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毅力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20這話說得極好!要學習做人,如果不把這句話當成至理名言加以推崇,進而身體力行,那麼即便有高志,有奇氣,有異才,也難有成就。

相信人力的人,常跟現實環境抗衡,不斷進行鬥爭。現實環境,往往不盡如人意,有時還跟人們的期望截然相對,又因爲現實環境根深蒂固,所以它左右人的力量至大且劇。然而人們追求進步的美好品性,又必然不會以當下的生活狀態爲滿足,於是人的一生,就好像幾十年在逆水中划船前行,沒有一天可以鬆懈。不光是個人這樣,擴大到一個民族,再擴大到全世界,都是按照這樣的軌道一步一步前行的。而希望越大的人,志向越高的人,他們遭遇的逆境就會越頻繁。就好像划船在溪澗上前行,跟划船在江河上、海洋上前行所遇到的阻力增幅一樣。古往今來世上的人有的成功,有的失敗,要總結他們憑什麼成功,爲什麼失敗,就會得出結論:“有毅力的人會成功,沒有毅力的人會失敗。”因爲人的一生,大體上逆境佔十分之六七,順境佔十分之三四,而且順境和逆境,又往往交替出現,彼此潛伏,但不管怎麼說,要辦成一件新事情,總會遇到幾次乃至幾十次無從迴避的阻力。

一般人辦事之前,總會在心裡合計:“我想怎麼樣怎麼樣。”只會想到事情很順利,等到阻力驟然出現時,意志力薄弱的人,就會立馬崩潰,垂頭喪氣,打道回府。意志力次弱的人,咬咬牙,勉強通過這第一關,再遇到挫折時就找到臺階下了。意志力稍強的人,也會遇到三四次挫折後偃旗息鼓。意志力再稍強的人,能堅持過五六道難關,之後再有阻力造訪時,他們也就另作他想了。要辦的事情越大,遇到的阻力就越多,需要堅持下去的勇氣也就越不可缺。不是意志力至強的人,是難以做到善始善終的。話說回來,只要遭遇挫折不後退,那麼小的逆境之後必有小的順境,大的逆境之後必有大的順境。盤根錯節的難題被攻克,自然迎來大功告成那一天。旁觀者只是羨慕成功者獲得的掌聲,認爲後者只是運氣好,會炒作。又安慰自己說,我要是沒遇到那麼多倒黴事,今天的成就肯定超過他。其實所謂的倒黴事,任何人都會碰到,上天是不會對任何人網開一面的,關鍵是當事人面對倒黴事時的應對態度及這種態度的持久性,這纔是判斷一個人能否成功的標準。再拿駕船出行打比方,要駕船出行到一千里的地方,途中肯定會遭遇陰天、颳大風、下大雨等不利因素(自然也會有好天氣相陪伴)。他人不管天氣好壞,始終堅持駕船前行,我要是遇到陰天就觀望,遇到颳大風就掉轉船頭,遇到下大雨就回家睡大覺,那麼怎麼可能像人家一樣登上彼岸呢?

人不能沒有希望,然而希望往往和失望相伴。如果人沒有希望,就等於心已經死了。而能使希望永葆活力的,只有毅力。所以志氣不完全靠得住,勇氣不完全靠得住,才氣不完全靠得住,能完全靠得住的只有毅力。

摩西,古代的第一偉人。他無法忍受猶太人像牛馬一樣受埃及人統治,這是他志氣過人的地方。然而最初他表示要帶領猶太人走出埃及,後者不接受。經過十多年的勸說,猶太人才接受。準備動身時,埃及人開始阻撓攔截,經過十多次戰鬥才走出埃及。走出埃及後,想要去的目的地又無法順利到達,而在沙漠中彷徨了四十年,最後才成功。假使摩西的毅力稍微缺乏一點,或者是在最開始,看到猶太人對他的建議無動於衷,而心灰意冷;或者是在中間,看到埃及人強悍難敵,而心灰意冷;或者是最後,看到的路途艱險目的地不易到達,而心灰意冷。只要上面的情形出現一次,那麼摩西就失敗了。

