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

“在門下,雖居機要,資名輕小。”————————【世說新語·識鑑】

帳中沒有奴僕,只有君臣四人,就連時常被皇帝帶到身邊觀察學習的穆順都沒有資格參與此間軍議,在送完火盆後就退出去了,所以是諸葛亮親自爲幾人侍候茶水。

荀攸、賈詡分別坐於下首,各自端杯啜飲,在寒涼的雨天喝一口熱茶暖肚,皇帝一個人用一種舒服的坐姿坐在席榻上,手中捧着茶碗,在他的對面則空了一個位置。漫天潑灑的秋雨嘩嘩啦啦的落在帳篷頂上,帳中漸漸瀰漫一股溼氣,竟連皇帝腳邊那一隻火盆都驅散不了。

“今後議論機要,讓孔明隨侍旁聽,他不用說話。”皇帝看到荀攸探究的目光,先是主動提及道。

荀攸聞言,不免多看了諸葛亮幾眼,皇帝身邊秘書郎衆多,俱是少年英才,但善屬文、善治事者甚多,在用兵一事上有天賦的卻寥寥無幾。數來數去,也就法正、司馬懿、諸葛亮他們三個,而這樣的待遇連法正都沒有過,他倒是第一個。

因爲接下來對袁紹的用兵策略並不是當下議論的重點,徐州曹劉、汝南徐晃、荊州劉表、冀州劉虞等諸路兵馬的調整,以及袁術、袁譚、孫策、關中等勢力的應對,都是需要君臣三人事先商量出一個共識、概要,然後才能付諸公論的。諸葛亮能參預聽聞,哪怕不說話,都已經很了不得了。

相較於荀攸的驚動,賈詡對此事彷彿漠不關心。

“沮雋領虎賁軍在夷儀聚耗費不少時辰,沒能候到袁紹所遣兵馬。”荀攸並沒有多繞彎子,放下茶碗,便主動提起剛纔一事:“據其奏報,倉亭津的糧草除了調其一部撥付徐州以外,剩餘的都已運往東武平。沮雋是直到糧草全部運入城中,纔開拔前來。”

此前,朝廷的糧草的確大部分都囤積在倉亭津,可隨着大軍的逐漸北上、以及東武平等更具各方面優勢的大城得手,囤積糧草的地方也要隨之更易。

倉亭津的目標太明顯,袁紹麾下知兵者不少,若是提前識破,遣派先鋒突襲,全軍接下來就會很被動。對此賈詡與荀攸商議定策,一是轉移糧草,再是以皇帝爲誘餌,讓自恃兵強而驕狂的袁紹將全部心思放在皇帝身上。

皇帝對此並沒有什麼異議,他不懂具體的戰術安排,卻具有基本的判斷與決斷能力。於是在他的拍板下,全軍立即做出部署,一方面準備積極應對袁紹前鋒,聲東擊西,做出一副將要渡河進攻聊城的姿態;另一方面則是派虎賁中郎將沮雋與長水校尉龐德提前渡河趕往距離大軍營地不過十數裡、處於南下倉亭津必經之地的夷儀聚。

這樣袁紹若是分兵突襲倉亭津,沮雋、龐德一部便能在夷儀聚將其伏擊,然後配合朝廷的攻勢進兵聊城。若是袁紹選擇直接與皇帝對抗,並且阻止皇帝大軍渡河的行動,相距不遠的沮雋、龐德同樣能在朝廷正面對抗袁紹大軍時作爲一支奇兵。

最後的結果並沒有出乎賈詡等人預料,袁紹果然是沒有選擇避朝廷鋒芒,而是派遣顏良渡河攔截。

“我軍當時說是要渡河攻聊城,其實是按兵自守,以靜制動而已。”皇帝擡手將熱氣騰騰的茶碗放下,淡淡道:“本想着擊退顏良後再擇機進取聊城,怎奈此時大雨,莫說聊城,就是沮雋都在路上淋了不少雨吧?”

荀攸目光一凝,將自己的茶碗放下,往桌案上一推:“沮雋聽聞顏良渡河,故先遣了龐德領騎前行,虎賁皆爲步卒,等趕來時,我大軍就已迅疾破敵……貽誤軍機,確乎不是沮雋的本意。”

“這些事我都知道,荀君何必爲他開解?我難道是用人自疑的人麼?”皇帝忽然一笑,傾身向前,深深的注視了他許久,然後點頭說道:“沮雋當年爲射聲士,忤逆上官,是我提拔的他。這些年來,我始終信他如初,不然,這等緊要關頭,我也不會將他帶到身邊,分配重任了。”

荀攸略爲懊悔不該多嘴爲沮雋說話,倒像是他爲了邀好沮雋、而先入爲主的將皇帝擺在一個不好的位置。可他如果不說,皇帝萬一真對沮雋產生誤解,對整個局勢來說又將會是顛覆性的。

所以無論公心私心,荀攸下意識的都覺得要說這些話,雖然被皇帝反諷一聲,倒也沒什麼。只是爲何要說這番話卻讓荀攸起了心思,他暗地裡覺得近來很多時候,皇帝的想法越來越難以捉摸了。

諸葛亮站在角落裡一邊低頭看着腳底的乾燥的泥土,一邊試圖從嘈雜的雨聲中分辨各人說的話。皇帝說話時淡漠的語氣總是讓人如履薄冰,其他年輩高的大臣可以不覺如何,但對於諸葛亮這樣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來說,接觸越久,心裡對皇帝的敬畏就越深。

他不由屏住了呼吸,直到賈詡忽然輕輕轉頭看了他一眼,目光含笑,伸手向他示意了一下自己空空的茶碗。

諸葛亮趕緊走過去爲他添水,看着茶碗裡的棕綠茶葉被熱水衝開,在水中打着旋,倒映着賈詡平靜的面孔,不知怎的,他的心忽然就靜了。

賈詡輕輕一笑,也不看他,只道:“沮雋效忠陛下之心誠然可鑑,但在鄴城中,沮授至今無有動靜。先前與朝廷私下接觸,彼此合謀,如今恐怕又有變故了吧。”

荀攸接過話說道:“沮授每每道及與袁紹有‘君臣之義’,只是近年來逐漸失望,這才藉由沮雋,與朝廷私下接觸、謀議。如今其心已離異,背離之勢已成,斷不可能再回頭去襄助袁紹。只是他心中終究是有道坎,不到萬事無望,他是不會做下抉擇的。”

沮授是袁紹麾下監軍都督、冀州豪強的代表,多年來一直在爲袁紹出謀劃策,沒想到竟然早就在私下裡與朝廷暗通款曲了。諸葛亮是頭一次聽到這等機密,心下訝然,旋即又聯繫到,若是連沮授都被朝廷藉由沮雋的關係策反,那麼荀攸的叔父、在袁紹麾下擔任謀士的荀諶,是不是也早已與朝廷接觸了?

他平靜的內心再一次激動起來,跟往日與那夥秘書郎們紙上談兵比起來,眼前接觸到的纔是能讓他真正成長的東西。

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