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仙霞關

已到了十月的天氣,氣候已經有些變涼,南方的冬天比北方來的要晚一些,在八旗滿人的老家遼東,這個時候已經白雪飄飄。

孔芳不是滿人,是八旗漢軍,隸屬於恭順王孔有德所部。孔芳是孔有德的家丁出身,十多年來跟着孔有德南征北戰,深得孔有德的信任,如今當上了參領,手中掌管了一千八旗漢軍。

此次孔芳是奉阿濟格的命令,帶領手下一千人以及綠營總兵徐恩盛三千人由廣信府進入浙江,攻打仙霞關。按照英親王阿濟格的計劃,清軍分三路攻入福建,孔芳這路人數最少,擔負着封鎖仙霞關隔斷福建和浙江的重任。孔芳知道,王爺是害怕南京的崇明軍進入浙江援救福建,二是防止隆武朝廷由仙霞關逃入南京。

對現在的清軍來說,南明各方的軍隊都不可懼,唯一能和清軍匹敵的只有南京的崇明軍,數年來,先後折損在崇明軍手下的八旗猛將已經有好幾個,像貝勒尼堪,梅勒額真李率泰,以及都統葉臣,都是八旗軍中有數的猛將。所以提到崇明軍時,任是在驍勇的八旗猛將也不得不凝神靜氣,就連功勳卓著的英親王豫親王聯兵也拿南京的崇明軍沒有辦法,逼得英親王阿濟格不得不先攻打福建,然後再打浙江,打着從三方包抄南京的主意。

福建的明軍不足爲懼,就連那個控制福建小朝廷的鄭芝龍也都露出了投降的心思。早在五月份,英親王阿濟格已經派人去福建招降鄭芝龍,可能是因爲南京被任思齊打下的緣故,鄭芝龍對英親王的招降舉棋不定。不過孔芳相信,只要八旗大軍進入福建,那鄭芝龍恐怕就不得不降了,畢竟這些年來,有太多的明朝軍隊在八旗大兵面前望風而降了,身邊的綠營總兵徐恩盛就是其中的一個。

遠處丘陵之間有人影出現,不知道是南方的賤民還是明朝的殘軍,孔芳皺了皺眉頭,派出了十多個騎士前去驅趕。沒過多久騎士們趕了回來,扔下了五六顆血淋淋的人頭,看模樣都是普通百姓的打扮。據爲首的騎兵軍官稟告,還有數人跳入了溪流之中,追之不及。

這南方就是這樣,河流溝岔極多,若是在白山黑水之間,像這些刁民無論如何也跑不掉。逃了就逃了吧,孔芳也不願多做理會,畢竟他的任務是儘快攻下仙霞關,從北面把福建封鎖起來。

再過五六十里就是浙江的地界,距離仙霞關已經不太遠。此刻的仙霞嶺以北,一支大軍迤邐從北方而來,正在山巒間艱難的走着。大軍由徽州翻越了馬金嶺到達浙江衢州地界,面對突然南下的崇明軍,只有千餘明軍的衢州府根本不敢抵抗,而且現在崇明軍和魯王正是蜜月期,衢州的明軍也不願抵抗,衢州知府乖乖的把任思齊迎進了衢州。

在衢州休整了數日,一邊派人打探清軍以及仙霞關明軍的動靜,得知仙霞關明軍是鄭鴻魁部將施福,所部明軍只有兩千餘人。

仙霞關是閩浙邊境的第一大關,也是浙江入福建必經之地,如此重要的位置竟然只派了兩千人駐守,也不知道隆武朝廷是怎麼想的。

還是隸屬魯王的衢州知府解了任思齊之惑,據衢州知府所說,一開始隆武帝即位之時,是派鄭鴻魁率領大軍駐守仙霞關並試圖攻打浙江徽州的,可鄭鴻魁出兵衢州後,被清兵接連打的大敗,這才退守仙霞關。後來任思齊攻打南京,衢州徽州的綠營兵都調回了南京增援,魯王這纔派兵收復了衢州。而鄭鴻魁自從大敗之後,再也不敢派兵出關,對他的畏縮不前隆武帝很是不滿,多次下旨斥責,甚至罷免了他的定虜侯爵位,鄭鴻魁一氣之下帶兵退回了泉州沿海,仙霞關只留下施福的兩千人駐守。

其實若只是封鎖關卡,兩千人足夠了,因爲仙霞嶺山路崎嶇,只有一條狹窄的山道在山巒之間,山道的長度達二十餘里,其中最窄處只能容納一人一騎通過。在此最狹窄之處設立了關卡,即爲仙霞關。此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只要隸屬隆武朝的明軍肯全力防守,守住關卡根本沒有問題。

