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內外有別(中)

儘管穆特爾話說的有些直,但卻不是那種犯愣不講理的胡攪蠻纏,這到是令王崤峻想到了一些問題,一些今後可能遇到而現在必須就要予以解決的問題。因此,他攔住被穆特爾這種略帶頂撞意味的言語搞得有些氣惱,想要改唱黑臉,繼續教訓一下這位小弟的徐紹安,說道:“老三十五話雖然說的有些直,但卻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錯,咱們這些人既然結拜爲異姓兄弟,自然應該像親兄弟一樣,既要相互尊重、相互幫助,也要儘可能做到所謂的兄友弟恭。不過,弟弟尊敬兄長雖是應該,卻也不能凡事都聽兄長的,許多時候當弟弟的還是應該根據相應的行爲準則、道德準則,以及是否會損害到團隊利益這一條做出自己獨立的、正確的判斷,而不能一味的聽從某位或者某些兄長的指示與安排,其中涉及到專業領域方面的問題則更應如此。”

說到這兒,王崤峻略頓了頓,思忖片刻,向徐紹安及旁邊的張維信徵求意見道:“依我看,咱們最好還是就決策權、領導權等相關問題開一個會、形成一個決議,以便在今後的工作中衆兄弟能做到心中有數,知道什麼事該自己管、什麼事不該自己管、什麼事該聽兄長的、什麼事不必聽兄長的。畢竟從今往後咱們所要負責的是北平軍十六州五十餘縣上百萬人、涉及到士農工商各個階層、各個方面的所有事情,其複雜程度遠超咱們之前管理的那些依附於咱們兄弟,在咱們的田產、作坊、礦山、私人武裝中做事,唯咱們馬首是瞻、不敢有半點反對意見的十幾萬本地普通百姓和流民。”

對於王崤峻的提議,張維信和徐紹安連連點頭表示贊同。其中,張維信說道:“五哥此議甚好。以前兄弟們基本上都是各管一攤,負責的都是自己擅長的方面。而且,由於大家活動的主要區域都是在幽州城、良鄉城、‘涼園’、‘翔龍堡’,等等相距不是很遠的地方,即便在某些問題上有些意見分歧,也可以通過召集大家開會的方式予以解決。就算像老七他們的‘開封留守處’離着幽州數百公里遠,也能夠利用電臺與大本營這邊保持時時聯繫,解決各種他不能做決定的問題。

可現在情況不同了,一方面咱們要管理的地方從自己的產業變成了整個個北平軍十六州之地,無論是工作的內容還是空間上的範圍都擴大了許多。而隨着範圍的擴大,咱們兄弟很可能需要分散開來,前往北平軍各自戰略要點或者關鍵城池坐鎮、駐守,再想像以往那樣遇到重大問題便集中在一起開會恐怕會有很多困難——畢竟電臺數量有限,不可能分配給每個駐外的兄弟一臺。這就勢必要求咱們駐外的兄弟遇事要有決斷權,如果某個地區有不止一位兄弟坐鎮、駐守,則還需要明確方纔五哥所說的決策權、領導權問題。這樣纔不會出現某位兄弟遇事不能決、不敢決,以及多位兄弟就某件事情發生爭執,以至一時無法形成統一意見,影響事情處理的情況。

此外,後周朝廷雖然封了咱們兄弟不少的官職,但除了節度史、副史、判官,以及幾個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侯使等武官之外,其他官職大部分都是散官和勳官,真正負責實際事務的行政文官幾乎沒有。此次會議還需要咱們自己將北平軍十六州及下屬各縣大致劃分成幾個等級,並派遣相應的兄弟去其中的大城重鎮、關鍵所在坐鎮或者駐守,負責當地的政務或者軍事,以便咱們能夠有效掌控整個北平軍,不至出現下面各州縣各自爲政的不利局面。…,

當然,我所說的政務與軍事是分開管理的,那種軍政一把抓、對節度府統一管理北平軍十六州非常不利的藩鎮型主官是不允許出現的。”

“既如此,兄弟我這就去發電報,通知大家來北平城開會,把這個問題給解決掉。”對張維信這個說法沒有任何異議的徐紹安接話道。

王崤峻也對張維信的想法表示了贊同,但對徐紹安要大家來北平城開會的提議卻沒有支持,他擺了擺手道:“如今絕大多數兄弟都在‘涼園’那邊,科技部的兄弟們又要加班加點的生產,以滿足‘飛龍軍’和‘保安軍’擴軍對裝備的需求。依我看,還是咱們幾個辛苦點,趕回‘涼園’去開會爲佳。”

