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北平軍節度使(下)

不過,不喜歡歸不喜歡,如今的局勢令柴榮不得不將這種感覺壓下,強打精神裝出一副非常欣賞的樣子來與對方周旋,爲自己、爲後周朝廷、爲數萬禁軍將士打開一條安全返回開封城的陽關大道。

因此,在短暫的冷場之後,柴榮主動打破了沉默:“二位愛卿及愛卿的兄弟們自四月初舉義兵襄助朝廷以來,連戰連捷,不但將契丹人一舉趕出幽雲之地,而且前後斬首近十萬級、俘虜近十萬人。汝等兄弟有如此戰績,堪稱是我大周此次北伐的第一功臣。此番朕召二位愛卿前來,所爲正是想聽二位愛卿講述一下汝等兄弟及麾下‘義軍’驅逐契丹蠻夷、復我華夏故土的經過與戰果,以便朝廷論功行賞,爲汝等兄弟及此番擊敗契丹人、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有功將士加官進爵。”

“陛下謬讚了。”王崤峻答道,“此番幽州義軍能夠取勝,一託陛下洪福、二賴將士用命、三憑幽雲百姓鼎力支持。吾等兄弟不過承陛下青睞、百姓錯愛,做了這‘義軍’首領,爲收復幽雲、驅逐契丹蠻夷略盡綿薄之力而已,豈敢擔這北伐第一功臣的名號。若說這第一功臣,臣以爲當是‘義軍’將士及幽雲百姓。”

“王愛卿過謙了。”柴榮稱讚道,“此戰‘幽州義軍’及本地百姓自然是功不可沒,但若非愛卿及愛卿的兄弟們出巨資聚集起數萬‘義兵’,若無愛卿及愛卿的兄弟們或運籌帷幄、或身先士卒、或籌措糧草、或打造兵器,幽雲百姓縱有驅逐契丹蠻夷之志,光憑自己的赤手空拳又如何能戰勝如狼似虎的契丹兵馬。因此,朕說汝等兄弟乃是北伐第一功臣絕不是言過其實,汝等得此稱號確是實至名歸。”

眼見這客套話再說下去就要沒完沒了,而自己和老八在後周軍大營中待的時間太長難免會引起外面衆兄弟的焦躁與不安,進而令他們做出錯誤的判斷。因此,在又向柴榮謙遜了幾句之後,王崤峻便不再和柴榮客套,而是話題一轉,開始在御帳之中侃侃而談,將穿越團隊武裝在幽雲之戰中幾次非常重要、有代表性,且取得了重大戰果的戰役一一道來。

四萬人馬依靠犀利的火器、出色的指揮、英勇的士兵,每每將數倍於己的契丹軍打敗,而且多數情況下還是全殲,取得殺敵十餘萬,俘敵近十萬,而己方的損失僅僅四千多不到五千,其中陣亡者不超過八百人——爲了簡單明瞭,王崤峻將作戰部隊與非作戰部隊的損失合併報出——的輝煌戰果,令包括柴榮在內,在場的所有人都聽得是瞠目結舌、滿臉的驚異與震撼之色——其中有些大臣還流露出了些許敬佩或者畏懼的表情。

略微平復了一下激盪的心情,柴榮對王崤峻和徐紹安說道:“以四萬對三十萬,卻能取得如此戰績,真可謂是古今罕見。如今戰事已平,自當論功行賞。汝等兄弟要何賞賜、有何需求,儘管說來,朝廷絕不會虧待汝等功臣。”

聽柴榮如此說,王崤峻便知道關鍵時刻到了。柴榮既然要他提要求,自然是希望能有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讓自己漫天要價,而後他纔好坐地還錢。不過,王崤峻並不想給柴榮這個機會,如今主動權在自己手裡,若是能夠讓對方主動按照此前所上“萬民折”的內容封給自己及衆兄弟官職,那麼自己這些人在旁人眼中的聲望與口碑應該要好於自己向柴榮邀功請賞。…,

因此,柴榮那邊話音剛落,王崤峻便答道:“陛下明鑑。臣及臣的兄弟之所以散家財、興義師,響應朝廷大軍,將契丹蠻夷趕出幽雲十六州,乃是順天應民,是爲了幽雲百姓早日脫離苦海、免遭兵火荼毒,絕非貪圖一己私利。如今大功告成,吾等兄弟願解甲歸田,做一個逍遙自在、無拘無束的富家翁,絕無半點貪戀權位的打算。”

