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

“夫將不心制,卒不節動,雖勝,幸勝也,非攻權也。”————————【尉繚子·攻權】

時間回到六天前,即初平三年五月初一。

奮武將軍呂布與騎都尉李肅等人在董卓身死,安穩長安諸軍之後,奉王允之命率軍趕往弘農討伐董卓之婿中郎將牛輔。

呂布等人在行軍途中與原左將軍董旻手下降將吳匡一同收納諸縣散卒,除了屯守華陰的中郎將段煨奉詔收兵回長安另有任命以外,在抵達弘農縣時,呂布手下軍隊已近兩萬人。

抵達弘農之後,呂布先是派人說降駐紮在陝縣的中郎將牛輔,然而先後派遣數位使者,如泥牛入海,皆得不到迴應。呂布知道牛輔是絕無投誠之心,想負隅頑抗,他倒也不懼,修整一日後,親領大軍壓後,遣立功心切的騎都尉李肅等人領兵三千充作前鋒,率先向牛輔展開攻勢。

牛輔自知徐榮、段煨等邊緣人物能降,唯獨自己身爲董卓親族,是斷不能降的。在得知段煨等人遇赦之後,自己毫無僥倖赦免之心,反而立即使人聯繫領數萬大軍出擊潁川的李傕等部將,並且緊鑼密鼓的準備隨之而來的戰陣。

但李傕等人的消息尚未傳來,反而是三輔弘農諸縣各將沒有如預想中的那般抵抗,紛紛望風而降,反讓呂布行軍神速,先一步打了過來。

牛輔在慌亂中很快就冷靜了下來,在得知呂布前鋒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李肅後,立即做出了一系列佈置,並把將軍隊開撥出城,在陝縣西南的蒼龍澗設下埋伏。

李肅一路趕來受降軍旅,從未遭遇一戰,志得意滿,對牛輔的埋伏毫無防備。在通過蒼龍澗狹窄的山道時,隊伍立時被突然涌出的牛輔軍擊潰。李肅稍作抵抗,便帶着陳衛、李黑等數百騎慌忙逃遁。

牛輔則在李肅身後派遣心腹、月支胡人赤兒銜尾追擊,他手下盡是當年隨董卓縱橫西涼的羌胡義從,弓馬強勁,數裡追趕下來,李肅等人盡皆狼狽不堪,傷亡慘重。

在一處溪澗邊,李肅明白,如果不找人斷後,他們所有人都將死在這裡。於是他打好主意,做出一副再也受不了被赤兒如牛羊般驅趕的窩囊氣的樣子,命人將旌旗插在地上,以示決不後退,又喚來幷州親勇、當初一同參與刺殺董卓的假司馬陳衛:“賊兵勢大,我等奔波疲憊,恐怕再難支撐,我命你即刻帶人去弘農,找奮武將軍求救,我來爲你抵擋追兵,不然,我等將盡皆死於此地!”

陳衛急忙道:“不可!天下哪有屬下棄主將於不顧的事,要斷後也應該是我等,還請都尉速速帶人撤退!”

李肅心中一喜,面上卻突顯怒色,衝着陳衛叫道:“你這是想讓我做懦夫嗎?我軍令已下,你竟敢抗命不成?”

軍司馬李黑也跟着勸道:“事情緊急,那胡人馬上就要追過來了,還請都尉爲大局着想,不要推辭!”

說完,兩人便招呼屬下將李肅的馬夾在中間,李肅半強迫半順從的越過旌旗,一邊疾呼大罵一邊策馬向西而去。

這時赤兒率領羌胡義從突然出現在路盡頭,餘下的兩百多名騎兵們還未來得及上馬便各自逃散山林,任憑陳衛、李黑衝鋒在前,大聲嘶喊也無動於衷。慌亂之中,赤兒率先將李黑從馬背上捅下來,首級都沒割,就被身後的馬蹄給踩成肉泥。陳衛見狀大駭,也不再組織抵抗,撥馬便跑。

赤兒縱兵四散殺虐逃卒,看着那些來不及逃走的散兵丟掉武器,或是跪地求饒、或是累倒在溪澗的淺水裡大口喘着粗氣等死,心中十分暢快。

呂布的援軍便是在這個時候趕來的。

率先進入赤兒視野的是三百餘步兵,這支軍隊人人精悍,裝備齊整,鎧甲鬥具在夕陽下熠熠生輝,散發出燦爛的光芒,但絲毫感覺不到暖意,反而是透骨的殺氣讓赤兒心顫。

這正是呂布手下幷州軍精銳,先後得到董卓、王允厚賞恩遇,用大量原屬朝廷禁軍的甲冑所裝備而成的陷陳營!號爲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在都尉高順的帶領下,全然不懼赤兒手下分散的義從羌兵,將羌兵殺得節節敗退。

赤兒不敢相信區區步兵就能殺退他手下千餘騎兵,他立即收束手下,聚成一團發動突擊,怎料騎兵還未衝入陷陳營中,只見陷陳營迅速讓兩邊退開,讓出一條寬闊的通道。隨着一陣密集的蹄聲,大股騎兵在騎都尉張遼的帶領下突襲出來,有備算無心,再加上赤兒所部又是參與埋伏又是長時間追擊早已疲憊。此時遭遇強敵,赤兒不敢頑抗,急忙帶着人往原路折返逃去。

張遼與高順只暫作追擊便停下腳步,此時前軍慘敗,軍心不穩,不宜繼續趕往陝縣。在得到後方呂布的回覆後,兩人隨即領軍帶着李肅、陳衛二人返回弘農縣。

夜風涼爽,明月高懸。

在弘農縣城的臨時府邸裡,奮武將軍呂布正端坐主位,餘者部將或站或坐,分列兩邊。

中間跪着李肅與陳衛二人。

陳衛的處境倒還好些,他拼死斷後的勇氣讓他在呂布心中獲得了一個不錯的印象,從而逃過一劫。反倒是盲目自大,誤入埋伏,甫一接戰便棄大軍於不顧,狼狽逃竄的李肅則被人用繩索捆縛,衣甲不整的跪在地上。

“我幷州兒郎,隨我起兵以來,從無受降逃竄者!今日你領軍失察,遭遇埋伏再先,不思抵抗,棄伍敗退在後,實在是敗壞我軍士氣!”呂布蠶眉倒豎,冷言喝問:“你說!你該當何罪!”

“將軍饒命!屬下只是一着不慎纔會中牛輔奸計,還請將軍暫留罪身,讓屬下在陣前效命!”

“哪有這麼輕易!”呂布拍案道,李肅自詡有誅董元功,在軍中多行跋扈,大肆擴張黨羽勢力,就連同是幷州親勇,參與誅董的軍司馬李黑都投靠於他,這讓呂布感到莫大的威脅。這次好容易抓到李肅犯錯,不趁此殺了他以除後患,更待何時?

“高順!”呂布打算讓高順去做這個黑手;“若是你掌軍法,你當如何?”

“敗軍之將,當斬首示衆,以勵將士用命,不敢心生怯意!”高順面無表情的說道。

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