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

邯鄲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與臨淄城、商丘城並稱爲中原的三大繁華中心之一。

曾爲趙國都城,威風凜凜。

邯鄲的美女,天下聞名;邯鄲的富庶,天下皆知。

可惜,如今的邯鄲可就沒了當初的那種國際大都市的風采。

灰濛濛地一片,投石車連番轟炸,弓弩手不停地射擊讓這座經濟重城支離破碎。

九天了,燕軍圍城已經圍了九天。

這九天內,外部供給自然是斷了,而通過最後一次供給,龐涓知道了後方正在被燕軍肆虐。

除邯鄲城外,魏國佔領的趙地幾乎是全部淪陷,沒有半分抵抗之能。

龐涓這才明白了先前關羽叫陣的原因:不是來陰我的,純粹是爲了瞞天過海。

燕軍一次又一次的攻城消耗了大量兵力,同時也使得魏軍糧草的損失越來越多。

有人或許會問,人少了糧食不應該多了麼?

可戰爭除了兵法,還是講究力氣的。要是食不飽,自然會力不足。戰鬥力大打折扣,還不如供給多,讓士卒吃飽飯認真戰鬥。

“諸君,龐涓在這裡透個底,城中的糧草目前只能堅持二十天了。”邯鄲城中,龐涓環視一眼城中諸多魏將,緩緩開口道:“我們的援軍,二十天可抵達不了邯鄲。”

“將軍,我等該如何是好?”

衆將聞言,頓時就慌了神。二十天的糧草供給又有什麼用,二十天後難免會有一場腥風血雨。

“爲今之計,只有放手一搏,突圍了!”龐涓雙眸之中閃過一縷炙熱,緩緩開口道:“到了平原地區,我倒是想看看燕國要怎麼攔住我的戰車!”

......

魏國河西,曹操大帳。

“邯鄲被圍,大梁方面要求陳慶之率軍回防,抵禦燕國進攻...”曹操指着詔書開口道,“諸君,有何看法?”

“好機會!不知都督可有爲王爲霸之心?!”程昱聞言,拍了拍大腿,興奮道,“都督只要將這封詔書隱秘不發,讓陳慶之瞧不到這封詔書...那麼燕軍滅亡大梁,到時候魏國就剩我們河西了!”

“屆時,都督爲王或居功皆可爲。”程昱接着開口道,“而且我們還可以利用陳慶之來替我們抵禦秦國,這樣都督可爲魏王!”

曹操聞言,大爲心動。

“當前四方諸侯會盟伐秦,大義當前,既是謀地,亦是減少威脅,無有利害衝突。”被曹操從韓國招攬而來的荀攸也開口勸道,“如今燕國加入戰局,詔書所言燕同時伐晉陽、新鄭、邯鄲,此乃天助我也,都督何不以此躍身於諸侯之列?”

“好!”

曹操哈哈大笑,撫須開口道:“有諸君助我,看來此事十拿九穩了。”

曹操並非沒有野心,他年輕之時的志願在此刻顯得那麼的薄弱。

野心勃勃的河西,將魏國推入了深淵。

新鄭也向河西傳遞了詔書,晉陽倒是沒有什麼反應。

晉陽守將呂布,後面還有丁原大將,在晉國看來晉陽是十拿九穩的,李靖這個沒有什麼名氣的將領是不可能拿下晉陽。

因此晉國就沒有召回大軍。

而韓國的詔書也被曹操扣了,韓國國弱,回去也沒啥事兒。但曹操還是擔心這封韓王詔書會被陳慶之發現,從而平生波瀾。

曹操並不擔心燕國吞併大梁、韓國兩處後的實力。如果燕國真的吞併兩國,那麼其他諸侯必定會聯合起來一同討伐燕國。

就好像當初的趙國一般,諸侯羣毆之。

這個時代也就只是這樣,一家發展就羣毆,所以往前數一百年來都沒有什麼一家獨大的例子。

這也是曹操的底氣。

燕國能從一個兩郡弱國發展到如今氣吞萬里如虎的強燕,曹操不信自己會比姬衍弱。

......

“殺!”