哥倫布,新世界的開闢者。他堅信海的西方一定有大陸,這是他見識過人的地方。然而在他早年,愛妻去世,愛子去世,資財一空,窮餓相伴,行乞於街頭。後來他遊說豪貴資助他出海,豪貴嘲笑他;他向葡萄牙政府建議,政府斥罵他。後來接受西班牙國王的任命,率船隊出航,往西行駛,六十多天沒發現一寸土,同行的人個個失望,都要求返航回家,進而阻撓干擾哥倫布繼續航行達十幾次,甚至合謀要殺了他喝他的血。假使哥倫布的毅力稍微缺乏一點,那麼最初就會因窮困而放手,之後就會因找不到支持的人而放手,之後就會因艱難而放手,最後就會因面臨險禍而放手。只要上面的情形出現一次,那麼哥倫布就失敗了。

巴律西,法蘭西著名的美術家。他受不了法國瓷器的粗拙,決心改良,於是建起爐竈燒製瓷器,試驗了幾年,耗費大量家財。後來又建爐竈同時加大火候,又沒有成功。已經沒有錢供他第三次建爐竈了,但還剩下待燒製的土器三百多件,放在窯裡又燒製試驗。忙乎了一天一夜,又沒成功。就這樣已經十年了。最後決定進行第四次大試驗,選擇在家裡建爐竈,而且自己動手築造。過了七八個月,竈建成了。接着摶土製作土器,放到竈中燒製。一天一夜的燒製過程中,他都坐在旁邊等着。他的妻子端來早飯讓他先吃飯,他也不肯離開。到了第二天,還是沒燒製成功。到了晚上,仍沒離去,在旁邊等着。就這樣頭不梳臉不洗,憔悴得不成樣子。三天、四天、五天、六天,連着到第七天,他也沒有休息,然而還是沒有成功。在這之後,他換了新材料製作土器,燒製過程中,坐在旁邊守十天、二十天是常事。最後一次,眼看就要燒製成功了,柴火卻用完了!而火又不能減!巴律西着急上火,跑到園子裡拆掉籬笆抱回來當柴火。還不夠,他便拿斧子劈碎桌子、椅子,扔到火中。還不夠,便劈爛書架。還不夠,便劈爛牀榻、劈爛門窗……他妻子以爲他瘋了,哭叫着跑出去請鄰居幫忙制止。片刻之後精美瓷器燒製成功。爲這一天,巴律西堅持了十八年。假使巴律西的毅力稍微缺乏一點,就註定是失敗者。

維爾德,創設海底電纜的人。他擁有上萬資產,傾心投入實現從美國到英國的海底通信事業。首先希望英國政府支持,經過多次請求,後者才同意。而美國議院,發生很大爭議,表決時,同意贊助的僅高出反對方一票。到了開始敷設時,第一次至五百里失敗。第二次至二百里,因爲電流不通失敗。第三次快要成功了,然而所乘的軍艦,又因爲傾射不能轉運,線斷了。第四次出動兩艘軍艦,一艘駛向愛爾蘭,一艘駛向尼科德蘭,相距三裡,線斷了。第五次再試,兩艦距離八十里電流通了,然而隨即又歸於失敗。監督員都快絕望了,資本家也後悔了。第六次至海上七百里一個名爲利鞠的地方,電信通了,以爲大功告成,片刻之後電流突然停止,又失敗。第七次採購了好的電纜,敷設到距尼科德蘭六百里處,馬上就要完成了,線又斷。就這樣忙乎了一年多,而維爾德的家產也用盡了。他仍然不放棄,四處奔走,費盡口舌,遊說英、美有實力的投資者開設新公司繼續。最終成功。到今天,全世界都因爲維爾德的貢獻而受益。假使維爾德的毅力稍微缺乏一點,就註定前功盡棄,黯然收場。