“五哥說的極是,就依五哥所言。”張維信和徐紹安聞言齊聲答道。

不過,雖說是要趕回“涼園”去開會,但爲了加快會議進程、給每個與會兄弟充足的時間作出自己的決定,王崤峻等人動身之前還是通過電臺向“涼園”那邊通報了此次會議的議題,讓大家好好考慮一番。另外,對於無法通過電臺聯繫的、駐守在蔚州的程飛和吳鵬,也派專人騎快馬將相關議題給他們送去,並帶回他們對此事的看法——儘管由於路程問題,除非會議表決結果出現票數非常接近、誰也無法取得通過決議所需支持率的情況,否則程、吳二人的意見將只會作爲參考而不會影響會議最終決議。但衆兄弟對程、吳二人蔘與團隊重要問題決策的權利還是非常尊重的,絕不會因爲距離遠、聯絡不方便就剝奪這兩個人發表個人意見的機會。

顯德六年陰曆六月二十三午後,穿越團隊準全體大會在王崤峻、張維信、徐紹安,以及錢遠山、曾志林、穆特爾等領兵大將返回“涼園”後,在北區議事堂再次召開。

由於事先已經向與會衆兄弟通報了會議的議題,因此會議開始後,大家便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駐守在外而身邊又有電臺的幾位兄弟也通過無線電波發表了自己看法。

雖然從表面上看,這次會議的議題是討論今後駐外兄弟們的決策權與領導權,但由於此次會議還涉及到對北平軍十六州各州縣重要程度的劃分、涉及到派遣何人到重點地區鎮守,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鎮守大城要埠、擁有駐外決策權和領導權的兄弟在團隊內部勢必將會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或者可以稱之爲說話更算數。因此在絕大多數與會者眼裡,這次會議實際上是對未來一段時間內,自己在穿越團隊內部地位高低的再定位、權利大小的再分配。所以,與會衆兄弟踊躍發言、熱烈討論也就不足爲奇了。

第二十一章 結拜第五十三章 釘子戶?第五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三)第一百零六章 裹足不前的蕭思溫第一百四十九章 三戰長城邊(十九)第八十四章 駐蹕瓦橋關(中)第二十二章 不太令人滿意的戰果第一百八十五章 “黃袍加身”(二)第五十四章 雙料朝議郎第六十七章 投效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面出擊第十章 擴大產能勢在必行第十章 海濱之旅(三)第五十七章 弄虛作假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九章 再次招攬(完)第六十四章 此張永德非彼張永德?第十五章 開陽門外第一百六十九章 逃亡(八)第三十八章 戰太原(十一)第一百零一章 暗中結黨(四)第四十八章 通天之路(十九)第三十三章 合作(六)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雞生蛋”(中)第十一章 《海軍提案》第四十五章 “班師回朝”第九章 再探三寨(下)第二十一章 二楊結義(上)第二十八章 合作(一)春節期間更新說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戰長城邊(十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戰長城邊(五)第二章 “翔龍堡”第四十五章 “涼園”密議(中)第四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三十五章 翁婿對話(中)第三十三章 重陽登高第九章 再探三寨(下)第十五章 萬春亭第十二章 何人泄密?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定(三)第六十三章 原來如此(上)第三十六章 戰太原(九)第五章 新的起點,新的目標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峙保興莊(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戰長城邊(七)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章 過槍癮第八十五章 駐蹕瓦橋關(下)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反?逼他反!(上)第二十三章 團聚(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逃亡(六)第五十九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四)第一百零一章 難啃的固安城(下)第三十章 通天之路(一)第九章 假道伐虢(三)請假條第三十章 陌生的訪客第六十六章 出城第四十二章 戰太原(完)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面出擊第三十六章 翁婿對話(下)第五十三章 擴軍(上)第五十三章 擴軍(上)第二十三章 團聚(中)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六章 冷嘲熱諷第一百六十二章 設計取雲州(下)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動”(下一)第四十五章 “班師回朝”第五十章 密議(二)第七十四章 大戰前夜(八)第二十章 逆襲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一)第三十五章 才子再見佳人第四十三章 《消遣娛樂決議》第二十六章 遷民入太原第六十六章 趙氏“父女”(下)第五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十一章 內外有別(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霸王行動”(完)第四十四章 傾訴第八十四章 駐蹕瓦橋關(中)第六十三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八)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一章 口無遮攔第三十四章 戰太原(七)第六章 豈能隨他去第三十四章 合作(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三戰長城邊(十九)第四十一章 石松急了也發飆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戰長城邊(八)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反?逼他反!(下二)第七十一章 喜事連連(下)第一百零九章 對峙保興莊(三)第十三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三章 擴軍(上)第十七章 逆轉第一百三十三章 “定心丸”(上)第一百一十章 對峙保興莊(四)第四十九章 通天之路(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