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

“幣重而言甘,誘我也。”————————【左傳·僖公十年】

沮授立時反應過來:“你說的是,我這就燒了它。”

田豐看着沮授將那帛書放在燈上燃燒,逐漸化爲灰燼,突然嘆道:“誒,你這裡倒是出了個良材的,我哪裡卻……”

說着,他竟搖了搖頭。

沮授知道他在擔心什麼,說道:“可是爲了田芬?他不是已經前往東郡,正式蒞任兗州刺史了麼?”

“我寧可他不去!”田豐長嘆道:“曹操非久居人下之輩,如今他倚仗使君兵勢,供其驅使。有朝一日,若是別有契機,定然不會像現在這麼老實。”

少府田芬是王允與皇帝的一次鬥爭用作交換的籌碼,皇帝當初讓他做兗州刺史自然是不安好心,想借刀殺人,讓曹操把他排擠掉。

但田芬是冀州大族,其族親田豐又是袁紹手下得用的謀主。曹操即便心懷怨憤,人在屋檐下,也只得捏着鼻子接受了田芬,自甘下手。

“若是一般人,豈會將一州之地平白相讓於人?”沮授說道:“此人委身事上,能屈能伸,不爲眼前之利所誤,真乃大丈夫!”

田豐心中一動,拿眼瞥向沮授。

“啊!”沮授反應過來,趕忙解釋道:“我絕無諷主之意,實在失言、失言!”

田豐這才露出一絲笑意,道:“你我契交,有什麼是不能說的?你看曹操如今帶兵四處征討黃巾,兗州諸郡多半是他親族,田芬一人留在東武陽,空頂着一個刺史的名號,誰還會在乎他?此人手段如此高明,汝南許邵難怪會對他作出那樣的評語。”

鄴城,袁紹府邸。

天使輿至,奉詔述旨;臣子下迎,莫敢不恭。

“臣紹拜見天使。”袁紹走到門前,躬身向天子使臣、當朝侍御史裴茂行禮。

“冀州牧且快請起!”裴茂朗聲說道,連忙上前將袁紹扶了起來。

這一聲‘冀州牧’讓在場之人聽得清清楚楚,裴茂身爲天使,所說的話自當代表朝廷以及皇帝的意思。他這一句話,等若是直接承認了袁紹的身份。

袁紹暗自欣喜,面上卻惶恐道:“紹本不才,得韓使君託付州郡,只爲暫守一方,以保黎庶安靜。如今朝廷既誅奸臣,關中安定,自當另遣俊彥,紹何德何能,敢受此大任?”

裴茂笑道:“何出此言!袁使君得韓公相讓,足以成爲一樁美談。朝廷也明白其間緣由,也知曉使君門第顯赫,世代忠烈,輩出名臣。才名又廣爲天下知,正該擔當此任,替國家牧守一方。”

直到裴茂拿出制書詔命,詔書是由尚書檯授命擬寫的,漢代詔書不像後世明清那樣有大量華麗的辭藻堆砌,簡潔明瞭,幾句話便讀完了。

在裴茂當衆宣讀,拜袁紹爲冀州牧以後,袁紹心裡一塊大石這才落了地,跟着笑道:“天使辛苦,還請入府一敘。”

裴茂臉上掛着禮貌的微笑,一邊走,一邊說道:“我到雒陽時便聽聞使君治下百姓殷實,民生安樂。這一路走來,見天下間還有此處樂土,實在是感慨頗多。”

“天使謬讚了。”袁紹從容的說道:“此皆府中賢士之功,我不過垂手待治而已。”

說罷,袁紹便認真的給裴茂介紹起府中成員,如田豐、沮授、審配?郭圖等人。

裴茂自持使者身份,態度不卑不亢,恰到好處的與衆人一一見禮。

此時的大堂內,無關緊要的,以及身份地位不夠的人都已識趣的退了下去。留下來的幾個人,則是袁紹手下最爲信重的謀士文臣。

一時靜默,在座諸人都在盤算說辭,沒一人率先開口。

淳于瓊輕咳一聲,打破了沉默:“天使此行冀州,除了宣讀詔旨,不知還有何打算?”

裴茂眉頭略一揚起,這話像是自己出使只是充作傳聲筒似的——雖然他的任務也確類似於傳聲筒:“朝廷遷都已有三年,此次出使,自當宣慰天下,使各地牧守尊奉國家,上表貢奉。”

袁紹臉上依然掛着笑容,他端正的坐在主位,未曾開口,倒是郭圖在一旁代爲說道:“朝廷播越,我等身爲漢臣,自當恪盡職守。只不過……天使有所不知,如今冀州北有公孫瓚爲禍,西有黑山軍張燕肆虐一方。冀州能有今日,全賴袁使君苦心經營,還望天使能明白緣由,代爲向天子陳說。”

裴茂心說:袁紹以下犯上,侵奪州郡,擁衆一方,朝廷未曾怪罪已屬不易,他竟然還想得寸進尺?

一個冀州牧只換來了句口頭上的尊奉,雖說這已經達到了皇帝將其作爲利益交換的基本要求,但在裴茂看來,這是遠遠不夠的。

“袁使君首倡尊君,爲天下方伯之表率,只是聽聞奮武將軍與使君同爲漢臣,卻攻伐不斷,倒不知是何緣由?”

這句話其實是在批評袁紹私開戰釁,本就有過,何談進一步的封賞?

袁紹臉色頓時變了變,尷尬的解釋道:“公孫瓚窺伺冀州富有,仗着剿除黃巾的威名,屢屢南侵。幽冀百姓爲此飽受苦難,我既爲牧守,自當保全百姓,不得不與之爲敵。剛好天使在此,還請天使向朝廷奏陳,詔令公孫瓚勒兵休戰,如此造福一方,豈不美哉?”

裴茂面色不改,笑道:“太僕趙公在來時已有請託,務必調停使君與公孫將軍之間的戰事,至於箇中因由,我還得先行趕赴幽州,聽完公孫將軍陳說之後,再做打算。”

這種事情雙方都理虧,誰也不佔理。袁紹聲望日隆,士人翹楚,而公孫瓚不過一介邊地豪強,按正常的邏輯,裴茂的立場天然的就應該偏袒袁紹。可現在對方偏偏拿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來,這着實讓袁紹感到有些被動。

田豐皺起眉,暗覺不妥,素聞公孫瓚跋扈囂張,若是威逼裴茂,利用裴茂使節的身份做出一些不利於袁紹的舉動,那豈不是他的過錯了?要知道這調停之計可是他一力堅持的,於是他插話道:“天使身份尊貴,邊地兇危,豈能涉險親臨?不然以節相招,命公孫瓚來鄴。”

公孫瓚不能會親入虎穴,最多派幾名手下當使者過來,田豐之所以如此說,無非是想讓公孫瓚給裴茂留下一個壞印象,干擾裴茂的判斷罷了。

“奈何趙公有言在先,此次宣慰,我還得親自去一趟邊地,不然如何能將朝廷勸撫之意廣告天下?”裴茂乾脆的拒絕了田豐的好意,堅持要往幽州去一趟。

衆人無法強求,又不敢拉下臉來硬留,只好任其來去。

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