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

“對於本次用兵,末將已以大策於心。”

年僅十九歲的霍去病恭恭敬敬地對着韓信行軍禮,自信滿滿地開口道:“魏國老將龐涓的戰車早已過時,末將有九成把握將其擊潰,爲我大燕贏得此番戰鬥!”

“元帥,霍小將軍雖然天賦異稟,能力奇佳,但對手畢竟是名震天下的魏國名將龐涓,邯鄲城關係着我大燕的未來,不可大意馬虎啊!”劇辛硬着頭皮出來說話,他知道自己的這番話定會得罪這位少年得志的霍去病霍小將軍,但是無奈,這可是關係着燕國的大戰,不能馬虎。

五年的時間,劇辛雖然軍銜沒怎麼變,但是品級地位基本上是節節攀升,如今已經是涿高經略武備使了,官居從三品。

在趙國,他被薛家、司馬家以及李牧、廉頗等武將世家與高級將領壓制,他們到最後竟然與張郃一同作爲趙括的副將。

幸虧趙括的最後一戰沒有兩人蔘與,不然韓信真的不一定能這麼簡單拿下趙括。

劇辛的話一出,霍去病頓時就有些不高興了,但礙於劇辛的身份,只能壓住心中的任性,繼續聽從韓信調遣。

“鞠義請戰!”

一直沒有說話的鞠義突然開口,雙眸之中充滿了戰意,對着韓信緩緩開口道。

他的先登營如今已經飢渴難耐了,五年的沉寂讓他們的血性有所下降,只有經歷戰爭才能恢復他們的狀態。

“末將張郃請戰!”

“末將關雲長請戰!”

“末將...”

鞠義開了口之後,其他將領如夢初醒,紛紛朝着韓信請戰,特別是張郃與關羽,請的是賊積極。

張郃是因爲自己本身就是趙人,趙國的一草一木他熟悉萬分,雖然如今邯鄲被魏國所佔,但也沒法扭轉當地的格局啊!

除非魏國把邯鄲砸了重建...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關羽則是認爲自己最近有些鬆懈了。

四方將軍,偌大的名頭卻讓關羽感到了十足的危機感。

衛青鎮國鐵騎縱橫草原,雖然在中原名聲不顯,但是在草原卻可以讓孩童止啼。

還有衛青的侄兒霍去病,這個年僅十九歲的少年對於騎兵的理解讓在場的衆將都有些慚愧,就連韓信都被霍去病的騎兵戰術所折服。

這讓關羽如何不緊張?萬一哪天一覺醒來,兩個毛頭小子就竄到自己前面來了,你說丟不丟人?

三軍齊出,讓三位主帥部下將領有些危機感。

特別是韓信對邯鄲、樂毅對新鄭、李靖對晉陽。

雖然明面上沒有什麼閒言碎語,但背地裡大家都理所當然認爲着這是一場軍事競爭,看一看誰能先攻破城池。

李靖的官職在三年前已經被晉升爲鎮南將軍,爲中將,而且姬衍還加封了一個京薊護衛經查使,從一品。

李靖的軍職不如樂毅、韓信,但官職已經與他們二人持平,因此李靖纔有資格參加這場三城之戰。

邯鄲、晉陽、新鄭,這三座城池各自代表一個地區。

邯鄲代表着原趙國被魏佔據地,有十七多城;新鄭代表着韓國本土,有二十九城;晉陽則是代表晉國東部領土,也有二十城的領土。

只要燕國攻佔這三個地方,相當於有五十六城的疆域併入燕國領土。

屆時,大半個天下收入囊中,燕國的疆域將會極其遼闊。

當然,這是理想中的最佳狀態。

無論是李靖、韓信、樂毅還是霍去病、衛青、狄青等將領,他們都知道正在函谷關與秦國交戰的大部隊一旦聽到自己老家被偷的消息後,一定會回師與燕國交戰。

到時候,燕國的美夢可就有可能破碎了。

“明日以關羽將軍出戰,在邯鄲城外叫囂魏軍。”韓信微微一笑,開口道:“一定要讓魏國出城與我軍交戰!”

“末將領...”

關羽正欲應下,誰知韓信卻擺了擺手,繼續開口道:“關將軍,記住,只能敗,不可勝!”

“只敗不勝?”

關羽只是輕喃了幾聲,並沒有什麼疑惑之語。

畢竟在場的各位都是在歷史上有着赫赫威名的人物,就算沒吃過豬肉應該也看過豬跑。

這麼簡單的誘敵之策要是他們還有疑惑,那他們可就真的是名不副實的人物了。

“末將領命!”

