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蹴鞠會

精怪所畢竟高出陽明院甚多,連下三籌,一舉將司馬隆他們的圓社淘汰。但陽明院有此表現,已大出誇巴永吉意料,觀戰中他不斷與蕭遜耳語,對陽明院的孩子很是滿意,其中司馬隆的指揮若定,更是給他以深刻印象。

按慣例,輸了的圓社要罰白灰塗臉,丁猴兒古靈精怪,故意將白灰在臉上抹出唱曲的丑角兒造型,郭丹鶴和牛德皋一看下去,不由笑岔了氣兒,其他圓友也都是貪玩少年,絲毫不將輸贏放在心上,都將這打白臉當做好玩之事,跟着一起鬧鬨起來。唯司馬隆惱怒異常,見大家如無事一般,跳將起來,把衆圓友挨個數落了一番,然後落下目瞪口呆的一羣人,不再看餘下比賽,恨恨地跑回了陽明院。

孝陵衛大營內,有一好大池塘,名曰登波池,平日裡是軍士們操練水戰或水上法術的地方。時值臘月,池上本已封凍,但爲了夜晚趯鞠,誇巴永吉已提前遣軍士將冰層擊碎,並撒下很多粗鹽,露出一汪池水。

陸亦軒等人回寢房收拾了一番,司馬隆仍是賭氣,被丁猴兒等人連推帶拉地弄來,待趕到登波池,天已黑透。因爲恰逢十五,天高月朗,微風不動,池水波平,映着一輪滿月,光明如鏡,四周情景,竟是清晰 無比。

只見沿登波池周邊,早已搭起連排的竹棚,裡面擺滿了宴席。因大多軍士過年都要北上,於是蹴鞠會的晚宴就按年夜飯的規制鋪排,算是大家一起過了年。這幾日宴席,大家不再有官職、尊卑之別,各尋自己的熟識好友,合圍就座,共敘長情。

陸亦軒等人正在張望,那邊嚴錫爵已經佔了一個絕好位置,頻頻招手,喚他們過去。衆人一落座,但見席上風雞、臘肉、冰鴨等各色葷素冷菜一應俱全,還有當值軍士穿梭期間,不斷捧上火鍋熱菜。嚴錫爵見大家食指大動,笑道:“莫急,莫急!現說些規矩與你們。這盤是驢頭肉,民間稱驢爲鬼,待會兒大家要用手抓着吃,大嚼特嚼,我們孝陵衛乾的就是這個,抓鬼,嚼鬼!哈哈。”

又說:“最末一道菜叫年魚,大家只可看,不可吃,這是南京這邊的習俗,取得是年年有餘之意,討個好彩頭嘛。對了,還有這盤蔥、蒜、韭、芥和蓼蒿,名爲五辛盤,和着其他吃食,你們都要用一點,意在發五臟之氣,求得來年身體康健。”

衆人都在北方長大,猛聽這南方習俗,都覺新鮮。

尚未動筷,旁邊席上的軍士紛紛起立,喧譁起來。衆少年跟着望去,只見登波池上划來一條秋葉般的小船,軍士們向着小舟作揖,有頑皮的,雙手攏在口前,叫嚷起來。

但看那小船,除了撐船軍士外,舟頭還立着一人,一手託着個大酒罈,一手舉着只方杯。陸亦軒仔細看去,原來是誇巴山長,此刻他已換上一身便服,笑容滿面,遠不似白天在校閱臺正襟危坐的模樣。若不是一個禿瓢顯出幾分兇悍,倒與尋常城內的富足翁並無二致。那酒罈如小水缸般大小,裡面盛滿酒水,恐怕需兩個壯漢擡扛,而誇巴永吉卻一手托起,絲毫不覺吃力,陸亦軒看在眼裡,暗自佩服他的膂力強勁。

WWW ▪TтkΛ n ▪¢ ○

這時,人羣中有人喊道:“千戶!一罈大好美酒,莫因您軟手軟,餵了池魚!”

衆人聽了,跟着一陣鬨笑。孝陵衛平日等級森嚴,唯有這三天百無禁忌,大家也樂得輕鬆輕鬆,所以常口出戲言,博衆一笑。這句話看似戲謔,其實點出了誇巴永吉的高明之處,無異於拍了個高級馬屁,誇巴永吉心中好是受用,遂將手中酒杯滿上,朗聲道:“諸位兄弟,我等終年勞碌,總算偷得幾日空閒,若是糊塗錯過,實在大爲遺憾。今晚趁這月色正好,飲屠蘇、賽趯鞠,快哉快哉!來!我先乾爲敬!”

