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內外有別(下)

揮出其應有的效力,則要靠時間來檢驗了。

既然此次準全體大會的主要議題是確定坐鎮、駐守各個戰略要地或者重點城池的穿越者的決策權與領導權,那麼會議的第一項內容自然是將現在的北平軍十六州劃分成幾個部分,如此才能安排相應的鎮守人員,並明確他們的權限。

對於北平軍十六州如何劃分,王崤峻、張維信和徐紹安三人在趕回“涼園”的路上已經有過一番商議,並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在回到“涼園”後,兄弟三人又與大哥李俊武碰了頭、通了氣,形成了一個初步的方案。這會兒要討論這個議題,他們四人就以委員會的名義將這份方案拿了出來,供與會衆兄弟討論、研究。

根據委員會的方案,北平軍十六州將會被劃分爲六個部分——即六個府,並分別安排相應的穿越者擔任軍事與民政的主管——軍事主管對外稱總兵官,民政主管對外稱知府。北平軍十六州由東向西分別爲盧龍府(平、營、灤三州所轄各縣及山海關——原榆關,府治所爲平州盧龍城)、漁陽府(薊州所轄各縣——包括塘沽鹽場、大沽港,府治所爲薊州漁陽城)、北平府(幽、檀、順三州所轄各縣及居庸關,府治所爲幽州北平城)、宣化府(儒、新、嬀、武四州所轄各縣,府治所爲武州宣化城——原文德城)、大同府(雲州所轄各縣,府治所爲雲州大同城)、靈仙府(蔚、應、寰、朔四州所轄各縣,府治所爲蔚州靈仙城)。

對於各府知府、總兵的人選,委員會也給出了一份事先擬定的名單。考慮到擔任這些地方主管的穿越者要到當地坐鎮任職,不可能再長期居留在“涼園”,所以名單上的候選人以穿越團隊軍事部和商貿部的成員爲主,對外交流部和保衛部也有部分兄弟名列其中。而像科技部、情報部、物資管理部、財務部等等,需要在“涼園”或者北平城內才能履行自己職責的部門,其成員自然不會出現在這份名單之中。對此,這些部門的兄弟到也基本都能理解,並未出現多少反對意見。特別是以大哥李俊武爲首的科技部,其成員對開發新產品、創造新技術的興趣似乎要比當那些自己毫無瞭解、一竅不通的行政官要高得多——在他們看來,能夠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一件新產品或者標識一個物理學、化學的基本單位、基本理論,遠比當一個史冊上很可能只被書寫寥寥數筆、甚至連名字都留不下來的官吏更有意義。

另外,有鑑於絕大多數穿越者無論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後都沒有處理政務的經驗,因此每個府都選配了一名或兩名與穿越團隊關係較密切、或者經過審查已經確定爲可以放心使用的有爲官經驗的本地人擔任同知,協助那些對政務稱得上是一竅不通或者只是略知皮毛的穿越者們辦公。

這份知府、總兵候選人名單是委員會的四位委員經過反覆磋商,平衡了穿越團隊中各個小團體的利益,幾經修改後纔拿出來的方案。雖不能說是面面俱到、讓所有穿越者都非常滿意,但至少做到了儘可能照顧到各方利益,滿足絕大多數穿越者可能的訴求與期望。因此,與會的穿越者們雖然對這份候選名單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但絕大多數人還是接受了委員會的方案,認可了這份名單,並依據這份名單進行了投票表決,從中選出了自己最爲中意的知府和總兵官人選。…,

雖說是進行了投票表決,但由於候選人的個人能力及日常表現擺在那裡,因此最終的勝出者與委員會此前預計的人選並沒有什麼太大出入。根據表決結果:

黃山被任命爲盧龍府知府,錢遠山被任命爲盧龍府總兵官,王峰被任命爲盧龍府副總兵兼山海關守備,已一心投靠“清園”兄弟的原契丹南京留守府判官孫磐則遷任盧龍府同知,協助黃山處理該府民政;

趙大偉被任命爲漁陽府知府,黃海被任命爲漁陽府總兵官,王崤峻的岳父、原契丹南京留守府推官韓德義擔任漁陽府同知;