軍令不可違,關羽當即領命,但他又有些疑惑:就連自己這個只讀春秋的傢伙都知道這種誘敵計,那麼魏國身經百戰的名將龐涓又怎會輕易中計呢?

韓信彷彿看穿了關羽的疑問,不屑一顧的笑了笑,開口道:“關將軍佯敗之後,鞠義將軍從後接應,若是龐涓殺了出來,那我軍則一鼓作氣攻下邯鄲,要是龐涓謹慎,沒有殺下來...”

衆將頓時心跳一頓,豎起耳朵準備聽韓信講下文:“那麼就請霍小將軍截斷邯鄲糧草供給,與劇辛將軍一同繞過邯鄲,進攻魏國的其他城池。”

此言一出,頓時就讓衆將倒吸一口涼皮...咳咳,是涼氣。

這不就是明擺着欺負你魏國兵少麼?

韓信地這個計謀很陰險啊,關羽詐敗,若是龐涓出城追擊則是中計,燕軍則可一鼓作氣拿下邯鄲;若是龐涓沒有選擇出城追擊,那麼霍去病、劇辛二人率軍三萬繞過邯鄲直取邯鄲背後的諸多城池。

那些兵馬不足五千的城池自然不是霍去病、劇辛的對手,攻佔那裡輕而易舉。

霍去病與劇辛屆時切斷邯鄲糧草供給,那麼龐涓也就只有選擇突圍和固守了。

固守燕國十有八九會勝利,因爲邯鄲曾是趙國都城...而燕軍之中的趙人除了多在戍北軍外,還有韓信部。

韓信部的十萬士卒,有半數都是趙國土生土長的人,對於邯鄲自然是熟悉萬分。

除此之外,還有熟悉趙國防具的將領張郃在此,以及糧草的斷裂...

除非龐涓能憑空變出糧草,不然魏國可是凶多吉少啊。

對韓信這種戰術,在場的衆將只能在心中感嘆一聲:兵多就是任性。

而衆將對韓信的評價也高了一等,畢竟玩戰術的老陰比都很髒。

而把戰術玩的爐火純青地韓信就更不用說了,髒王。

感謝dsfdfdf的2000起點幣打賞√感謝今天三十二的100書幣打賞√感謝成闊期的37140書幣打賞!按例應該三更,嗯...今晚能更多少更多少吧。本週打賞榜16名,第18名斗羅大陸,第20名異世界的美食家,第21名最強神話帝皇。第一次離大神這麼近,特別是短時間內超過了上面的這三位大神,感謝各位的打賞!!!

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九十五章 燭影斧聲第二百五十八章 伐金(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秦將王翦第二百二十章 遼東之戰(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四百五十八章 交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十一章 雙宦爭權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二百九十章 水淹大梁(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伐宋之戰(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圍堵函谷關(上)第三十五章 燕公主嬙第二百零二章 遼東戰役(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唐楚之戰(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五十四章 伏擊第四百五十章 大唐無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殺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趙勝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騎無雙第二百二十五章 有功則賞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軍卒第二百七十四章 桓平六年春(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國之盾(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項羽戰存孝(下)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六十二章 代公子歡第三百二十三章 楊再興獨守北疆第九十三章 恆山之戰(二)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雙雄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內閣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讓儒冠誤此生第三百五十章 前方便是龍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一百二十八章 薊城商議第一百三十章 圍剿梁山(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剋制鐵騎的方法第七十章 國士無雙第四百四十三章 虞子期的絕望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書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二百九十章 水淹大梁(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第六十九章 漢初三傑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四百一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三十五章 董平造逆(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伐金(六)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二百二十章 遼東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圍剿梁山(四)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一章 系統第一百六十九章 姬衍的顧慮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九十九章 靈壽攻防戰(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三百零七章 進擊的項燕(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趙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五十五章 禍水西引第二百一十九章 遼東之戰(一)第五十七章 鮮卑衆將第三百二十七章 韋睿歸降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三十一章 代燕漁陽之戰(六)第二十四章 三鸚第八十五章 婚宴(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攻邯鄲(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絕命回馬槍第三百六十章 地理專家李廣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九十六章 閃電伏擊戰第十七章 花刀將魏文通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擊之士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六十九章 漢初三傑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之戰(二)第二百七十章 九品官制第二百二十三章 撥亂反正(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二十五章 系統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