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

“告訴朕,事情的所有經過!”

劉邦也已經冷靜了下來,對着刑部尚書緩緩開口,但言語之中還帶着濃郁地恨意。

這種事兒不用想,一定是競爭對手乾的,而競爭對手只有一個人:姬衍!

劉邦雖然想殺了這個亂臣賊子周亞夫,但絕對不是現在!細柳營上下皆是有周亞夫的親信,周亞夫一死細柳營叛變,那麼蜀國還有可以擋住燕國的軍隊嘛?沒有。

所以怎麼辦?涼了。

但劉邦認爲自己還能搶救一下,於是開口道:“查清楚是誰在城內散步消息,通通抓起來,找個與周亞夫體型相似的人頂住,能撐一陣是一陣。”

刑部尚書剛想陳述事情的經過,見劉邦已經無心聽取後,便恭恭敬敬地說道:“是!”

時間荏苒,白駒過隙,三天轉瞬即逝,成.都依舊是那般。

劉邦現在真的覺得輿論是有多麼的可怕了,短短的三天功夫,就衍生出來無數個版本。

他先是宣佈了周亞夫沒有死,只是被關押在地牢。於是就有輿論引導周亞夫爲什麼要關在地牢。

劉邦又說把周亞夫轉到普通牢房,輿論又開始發力。

劉邦便偷偷放出輿論說周亞夫只是在侯府關禁閉。

於是又有輿論說爲什麼要關禁閉...劉邦總不能說這是乾元鏡告訴他周亞夫叛變了的吧?

於是他又宣佈周亞夫無罪釋放,在侯府休整兩天。結果又特麼有人說抓了又放,國之威嚴何在...

劉邦:mmp

這就跟現在的網絡輿論一樣,記得當初有個新聞是某男子攔截運鈔車被擊斃,聖母女表真的是給我們演繹了真正的做作。

無論警.察叔叔做什麼,都會有聖母女表對其痛罵。

爲什麼要爆頭,是否太殘忍,你可以打腳啊。

爲什麼要打腳,你可以趁他分神打他手啊。

爲什麼要打手,你可以跟他談判,假設跟他交換條件再擒他啊。

爲什麼要跟他談判浪費時間,害得整條路封起來了。

這就是有病,具體如何就不多比比了。

而三日的時間,也讓細柳營得知了消息。

細柳營副將,姓柳名維,聞言後大怒,當即開口喝道:“本來我都不知道如何解釋劉秀之時,不成想你劉邦竟然敢殺大將軍!”

“與其這樣,我等不如趁勢反了,殺上成.都城,斬了那劉邦,爲大將軍報仇!”一位都尉也拍案而起,對着衆將嚷嚷道。

“反了吧!”

“是啊將軍!”

“他劉邦對我們不仁不義,我們也不用爲他賣命!”

“爲大將軍報仇!”

聲音逐漸從軍帳裡傳出,最終彙集成了一個聲音:“報仇!報仇!報仇!”

“劉氏無德,何以坐巴蜀?!”

“殺上成.都,爲大將軍報仇!”

柳維雙手顫抖,望着營外已經沸騰地細柳營。

軍營內傳來軍士憤怒的呼喊聲,驚天動地。

細柳營素來以紀律嚴明而名震天下,但如今就是紀律方面無可挑剔的細柳營都爆發出如此的吼聲,可見他們的心情如何。

這是大勢所趨,誰也改變不了將士們的內心。

柳維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出征!”

“敢問將軍,徵何處?”

“成.都!”

“我等願爲將軍調遣,殺!”

......