王安石詩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每逢過年,南京人必飲屠蘇酒,這屠蘇酒之配方爲唐代孫思邈所創,據說能去除瘟疫,祛病強身。飲酒之時,規矩也多,除卻前面所述要“自少至長次第飲之”以外,進酒時還要面朝東方,取旭日東昇,蒸蒸日上之意。

有誇巴千戶在前,大家轟然一聲“乾杯”,一飲而盡。誇巴永吉縱聲大笑,足尖一點,已飄身到衆人面前,小舟去了重負,船頭猛地擡起,可見剛纔吃重不輕。誇巴千戶一邊示意大家入席,一邊遊走其間,擇人頻頻舉杯祝福。衆人也紛紛落座,相互致敬,一時間,觥籌交錯,笑語盈庭。

少時,池上悄然划來幾條葉子船,蕩破了那一平如鏡的水光。藉着船頭燈火,陸亦軒看到船上軍士正小心翼翼地將一張張蘆蓆平鋪在水面之上。

“好!”

話音未落,遠處宴席中已飛出一人,手捧水鞠,幾個縱身躍入湖中。只見他施起登波術,那池水在他腳下,如同平地一般,他飛也似的逼近小舟,身後留下朵朵水花。

鞋襪不溼,走水如登大石,乃是登波術的極高境界,他這一手漂亮至極,岸上衆軍士皆放下酒杯碗筷,連聲叫起好來!

只見那人在一片蘆蓆上站定,高聲叫陣道:“誰人與我蕭遜一決高下?”

說罷,將手中水鞠,輕輕拋起,雙足輪番耍弄起來。這水鞠在他身旁左右滾動,上下顛簸,如同粘在身上一般。

陸亦軒不禁大爲驚歎,白天看那水鞠,並無神奇之處,未曾想,夜間方是這水鞠大放異彩之時。只見這水鞠如水銀滿貯,表裡通明,好似一顆巨大的夜明珠,周身發出熒熒藍光。

突然蕭遜大喝一聲,猛地擡腳,那水鞠猛地飛起丈餘,光亮更甚,搖搖刺人雙目。

見此情景,岸上坐者盡起,一片讚歎之聲。

陸亦軒忙問嚴錫爵道:“爲何只是喝彩卻無人應戰?”

嚴錫爵搖搖頭道:“每年趯鞠,只要蕭百戶在營中,那便是如衆星拱月一般。登波術比他使得俊的人有之,但不如他蹴鞠花巧,比他蹴得花巧的也有之,但又不如他趯鞠趯得高。今年看他這情形,又是進境不少,雖然不爭名次,但若自忖不如他,誰又好去獻那個醜。”

陸亦軒默然,心中突然一動,有些躍躍欲試,倒真是應了那句“初生牛犢不怕虎”。

嚴錫爵未曾注意他的反應,接着道:“不過也無需着急,待會兒上去自行開場捉對廝殺的多了,再加之有人多喝上幾杯,以酒壯膽,倒是不乏人挑戰他。”

這趯鞠本是白日蹴鞠會的餘興節目,一無花紅,二無高低之分,任意兩人隨便一約,就可以佔塊蘆蓆比試一番。這玩法原來只是幾個軍士乘着酒興戲耍而已,但此舉一出,卻得衆人響應,慢慢便成了孝陵衛蹴鞠會不可或缺的一項遊藝。後來,大家乾脆把晚宴搬到登波池邊,就着酒菜欣賞,酒到酣處,興趣所至,還可隨時參與其中。

無數雙眼睛正看蕭遜一人表演之際,一聲悶雷響起:“休讓蕭百戶太得意!我來個拋磚引玉罷了!”

只見誇巴永吉從席間晃出,他剛纔逢人碰杯,已把那壇中的酒喝了個七七八八,看蕭遜叫陣無人敢應,便將手中物事一放,乘着酒興奔將出來。

他踉踉蹌蹌走到池邊,彷彿要栽入水中,陸亦軒嚇了一跳,剛要叫喊,只見他大剌剌一腳踏入池中,仍是歪歪斜斜,但卻穩穩地立於水上。別看他腳下跌跌撞撞好似拌蒜,但其踏過的水面,如同走過只水馬小蟲一般,僅泛起陣陣漣漪,連水花都沒一個。

陸亦軒心中凜然,誇巴山長這手登波術,隨意所至,比剛纔蕭經長的又高妙不少。

看誇巴永吉親自迎戰蕭遜,衆軍士的興頭被挑將起來,紛紛約了對手,一道下水,奔蘆蓆而去。大家的登波術,有高有低,一時間,整塊水面被踏得支離破碎,水上登時喧鬧起來,倒也別有一番景色。

誇巴永吉的登波術雖好,但蹴法樸實,遠不勝蕭遜,於是他略略顛了幾下,活動活動腿腳,便將水鞠踢向夜空,一心想在蹴高上與蕭遜較個高下。

兩人你蹴我接,一次更比一次高,幾個少年的目光皆被他們吸引,陸亦軒最是關心,不時詢問嚴錫爵此中訣竅。嚴錫爵本想下水一試,但被這幫小子纏住,只好一一解答,足上瘙癢難耐,但卻只落了個嘴上痛快,突然他大叫一聲:“不好,千戶要敗!”

