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鄲之戰(三)

PS:本書首位盟主@成闊期^O^誕生√

“殺!”

廝殺聲絡繹不絕,燕軍人頭涌動,密密麻麻地朝着邯鄲城攻去,但很明顯可以看出,燕軍並沒有用全力。

龐涓乃當世名將,自然可以看出燕軍的意圖:試探邯鄲防守力量,可否採用一波致勝。

這就表明了燕軍的態度:不惜一切代價,定要攻佔邯鄲。

而按理說,龐涓的最好戰略就是放棄邯鄲,撤離至大梁,利用魏國本土地形與燕軍展開顫鬥,尋找勝利的機會。

但龐涓卻不能這麼做...十九城,這可是足足有十九城啊。要是龐涓選擇了放棄,那麼無疑會被大梁那邊質疑,最後要麼戰死沙場要麼獲罪魏廷。

“給本將打,狠狠地打,不需要有所保留!”龐涓嘆了口氣,暴喝道。

他也想慢慢拖延時間,一步一步緩慢進攻,一層一層遞進,給燕軍一種琢磨不透的感覺。

可是...這個戰術是十分冒險的,稍有不慎便會凉凉,龐涓當然不敢冒險了。

“外圍的護城河填上了!”

“衝,快衝!”

“撞車,撞車,上!”

燕軍的廝殺聲越來越近,龐涓臉上露出了詭異地神情。

“放箭!”

剎那間流矢飛竄,喊殺聲震天,燕軍士卒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紛紛被射傷倒地。

“開門,殺!”

龐涓哈哈大笑一聲,臉色猙獰,一聲令下,邯鄲城城門大開,戰車出陣朝着燕軍廝殺而去。

護城河被填上了,戰車的最後阻礙也失效了。

韓信皺了皺眉頭,開口喊道:“拒馬準備,弓箭手殺!”

“彭!”

不少的戰車被堆積的屍體所掀翻,戰車相撞,戰車上的魏卒墜地身亡,滿地屍骸。

龐涓目睹這一切,只是嘆了口氣:“看來戰車只能用於平原之上啊...”

“魏武卒,出陣!”

隨着一聲暴喝,邯鄲城內頓時涌現出一片鐵甲怪人,他們渾身上下被鐵甲包圍,左手長刀,右手持盾。

魏武卒,加強版!

這支軍隊的裝備明顯比情報上說的要好,這支軍隊纔是真正的重甲步兵吧?

但韓信還是發現了魏武卒的缺陷,移動速度慢且體力消耗嚴重。

“放箭,消耗魏軍!”

韓信沉思一會兒,大喝道。

又是一陣陣激烈的箭雨,只聽見“噔噔”作響,這波箭雨全部打到了魏武卒的鐵甲上,沒有給魏軍造成一點影響。

“先登死士,殺!”

韓信冷笑一聲,他早就知道了邯鄲之戰肯定會有波瀾,隨後開口道。

如今的先登死士與五年前可大不一樣了,他們配備了燕國最爲精銳的強弩,工部做過實驗,就連鎮國鐵騎的鐵甲都能射穿,更何況魏武卒呢。

“嗖!嗖!嗖!”

一道道冷風襲來,伴隨着強弩朝着魏武卒射去,魏武卒起初並不在意,弓箭而已,有啥好怕?

隨後他們就後悔了,這強弩竟然徑直射穿了魏武卒的鐵甲,有數百名魏武卒被先登死士的強弩所射殺。

可惜,先登死士的強弩短時間內只能使用一次,不然他們必定會連番轟炸,把魏武卒全部射殺在這裡。

先登死士將手中的強弩向後一扔,拔出燕國爲其配備的斬馬刀,瘋狂地朝着魏武卒陣中殺去。

“鞠義使用技能死士,麾下所有將士武力值+10,謀略值、內政值、統御值均降低至30且忠誠度提升爲+3級,鞠義當前武力值爲93點!”

魏武卒也是魏國的底蘊之一,雖然損失了數百同袍,但還是衆志成城,朝着先登死士涌去。

遠遠望去,邯鄲城下短兵相接,屍體不斷翻滾,一股一股熱血噴射而出,長槍大刀交錯縱橫,魏武卒剛剛把長槍捅入對方的身軀,但還來不及抽出來,就被瘋狂異常的先登死士亂刀砍死。

斬馬刀配合不畏死亡的先登死士,想要殺魏武卒還是有希望的。

就在兩軍精銳廝殺之時,大量燕國輔兵躲在大盾背後快速的填補壕溝,爲之後的攻城之戰掃清障礙。

而魏國的輔兵也不閒着,他們在城牆、城門處快速的修築填補缺口,儘量使邯鄲城看起來更加安全些。

韓信目光陰冷,望着戰場上的慘狀,又看了看城牆上的龐涓,喃喃道:“看看是你龐涓先承受不住還是我韓信先承受不住!”

