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

“固行兵之要,務攬英雄之心,嚴賞罰之科。”————————【將苑】

在裴茂辭別袁紹,啓程北上幽州的時候,以驃騎將軍皇甫嵩爲主帥的兩萬餘大軍已經抵達陝縣。

崤函古道背靠羣山,面臨黃河,沿着河岸延綿曲折,是溝通東西的最大要道。陝縣就建在崤函古道最大的一個轉角處,其東西北三個方向都是滾滾黃河,南邊又是向北突起的陝塬羣山、險峻異常,形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格局。

弘農太守劉艾,與屯駐陝縣、督關中軍屯事宜的典農中郎將段煨出城來見。

雖說劉艾曾與王允謀刺過董卓,但皇帝念在對方是漢室宗親,本身又有幾分才能,在後來的朝爭中及時脫身、屬於邊緣人物的份上,給他的處置只是由侍中外放太守。

看上去是升了官,但跟能日日伴隨皇帝,參與政事的侍中比起來,這無疑是被調離了政治中心。有些人認爲劉艾不過是靠着漢室宗親的名頭才得以逃過一劫,只是再想返回中央已是無望了。但其他人卻不這麼看,比如說皇甫嵩。

從戰略的角度來講,沒有誰比皇甫嵩更清楚弘農郡是何等重要,它不僅是出征河東、更是防備關東的最前沿。皇帝沒有直接將劉艾罷黜貶謫,而是放在弘農這麼重要的位置上,顯然是有繼續觀察,留待後用的意思。

皇甫嵩城府深沉,出於這一層面上的考慮,根本沒有擺驃騎將軍的架子。他手持馬鞭,指着川流不息的黃河,轉頭看向劉艾:“劉府君曾爲陝令,在此地治理多年,應有所知,這河對岸想必就是茅津渡了?”

弘農郡治所本在弘農縣,皇帝看在陝縣位置緊要,特意將郡治挪到此地。劉艾重回故地,治理起來得心應手,一邊招撫河東、河南等地流民;一邊由段煨領兵征討、收編匪徒,兩人配合默契,互不越權。

跟京兆等地發生的互相侵佔屯戶的醜聞比起來,弘農郡算得上是屯田效果最好、政績最突出的地方了。

聽到皇甫嵩發問,劉艾點頭答道:“從陝縣渡河北上,必經茅津,此乃水陸要衝、兵家必爭之地。當年晉公假道伐虢,即由茅津渡河;秦晉交戰,晉國也是由茅津渡出奇兵,敗秦軍於崤山。”

皇甫嵩極目遠眺,只見長河滔滔,遠上雲端;蒼山簇擁,險如鋒刃。讓人不由頓生胸廓萬里、豪氣風發之感,一掃多年來心中鬱氣。

他勒馬停在岸邊高地上,看到眼前這副宏偉壯闊的景象,長長的吐了一口氣,道:“河東被山帶河,四鄰多變,乃天下之要地。秦據此而攻伐三家,就是取其居高臨下之勢。而沿岸渡口,便屬這茅津爲最。”

說罷,皇甫嵩復又問道:“卻不知此處渡河船隻蒐集的如何?”

劉艾說道:“自奉詔以來,艾便已派人去沿岸徵集,如今整個弘農郡徵集的大小船隻已聚在岸邊,約同時可載數千人渡河。”

皇甫嵩放眼瞧着遠在岸邊停泊的船隻,點點頭,忽然道:“我聽說段中郎將與段太尉有親,同出一家。當年段太尉威震東西羌部,赫赫武功,謀略了得,令羌胡聞之喪膽,誠然可嘆吶。”

段煨謙虛道:“這是長輩風姿,足堪追憶。當初段公剿平東羌,斬獲無數,在下也是靠着段公之勳,得以詔拜爲郎。”

“那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皇甫嵩看了眼與自己差不多大的段煨,同爲‘三明’之後,自己與他的境遇卻全然不同。

當初段熲雖有赫赫戰功,但是卻親近宦官、對羌族大肆屠戮,與士人主張的招撫政策相違背,是故不爲士人所喜。故而段氏在這麼多年間始終未得大用,段煨不是沒有智謀,只是很大程度上被段熲連累,直到董卓入朝,才漸有起色。

皇甫嵩對段煨說道:“你也是騎射了得,有一身膽略,只是命途多舛,跟錯了人,又未能立功。如今職勳也很平常,你知道是爲何?”

這話說到段煨的痛處了,他跟他的族人段熲一樣,一個投靠宦官,一個投靠權臣,事後都遭到士人及當權者的反感。他之所以沒有在董卓死後遭到清算,主要還是皇帝爲了拉攏他手上的軍隊,不讓他和李傕混到一起去,並不是真的信任他。

後來他因此拜封典農中郎將,那也還是皇帝在加封蓋勳、傅燮、皇甫規、張奐等名臣子嗣之後,爲示公平,纔對他做出的處置。如果真的是看重段煨,就不會讓同樣阿附過董卓的徐榮都領軍奮戰在一線,而卻讓他退守地方屯田。

段煨赧顏道:“董卓入朝的時候,在下當時不過一介虎賁,彼有詔命在手,我人微職輕,不可違逆,更有何話可說?沒想到一時失算,誤己誤家!”

皇甫嵩見段煨的鬍鬚斑白,眼角間流露出看透世事的謹慎與多疑。他忽然想起了那個殺胡如麻的段熲,段熲在羌胡中的殺名,哪怕是在如今都讓羌胡聞之膽怯。只是沒想到,當年威風赫赫的段熲段太尉,其後人竟變成這般模樣。

“忠明,你這幾個月在弘農帶那些屯田兵剿除賊匪張晟,陛下很是欣慰。所以我特爲你討來一個差使,你若做好了,就不用再做這個典農中郎將,今後興復門楣也猶未可知。若是做不好,那就不止是奪職,就連我也會顏面無光。”皇甫嵩盯着段煨,半真半假的說道。

段煨立即反應過來:“是征討白波的事嗎?如果是要我上陣殺敵,我死也無憾!”

話剛說完,段煨心裡不由得納悶道‘自己與皇甫嵩素不熟識,這麼好的事,他憑什麼會想到我?’

皇甫嵩看出段煨疑惑的神情,感慨的說道:“段太尉用兵佈陣,弭平羌患,可是常常讓我神往不已啊。”

段煨這纔想到,段熲對叛亂的羌胡毫不手下留情,每戰盡皆屠戮,而皇甫嵩也不是心慈之輩,當初平黃巾的時候他手上不知殺了多少蛾賊,尤其是殺死張寶之後,更是將俘獲的十餘萬人全部屠殺,並築成京觀。

可以說皇甫嵩與段熲在對待戰場敵人的態度與手腕都是極爲相似的,皇甫嵩若是出現在當年對陣羌胡的戰場上,或許會和段熲惺惺相惜也說不定。所以皇甫嵩推崇段熲,由此特意照顧後人也是說得通了。

想明白了此間關節,段煨再不猶疑,慨然應諾道:“若蒙君侯看重,以在下爲先鋒,此戰必除白波,不將李樂、韓暹等賊首砍下,絕不回南岸!”

書友羣:828294739,歡迎大家入羣討論!(現在在想是不是要來個羣成員超過一百就加更呢)

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