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

“周公廟側黍離離,傳是靈光舊殿基。縱然更採延壽至,肖條鐘鼓已多時。”————————【周公廟】

孝桓皇帝有兩個弟弟,一庶一嫡,行二的庶弟劉碩與其一母同胞,皆爲孝崇皇后郾明所生,行三的嫡弟劉悝則是夫人馬氏所出。在孝桓皇帝登基後,二弟劉碩從都鄉侯一躍封爲平原王,三弟劉悝也先是繼承父親劉翼的蠡吾侯爵位,而後又出繼爲渤海孝王之後。在永康元年,三十六歲的孝桓皇帝駕崩的時候,由於其身後無子,大將軍竇武等人理所當然的對於其身後繼位的人選有過一番爭議,只不過他們徑直繞過了孝桓皇帝健在的兩個弟弟,從另一支小宗選定了孝靈皇帝。

究其原因,除了劉碩、劉悝年紀漸長以外,其各自的品性風評就實在不佳。平原王劉碩嗜酒多過失、渤海王劉悝荒淫而失道,所以這二人在血緣上再如何親近孝桓皇帝,有如此惡劣的聲名,就註定二人觸碰不到大漢神器。

冀州渤海郡,南皮。

“博園貴人馬氏出身扶風大族、孝崇皇嫡妻,當年由於不受寵愛,故而孝崇皇薨後,由孝桓皇帝繼承爵位。馬氏常深恨之,頗有不平之語,所以孝桓皇帝登基後,命二人母子分離,又使渤海王出繼旁宗,至熹平元年,王甫密告渤海王謀亂,於是渤海王等妻妾子女皆慘死獄中。”陳逸與袁紹一前一後走在遊廊之下,過眼盡是滿園冬景,白雪遮住了黛瓦殘枝,越過幾條屋脊,隱隱從寒冷的空氣中聽見悠然的絲竹聲。

“此事我幼時也有耳聞,那時劉悝當真是要謀亂麼?”袁紹隨口問道,那時候陳逸的父親陳蕃官居太傅、錄尚書事,正是與大將軍竇武謀劃冊立孝靈皇帝的關鍵人物。

陳逸面上閃過一絲憂鬱,淡淡說道:“早在延熹八年的時候,渤海王便因謀爲不道,被貶爲廮陶王。後來孝桓皇帝駕崩,道路流言不止,皆言其恨不得立,且有中常侍鄭颯、中黃門董騰等人數與其往來交通,於是說彼等謀立渤海王,大逆不道,也不是沒有緣由的。”

“馬氏的親兒子因孝靈皇帝之故而死,我不信她不痛心恨首。”袁紹譏笑道,他與陳逸腳步一轉,從廡廊上走下,步履踏在被雪水浸溼的深色石板上。剛掃了雪的石板路冰冷刺骨,饒是穿了厚厚的鞋襪,也抵不住從腳底滲上來的陣陣陰寒。

“明公睿鑑。”陳逸笑着說道:“議立之事,一了夙願,馬氏沒有不贊成的。她在乎的,僅是如何利用平原王待價而沽。”

鑑於朝廷日益強勢,袁紹深感大義的名分不再,以後在對抗朝廷時頂着一個叛逆的名頭,不僅會讓自己束手束腳、更會讓手下人心思動搖。於是爲了與關中朝廷分庭抗禮,袁紹勢必要另立朝廷,這個計劃早在董卓擅權的時候就有打算了,那時袁紹意圖擁立名望卓著的劉虞,聯合幽冀二州之力號令天下,奈何在劉虞面前碰了一鼻子灰,事情擱議。

如今危機迫在眉睫,袁紹急於再度佔據道義上的優勢——至少能有個說得過去的立場,來對抗關中朝廷。

孝桓皇帝的親弟弟、平原王劉碩無疑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從宗法上來說,作爲親弟弟的劉碩更應該在孝桓皇帝駕崩後繼承皇位,只要有了這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袁紹便不在乎他是否德配其位。

這個計劃起初行事隱秘,袁紹疑心田豐、郭圖等人不予支持,故才任使陳逸秘密從博陵‘請’來平原王等人。佈局籌備了一年,終於將河北之地抓在手中,眼下只剩開誠佈公,樹立大旗,豈能因爲一個婦人的心思而讓步?

“愚昧婦人,也敢作鯨吞之想?”袁紹笑意愈盛,擡眼看見身前一座院門,裡頭的絲竹聲越加輕快。他無不譏諷的說道:“她當年連郾明一個媵妾都鬥不過,在博陵委屈了數十年,到頭來還敢與我饒舌?且先拿言語穩住她,等議立之後,什麼劉碩,什麼馬氏,都是假的!”

次日,在袁紹府邸東側的另一座軒闊院落內,自田豐、沮授、郭圖等文臣以下,皆奉從袁紹的命令集於堂下。

由於沒有先告知是什麼事,所有人都被矇在鼓裡,冀州、豫州士人各立一邊,竊竊私語着。

逄紀擡頭看了看前堂高啄的檐牙,高約二丈的臺基,以及進來時瞧見的門口矗立的一對殘破雙闕,這等規制,實在不是一般人家可有的。他肥胖的身子在寒風中瑟縮的抖動了一下,收回目光,對前面的郭圖小聲言道:“這可是袁公別院?何故從未來過,今日又驟然招臨?”

由於袁紹的府邸與這座陳舊的府邸靠在一處,所以許多人漸漸都將此地當做一體,但在隱約知道本地內情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回事。

“這可不是什麼尋常別院,也不是什麼府邸。”郭圖目光深邃,不着痕跡的打量着四周,往一邊面沉如水的田豐等人身上多留意了幾眼,輕聲說道:“這以前可是渤海王宮。”

“王宮?”逄紀恍然大悟,經郭圖提醒他這纔回憶起來,二百年來,的確有渤海王就封此地。第一代渤海王劉鴻,是孝章皇帝的曾孫,被大將軍樑冀毒殺的孝質皇帝的生父。劉鴻薨逝後,渤海國絕嗣,直到孝桓皇帝繼位,這纔將三弟劉悝封爲渤海王,繼劉鴻之後。

渤海國雖曇花一現,立國才六十餘年,但前後兩代渤海王都是極爲有名的人物。逄紀記得當初袁紹放棄鄴城,將州治改到南皮的時候,有人曾建議袁紹將府邸設在這座荒廢的王宮裡,當時被袁紹嚴詞拒絕。逄紀也就慢慢忘記了這件事,更沒有閒心去故王宮憑弔,今日沒想到這座王宮居然不聲不響的被人暗中修繕了一番,而且還緊鄰袁紹府邸!

“看來袁公不動聲色,就在暗中謀議了一樁大事啊。”郭圖頗爲感慨的說道,就在這一轉念之間,他便初步摸清了袁紹的打算。與此同時,田豐、沮授等人也應如是,可是見對方仍是無動於衷,看不出什麼情緒,郭圖這才遺憾收回目光,暗歎道:

“以前都是我等給袁公策劃,如今袁公自己將路擺在眼前,且看他們會怎麼走了。”

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