張維信兼任北平府知府,曾志林被任命爲北平府總兵官,辛飛宇被任命爲北平府副總兵兼居庸關守備——儘管穿越團隊已經佔據了居庸關外的山後八州,但作爲北平城北面的重要屏障以及隨時可以支援山後八州的考慮,穿越團隊決定在居庸關駐紮一定數量的兵馬。穿越團隊最爲依賴的本地人之一鐘有朋則重新入仕,擔任北平府同知,協助張維信;

謝天被任命爲宣化府知府,程飛被任命爲宣化府總兵官,原契丹良鄉縣令、與穿越團隊接觸最早的本地官吏胡有道遷任宣化府同知,協助謝天處理政事;

孫陽陽被任命爲大同府知府,唐潮被任命爲大同府總兵官,原契丹懷安縣令、當初大開城門迎接穿越團隊武裝進懷安城的趙遠任大同府同知,曾志林的三舅哥、從自家父親那裡學了不少政務處理知識的嚴崇禮亦被任命爲大同府同知,與趙遠共同協助孫陽陽;

宋飛揚被任命爲靈仙府知府,楊新被任命爲靈仙府總兵官,吳鵬被任命爲靈仙府副總兵兼靈丘守備,原契丹朔州振武軍節度府判官、當初極力倡議鄯陽開城向“幽州義軍”投降的劉謹任靈仙府同知,鐘有朋的兒子、王峰的大舅哥鍾世文同樣被任命爲靈仙府同知,與劉謹一起協助宋飛揚辦公。

之所以將程飛調到宣化而由楊新擔任靈仙府總兵官,主要還是考慮到楊新與北漢邊關守將楊業的關係,希望藉此避免——至少在近期內——與北漢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儘可能保證黃鐵礦運輸線的安全與穩定。

隨着各府民政及軍事主管人選的產生,會議便進入第二階段——確定這些主管者在任職區域的決策權和領導權。

對於那些剛剛產生的區域主管來說,自然是希望自己所能掌握的權力越大越好,而對於委員會及留守大本營的兄弟們來講,則認爲各區域主管的權力應該適可而止,絕不能出現區域主管權勢過大,以至尾大不掉,反過來挾制委員會及大本營的情況。因此,衆兄弟對權力大小的討論比之剛纔區域主管人選的討論還要熱烈,甚至可以用激烈來形容了。

好在,討論的氣氛雖然熱烈,卻沒有發展到爭吵或者過於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的地步。作爲穿越者,無論是不是熟知歷史,與會衆兄弟多少都清楚若是地方權力過重、勢力過強,一旦中央政權控制力減弱,便很容易就會形成藩鎮割據、天下大亂的局面——當今天下便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明證。因此,在據理力爭,爲自己爭取到了一定的決策權和自由度、並對節度府的權力提出了一些限制條件後,剛剛上任的各府主管便不再提更多的要求,並接受了委員會及大本營這邊的兄弟提出的一系列的對各府權力的限制方案。…,

會議最終形成的有關區域主管權利義務的決議涉及了許多方面,但綜合起來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內外有別、權力有限”。

所謂“內外有別”,主要是指區域主管的決策權只適用於本地事務,而不會影響其在團隊內部事務上的參與權和表決權。在團隊內部,無論是區域主管,還是某一科室的普通一員,其在團隊內部事務上都擁有相同的參與權和表決權。

所謂“權力有限”,則是指各區域主管的決策權只適用於其所轄區域與自己職責領域相關的本地事務,既不能干涉到本區域的其他領域,也不能干預到其他區域。即某府的民政主管只擁有該府民政方面事務的決策權,其既不能干涉本府軍事事務,也不能干涉其他府的民政或者軍事事務。這也就是說,某府的主管,只能對該府在自己所管轄領域任職的兄弟發號施令,而不擁有對該府非自己管轄領域及在其他府任職的兄弟的領導權——無論他在衆兄弟中排行第幾都要遵循這個規定,從而避免出現穆特爾之前所反感的某位兄長在其非專業領域亂指揮的情況。

