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軍團分佈會議

“以上就是我們防禦陣線的兵力部署和作戰安排,”圖哈切夫斯基深深的呼了一口氣,用大手在態勢圖上拍了拍,然後說道,“最後要安排的,就是我們在北方進攻戰線的軍事部署了。”

“按照我的構想,是要在最短時間內,集中最優勢的兵力,一戰擊潰芬蘭人的卡累利阿集羣,然後最晚在十二月初,就要對列寧格勒城下的芬蘭東南集羣實現合圍。爲此,我決定將我們的卡累利阿方面軍、列寧格勒方面軍一部、沃爾霍夫方面軍一部,以及整個波羅的海沿岸方面軍組編成北方面軍,下轄十個方面軍。另外,拉多加湖區艦隊、北海艦隊、奧涅加湖區艦隊也劃歸北方面軍統一指揮。大家對這一點決議有什麼異議嗎?”圖哈切夫斯基在會場上掃視一眼,同時問道。

整個會場鴉雀無聲,一個提出異議的人都沒有。坐在角落裡的書記員刷刷的揮動大筆,在那會議記錄上又記上了一條——“圖哈切夫斯基同志提出的,某某項決議全票獲得通過。”

“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北方面軍指揮部的主要人事任用問題。”圖哈切夫斯基滿意的點點頭,然後說道,“大家有什麼好的意見,不妨提出來。”

“嗡!”會場上的氣氛頓時熱烈起來,不管是坐在會議正席上又投票發言權的,還是坐在後座上沒有投票發言權的人,都在交頭接耳的熱烈討論着,顯現出一派民主集議的熱烈氛圍。

“楚,”趁這個機會,布柳赫爾側過身子,湊到楚思南耳邊說道,“一會兒會議結束了,別忘了去找一下約納,他要給你辦理入黨的手續,這可是米哈伊爾專門交待過的。”

楚思南一愣,他知道布柳赫爾口中的約納,就是指的雅基爾,也是自己當初入獄時的難友,他現在擔任着蘇共中央的第二書記,是管理黨務工作的。可楚思南不明白的是,圖哈切夫斯基怎麼會無緣無故的要求自己入黨了?自己在原來所生活的歷史中,都還沒有入過黨呢,難道要在這裡入黨了?

“我的朋友,你不首先入黨的話,怎麼能夠合情合理的擔任軍事委員的職務?”布柳赫爾伸手在他腿上拍了拍,同時笑道。

“嗯哼!”就在布柳赫爾剛剛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對面的科涅夫在一聲響亮的乾咳之後,大聲說道,“既然大家都還想不出一個合適的人員名單,那我作爲新任最統帥部總參謀長,就先說說我自己的想法。”

會場裡頓時安靜下來,一雙雙目光盯到了科涅夫的身上。

“北方面軍的司令員,我建議由崔可夫同志擔任,崔可夫同志的簡歷,相信在座的都應該很熟悉了,他無論是從戰爭閱歷還是從指揮表現來看,都很適合擔任這個職位。”科涅夫侃侃而談,“至於說軍事委員這個職務……”

科涅夫說到這裡停了下來,他的目光在會場上掃了一圈,最終落在了楚思南的身上。

“我建議可以由楚思南同志暫時代領,這就是我的意見,當然,也只是我個人的意見。”科涅夫簡單的說道。

“崔可夫同志擔任司令員我沒有任何意見,”華西列夫斯基說道,“但是由楚思南同志擔任軍事委員,我不能表示贊同。從個人角度講,我很欣賞楚思南同志,不過這種欣賞不能放在軍事決策上,他畢竟太年輕了。戰場上的局面瞬息萬變,一個考慮不周詳,就極有可能出現滿盤皆輸的局面,所以,對楚思南同志的任用一定要謹慎。”

“科涅夫同志的提議我贊成,”布柳赫爾笑了笑,接過話題說道,“儘管華西列夫斯基同志的顧慮很有道理,但是那卻是因爲他同楚思南同志接觸太少的緣故。楚思南同志當初是和我一起坐過監牢的,在獄中的那段時間,他那富有預見性的軍事構想以及謹慎中不失大膽的軍事思想令我,以及所有在場的人大爲欽佩。對於這一點,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都是明證,當然,也包括圖哈切夫斯基同志。”

聽布柳赫爾說到這裡,在場的那些曾經和楚思南一起坐過監獄的將領們,都點頭表示贊同。

“不錯,這一點我可以證明。”圖哈切夫斯基面帶微笑的說道。

“當然,楚思南同志出任北方面軍軍事委員這個職務,也並不是沒有條件欠缺的地方,”布柳赫爾繼續說道,“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並不是我們黨的黨員,在身份上,還不屬於我們布爾維克隊列中的一分子。”