只見蕭遜騰起左腳,出右腳從後掏出,彈向水鞠,那水鞠高飛數丈,直衝夜空,轉而又蚩然疾落,如經天之慧。誇巴永吉見來勢兇猛,忙凝神以對,怎奈那水鞠下射如虹,他雖卸去大半力道,但水鞠仍不免“噗”的一聲,如同沸泡破裂般,在他足上四散碎開。

蕭遜見勢,忙一抱拳:“得罪!”

誇巴永吉哈哈大笑,道:“好個蕭遜!一招柺子流星,越來越爐火純青!”

嚴錫爵這邊也點點頭道:“沒錯,蕭百戶的柺子流星至今無人能敵。孩子們,你們要勤加學藝,希望有朝一日能勝過他!”

陸亦軒見四周熱鬧非凡,心中早就難耐,看誇巴永吉輸給蕭遜,心中大慰,以誇巴山長這般人物,也不因敗北而臉上無光,自己又怕個什麼。聽嚴錫爵這麼一說,昂然道:“我看就在今日吧!”

說罷,大踏步來到池邊,只見一輪月華正揚輝吐彩,映得夜空如洗過一般,倒有種說不出的清朗。陸亦軒胸中塵襟滌盡,陡升豪氣,略將棉袍前襟掖起,拈個水訣,“啪”一聲雙足一跺,躍入池中,果然能穩穩站住,試着向前走去,雖然水沒靴底,但行走無礙。陸亦軒心中大喜,奔將起來,越來越覺得順暢,身後水花聲漸小,想必是漸入佳境。

待他踏上蘆蓆,分明已經聽到郭丹鶴、牛德皋等人的驚呼,轉頭望去,連司馬隆也站了起來,一臉難以名狀的表情。

蕭遜心中暗暗驚訝,修習一年,能窺破這登波術的門徑,按道理說也非不可,但使得像陸亦軒這般層次,卻實屬難得。他哪裡知道,陸亦軒所用的是全真法術,一個水訣使出,體質與水性相合,浮沉由己,看似跟登波術無甚區別,但論起隨心所欲來,卻要強出它許多,只是現下陸亦軒未入更高境界,還不免弄溼鞋靴。

蕭遜生性豁達,加之剛勝了誇巴永吉,正是豪氣沖天,倒未對此深思,令小舟之上傳來一個新鞠,拋向陸亦軒,道:“了不起!後生可畏,陸亦軒,讓爲師見見你的本事!”

陸亦軒也不客氣,墊過水鞠,順勢舞了起來。多日習練,那弄丸功早已爛熟於胸,只見一團銀光,上下飛騰,隨後越來越快,化成一條銀蛇,縱橫迴繞。初時陸亦軒信心未滿,尚蹴得中規中矩,後到酣暢處,舞得興起,乾脆隨意所至,如瘋魔一般,只見一片光影將他籠罩,何曾還有人影!

蕭遜只覺冷森森滿空寒氣,沁人毛髮,直逼得那片月色也相形見絀起來。他心中驚喜交集,驚的是這小子竟有如此本事,和他師生一載,竟未看出半點端倪;喜的是今後在營中蹴鞠弄圓,又多了個好朋友。

郭丹鶴他們瞧得真切,同嚴錫爵一道大聲喝彩起來。而司馬隆臉色愈加難看,他心想,以陸亦軒這番手段,加入圓社,今日絕不致慘敗如此,因此更認定陸亦軒是存心故意拆臺。

正在這當兒,只見陸亦軒勁起一腳,那水鞠憑空飛起三丈餘高,“嗤”一聲疾若流電。蕭遜只顧欣賞,見流星耀眼,方醒悟過來,大叫一聲好,待水鞠落下,輕巧接過,他有心同陸亦軒全面比試一下,使出渾身解數,將一隻水鞠也耍得登峰造極。

先前陸亦軒異軍突起,已吸引了不少目光,現下蕭遜又傾平生所能,連水上趯鞠的軍士也都紛紛罷手,將兩人團團圍住。蕭遜一聲暴喝,將水鞠向當空踢起,其高度又超出剛纔陸亦軒少許,陸亦軒不敢怠慢,穩妥接過,再起之時,也壓過蕭遜一些。

衆人看得過癮,那水鞠每一起落,人羣中便會響起一聲轟雷似的喝彩。十幾回合下來,蕭遜不禁暗暗驚歎:他方纔蹴法嫺熟花巧,也倒罷了,居然在趯高之上也有這等造詣……其實若論法術修爲,蕭遜比之陸亦軒何止勝過幾十上百倍,但巧就巧在張松溪對症下藥,陸亦軒的內丹修爲配以水訣,以水擊水,在他手中,那水鞠無論如何是踏撲不破的。

十幾回合過後,蕭遜聽周圍人聲越來越沸,知所有軍士皆圍攏過來,心中不免有些焦急:“蕭遜啊蕭遜,你妄自負孝陵衛趯鞠無人能敵,現下連自己的學生對付不了,衆目睽睽,豈不讓弟兄們笑掉了牙齒?”