同時,該決議還規定,穿越團隊全體大會、委員會擴大會議或者委員會這三級決策機構與北平軍節度府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在必要的時候,穿越團隊內部的這三級決策機構可以否決掉節度府作出的針對本地人的決定;北平軍節度府只能對六個府下達針對本地人的命令,而不能涉及穿越團隊內部事務;能夠對穿越團隊內部事務作出決定的,只有穿越團隊內部的三級決策機構中的某一級,而不能是某一名穿越者——哪怕是穿越團隊中威望最高的王崤峻也不例外。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份決議使得穿越團隊三級決策機構與北平軍節度府之間形成了一種類似前世議會制約政府的局面。

可以說,這份被穿越衆們稱爲《權力分配法》的決議,在限制了各府主管的權力、防止形成藩鎮勢力的同時,也限制了身在北平及大本營的一衆兄弟——特別是委員會四位委員——的權利,從而避免在穿越團隊內部出現一人說了算的獨裁現象。當然,有決議、有規則是一回事,這些決議和規則能不能像其制定者所預想的那樣去實施、去被大家遵守,是否能發揮出其應有的效力,則要靠時間來檢驗了。

第十九章 涉足海外貿易(上)第五十七章 弄虛作假第四十九章 “戰爭之神”第四十六章 馬踏太原城(下)第八十八章 固安城內(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反?逼他反!(中)第二十一章 擲刀相助請假條第三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下)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動”(中)第三十九章 通天之路(十)第一百零二章 爲情爲義 無怨無悔第一百六十章 令人震驚的消息(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原來是故人(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戰保興莊(五)第一百一十章 對峙保興莊(四)第四十九章 通天之路(二十)第七十三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一百一十四章 “霸王行動”(完)第四十七章 重要的是“人品”第四十四章 傾訴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定(三)第十九章 白飛的陰謀(下)第一百八十九章:“黃袍加身”(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定(三)第一百六十章 設計取雲州(上)第六十三章 原來如此(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心如止水第八十三章 駐蹕瓦橋關(上)第十七章 特殊的客人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十一章 初入玉虛宮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結黨(八)第二十七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四)第二十一章 平定叛亂(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雞生蛋”(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袍加身”(十)第九章 兩手準備第四十二章 大戰紫石灘第一百零六章 裹足不前的蕭思溫第二十九章 南邊來的客人(下)第四十一章 石松急了也發飆第三章 第三次全體會議(下)第七十八章` 大戰前夜(十二)第六章 萬民折(下)第十二章 實施決議第一百八十九章:“黃袍加身”(六)第九章 讓人不省心的高軍第七十八章` 大戰前夜(十二)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四章 居庸關上(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對峙保興莊(五)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動”(下一)第十四章 忙碌的春天(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淨心行動”(四)第十九章 山村夜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設計取雲州(中)第三章 第三次全體會議(下)第四十六章 通天之路(十七)第五章 萬民折(中)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四十五章 馬踏太原城(上)第四十九章 通天之路(二十)第六十五章 趙氏“父女”(中)第十四章 林仁肇的悲哀(下)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一百零八章 對峙保興莊(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亡(一)第三十九章 通天之路(十)第一百七十八章 借兵(上)第二十章 劉繼業的好奇心第八十八章 固安城內(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木讖緯”(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交涉(下一)第六十六章 受降大堡戍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袍加身”(十)第四十五章 “涼園”密議(中)第三十八章 “保安隊”也是強軍(上)第二十二章 咱也是有“身份證”的人了第十五章 紮營秋林莊(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兵(下)第四十九章 “拉壯丁”(下)第十六章 遇險第三十二章 才子一見佳人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九十章 固安城內(下)第五十五章 榮譽勳章第四十二章 “柳下惠”?第五十八章 如此“新生”第十章 擴大產能勢在必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定心丸”(上)第十一章 《海軍提案》第七十五章 摸底第七十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下二)第二十二章 團聚(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戰長城邊(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增兵保命脈第六十六章 改裝燧發槍第五章 隨他去吧第五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三十三章 “定心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