“哦,這屬於是小問題,”圖哈切夫斯基說道,“楚思南同志雖然還不是我黨中的一員,但是其革命的堅定性與堅決性,已經在之前同貝利亞的鬥爭中體現無疑了,要知道,在那個時候,面對貝利亞的強權,即便是一個意志堅定的黨員,也不可能比他做得更好了。因此,我願意以中央第一書記、最高統帥部統帥的身份以及22年的黨齡作保證,介紹楚思南同志加入我們偉大的布爾什維克黨。”

“譁……”會議現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現在誰都知道圖哈切夫斯基的意思了,那就是他要把楚思南推到這個北方面軍軍事委員的座位上去。之前,科涅夫提議、華西列夫斯基出言反對,布柳赫爾出面表決,其實都是在表演一場大戲,而演這場戲的目的,就是爲了告訴所有人,楚思南是曾經和圖哈切夫斯基一干人一同坐過牢的,是同甘共苦過的戰友。現在,軍方的實權派要把他楚思南推上去,誰贊成誰反對,那都是個人的一種表態。面對這種局面,誰還敢出言反對?反對的下場是什麼?至少在目前這個時候,沒有人會去掃圖哈切夫斯基的興,除非獲得不耐煩了。

在一番唱唸做打之後,科涅夫的提議被全票通過,哦,不,不是全票通過,有一個人反對,這個人就是楚思南自己。

“我反對這項決議!”在大家都舉手便是贊同時候,楚思南站起來,大聲說道。他的這一聲“反對”,令原本喜出望外的吉爾尼洛娃大驚失色,同時,也令圖哈切夫斯基一干人皺起了眉頭。

第22章 安全委員會會議第6章 居室中的媾合第13章 酒會第30章 夫妻重聚在牢籠第3章 我的戰爭我做主第6章 軍事大冒險第7章 輕描淡寫的離間第9章 楚思南的蓋世太保第9章 初見斯大林第10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1)第24章 蘇共十九大第41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5)第19章 遠景戰略協調(下)第15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2)第3章 革命之父=列寧=楚思南?第7章 渡海戰役的序幕第16章 窮途末路有曙光第8章 東方的珍珠港(2)第5章 布拉耶夫斯基炮兵陣地第27章 峰迴路轉第6章 曼哈頓計劃第14章 漏船還遇打頭風第1章 保盧斯的建議第21章 相信部隊還是上帝?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7章 渡海戰役的序幕第13章 包圍圈裡的大魚(2)第19章 警衛迴歸第23章 血染黑土地第24章 斯大林格勒戰役終結第45章 新時期的戰爭第9章 楚思南的蓋世太保第11章 一切都是迷局第19章 兵徵城下第19章 叢林裡的狙擊手(2)第11章 蘇聯的楚氏時代第4章 對日作戰?第9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4)第13章 挺進(1)第13章 挺進(1)第3章 革命之父=列寧=楚思南?第7章 兩支佩槍第18章 雪第28章 北線大決戰(7)第13章 挺進(1)第11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中)第34章 雪崩之伊始(中)第6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1)第3章 戰火燃燒的叢林第20章 再一次的輝煌第22章 安全委員會會議第14章 北線決戰的帷幕(1)第40章 土地承包責任制第8章 軍團分佈會議第33章 一切回到起點第10章 一個迷信的誕生第1章 蘇米研究所第4章 新的戰前會議第23章 遠東軍事摩擦(2)第24章 斯大林格勒戰役終結第23章 日本黑金第14章 挺進(2)第1章 硝煙尚未彌散第36章 莫斯科會議第6章 意外的變故第18章 遠景戰略協調(中)第26章 急轉直下第12章 歷史的大改變第18章 遠景戰略協調(中)第34章 雪崩之伊始(中)第23章 北線大決戰(2)第12章 命令就是命令第45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2)第24章 再臨霍爾崔(上)第24章 如此不堪一擊第4章 對日作戰倒計時第11章 總攻(2)第6章 戰爭的脈動第11章 欲加之罪不患無辭第8章 與豪傑共舞第29章 攻克柏林(1)第45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2)第36章 戰爭與欺騙第9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4)第18章 最善對牛彈琴者第7章 輕描淡寫的離間第12章 紛繁複雜的局面第7章 全面的反攻第22章 遠東軍事摩擦(1)第38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2)第44章 實爆第11章 沼澤裡的女兵連(下)第8章 鬥志昂揚的海峽第2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章 贏取戰役自主決策權第30章 夫妻重聚在牢籠第18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1)第39章 腐敗的迂迴第16章 小人第13章 包圍圈裡的大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