雖然王崤峻在說這番話時語氣極其誠懇、態度極其堅定,絲毫看不出任何口不應心的跡象,但御案之後的柴榮卻是一個字都不相信。在柴榮看來,對方越是這般推辭、拒絕,其內心中對權力和地位的渴望就越強烈。如若不然,對方也不會鼓動幽州當地的士紳百姓寫“萬民折”了——要說前日遞上來的“萬民折”與“清園”兄弟一點關係也沒有,柴榮是打死也不會相信的。

如果此時站在那裡向自己侃侃而談的不是王崤峻、徐紹安,而是其他任何一名手握重兵、割據一方的節度使向自己提出這樣的要求,那麼正通過各種手段、利用各種機會削弱藩鎮實力、將地方政權收歸朝廷所有的柴榮會毫不猶豫的來一個“借坡下驢”、“順水推舟”,“勉爲其難”的答應對方的請求,賜予對方高官厚祿卻不給其任何實質權力,將其接到京城去舒舒服服的過下半輩子。只可惜,這會兒站在他面前的是王崤峻和徐紹安,是手握重兵的“清園”兄弟的首腦人物。漫說對方根本沒有退隱山林、做一個富家翁的打算,即便對方真有這樣的想法,自己在思慮再三、反覆權衡之後恐怕也不會同意對方的這個要求。因爲縱觀唐末以來的歷史,屬下兵將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鼓動甚至是脅迫主帥鋌而走險、舉旗造反的例子層出不窮。遠的不說,本朝太祖能夠榮登大保,也是以其麾下將士爲了自身的利益,將黃旗裹在太祖身上作爲發端的。

所以,不管王崤峻在那裡說得多誠懇、多真實,柴榮也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同意他想“功成身退”、“解甲歸田”的要求的。不然的話,誰也不敢保證那些駐紮於幽州周邊、對朝廷大軍呈包圍之勢的數路“清園”私兵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來。於是,不等王崤峻再繼續表明自己及自己的那些兄弟對大周是如何的忠心耿耿、對名利是如何的淡泊,柴榮便一擺手截住對方的話頭,說道:“愛卿此言差矣。須知,朝廷法度乃是‘有功則賞、有過則罰”,愛卿及愛卿的兄弟們爲朝廷立下大功,朝廷自當論功行賞。如若不然,不但朝廷會失信於民、朕亦會失信於天下。難道愛卿及愛卿的兄弟們希望看到朝廷顏面掃地,而朕成爲天下人口中無誠無信、不仁不義的昏君嗎?”

說到這兒,柴榮略頓了頓,從御案之上拿起一份奏摺,並拍了拍放於御案之上的厚厚的一疊名冊,繼續說道:“況且,這裡還有幽州士紳百姓聯名承上來、擁戴汝等兄弟爲幽雲牧守的‘萬民折’。汝等兄弟若是對朝廷的封賞堅辭不受,勢必會寒了幽雲士紳百姓之心。這樣一來,只怕就與汝等兄弟拯幽雲百姓於水火,讓他們安居樂業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話說到這份兒上,王崤峻便覺得“火候”已經差不多了,如果自己再和柴榮糾纏下去,只怕除了不斷增加對方對自己這邊的厭惡和反感以外,不會再有其他任何好處了。因此,王崤峻連忙故做驚訝的說道:“竟有此事,幽州士紳百姓竟然向朝廷承了‘萬民折’。臣及臣的兄弟們對此事臣實是不知,否則絕不會一再謝絕陛下的好意、朝廷的封賞。若不是陛下提及,臣及臣的兄弟們險些寒了幽雲百姓之心,真是罪該萬死。”…,

柴榮聞言連連擺手道:“愛卿及愛卿的兄弟們淡迫名利、不慕榮華、不貪權位,此正是爲人臣者應有之品行,愛卿又何罪之有。”

說罷,不待王崤峻再行推託請辭,向在一旁伺候的馬平安一揮手,說道:“愛卿及愛卿的兄弟於北伐幽雲之戰中屢立戰功、堪稱北伐第一功臣,理應重賞。加之幽雲百姓紛紛上承‘萬民折’,對汝等兄弟的擁戴之意亦溢於言表。因此,朕已決定順應民心,改幽州城爲北平城,建北平軍,轄幽、薊、檀、順、新、嬀、儒、武、雲、應、寰、蔚、朔、平、營、灤十六州之地。以王崤峻爲北平軍節度使、檢校太保、左武衛上將軍、持節鉞,加封北平郡公,總領北平軍十六州軍州事;以徐紹安爲北平軍節度副使、檢校太保、右武衛上將軍,加封鎮北侯。”