上面說的是最有名的例子,其他像迪斯累利,連續四次競選議員都沒成功,而最後做到英國首相;加里波第,連續五次發動革命軍都沒成功,而最後建立新意大利;斯蒂文森研製成功蒸汽機車,用了十五年;瓦特研製成功蒸汽機,用了三十年;孟德斯鳩完成《論法的精神》,用了二十五年;亞當·斯密完成《國富論》,用了十年;達爾書完成《物種起源》,用了十六年;吉朋完成《羅馬帝國衰亡史》,用了二十年;韋伯斯特(N.Webster)完成《韋氏大詞典》,用了三十六年;馬達加斯加的一位傳教士十年得到一個信徒;吉德林到緬甸傳教,五年得到一個信徒;拿利林來中國傳教,七年得到一個信徒。由此看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不管所從事的事業大還是小,能夠卓然成功被當代推崇、被後世景仰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具備超乎常人毅力的。其實不單西方有這樣的人和事,下面說說我們中國的。

張騫出使西域,屢屢瀕臨絕境,往往幾天甚至十幾天吃不上東西,這樣的情形前後達十三年,最終在域外使大漢揚威。假使張騫的毅力稍微缺乏一點,就成了失敗者。劉備最初在徐州沒站住腳,之後在豫州沒站住腳,之後在荊州沒站住腳,年將垂暮了,才佔據益州建定大業。假使劉備的毅力稍微缺乏一點,就成了失敗者。玄奘以唐朝國師之尊,穿越帕米爾高原,前往印度,遭遇到猛獸的威脅,瘴癘的威脅,飲食缺乏的威脅,到了印度又碰到言語不通的困難,最終歷經十七年,將佛法佛學全部掌握,回到祖國弘布宣揚。假使玄奘的毅力稍微缺乏一點,就成了失敗者。

看看上面提到的中外十幾位傑出人物,那麼我們中國人應該如何求得在世界上自立,也就不難想見了。拿破崙說:“打仗是贏還是輸,取決於最後的十五分鐘。因爲我方睏乏疲頓的時候,敵人也會睏乏疲頓,趁此機會,我方一鼓勇氣繼續猛攻,那麼一定能夠打勝。”這是強調成功的方法不難。古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這是強調成功的方法不容易。到底是難還是易,大家自己拿主意。

話說回來,成功失敗,又不是能夠按照一般人的看法論定的。一個人立志從事的事業越大,那麼要取得的成果也就越大,而成功的那一天也就來得越遲。比如立志改造國家,而一個國家的進步,往往要幾十年、上百年才能顯出效果。立志改造世界,而世界的進步,往往幾百年、幾千年才能顯出效果。而一個人的生命——即便是豪傑、聖賢——又怎能夠與天同壽?如果每件事都想親眼看到它成功,那需要長遠才見效的大事還有人做嗎?所以應當明白,馬丁·路德固然是成功了,而拉的馬、列多黎、格蘭瑪(三個人都爲了宗教革命付出生命,其中格蘭瑪被教會綁在柱子上燒死)也不能說沒成功。哥倫布固然成功了,而詹姆斯·庫克(英國航海家,在夏威夷被土著居民殺死)也不能說沒成功。狄渥固然成功了,而科蘇特也不能說沒成功。加富爾固然成功了,而瑪志尼也不能說沒成功。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固然成功了,而吉田松陰、藤田東湖也不能說沒成功。論定一個人是成功還是失敗,只看他的精神,不單看他的表現形式。不然的話,像孔子周遊列國,四處碰壁,喪家狗一樣活了一輩子;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豈不是也可以說他們失敗了嗎?所以真正有毅力的人,只須懷着長遠的希望,不用計較眼前的成敗。不是不想成功,是知道成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所以不去想它。不去想成功,還會有失敗來打擊嗎?見識淺的人,看到志士逃跑了或是被關在牢裡了或是被處死了,就發表不負責任言論說“某某失敗了”,哪裡知道世界上的事往往是今天沒成功,日後成功了;這個人沒做成,而其他人做成了。只要付出努力,必然會有所收穫。世界上只有不做事的人,才真正失敗,努力做事的人沒有失敗。所以我常常說毅力有兩種:一種是注重成敗,全力以赴,堅持不懈,追求成功,這可稱爲“剛毅”;一種是不計較成敗,盡己所能,始終不渝,這可稱爲“沉毅”。

