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交戰

“劉邦真是這麼說?”

姬衍一臉詫異,在他的印象裡劉邦可是真龍天子,應該是那種不甘落後於人,死也要顯帝王風範的男人。

結果劉邦竟然傳訊姬衍,說自己只要在洛陽城有個大宅子,衣食無憂就行。

這樣他就公開支持姬衍。

姬衍:???

“啓稟陛下,千真萬確!”

姬衍點了點頭,開口道:“好,出征細柳營吧。”

姬衍也不怕劉邦反悔,畢竟劉邦現在也就是砧板上的魚肉,生死由命了。

雖然過程很是意外,但姬衍還是美滋滋。

如今看來,一統天下指日可待啊。所以內外分封也得早日決定好。

內分封的是傻逼,外分封纔是王道。

當年華夏文明從河南起,爲什麼會達到今天這種規模?無疑是分封而已。

地盤,是越分越大的。

中原地區姬衍並不打算分封出去,在這裡他將實行郡縣制,而中原以外的地區...都讓有功之臣去玩兒吧。

數百年後,他們都將是中華自古以來的領土。

而現在,姬衍只需要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行了。

任重而道遠啊!

姬衍眼神逐漸堅定起來,他知道自己窮極一生也不一定能打到美洲,但好歹也得有個念想。

......

細柳營主將柳維望着手中燕軍送來的國書,內心心亂如麻。

燕國竟然要求他們撤退,否則當做敵人無差別進攻。

這讓柳維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了:燕軍這是幾個意思?

他們是想幹什麼?

柳維搞不懂,他們細柳營現在的架勢難道不是幫燕國打蜀國嘛,燕國又爲什麼要他們撤軍?

這背後一定有不爲人知的py交易。

一旁的將領忍不住了,對着柳維開口道:“將軍,燕國怎麼說?”

細柳營可沒有任何後勤供給,原先細柳營的後勤自然是由蜀國提供。但是現在細柳營打的就是蜀國,糧草供給自然是斷了。

而沿途攻佔的城池糧草,已經即將耗盡,所以他們寄託於燕國,希望燕國可以解決他們的後勤問題。

柳維滿臉苦澀,將燕國國書朝向衆將,開口道:“你們自己看吧。”

細柳營的將領大多都讀過書試過字,因此仔細觀看了燕國的國書,場面登時出奇的安靜。

“這...這...”

衆將接受不了這個現實,他們反蜀就是爲了爲周亞夫報仇,如今燕國竟然讓他們別打了?

“諸位怎麼看?本將遵循兄弟們的意見。”柳維知道,這件事兒不能自己擅自決定,否則後患無窮。

自己沒有周亞夫的那種威望,與其說是細柳營主將,不如說是一個將領代表。

“退什麼退!大將軍待我等不薄,我等自然要以死效命,爲大將軍報仇!”

“燕軍算什麼東西,躡手躡腳,只能在我軍後方撿好處,也配號令我等?”

“爲大將軍報仇!”

柳維接到的這些意見,清一色的報仇,並沒有一個撤兵。

柳維其實是支持撤兵的,他是兩年前空降細柳營,對周亞夫感無感覺,但爲了不引發營嘯,也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好!”

柳維下定了決心,將手中的燕國國書點燃,任憑國書在空中被燒燬。

“我等萬衆一心,定能斬殺劉邦狗賊,爲大將軍報仇!”柳維接着高呼,引發將士們的好感。

.....

李靖正與將領們小聚一餐,相互打趣着,輕鬆無比。

他們知道,自己這一支部隊是最輕鬆的一支了。

相比韓信的十面埋伏、樂毅的三伐三進,他們竟然只不過是跟細柳營對峙了一會兒,然後就跟在細柳營身後撿戰功了。

這特麼...輕鬆的要命啊!

別以爲名將會不屑這種白撿的戰功,他們也不想與敵軍交戰。

贏了固然是好,得名又得利。但是輸了呢?名聲全失,地位也會有所下降。

所以,對於一些功成名就的將領來說,他們可不希望繼續戰鬥了。

而李靖,卻不是這樣的人。

但他手下的將領,大多都是抱有這種心態的。

正當部隊大吃大喝之際,斥候快步跑了回來,對着李靖道:“啓稟將軍,細柳營傳來回訊。”

“他們撤軍了?”

李靖嘆了口氣,一個將領最寂寞的事情就是無仗可打。

“沒有,他們...寧死不退!”

傳令兵搖了搖頭,用着堅定地目光對着在場衆將開口道:“洛陽方面也傳來指令,不尊大燕指令者,殺無赦!”

“好!”

李靖熱血沸騰,他一直聽着樂毅、韓信的戰報早就飢渴難耐,如今細柳營自己撞上了槍口,可別怪我心狠手辣!

李靖意氣風發,對着在場衆將開口道:“收拾一下,準備出征!”

其中一將猶豫一下,開口道:“將軍,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陛下有令,定要保證蜀王劉邦的安全,這般磨磨蹭蹭,萬一成.都被細柳營所破,那我等是不是該以死謝罪?!”

李靖暴喝一聲,讓衆將打了個哆嗦:“出征,我李靖七日內必破細柳營!”

“是!”

大軍火速收拾了行囊,迅速如雷,不過半個時辰便整裝待發,李靖又令他們佩戴好所有裝備,這纔出發。

燕軍二十萬士卒在李靖的率領下,朝着成.都行軍。他們的任務並不是攻打成.都,反而是擊潰攻打成.都的細柳營。

讓人頗有些意外,當年蜀國第一軍隊的細柳營竟然叛變,而與蜀國交戰的燕國卻派出部隊解救成.都,這可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三百六十六章 臨淄之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四十章 截殺第四百四十六章 烏江自刎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幕後主使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第一百五十七章 趙國之盾(三)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四百零五章 西楚霸王第三百零六章 白袍鬼將第一百零一章 靈壽攻防戰(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侯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國之盾(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第七章 郭隗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三百七十六章 秦燕國運之爭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韓王之死第一百零三章 靈壽攻防戰(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攻邯鄲(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三百零九章 進擊的項燕(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燕國長公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西俯首第二百七十一章 滅清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戰(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春蒐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四百四十六章 烏江自刎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金第四十一章 武聖關雲長第一百三十七章 薩爾滸之戰(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羋八子爲質第三百二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董平造逆(三)第三十一章 代燕漁陽之戰(六)第三百三十章 狼顧之相屬魏延第九十三章 恆山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交鋒(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鎮國鐵騎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莊侯第五十七章 鮮卑衆將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六十二章 代公子歡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戰(二)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書第三十一章 代燕漁陽之戰(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國之盾(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臨淄之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蘇秦回薊第一百七十章 攻破涿縣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戰(一)第二百零七章 人中呂布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燕爲盟第一百六十一章 廉頗老矣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舉出四海皆驚第四十九章 鬥將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四百一十八章 項羽戰存孝(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冒頓誓破筱商縣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楊志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二百八十八章 滅韓第三百五十三章 放榜第三百八十七章 圍堵函谷關(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咸陽(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二百八十七章 韓王之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趙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戰(四)第二十四章 三鸚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六章 漁陽君第三百七十九章 楊玉環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韓信的野望第三十三章 代燕漁陽之戰(八)第二百八十一章 邯鄲之戰(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趙勝第三百零五章 退敵(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陣冒頓第二百四十一章 草原雙狼(三)第三十一章 代燕漁陽之戰(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戰破敵第四百四十七章 猶豫第一百五十章 臥龍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