突然,他左腳騰起,右腳後掏,彈向水鞠,這正是他的看家絕技——柺子流星。衆人皆知這招厲害,齊聲驚呼,都待看陸亦軒如何破解。

陸亦軒剛纔見蕭遜以這招勝過誇巴山長,知其上乘,但他經剛纔回合,信心倍增,倒不以爲懼。

那水鞠升至空中,自是轉而疾落,這時的孝陵衛,除卻當值官兵外,所有的心思皆被這小小水球吸引,登波池前數百人聲息全無,只看一個黃口少年如何表現,這在孝陵衛歷史上,還算是頭一遭。

就在此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啪”的一聲,那水鞠竟臨空炸開,點點水珠,從空中落下,直打在一張張瞠目結舌的臉上……

“蕭遜,一個生員竟能令你竭盡全力,流星拐一出,便是你輸了!”

衆人循聲望去,只見誇巴永吉踏波而來,面帶微笑,想必剛纔就是他出手擊破水鞠。

蕭遜方纔一心爭勝,倒未考慮許多,經誇巴千戶點醒,方纔恍然大悟。蕭遜向來坦蕩,絕非小肚雞腸之人,忙道:“哦!是了!當局者迷,千戶說得正是,我自當甘拜下風。陸亦軒,有空咱們再切磋切磋。”

誇巴永吉大笑道:“哈哈哈,我孝陵衛人才輩出,幸甚,幸甚!

弟兄們,你們繼續盡興!”

然後走到陸亦軒身邊,聲音放低,道:“你隨我來。”

說罷,執起陸亦軒的右手,足尖連點,陸亦軒只聽耳畔呼呼生風,可想誇巴山長身法之快。

大年初一,陸亦軒借去夫子廟遊玩之機,捧了壇上好的屠蘇酒,正式拜在張松溪門下。佳徒、美酒,張松溪喜不自勝,喊來魏良輔,在城內最好的醉仙樓張羅了一桌酒菜,倒把他過年替人殺豬宰羊所掙的那倆辛苦錢花了個精光。陸亦軒看在眼裡,待返京過年的軍士回營,他將家中捎來的年節禮物,各樣分了一半,送給張松溪。

開年之後,陽明院管制嚴格,陸亦軒很久難去城中一次,好在他已無需幫扶,可自行練習。

歲月易逝,幾個月晃眼即過。陸亦軒的內丹修煉,日益精進,眼看無需多少時日,便會突破初關,但他在陽明院各科的表現卻越來越差強人意。兩派修法背道而馳,陸亦軒既嚐到內丹甜頭,便感覺嚴經長所教那些法術總有些本末倒置,抓不住要點。不知不覺,張松溪的內丹理法和經長們講授的內容在腦子裡混成一片,擾得他好不頭痛。司馬隆倒甚爲欣喜,陸亦軒不進則退,各方面則更顯自己出類拔萃,於是蹴鞠會上積下的抑鬱一掃而光,整個人又變得神采飛揚起來。少年人爭強好勝的念頭自然很重,陸亦軒看在眼中,心下甚急,一邊繼續修煉內丹,一邊急攻強進地練習課上法術。

下馬坊。

這日傍晚,孝陵衛百戶以上職官均趕到下馬坊處列隊,原來是指揮使陸子淵回營了。

大家許久不見,寒暄一番自是難免,但陸子淵心中有事,令誇巴永吉免去接風晚宴,單獨到指揮使營中面會。

誇巴永吉將營中情況揀重要的稟報一番,陸子淵滿意道:“嗯,我不在時,事無鉅細,由你主持,辛苦了!楊大年此時何在?”