兩日後,細柳營反叛的消息傳到了成.都,劉邦呆呆的坐在王位上,不知所措。

細柳營提出要求,他們要求成.都方面處死許負等卜算之人,將所有宦官以及刑部官員斬首,並退位。

這等離譜的要求劉邦自然不會答應,劉邦派出特使,以赦免他們的罪爲條件要求細柳營撤回駐地,繼續抵抗燕軍。

而劉邦下達的聖旨卻被細柳營將士當着特使的面燒燬。

“劉氏失德,天下人人得而誅之”的口號響徹雲霄,大軍揮師長驅直入,路上無部隊敢阻攔。

而李靖也發現了一直與自己糾纏的細柳營發生叛變,差點對天長嘯三聲天助我也。

燕軍就這樣跟在細柳營的身後,他們打破一座城池,燕軍便佔領一座城池。

劉邦望着戰報,臉上陰沉不已:“爲何沒有安排朕早日撤退?!”

“陛下,退不了退啊!”官員苦口婆心地開口道,“大蜀已經沒有多餘部隊了...而且細柳營已經封城,成.都目前已經被細柳營包圍!”

劉邦目瞪口呆,不知該如何是好。

緩了一陣後,劉邦苦笑道:“是啊,乾元鏡記載着的是周亞夫帶兵投降燕國。朕以爲抓了周亞夫便一切無視...沒想到卻逼反了細柳營...都是命啊。”

劉邦知道,該自己做出抉擇了。

“令人突圍傳訊給燕國,他們若滅了細柳營,朕劉邦願意降燕,並奉大燕皇帝陛下衍爲天子!”劉邦淡淡開口,他知道姬衍一定會接受的。

巴蜀之地在這個時代,還不是屬於華夏中原範圍內,可以算上半蠻夷。

姬衍上來就完成了蠻夷酋長信服的籌碼,面子上過得去。

劉邦已經決定,此間事了便內附,讓巴蜀融入中原華夏,自己安心做一個享樂王爺....徹侯也行。

沒有張良、蕭何輔佐的劉邦,也就是一條大一點的鹹魚,制霸中原的野心也已經被龐大的燕國消磨殆盡。

“是!”

官員重重的點了點頭,他也知道這是唯一自救的方法了。

細柳營並沒有宣佈加入燕國,所以他也並不是燕國的部隊,燕國完全可以消滅這支部隊。

他們雖然貪戀權勢,但他們還不想死。

燕國拿走他們的權勢保留了他們的性命,而細柳營卻想把這兩項全部拿走。

燕國以後還有機會身居高位,但細柳營那邊肯定要自己死。

所以怎麼選擇都有數了。

投燕!

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戰三敗第三百九十七章 棄守函谷關第十七章 花刀將魏文通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破高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許負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原大戰(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燕爲盟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河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二十五章 系統更新第三百九十七章 棄守函谷關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次科舉結果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姬衍的顧慮第三百零八章 進擊的項燕(二)第一百零五章 膨脹的箕子朝鮮第四十四章 鮮卑南侵(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第四百零二章 覓封王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原大戰(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三百零八章 進擊的項燕(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幕後主使第四百零一章 劉皇叔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二百四十六章 燕國長公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算盤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四十五章 鮮卑南侵(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戰(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雲中伏擊戰第二百零三章 遼東戰役(二)第二百零六章 遼東戰役(五)第十四章 大婚第四百二十六章 虞姬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唐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十三章 技能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葛入燕第二百五十章 遼東驚變(一)第四十三章 鮮卑南侵(一)第四百章 滅秦!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共赴國難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鄭之役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六十章 大破孤竹第三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六十章 大破孤竹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線決戰(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擊之士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二百七十三章 桓平六年春(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春蒐第二百九十章 水淹大梁(二)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國之盾(五)第三百零八章 進擊的項燕(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伐金(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五十五章 禍水西引第四百五十九章 擊潰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允巧施美人計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五十四章 伏擊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破季布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線決戰(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楊志第一百二十八章 薊城商議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國大劍士第三百九十五章 赳赳老秦第三百二十七章 韋睿歸降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三百九十章 聖公陳勝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正不阿(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剋制鐵騎的方法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鹹魚翻身第一百九十六章 閃電伏擊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暴風驟襲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葛入燕第四百零五章 西楚霸王第一百一十章 朝鮮半島盡歸燕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正不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