韓信看着前方兩軍交戰之地,那裡已經成了修羅戰場,時時都有人死去,時時又有人填上,接踵而至,絡繹不絕。

燕軍士卒多,但先登死士只有七千人,同樣,魏武卒也不過五千人。

這場比拼,龐涓與韓信都是想要盡最大的可能削弱敵方精銳力量。

到如今敵我精銳混淆在一起相互廝殺,這就得看誰先收兵了。

韓信倒是無所謂,說句不好聽的,先登死士當中只要鞠義不死,那麼先登死士永不覆滅。

相反,魏國的每一名魏武卒都是經過長時間強度訓練,並且裝備着最好的戰甲。

一名魏武卒士卒的誕生,往往需要半年到一年,相比燕國朝大牢裡吼一嗓子就有兵源的先登死士,無疑是複雜許多。

雖然目前場上,往往三四名先登死士才能換掉一個魏武卒,但韓信絲毫不心疼。

反而龐涓有點心疼了。

一名魏武卒竟然只換掉敵軍三、四人?這可是血虧啊!

先登死士雖然實力強橫,但是名聲不顯,因此龐涓還以爲先登死士只是普通精銳,比不上燕國吹捧起來的玄徵軍、上谷騎、鮮卑騎、勇毅軍等部隊。

龐涓感到深深地絕望:一個突然竄出來的先登死士都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那麼玄徵軍、鮮卑騎、勇毅軍這些世人皆知的燕國強旅呢?

“鳴金收兵,堅守城牆等待陳慶之回防吧。”龐涓嘆了口氣,他想要一舉擊潰燕軍的計劃失敗了,如今之計也就只能這樣與燕軍拖着,打消耗戰了。

只要撐一兩個月,相信陳慶之定會回防魏國,邯鄲之圍自然是輕鬆解決。

雖然失去了覆滅秦國的機會,但也保住了魏國本土...也算是大功一件吧。

感謝成闊期的30200書幣打賞√感謝那一夜的風騷、的1000書幣打賞√打賞應該加更4章,加上今天的2章一共6章。慢慢寫吧...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原君趙勝第二百八十八章 滅韓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四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雙狼(二)第四百零八章 反燕聯盟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陣冒頓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二百零九章 王允之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棄守函谷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伐宋之戰(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線決戰(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八十七章 婚宴(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廉頗老矣第五章 首鸚第二百二十二章 遼東之戰(四)第二十二章 趙家有女第二百五十八章 伐金(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一十九章 遼東之戰(一)第三百三十章 狼顧之相屬魏延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草原雙狼(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諸侯心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韓王之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臨淄城齊王議和第六十六章 趙使觸龍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楊志第二百二十五章 有功則賞第四百零九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去自如第四十八章 樂毅伐戎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破高城第四章 忠臣第一百零二章 靈壽攻防戰(四)第五十七章 鮮卑衆將第十九章 改革(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陽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二百三十八章 肅慎勇士七萬騎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金與大清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四十二章 尊王攘夷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韋睿歸降第二百八十五章 決裂第二百五十二章 遼東驚變(三)第二百零三章 遼東戰役(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桓平六年春(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糾結的李績第七十二章 代郡之戰(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楚國參戰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流萬戶侯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術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二十章 險境第四百五十九章 擊潰第三百五十章 前方便是龍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攻邯鄲(一)第六十七章 犒賞三軍第三百九十章 聖公陳勝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鎮國鐵騎第一百七十九章 連失兩將第四十七章 鮮卑與山戎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第八十一章 黃巾雜騎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陣冒頓第一百七十九章 連失兩將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第一百零九章 長驅直入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九十九章 靈壽攻防戰(一)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書第六十六章 趙使觸龍第一百六十章 破縈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二百一十三章 冉閔突圍第三百八十八章 圍堵函谷關(下)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七十章 國士無雙第一百五十章 臥龍出山第四百零一章 劉皇叔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九十五章 恆山之戰(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原君趙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