對於旨意中將被朝廷兵馬收復的瀛、莫、涿三州換成了原本不屬於幽雲十六州範圍內的平、營、灤三州,柴榮並沒有給出任何解釋,而王崤峻和徐紹安也沒有提出任何異議,雙方就這麼心照不宣的接受了這樣的安排。

柴榮方纔的口諭不過是爲封賞“清園”兄弟開了個頭,他這邊才口頭封完王崤峻和徐紹安兩人的官職,旁邊的馬平安便緊接着展開一直捧在手中的聖旨,向着已然跪下聽旨的王崤峻及徐紹安大聲宣讀起早已準備好的正式聖旨。這份聖旨除了剛纔柴榮親口所講的對王、徐二人的官職封賞外,還以便於抵禦契丹人爲名賜予王崤峻尚方寶劍,授予他對北平軍十六州各級官吏、守將生殺予奪的大權,事後只需向朝廷報備即可。此外,對其他“清園”兄弟亦是一個不落的加官進爵,並賜予衆兄弟大量錢帛財物。

待馬平安宣讀完聖旨,王崤峻和徐紹安一起向上叩頭,齊聲答道:“臣領旨謝恩。臣定當盡心竭力,爲朝廷保境安民、爲陛下開疆拓土。”

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八章 摸清“底牌”IOP第一百八十五章 “黃袍加身”(二)第四十一章 成交第十九章 拜師第四十六章 “涼園”基地(三)第三十四章 山上的小木屋第十二章 玉虛宮會師第四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五章 新的起點,新的目標第三十六章 分工要明確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三章 再次招攬(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峙保興莊(六)第三十七章 以誠服人第六十九章 兄弟間的妥協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一章 口無遮攔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七十四章 大戰前夜(八)第十六章 文官?武將!第十八章 好消息第八章 再探三寨(中)第十三章 戰前動員第七十二章 “炮灰”攻堡第一百零九章 對峙保興莊(三)第十六章 軍中敗類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兵(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定心丸”(上)第七十三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一章 領略天下第一強軍(上)第九十三章 優勢明顯第十一章 《海軍提案》第六十六章 改裝燧發槍第一百九十章 “黃袍加身”(七)第二十七章 組建保安隊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澤州(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戰幽州城(上)第九十五章 說服“自己人”第十三章 林仁肇的悲哀(上)第一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定(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亡(十一)請假條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揚的心思(上)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一百二十九章 漸行漸遠(中)第十一章 海濱之旅(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淨心行動”(二)第二十四章 火燒“百花寨”第十章 推遲行動第三十四章 翁婿對話(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飛揚的心思(下二)第十七章 山村偶遇(中)第三十二章 最合適的說客人選第四十二章 大戰紫石灘第十八章 山村偶遇(下)第七十一章 大戰前夜(五)第六章 羽翼漸豐(四)第九十四章 天公不做美第一百七十六章 心如止水第四十九章 “戰爭之神”春節期間更新說明第十五章 進城第五章 王峰的婚禮第七十九章 大戰前夜(完)第七十二章 大戰前夜(六)第六十七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上)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第三十章 合作(三)第二十一章 談情(下)第二十九章 壽州城下(中)第十五章 紮營秋林莊(下)第二十六章 遷民入太原第十五章 紮營秋林莊(中)第四十六章 “涼園”基地(三)第四十章 強軍中的強軍(上)第一百零三章 意料之外的來訪者第五十五章 萬鈞行動(一)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辯第一百五十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第五章 王峰的婚禮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二章 領略天下第一強軍(下)第十九章 試探(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三)第四十一章 石松急了也發飆第三十七章 以誠服人第六章 萬民折(下)第六十一章 意外發現(中)第六十四章 此張永德非彼張永德?第一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上)第九十五章 說服“自己人”第六十二章 兵進大堡戍第三十八章 拍賣會(三)第五十一章 修羅地獄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二章 領略天下第一強軍(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峙保興莊(完)第十五章 開陽門外第二十五章 拔營起寨第十三章 王峰的煩惱第一百三十九章 飛揚的心思(中)第二十九章 說愛(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戰保興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