誇巴永吉道:“楊千戶按您傳回的急件,帶人去辦楊元帥的留箋,去年冬月就已出發了。”

陸子淵想了想道:“飛鴿傳書,命他回來。五奇鬼雖難對付,但現下有更加要緊之事。讓鬼行出個百戶,再加派人手,將大年換回來。”

孝陵衛規矩甚嚴,任何案件,如非本人經手,均不得擅自打聽,除非官長認爲必要,說與你知道,但也得恪守秘密,不得外泄一字。楊元帥雖爲誇巴永吉出面接待,但它留給陸子淵的信箋,是要原封不動急遞出去的,陸子淵批紅後的信箋,封套上直接注有“楊大年閱辦”字樣,因此,誇巴永吉只知楊大年去辦理楊元帥之事,但卻絲毫不明內情。

聽陸子淵如此一說,誇巴永吉心裡咯噔一下。

這五奇鬼乃是五個厲鬼。五隻鬼,四個瞎,唯有領頭的老大是個獨眼龍。五鬼出行覓食,全賴老大那隻好眼引導,因此它們給自己封了個雅號叫“一目五先生”。

這五鬼以生魂爲食,常趁人們夜間酣睡之時,悄悄潛到牀邊,用分食人魂。活人若被一鬼啖過,定會大病一場,若被五鬼啖過,便即刻了了賬。五鬼之中,除老大內心通透、機敏過人外,其餘四鬼皆顢頇蠢笨,不過這倒易於統一行事,共同進退,反而威力倍增。這五鬼秉性兇殘,而且還有一副怪異脾氣,凡聰明多智、能耐非凡之人,它們一嗅便知,無論這些人是大忠大善還是大奸大惡,它們絕不會加害,而那些庸碌普通的尋常人則往往難逃一死。它們害人性命,有違天地倫常,二百多年前,豐都的楊元帥將它們緝捕歸案,關押在羅酆冥獄內。

陸子淵看誇巴永吉一言不發,知他心中疑惑,道:“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你知道也無妨。楊元帥信中說,五奇鬼逃出豐都獄,有可能已入陽間,它奉命緝捕,知會我孝陵衛一聲,望從旁協助。”

誇巴永吉驚道:“這羅酆冥獄爲豐都城中專門關押邪惡鬼魂之處,由十太保中的孟元帥親自掌管,怎生讓這五鬼逃脫?”

這孟元帥原名孟山,生前是個典獄官,他寬厚仁德,同時治獄有道,不但其下屬,甚至連獄中囚犯,都頗爲敬佩他的爲人。一年年關將至,他感數百囚徒殘冬思親,便下令:除卻死囚,其他犯人可於今日回家,大年初五再自行歸獄,衆囚犯感恩戴德,泣拜而去。後知府滕大人得知,惱怒異常,將孟山鞭笞一頓,命他即刻將衆囚犯緝捕回來。孟山斬釘截鐵道,“死有何難,此命難復。”遂立槍於地,撲槍自殺。來月初五之日,數百囚徒皆盡歸獄,無一人少漏。聞知孟山身死,痛哭流涕,發誓重新爲人,並終生爲他吃齋超度。豐都大帝感孟山仁德,特封爲孟元帥,命其掌管羅酆冥獄。這等賢人能吏,竟也會有此差錯?

陸子淵道:“楊元帥信中倒也沒有瞞我,此事緣起奪衣婆和懸衣翁請辭,剝衣亭暫無人執掌,豐都大帝便命孟元帥兼管,誰知它一分神,竟出了如此紕漏。”

誇巴永吉搖頭嘆息,倒覺棘手,心想要從鬼行中多選些硬手纔是。

接着陸子淵又將進京護駕之事跟誇巴永吉敘述一番,這倒觸動了誇巴永吉的神經,他忙將嚴錫爵等人在鬼市的見聞通稟陸子淵,兩相一碰,兩人均陷入沉思。

許久,陸子淵雙眉緊蹙道:“趙俊……天文書……徐惟學……嗯,這幾人幾事皆牽連那個汪直。徐惟學說是在福建一帶活動,郭千戶則是在寧波府出的事情,這兩地應有汪直等人的蛛絲馬跡,都需要徹底查清。”

談起靈山寺所聞,誇巴永吉得知郭山雲遇險,心中甚急,道:“我即刻提點精兵,先去寧波府營救!”

陸子淵搖搖頭,緊跟着嘆了口氣道:“他們若想她死,現在去救已然太遲,他們若不想她死,那再過多久,我們也有機會。此事佈局龐大,對方顯然是深思熟慮,不但敢動我們孝陵衛,更是將手伸向當今聖上。由此看來,我們若魯莽行事,反倒事倍功半。沈煉我另有安排,山雲生死未卜,現下就是你、我還有大年,所以我急招大年趕回,共同計定一個良策,你二人親自出馬,將他們連根拔起。”

誇巴永吉心中雖然焦急,但知陸指揮所言在理,當下默然。陸子淵何嘗不是此般心情,可他明白此事之重大,他隱隱感到其間有一種說不出的兇險,不但與他們性命攸關,更牽繫孝陵衛乃至整個大明的安危。

當下,他拉着誇巴永吉,逐條逐項地梳理起這千頭萬緒……

談到郭丹鶴去靈山寺的安排,誇巴永吉突然問道:“陸指揮,令賢侄來陽明院之前,可否受過什麼人指點,習練過法術?”