桓平六年五月二十二日上午,等候了十日的龐涓終於按耐不住,選擇了突圍。

戰車在前,步卒在後,環環相扣朝着西面突圍。

突圍之旅是異常的輕鬆,因爲燕軍已經把魏軍之前佈置的拒馬、陷阱、絆馬索什麼的都給清理乾淨,這讓戰車十分平穩的經過邯鄲城前,朝着西面突圍。

韓信望着戰車撤離,嘴角之中不禁露出了一抹微笑,開口道:“張郃、關羽部追擊,其他將領隨本將一起進邯鄲,讓我們再次享受一下邯鄲城的魅力!”

“敬命!”

衆將齊齊開口,有序的分配任務,入城安榜撫民。

關羽、張郃部只是象徵性地追了十幾裡便收兵了,因爲他們知道,霍去病的一萬騎兵正在等着他們。

“突圍出來了?”龐涓皺了皺眉頭,有些不敢相信:燕軍花了半天的時間,竟然這麼輕易讓我等突圍,這可真是有點...虎頭蛇尾啊。

清點了損失之後,龐涓更加不可思議了,他竟然只損失了兩千左右的兵馬。

“莫不成...外面的燕軍其實是狐假虎威,燕軍的主力並不在此?”龐涓不禁想起了這個意思,頓時就有些明確了:“步卒先撤,戰車隊,與本將殺回去!”

龐涓越想越覺得是這個理,燕國的主力很有可能是去偷襲魏國其他城池,而留在這的只是一支韓信的帥旗。

龐涓氣憤不已,他以爲自己被韓信耍了,當即兵分兩路,讓礙事兒的步兵先撤離到其他城池,自己則率領五千戰車殺回去,要是燕軍並不是虛張聲勢那也可以逃脫。

龐涓號稱天下第一車將,可不是浪得虛名!

龐涓剛剛分兵不到半個時辰,一股濃煙突然從前方傳來,魏國率領步卒的那名將軍臉色一變。

那可不是濃煙,那是飛揚的塵土,說明前方有大批騎兵朝着自己這個方向衝來。

而造成如此劇烈的塵土,這支騎兵起碼有五千人!五千人以上的騎兵隊伍對於目前的三萬魏國步卒可是絕對致命的。

而在這裡可以調集如此多的騎兵,只有一個燕國。而燕國...目前對於魏國步卒來說,是敵國。

而一萬騎兵抓到了敵方落單的三萬步卒,會幹什麼?這已經是定局了。

感謝成闊期的588書幣打賞。還有4章,頭疼...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原君趙勝第二百一十六章 使臣李密第一百八十七章 蘇秦回薊第四百零五章 西楚霸王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鄲之戰(三)第四十七章 鮮卑與山戎第一百九十二章 諸侯心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二十章 險境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四百零五章 西楚霸王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八十四章 羅藝父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攻邯鄲(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允巧施美人計第二百零九章 王允之計第四百零五章 西楚霸王第四百四十章 截殺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鄲之戰(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廣開言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讓儒冠誤此生第十章 魏忠賢第四百零五章 西楚霸王第二百三十八章 肅慎勇士七萬騎第三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九十五章 赳赳老秦第二百六十四章 倭國使臣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臨郢都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莊侯第一百零四章 大唐軍神第四百四十六章 烏江自刎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盡數誅殺第二十二章 趙家有女第五十章 田地倒臺第十五章 二鸚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舉出四海皆驚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二百九十六章 晉陽城外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七十八章 趙之猛將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一百三十六章 齊燕會盟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紀南第六十九章 漢初三傑第二百二十章 遼東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廣開言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董平造逆(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水淹大梁(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登死士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趙勝第四百章 滅秦!第二十八章 代燕漁陽之戰(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進攻邯鄲(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背鍋俠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九十五章 恆山之戰(四)第三百零三章 韓軍潰敗第十章 魏忠賢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四十四章 鮮卑南侵(二)第二百五十章 遼東驚變(一)第九十九章 靈壽攻防戰(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國老將黃漢升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擊之士第一百零五章 膨脹的箕子朝鮮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剿梁山(三)第十七章 花刀將魏文通第三百七十一章 秦將王翦第四百四十三章 虞子期的絕望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歷城永不淪陷第二百九十一章 水淹大梁(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三百一十一章 龍且戰姜鬆第三百八十七章 圍堵函谷關(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百零八章 趙國羣臣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