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

圖哈切夫斯基的寓所,選擇在克里姆林宮前進的一處樓閣上,在他的居所中,有一扇面北而開的窗戶,從這裡正好可以眺望紅場。據說,當年列寧同志活着的時候,在工作之餘就喜歡在這裡小憩。當楚思南出現在寓所中的時候,圖哈切夫斯基正靜靜地站在那扇窗戶前,不知道看着窗外的什麼東西出神。

“楚,你過來。”聽到身後的門響,圖哈切夫斯基頭都沒有回,直接說道。

楚思南心中忐忑,他快步走到窗前,在圖哈切夫斯基身後半步的地方停了下來。在他看來,今天這一番訓斥是躲不過了。

“記得你曾經說過,在戰爭爆發之前,你曾經是一個獵人。那你想過沒有,自己有一天竟然會成爲一名軍人?”圖哈切夫斯基依舊沒有回頭,他看着窗外,似乎心不在焉的問道。

“想過,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夠成爲一名真正的軍人。”楚思南心中困惑,不知道他爲什麼在這個時候問起這件事情來。

“呵,那你和我不同,”圖哈切夫斯基笑了一聲,然後說道,“我從小的志向,就不是做一個軍人,記得小時候我最大的期望,就是有一天能夠成爲一名職業小提琴手。嘿嘿,可惜的是,那時候無論我怎麼央求父親,他都不肯爲我買上一把,於是這個期望最終成爲了泡影。”

“噢,那太可惜了。”楚思南口不應心的說道,在他看來,如果圖哈切夫斯基去做一個什麼職業小提琴手,那才真的是可惜了。

“沒有什麼好可惜的,”圖哈切夫斯基擺擺手說道,“其實,我覺得從軍這條路,才能算是真正屬於我的。除了在17年之前的那段日子裡,我從來就沒有後悔過我所選擇的這條路,尤其是在追隨列寧同志的那段歲月,哦,那是我這一生都無法忘懷的歲月。你永遠都無法領會到列寧同志那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他的睿智、包容、無私,能夠令每一個有才華的人,都能充分發揮他的專長,也能令每一個心存私念的人,感到無比的慚愧和內疚。”

圖哈切夫斯基說到這裡,猛地轉過身來,他的眼睛裡閃爍着極度興奮的神采。

“你知道嗎,我直到現在還在懷念那一段美好時光。在列寧同志的領導核心裡,分歧與爭議從來就沒有消止過,不同的見解、不同的觀點甚至與不同的思維方式,都能夠得到生存與發展的空間。毫無疑問,托洛茨基在思想領域的若干問題上,同列寧同志有着嚴重的分歧;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早在偉大的十月革命之前,就同列寧同志爭執不絕;布哈林,他甚至曾經爲了反對簽署《佈列斯特和約》,而主張對列寧同志實行‘兵諫’。可是對他們,列寧同志仍舊是始終如一的包容並且信任,甚至在臨終前,還提議由他們中的某個人接替自己的位置。”

“列寧同志的偉人風範,很難有人能夠及的上。”楚思南說道,“他所力主的,就是一種純粹的蘇維埃民主執政方式,在他看來,權力的過分集中就如同是掩藏在蘇維埃政權基座下的火藥桶,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

圖哈切夫斯基的臉上閃過讚許的神色,不過隨即又被一絲惱怒所取代。他沉聲說道:“可惜的是,列寧同志所搞得民主太廣泛了,他甚至把選擇自己接班人的工作也以民主的形式來解決。他也許永遠想不到,在他過世後短短几年的時間內,他當初所中意的幾位同志,就統統被人灌上了一個個莫名其妙的罪名,並最終被槍決了。他當初所反感的一切,諸如權力集中、個人崇拜、黨內迫害甚至於俄羅斯大民族沙文主義,都被那個並不被他看好的繼任者不遺餘力的推行。看看吧,我們如今的黨和國家還有共產國際成了一副什麼樣子?機構臃腫,運轉不靈,效率低下;權力過分集中,監察監督體系成爲了好看卻無用的擺設;黨政不分,職責不明,黨的機關竟然包辦代替了政府分內的一切工作;官僚主義蔓延橫行,肆無忌憚;共產國際成了大國沙文主義的演習場,家長作風體現無遺。更有甚者,甚至連我們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都變了味道,我們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完全取代了聯盟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和聯盟院的職權,曾經的無產階級兄弟,現在的加盟共和國,竟然成了二等公民國。這是什麼?這又意味着什麼?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繁盛嗎?!”