陸子淵道:“這倒沒有聽說,我那兄弟一心想讓亦軒考個功名出來,加之他對法術頗有成見,斷然不會讓他習練這些。爲亦軒來陽明院,我不知廢了多少口舌,最後還是亦軒自己一心向道,方纔成事。我此番進京,他還在與我商量,想把亦軒討要回去。”

誇巴永吉嘿嘿一笑,道:“呵呵,這倒是您的不是了,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以亦軒之聰慧,定能名列三甲,到時候選爲庶吉士乃至翰林院編修,將來拜相入閣,那真是光宗耀祖。”

陸子淵也笑了,道:“老弟,按你這麼一說,世上豈有難事?且不說我這侄兒是不是讀書的料兒,即使他荷天眷佑,得以高中,到時以他爹爹的身份,還不被人疑作是約定門生?那些言官的唾沫也能把人淹死嘍!言官,那都是不怕死的,殺了他們,反倒成全其一世英名,他們誰人不敢彈劾?你問問楊慎便知。”

楊慎所爲,天下誰人不曉,誇巴永吉苦笑道:“我們出生入死,原以爲兇險非常,但那皇城裡面,才真是要命的地方啊!”

陸子淵幽嘆道:“唉,人生數十年,無論什麼功名富貴,眨眨眼就過去了,唯有得道之人,上可致君澤民,下則行俠仗義,這方纔是與天無極啊!想想張三丰,那纔是真人也!”

誇巴永吉若有所思道:“正是正是。對了,大人提到全真張三丰,我有一件事情不知當說不當說……”

大明官場,爾虞我詐,權謀詐術比激烈廝殺的戰場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縱橫捭闔、遊刃有餘的人才畢竟只佔少數,大多數人都在這場廝殺當中皆是力求自保而已,久而久之,總結出一套官場上的圓通變達之術,以巧妙躲避各種防不勝防的驚濤駭浪。

孝陵衛雖爲軍營,又遠離那權利紛爭之地,但畢竟都是大明朝的官,多多少少都懂些官場道理。蹴鞠會那日,誇巴永吉也被陸亦軒同蕭遜的較量所吸引,先開始也爲陸亦軒的表現驚歎,但時間一長,慢慢品出不是滋味。全真一門日漸衰微,能稱得上高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孝陵衛軍士大部分未有機會與全真門人一戰,但誇巴永吉則不同,他年輕時曾力戰過一個全真好手,對他們的法術記憶猶新。

習練這全真法術屬於孝陵衛不成文的禁忌,而陸亦軒又是陸指揮的侄子,誇巴永吉深恐此事牽連上司,因此不敢魯莽挑破。他見陸亦軒一心與蕭遜較個高下,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所學,爲防有人看出端倪,他彈破水鞠,將陸亦軒帶到屍魅營中。在那裡,他簡單探了探陸亦軒的口風,但不得要領,爲防止陸亦軒再回登波池,他就東拉西扯了很多家常,直到後半夜才放陸亦軒回去。

今日陸子淵回營,誇巴永吉旁敲側擊,看陸子淵確實不知此事,方纔將自己的發現一一道來。

陸子淵又驚又怒道:“什麼?你看得真切?”

誇巴永吉肯定道:“沒錯,他拈的是全真手訣,應該是內丹五行之類的法術,不知他練了多久。登波踏水,倒是頗爲了得。”

陸子淵急道:“那你有沒有加以阻止?”

誇巴永吉見指揮大人動怒,囁嚅道:“我……這倒沒有……”

陸子淵厲聲道:“哼!我早就交代你們,武官不同文官,要不得什麼通達圓融。戰場之上,你若如此瞻前顧後,不知又會貽誤幾多戰機,枉送多少兄弟性命!”

誇巴永吉忙離座叩頭道:“大人目光如電,屬下知錯!”

陸子淵嘆道:“唉,起來吧,知你是好心,顧及到我。正一全真爭了幾百年,明則爭信徒爭宮觀,其根本還是因法統之別,正一看全真是邪魔外道,全真看正一也是旁門左道,其實雙方法術各有優劣,又同屬道家一門,原本不應揚此抑彼,只不過全真爲了勝過正一,走上邪路,投靠元狗,爲虎作倀,實不能相容。”

誇巴永吉俯首道:“謹遵指揮教誨,我即刻去找陸亦軒。”

陸子淵擺擺手道:“罷了,還是我去找他吧,順便查查是誰人所授。你親自跑一趟,今夜就出發,護送郭丹鶴去靈山寺,我馬上給寂真師太寫封信,你一併帶去,此事定要辦得妥帖。”