像這種情況,不只是針對個人而言,針對一個民族也是這樣。偉大的民族,都有長遠的遠景規劃,幾十年、上百年地爲實現遠景規劃而腳踏實地不懈努力。沒看到英國嗎?自克倫威爾以來,以通商殖民爲國家發展方向,之後數百年都沒變更,到現在世界地圖上,五大洋深綠色裡,到處點綴代表英國的紅色,這些都是英國的殖民地。米字旗飄揚在五大陸上萬個島嶼的上空,乃至號稱日不落帝國,而至今仍然不覺得滿足。殖民大臣漫遊全世界,更是無時不在謀求擴張殖民地。沒看到俄國嗎?自彼得大帝以來,以向東侵略爲國家發展方向,之後數百年都沒變更。它在近東,受到歐、亞各國的聯合對抗;它在遠東,受到歐、亞、美各國的聯合對抗,仍然不減擴張銳氣。放眼全球數十個國家中,有朝氣、風頭正勁的,不過十幾個。分析這十幾個國家強盛的原因,沒有哪個不是因爲它的國民具有堅定的毅力。也不是沒有一兩個國家投機取巧、邯鄲學步,仗着國內的一股虛驕之氣謀求擴張,然而曇花一現,很快就老老實實了。——今天的南美洲各國,就屬於這種情況。孟子說:“不管是福還是禍,都是自己求來的。”上天對於下界的生靈,難道會偏心嗎?

我們中國人身上的缺點,不客氣地說,能挑出成百上千個,其中最令人痛惜的就是,缺乏毅力。掌握權力的老輩人,大家罵他們守舊。其實單單守舊能有啥害處,英國保守黨的名譽,難道不是衆所周知的嗎?(現在的內閣也由保守黨主持)然而,既然守舊就守舊到底,就應該貨真價實,可爲什麼戊戌新政一頒佈,守舊黨就無影無蹤了呢?——達三個月。義和團興起,我們黨21雖然惋惜他們的愚昧,也還是吃驚他們的勇猛,以爲排外義憤掀天翻地,然而爲什麼幾個月下來,連區區一個使館都沒能攻下?然而又爲什麼八國聯軍一到,原先民間的排外者,在自家門頭掛上了順民旗,不再有一個義和團;原先朝廷的排外者,搖身一變成了二毛子,不再有一個義和團!各省燒教堂、殺洋人、鬧出教案,固然是野蠻的行徑,然而,我聽說日本三十年前,也常出現濫殺外人的民間暴動,等到外國追究下來,組織者就會在外國官吏面前自殺,不想因爲自己出於排外義憤的行爲而使政府和老百姓受到洋人責罰。而再看我們中國,爲什麼鬧事時人人喊打,而洋人興師問罪時便頓作鳥獸散?不顧大局,缺乏擔當,只會給政府添亂。還有那些所謂的新人物,略懂些國際上的事,便把一些維新口號掛在嘴上。有人說,他們主張維新,難道不是好事嗎?然而,既然主張維新,就應該維新到底!爲什麼別人以聲色引誘,主張維新的人就減少了十分之三四?而餘下的人別人再以金錢引誘,就又減少了十分之五六?最後剩下的人別人再以官位引誘,就又減少了十分之?有人說:“這是他們心術敗壞的表現。他們在最初固然不曾真正認識到應當守舊,不曾真正認識到必須維新,但他們也只不過是看朝廷的眼色,爲了博取時髦的虛名,爲了保住官位和飯碗,才與時俱進的。”我知道這樣的人固然不少,但我還是不敢用這種陰險狡詐的惡名定位全國的人。簡單說來,之所以發生上面提到的現象,還是因爲當事人意志力薄弱,不能堅持到底。那些守舊者不去說他了,說說那些號稱維新的人。