圖哈切夫斯基在窗前來回走動兩步,然後喝道:“不,這不是繁盛,我已經從這其中看到了衰敗的跡象,看到了蘇維埃政權分裂瓦解的危機!這種局面必須得到扭轉,而且必須是徹徹底底的扭轉!”

圖哈切夫斯基的話,讓楚思南禁不住精神一鎮,毫無疑問,作爲一個新人的主要國家領導人,圖哈切夫斯基已經認識到了蘇聯政權體系以及蘇聯上層決策者們思想上潛在的巨大問題,準確地說,是潛在的巨大危機。在歷史上,何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由於經濟、軍事上的極度繁榮,使得這種危機被暫時性的遮掩起來。不過危機除了解除之外就只能爆發,強制性的遮掩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及至博列日涅夫下臺,到後來的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再到最後的戈爾巴喬夫,這種在蘇聯政權體制下潛埋的巨大矛盾,終於不可遏止的爆發出來。蘇聯解體的直接誘因,是戈爾巴喬夫實施的“新思維”改革,而戈爾巴喬夫之所以進行改革,其根本原因就是有腐敗導致的國內矛盾日益尖銳、政黨民主生活的日益匱乏、各加盟共和國日益顯現的離心傾向等等,這些矛盾並不是在戈爾巴喬夫當政之後纔出現的,它們由來已久,追本朔源,可以從斯大林時期找到根源。

楚思南感覺,既然現在作爲列寧主義堅定追隨者的圖哈切夫斯基認識到了這些危險,那他會怎麼做呢?是隨波逐流,將斯大林時期的集權形式、家長作風延續下去,還是力挽狂瀾,一舉破除如今這種不堪的局面?

從他剛纔所說的那些話來看,楚思南覺得圖哈切夫斯基似乎是選擇了後者,可是既然他不打算專權,那爲什麼又要不遺餘力的提拔自己?難道說……

第3章 革命之父=列寧=楚思南?第40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4)第18章 最善對牛彈琴者第35章 新的時期到來第24章 如此不堪一擊第13章 挺進(1)第21章 對妻子的首戰失利第2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9章 腐敗的迂迴第13章 巨型鐮刀陣線第32章 老朋友來了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5章 殺人的鐮刀與鐵錘第4章 血灑諾曼底第1章 規劃東線第1章 規劃東線第35章 殺人的鐮刀與鐵錘第45章 新時期的戰爭第6章 曼哈頓計劃第23章 一個灼目的假身份第17章 遠景戰略協調(上)第10章 將軍也會打飛機第23章 遠東軍事摩擦(2)第4章 初現電子戰第43章 塞米巴拉金斯克第9章 地獄般的沼澤第7章 “攤派”丈夫的尷尬第22章 勝利者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12章 命令就是命令第21章 對妻子的首戰失利第9章 初見斯大林第19章 遠景戰略協調(下)第8章 將軍的出巡第17章 領袖第40章 土地承包責任制第13章 巨型鐮刀陣線第17章 黑太陽的覆滅(3)第4章 血灑諾曼底第32章 老朋友來了第13章 包圍圈裡的大魚(2)第20章 征服第8章 與豪傑共舞第8章 將軍的出巡第3章 茫茫路在何方第11章 總攻(2)第1章 戰爭與和平第3章 喧夜故人來第5章 朱可夫的定心丸第18章 雪第2章 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第2章 西線那一點曙光第10章 沼澤裡的女兵連(上)第4章 血灑諾曼底第7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2)第38章 抱負第2章 一個“秘密”的傷害力第5章 布拉耶夫斯基炮兵陣地第13章 酒會第43章 新衝突的開端第18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1)第27章 圍殲第4章 引流疏導的戰役第1章 背後插來的一刀第22章 四封密信第11章 欲加之罪不患無辭第7章 戰爭的豪賭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8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2)第6章 游擊戰的開端第14章 漏船還遇打頭風第10章 總攻(1)第19章 克里姆林宮會議第13章 巨型鐮刀陣線第6章 就是羞辱你第3章 茫茫路在何方第39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3)第34章 雪崩之伊始(中)第10章 一個迷信的誕生第24章 斯大林格勒戰役終結第18章 雪第4章 引流疏導的戰役第4章 四處硝煙的戰場第12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下)第29章 北線大決戰(8)第1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16章 黑太陽的末日(2)第17章 三個月的限期第17章 遠景戰略協調(上)第18章 布洛達寧工廠第3章 三巨頭的會晤第47章 北線戰役的終結第22章 緋聞第32章 俱焚之炮火熔城(2)第43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1)第24章 斯大林格勒戰役終結第43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1)第12章 包圍圈中的大魚(1)第10章 前線總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