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

“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春秋繁露·對膠西王】

到年尾的時候,袁紹冒着嚴寒,終於不得不退兵回渤海,此時的公孫瓚雖仍盤踞易京,但已被袁紹留下的閻柔等胡兵重重圍困。幽州之地,大半皆落入袁紹之手,有長子袁譚的事例在前,這次袁紹照樣任命了次子袁熙統率張郃等部留守幽州。

作爲袁紹不受重視的次子,初次領兵,就在河內被張遼擊退。他本無長才,卻在班師後被袁紹屢屢誇讚,說他能‘從容而退,有良將之風’。不但力排衆議,將新得的幽州託付給他,表其爲幽州刺史,而且還爲其聘娶中山甄氏女。前者倒是好說,袁紹如袁譚入青州那般,給袁熙配備了足夠的良將謀士,助他立足幽州,但後者卻沒有預想中的那麼順利。

“甄儼口氣不小,我袁家子,竟還配不上他甄家女?”袁紹端坐東堂,怒氣衝衝的指使道:“即刻遣人去曲樑,先收他曲樑長的印綬,拿下獄中!”

如今袁紹早已不是朝廷正式詔拜的冀州牧,雖然自從上一任冀州牧張楊被屬下兵變所殺之後,朝廷一直沒有遣派新的冀州牧,但袁紹仍把持着冀州牧的印綬。只是這樣總歸到底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實力尚在的時候倒還好,只要袁紹一直通過對外戰爭取得勝利,身邊的豪強就會依然追隨於他。

可一旦袁紹稍有頹勢、並開始儼然與朝廷對立的時候,人心就開始微妙起來了,豪強們也不再像最初的那樣全力支持。袁紹正是察覺到了這其中的變化,所以才未雨綢繆,打算收拾、凝聚內部人心。

袁紹採取了一軟一硬兩種手段,在先後調派二子分鎮青州、幽州,分駐兵馬之後,以籌備糧草爲由,不斷派酷吏割剝富室,收考責錢。而被他選中剝削的對象無不是州中略有名氣、且不甚安分的豪強名士,例如故上谷太守高焉、故甘陵相姚貢等人便因爲被袁紹催拷錢糧,備不足數,致使家破身死。狠厲的作風着實威懾住了冀州大部分心思搖擺不定的豪強,畢竟朝廷尚未出師,在袁紹重兵之下,這些勢力相對微弱的小豪強尚且不是袁紹的對手。

與其成爲衆矢之的,倒不如選擇蟄伏隱忍,袁紹知道自己此舉必然會招致不滿,但他也是不得已而用之。在以鐵腕立威之後,袁紹隨即又施展了懷柔的策略——與中山甄氏聯姻就是籠絡、示好的第一步。

中山甄氏,自孝平皇帝之後便是河北首屈一指的大族,其祖甄邯官居太保,其子孫世吏二千石。單論底蘊,河北諸姓,鮮有可與之匹敵者,雖然上一代當家人甄逸止步於上蔡令便英年早逝,家中只剩弱小,但甄氏兩百年數代聯姻,經術家傳,田宅資財,仍然使其屹立於河北,讓人不敢小覷。

陳逸連忙驚道:“不可!明公,甄氏不同於其他,其聯姻舊吏遍佈河北。甄儼爲人雖迂,但勤懇好學、從無過失,今不教而誅,冀州豪強必會人人不安,如此明公又談何安定人心?”

“依你所言,我不僅不可遷怒,還得溫言撫慰他了?”袁紹緊皺眉頭,眉宇間的怒氣卻消了。

陳逸謹慎的斟酌道:“明公如今聲威震於河北,宵小隱匿,羣賢俯首。甄氏雖盛,僅囿於河北一地,如何比得過汝南袁氏?又如何敢冒犯明公?依在下之見,彼等若非不智,便是在求親一事上,有別的想法。”

“什麼想法?”袁紹一愣,脫口道:“他們莫非是不中意顯奕?”

陳逸沒有急着回答,而是擡頭與袁紹相視。

袁紹似乎被人窺破心意,忽然不說話了。

其實他選中甄氏做聯姻對象,不單是爲了懷柔,更是看重了中山甄氏背後錯綜複雜的關係,甄氏女之於袁氏的重要性,正如當年郭聖通之於光武皇帝。只要將甄氏爲代表的一衆冀州豪強與自己綁在一起,袁紹就再不用擔心自己在冀州的權勢,然而在算計之外,鑑於故事,袁紹還多留了一份心眼,他求取甄氏女,既不是爲宗法上的長子袁譚、也不是爲自己最偏愛的幼子袁尚,偏偏是爲了一個夾在中間,位置尷尬的次子袁熙。

袁熙性子溫吞,從小不受看重,袁紹將甄氏女許給他,既能避免以後尾大不掉,受人掣肘,又能最大程度的榨乾甄氏的利用價值。

只是這個心思並不難看出來,陳逸在心中忽的嘆了口氣,說道:“還請明公睿鑑,非常之時,當要更有決斷。”

豈料袁紹只是冷哼了一聲,道:“待價而沽。”不待陳逸反應,他接着便用自己認爲正確的想法決定道:“我聽說甄逸留下三子五女,長子甄豫早夭,次子甄儼持家,三子甄堯尚在家中侍候母親。想甄氏久負清譽,甄堯親仁愛學,堪爲佳彥,我既爲冀州牧,有拔舉俊才,倡導風尚之責。今舉其爲孝廉,待來年另有表薦。”

“這……”雖然舉薦甄堯爲孝廉,也算是袁紹籠絡甄氏的一個法子,但與聯姻比起來卻大有不如。陳逸知道如今袁譚早已有了家世,袁尚還小,又是袁紹的心頭肉,自然要愈加用心些。只是爲何偏要在這個關鍵的事情上因小兒私事猶豫不決?

陳逸如今是一心爲袁紹打算的,他正要開口說服袁紹改變主意,卻見袁紹已霍然站起,長袖一揮,斷然說道:“顯甫年紀尚小,其二兄又未結親,世上豈有兄未娶,而弟先迎的道理?聽說甄氏女兒也都還小,暫時先訂下親來,以後再說不遲。”

只要訂下了親,那也算是在甄氏與袁氏之間建立了聯繫,以袁紹糾結猶豫的個性,這無疑是最大的折中退步了。

陳逸默然一嘆,也不再說什麼,心中只突然想着,眼下尚且艱難,他們還會有以後麼?

袁紹這時已不管其他,衝着隔壁院牆,伸手指了一指,道:“這些天他們怎麼說?”

這是要問他當下最緊要的事了。

陳逸不敢怠慢,連忙躬身說道:“平原王除了剛來時有所惶恐以外,如今早已安分,每日也只是與美婢飲酒作樂,不聞外事。他這邊倒好說,只是在他上面的那位馬貴人,卻不好說話。”

“哦?她難道還有什麼想法?”

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