對於這類人,有人認爲有總比沒有強。我認爲這種說法錯誤。世界上的事如果只是因爲不知道,還有個盼頭;如果知道了卻不去施行,就沒有盼頭了。退一步說,知道了卻不去施行,仍然有個盼頭;施行起來卻不能堅持到底,就肯定沒盼頭了。所以說,得到聰明而軟弱的人億萬個,不如得到樸誠而沉毅的人一兩個。今天我們中國的志士也紛紛涌現,大部分屬於前者,還是屬於後者?我一想到這個,不能不爲我們中國的前途疑慮且生懼。唉!全國上下不管是政府還是民間,人人都抱着活一天是一天的念頭,人人都抱着高興一天是一天的念頭;沒有一個能夠持續三年的國家規劃,沒有一個能夠團結百人的法團。唉!國家到了這種地步,不滅亡還等什麼!

對守舊者,我不想說什麼了;對僞維新者,我也不想說什麼了。我只正告真正有志救治中國的同胞:大家切莫只是三分鐘熱血,切莫只是滿足於高談闊論,以爲自己找到了中國的病症,說出了病症,就完成任務了。西方思想家有句警語:“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只是成爲大丈夫的開始,真正去不折不扣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才稱得上是完成了的大丈夫。”我們如果不認爲救國是自己的責任也就罷了,既然認爲是自己的責任,就應當像妻子對待丈夫一樣,忠貞不貳,至死不渝。我們最初知道自己負有救國責任的那一天,就是我們此身“嫁”給中國的那一天!

同胞們!要知道從古至今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阻力的事情,如果害怕阻力,就不如不幹,放棄自己的責任,渾渾噩噩了此一生。不然的話,種種煩惱,都是幫助我練心的;種種危險,都是幫助我練膽的;種種艱難,都是幫助我練智、練力的!到處都是我的學校,我擔心什麼呢?我抱怨什麼呢?我氣餒什麼呢?我的願望沒有盡頭,我的學習沒有盡頭,我的認識沒有盡頭,我的行動沒有盡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第5章 公德第17章 尚武第3章 締造新國民的兩條途徑第13章 合羣第9章 自由第12章 自尊第14章 生利分利18第2章 中國爲啥需要新國民第17章 尚武第1章 締造新國民第11章 進步第12章 自尊第10章 自治第4章 向英美學習第18章 私德第13章 合羣第17章 尚武第17章 尚武第11章 進步第3章 締造新國民的兩條途徑第16章 義務思想第17章 尚武第8章 權利思想第10章 自治第18章 私德第14章 生利分利18第15章 毅力第12章 自尊第3章 締造新國民的兩條途徑第12章 自尊第5章 公德第14章 生利分利18第10章 自治第5章 公德第12章 自尊第12章 自尊第5章 公德第18章 私德第5章 公德第1章 締造新國民第15章 毅力第15章 毅力第2章 中國爲啥需要新國民第2章 中國爲啥需要新國民第16章 義務思想第19章 民氣第5章 公德第5章 公德第17章 尚武第13章 合羣第11章 進步第11章 進步第7章 進取冒險第5章 公德第7章 進取冒險第4章 向英美學習第13章 合羣第13章 合羣第14章 生利分利18第4章 向英美學習第16章 義務思想第18章 私德第16章 義務思想第18章 私德第18章 私德第16章 義務思想第18章 私德第8章 權利思想第15章 毅力第13章 合羣第4章 向英美學習第4章 向英美學習第15章 毅力第5章 公德第3章 締造新國民的兩條途徑第11章 進步第6章 國家思想第3章 締造新國民的兩條途徑第9章 自由第11章 進步第10章 自治第3章 締造新國民的兩條途徑第12章 自尊第16章 義務思想第19章 民氣第16章 義務思想第14章 生利分利18第14章 生利分利18第12章 自尊第2章 中國爲啥需要新國民第17章 尚武第3章 締造新國民的兩條途徑第7章 進取冒險第1章 締造新國民第12章 自尊第17章 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