陽明院,丑時。

郭山雲一回到營中,便直奔陽明院,急急地叩着郭丹鶴的房門,想好好看看兩年未見的女兒。孃親的聲音,郭丹鶴聽得真切,不禁驚喜交加,從牀上一躍而起,想直撲她的懷抱。可未曾想這房門閂得甚死,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竟掀動不開,郭丹鶴明知孃親就在門外,卻不得面見,心下焦急萬分,猛覺眼前一黑,一切景物蕩然無存,原來是場夢魘。

郭丹鶴翻身坐起,想起爹孃,心中不免有些悽惶,這時,叩門聲又響起,她心中一驚,狠命掐了自己一把,明明已不在夢中。

輕開房門,只見誇巴山長手執燈籠閃身進來,壓低嗓音道:“丹鶴,現有要緊事情,你將隨身之物收拾收拾,跟我走。”

郭丹鶴頗爲訝異,但看山長一臉嚴肅,思謀着定是出了大事,忙將衣物用品,胡亂打了個包裹,便跟着出了寢房。

陽明院外,早有一輛黑蓬馬車候在那裡,載上二人,一路奔出大營,消失在夜幕之中。

一路上,除了方便之外,誇巴山長不允郭丹鶴下車,連食物飲水,都由駕車軍士辦好了送上車來。郭丹鶴心中頗爲詫異,屢次開口詢問,均都被誇巴永吉迴避過去,一路下來,郭丹鶴滿肚子問號越積越多。加之她活動慣了,憋悶在車裡幾日,難過異常,好容易捱到信陽州,方纔得以解脫。

這信陽雖爲州,但小得可憐,僅領有羅山一個郭縣,但就這一縣已不得了,因爲大名鼎鼎的聖壽禪寺靈山寺就在羅山境內。

信陽城也不大,但卻是遠近聞名的“一城三衙”,縣衙、州衙及南汝道衙門皆在城中。縣衙州衙也倒罷了,而坐落在西門內大街上的南汝道衙門可是非同尋常,一個正四品的按察副使坐鎮,掌管着河南小半個省的刑名。因此,西門外除了一些小鋪子、騾馬大店外,便是許多小店房,周邊州縣來申冤告狀的苦主大都寄住在這裡,西門口整日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因陌生面孔頗多,誇巴永吉的車馬,並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誇巴永吉命車停在一家名爲悅來的客棧跟前,店夥一見有客上門,忙迎了過來,誇巴永吉道:“是寂真師太的客人。”

店夥一怔,不再言語,將兩人引上二樓一間雅室,少頃,又送來壺毛尖綠茶,便退出房去,不再打擾。

郭丹鶴少年心性,自是不肯老實坐着,四下打量起這房間來。只見此間陳設雖然簡樸,倒也收拾得潔淨宜人,尤其是牆上一幅字,頗爲惹眼。尋常酒家單間,爲求雅緻,都會懸掛些當地名士的墨寶,但無非是些“花開富貴”“紫氣東來”之類的俗套,而這兒卻墨跡淋漓地寫着“得見青天”四個大字,雖算不上筆勢縱橫,但也是蒼勁有力。

郭丹鶴本想張口詢問,但見誇巴永吉像有滿腹心事,默默地一人坐着,只顧一杯接一杯地喝那茶水,也只好吐吐舌頭,硬生生地將話咽回肚裡。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郭丹鶴正無聊得昏昏欲睡,突聽“咯吱”一聲……

誇巴永吉甚是機警,“鏘啷”一下,抽繡春刀在手。只見“得見青天”四字之下的牆上,竟開啓出一扇小門來,這牆本就是木牆,在此佈置一道暗門,倒是嚴絲合縫,不易被人發覺。

“哈哈,施主莫驚,還認得貧尼嗎?”伴着話音,一老尼提着個包袱從暗門中走出。

郭丹鶴見她頭戴法冠,足登雲履,身着一件黃緞子僧衣,面目慈和,法相莊嚴,不禁爲她的氣度所折服。

誇巴永吉一見,面露喜色,忙收刀回鞘,一拱手道:“在下見過師太,多年不見,師太神采依然。丹鶴,快來拜見寂真師太。”

郭丹鶴雖不明就裡,但誇巴山長既然吩咐,同時又看這老尼清靜脫俗,如仙人一般,於是伏地叩頭,道:“郭丹鶴給師太磕頭了!”

寂真見郭丹鶴上來就行此大禮,又喜又憐,忙上前將她扶起,道:

“這就是丹鶴了?好孩子,好孩子!一切皆是註定,這孩子看來命中與我有緣。”

誇巴永吉一聽,觸動心事,心中一陣酸楚,摸摸郭丹鶴的頭,道:

“丹鶴,我有事情要辦,不便帶你同行,你在師太這裡寄宿幾日,我完事便會來接你。”

寂真聽誇巴永吉這麼一說,立馬會意,道:“好孩子,這裡山明水秀,最是避暑的好地當兒,住上幾日你便連家都不想回了。趁這時光,貧尼再教你些好玩的法術如何?”