探聽了虛實之後,任思齊不再猶豫,命令以陳名揚爲先鋒,向着仙霞嶺而去。然而大兵剛進入了仙霞嶺,便有敵情司的細作自江西而來,帶來了一支清兵同樣往仙霞嶺趕來的消息。

清兵的規模只有數千人,肯定不知阿濟格的主力,估計他們是想佔據了仙霞嶺,封住浙江與福建的通道。清兵是從饒州而來,不必經過衢州即可到達仙霞嶺,任思齊估算了一下,其差不多應該和自己前後腳趕到。

於是便命令陳名揚火速進軍,迅速拿下仙霞關,自己則派人查探地形,任思齊決定在這裡打上一場伏擊戰,消滅這支清軍。

陳名揚得到命令之後,立刻拋下輜重輕裝前進,半日的功夫翻過四十里的山道,走入到了仙霞關之前。

看到一支軍隊的到來,仙霞關上的明軍一陣慌亂,不由分說的弓箭火銃一頓亂射。陳名揚勒令部下停了下來,這裡的山道太過崎嶇,最窄處只允許一到兩人並行,根本沒法展開攻擊。

陳名揚命人喊話,說是崇明郡王應隆武帝的邀請,派兵前來支援。

關上的守將施福知道隆武帝曾給南京下過聖旨,頒旨的使者半月前剛從這裡經過回福京。按理說他應該立刻放對面的明軍進來,可是,施福是鄭鴻魁的部下,對他來說,隆武帝的聖旨還沒有鄭芝龍的命令好使。

對鄭家兄弟來說,福建就是他們的地盤,怎麼可能會允許南京的任思齊的軍隊進入,而起隆武帝的聖旨是讓任思齊出兵攻打江西,什麼時候讓他帶兵來福建來了?

所以施福稍微思考了一下,斷然拒絕了陳名揚放開關口的命令,並且讓人把火炮搬上來,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下面的山道。

第三百三十章 拉攏第二十六章 舞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栓子的遭遇第三章 岳父探監第二百二十五章 施粥第一百五十三章 實力大增第七十一章 慘烈的搏鬥第四百九十章 崇明王府議事第一百章 捉姦第三十八章 無名島嶼(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松浦來邀第三百三十五章 兵力空虛第四百七十章 大混亂第二百四十二章 前翁婿第四百零四章 依計行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困獸與破城之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立本的加入第五十三章 內訌(上)第三十二章 荒島第二百四十一章 雙方第一百七十三章 局勢第三百九十五章 梟雄末日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兩面夾擊的岱山軍(第二更,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三章 失策第一百四十九章 思齊立志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四百零九章 大撤退第二百六十三章 去山東第二百三十四章 夏收與岱山經濟第一百六十八章 宋立本之謀第四百一十八章 反清狂潮第二百零七章 岑港巡檢司第一百三十一章 船鬥(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暗夜陰謀第四十五章 自立之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離別第三百八十章 屍橫遍野第二百九十一章 鏖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反應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混亂第一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三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冬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激戰(1)第二百九十七章 佯攻第四百三十八章 陳子龍第四百零九章 大撤退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風起,歸航時第一百五十章 松浦的承諾第一百三十四章 追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犁庭掃穴(3)第三百零八章 船隊回程第四百六十五章 詐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八十七章 分兵攻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得勝回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陣斬李率泰第三百五十六章 貪污者,殺!第四百六十五章 詐降第七十六章 任思齊一槍退敵第七十章 任思齊勇救佳人第五百章 大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船隊歸來第四百三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無題第二百零九章 剿匪第三十七章 傅春重傷(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試探第四百九十八章 挾天子以令天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至蕪湖第二百五十五章 算題第七十二章 任思齊和張蒹葭第三百二十六章 殘民以逞者立殺不赦!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再糾結第五百零三章 回師第二百一十七章 漁民歸心第三百零八章 船隊回程第四百四十四章 鏖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思齊立志第八十五章 錦衣衛百戶盧宗漢第二百六十九章 柯永勝第二百二十三章 流民浪潮第三百八十章 屍橫遍野第四百三十章 誓滅李成棟第二百四十章 世家們的對策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兵來了第三十八章 無名島嶼(求收藏)第二百零七章 岑港巡檢司第十六章 戴維第一百七十七章 櫻子和天草楓第一百八十章 入夥(上)第九十四章 傅斌之死第二百九十九章 慘勝第三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冬天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清洗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存死志的史可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破關而入第一百七十四章 崇禎十七年的春節到來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揚州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