘗不是打算等着清兵攻入福建滅了隆武,然後再出兵的打算。可若是真的任由清軍攻入福建,收降了屬於隆武朝的明軍,清軍的勢力必將更加的強大,到那時再想收復豈是那麼容易?

“諸位,”任思齊正要說話時,突然見到一個親衛匆匆走進了大廳。

熊二自任思齊身後走出,取過了親衛手中的字條,放到任思齊的面前。

出大事了!在場衆人心中都生出了這個想法,要不然親衛絕對不會在議事時闖入大廳之中。

任思齊打開字條,凝神觀看,就見上面寫着,“阿濟格十日從九江南下,疑似全力攻打福建”。

第三百零一章 遊擊將軍幕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岱山軍,好樣的!第三百零六章 巡航日本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至蕪湖第四百五十三章 出征第三百四十六章 長槍方陣初顯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實力大增第三百一十六章 鎮江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見好就收第四百二十九章 嘉定第二十六章 舞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勝利第二百章 鎮海與岱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立鄉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沈廷揚(下)第五十三章 內訌(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籌劃第二百九十七章 佯攻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到海貿時第七章 福春號第二百四十五章 交鋒第二百九十八章 甕城火攻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程第三百三十六章 勸降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兩面夾擊的岱山軍(第二更,求訂閱)第二百章 鎮海與岱山第八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九十五章 梟雄末日第一百九十八章 衝陣第四百一十章 崇明(1)第二百零三章 棄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致歉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寧鏖戰第二十一章 麗婭第四百五十四章 暗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曾船主的幫助第三百三十五章 兵力空虛第四章 退婚第一百章 捉姦第四百九十一章 張煌言的見解第二百一十二章 生絲第二百九十四章 失去信心的任思齊第四百零二章 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甕城火攻第三十三章 登船第二百四十一章 雙方第二百六十九章 柯永勝第九十五章 編制及條例第四百零九章 大撤退第九十三章 李前寬的陰謀第四百二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入第四百五十六章 整風第五十二章 葬禮第四百一十八章 反清狂潮第七十一章 慘烈的搏鬥第十六章 戴維第一百零七章 岱山海盜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混亂第二百八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底定東南第二百九十一章 鏖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鼠父虎女第四百三十三章 內訌(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五章 攻城(1)第三百九十八章 故土難離第四百九十五章 八旗漢軍這樣的漢奸軍隊一個不留第一百一十五章 茅十八的應對第十八章 海路艱難第四十章 荷蘭人敗退沙灘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心第四百零四章 依計行事第三百七十一章 河邊激戰第三十五章 甲板激戰1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戰(3)第一百三十二章 船鬥(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清兵被趕出揚州城第三百章 瑣事第七章 福春號第一百一十八章 犁庭掃穴(2)第五十九章 又見石頭第四百三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來滿城驚第一百二十九章 颶風暴雨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沙鎮第二百一十九章 黃斌卿升官第二百二十三章 流民浪潮第二百九十三章 慘勝第七十章 任思齊勇救佳人第二百零三章 棄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遭遇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打太倉第三百八十三章 城破第三百零三章 建制第三百三十六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三百四十七章 紙老虎第八十二章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