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

“纔許誓心安玉壘,已傷傳首動金門。”————————【聞邊將劉皋無辜受戮】

董承對李義、嚴幹來說無異於猛虎巨獸,豈是那麼輕易就能撼動的?不過若只是一個小婢女,李義想着,或許還能避開董承,疏通一些關係。

李義替嚴幹想完關節,見他幾年不見,不僅滄桑了許多,而且仍是截然白身,剛纔甚至聽說連賴以爲生的瓜田都賣了。這讓李義不得不爲這個好友的前程打算起來,嚴幹對功名的追求之心雖無自己的強烈,但也不是沒有,只要給他機會,以他的才華,遲早會出人頭地。

於是,李義也不再緊盯着郭氏的話題,而是宕開一筆,另外說道:“你能救出故人親族,足見情深義重,日後就算到了泉下,也當無愧。只是此事終有了結之時,公仲以後該有什麼打算呢?”

“他們幾個還小。”嚴幹扭頭看了眼仍玩的不亦樂乎的郭都、郭成兩兄弟,平平淡淡的說着,彷彿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我想將他們撫育成人後,再做打算。”

撫養故人之後的義舉前人不是沒有做過,只是聽得多,見得少,反倒覺得無人能真的做到。如今真真切切的發生在李義身前,如何不讓他動容?

“公仲高義。”李義拱手佩服道,這事如果發生在他身上,未必會這麼幹脆灑脫。也正因如此,自慚的同時,他也愈加敬佩:“郭氏女的事情不急於一時,有我爲你探聽信息,你只管放心便是。在此之前,你要撫育他們,非得有田宅不可,而我聽你說,你講瓜田給賣了?”

嚴幹安靜的點了點頭,說道資財,他不由面露難色。

李義趁熱打鐵,道:“如今上頭正好有一件事,命我薦舉幾名遊俠……是,就是平準監。”李義看到嚴幹熟悉的眼神,苦笑一聲,立即解釋道:“但這回主要不是刺探,而是多方聯繫,溝通訊息……不知道公仲?”

當初嚴幹赴河東刺探時就不是很樂意,如今又讓他重操舊業,李義自己都沒有把握說服他。

果然,嚴幹開口還是那熟悉的口頭禪:“我可是個讀書人……”

“是、是。”李義硬着頭皮苦笑道。

接着,嚴干將目光從郭都等人身上收了回來,話鋒一轉:“在哪裡?”

“涼州!”李義立即答應一聲,他躬身爲嚴幹倒了杯酒,生怕對方反悔似得:“若非我在此處已有職名,辦事不便,鮑文才也不會另外託人,可別人要麼是信其不過、要麼是名不配實,難堪重任。正好你來了,可不是天賜你我一份良機?”

這件事情其實平準監早已有人選,只是李義有心幫襯嚴幹一把,特意說的非其不可,又顯得十分難辦的樣子。就是要讓對方接下來,相信有鮑出的關係,最後多插一個人也不是難事。

嚴幹低聲思索道:“西涼似有幾個故人。”

李義醒悟道:“是了,你正好可以……”

話音剛落,市亭外忽然傳來一陣喧譁的,彷彿是附近街上的行人發生了躁動,數不盡的腳步聲與尖叫聲四處襲來。

“怎麼回事!”李義霍然起身,怒目看着外間。

“是人頭!是人頭!”一個市吏面色倉惶的跑進來,斷斷續續的說道:“一顆人頭突然從天上掉下來,把人們嚇了一大跳,個個都在跑!”

“還愣着做什麼?”李義臨危不亂,他隨手一指在場十來個員吏、嗇夫,厲聲道:“一顆人頭算什麼?幾年前飯都吃不飽的時候,長安街上的死屍白骨難道還少了麼?都給我出去安撫百姓,若釀成亂子,我拿你們是問!”

那市吏也是倉促之間被嚇到了,一開始他也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又是人云亦云,不去探求真相,就自己嚇自己。此時他被李義的呵斥鎮住了心神,也不覺得一顆從天而降的人頭有什麼可怕的,慚愧之餘,心底更激起幾分勇氣來:“在下願爲李君前驅!”

說罷便轉身往外間走去。

李義暗自點了點頭,也不辭讓,緊跟着要往街上去。好友出了這等事,嚴幹哪裡還坐得住,於是他安撫了郭都、郭成之後,跟在一衆員吏的後面,與李義走到了街上。

人是健忘的,分明在幾年前還是在路邊隨處可見凍死骨,如今過上幾年安分日子後,倒是忘記曾受過的苦了。

只見李義先讓人用塊布遮住那顆首級,減少視覺上的衝擊。再費盡口舌,好不容易讓慌亂的人羣冷靜下來,各自散去,這纔沒有鬧出什麼大亂子。

待繼續囑咐十來個員吏上街巡視、沿途安撫勸慰之後,李義、嚴幹以及捧着首級的市吏回到了市亭中。

再猙獰的人頭也嚇不到李義,在他辦公的房間中,李義親手揭開蒙在上面的布匹,認真的瞧了瞧那顆皺巴巴的人頭,凝重道:“這人死很久了,看似不是東西市裡的人。”

嚴幹也在一旁點頭說道:“是用軍中的法子保存的,可此人究竟是誰,爲何會被人拋至鬧市……難道……”他忽然想起在來之前向他問路的一夥‘涼州口音’的外鄉人,這個想法在腦中一閃而過,他先是被驚出了一身冷汗,又立即將這個消息告訴給李義。

李義神情凝重的說道:“你是說在來時遇見一夥人假冒涼州口音,行跡鬼祟?看來這事要鬧大了……”

首級從天而降的消息很快在長安閭里傳播開去,在刻意的導向下,普通人都將其視作一場江湖劍客之間的恩怨仇殺,茶餘飯後當做消遣,隨之便將其拋在腦後。只偶爾看見行色匆匆的緹騎、里正、亭長等人在閭里逡巡着,無形間加大了對長安的治安管控。

當時第一個接手的自然是李義作爲市丞的上司、負責管理長安九市的市長張義,他起初也是將其視作普通的復仇事件,但很快又像是收到消息,隱晦不明的說道:“此事尚有蹊蹺,且將首級帶回去,容後再查。”

“這是怎麼一說?”李義素來敬佩對方辦事老道,在人情世故上常給予指教,是故大起膽子問道:“還望張公解惑。”

“這個你不用知道。”張義年過五旬,曾在盧植手下任職書吏,輾轉顛沛,經驗豐富,經歷事故不知凡幾。他因爲喜歡李義這個年輕人,所以才肯多說幾句:“我只是有幾分眼熟罷了……這種事,儘快送出去,纔是對你我都好!”

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