郭丹鶴莫名其妙地被帶到這裡,莫名其妙地被留下盤桓幾日,心裡老大不爽利。成年人總覺小孩子矇昧無知,豈不知即便是幾歲孩童,心中也早已懵懵懂懂了。郭丹鶴明知事情有異,但自己卻被矇在鼓裡,哄來哄去,一路上的鬱氣這回終於爆發,氣惱道:“我不幹!誇巴山長,你騙人!陽明院裡一班同年好友,獨獨帶我千里迢迢趕到這裡,現下又找個由頭將我撇在這裡,是不是你們不想要我了?你說,你說!”

孝陵衛治理森嚴,軍令如山,平日裡在陽明院,別說如此公然抗命,就是對師長言語間稍有不恭,即刻便會受到責罰,但此時此刻,誇巴永吉怎麼也惱怒不起來,一臉尷尬地對寂真解釋道:“這孩子從小舞槍弄棒的,性情頑劣,不知禮數,師太不要見笑。”

看郭丹鶴鼓着兩個腮幫子,一張粉臉漲得通紅,寂真彷彿見到年輕時那個性烈如火的自己,心中更是認定與她緣分不淺,於是道:“哪裡,哪裡,這姑娘頗有男兒氣概,我倒是喜歡得緊呢!”

誇巴永吉扭頭望望郭丹鶴,輕輕嘆了口氣,從懷中摸出一封信來,道:“唉,這是指揮大人的手書,本想等你上山之後,由師太親手交予你看,現下你還是先看看吧。”

陸子淵在手書中將郭山雲之事和她上山學藝的安排皆詳說一番,郭丹鶴讀罷,一張小臉陡然變得灰黃,如同死了似的,大顆的淚珠從她稚氣的雙眸中滾落,進而變成一雙水線。

看郭丹鶴淚珠盈盈,悽楚不勝,寂真心中也難過異常,上前扶住郭丹鶴的雙肩道:“孩子,你孃親吉人天相,必能逢凶化吉。隨我來吧,莫要負了她一番囑託。”

誇巴永吉也道:“賢侄女,你孃親與我有手足之誼,就算拼得這身性命不要,我也要將她救出來。你要聽你孃親的安排,好好學藝,切莫讓郭氏絕學從此絕跡。”

陡逢人生之大變故,一個十餘歲的少女哪裡還能做別個思量,郭丹鶴含淚點了點頭,跪倒在地,分別向誇巴永吉和寂真各磕了三個響頭。

兩人心中難過不已,忙將郭丹鶴扶起,又言語寬慰一番。

少頃,寂真從包袱中取出一套破衣爛衫,道:“時候不早,還要趕路,丹鶴,你換上這套行頭,隨我回去。你的身份,不可爲外人所知,靈山寺中也就只有寂遠大師和我知曉,現下你穿這個上山,若有人問起,你就是我在化緣路上度來的花子。還得委屈你,在我靈山寺出家幾年。”

郭丹鶴咬着嘴脣,點點頭。

誇巴永吉道:“師太心思細密,安排妥帖,丹鶴交給你,那合該是她的造化,哪能說委屈二字。”

寂真道:“誇巴施主,你們遠道而來,舟車勞頓,貧尼本當請你們去靈山寺一敘,但事有特殊,多多怠慢。今晚你們在此歇息,我訂了兩間上房,並讓宋老闆安排下酒菜,恕貧尼不能奉陪之罪。”

誇巴永吉心中更贊寂真,早知道她一副大丈夫性格,但沒想到竟然是粗中有細,將一切事情,安排得如此妥當,忙客氣道:“已是多有叨擾,我等也即刻動身,在途中驛站歇息,不再煩勞師太。”

寂真道:“我曉得你們行事小心,不知底細的地方,絕不肯輕易落腳。這悅來客棧是宋士傑宋老闆所開,他爲人正直,又與靈山寺多有來往,知根知底,不妨事的,大可放心休息。”

誇巴永吉心裡一驚,道:“哦?難道是那個人稱狀王的宋士傑?”

寂真點點頭道:“不是他還有誰個?你看這機關暗門,尋常客店中怎生會有?還不是這宋士傑屢次替人打抱不平,恐仇家報復,才專門設置的。我這次選這裡,一則是因此地可靠,二來便是想借他的暗道,避256孝陵衛 人耳目,將丹鶴帶走。”

誇巴永吉喜道:“這般說來,這店我還是非住不可了。早聽說宋士傑之名,無奈未有機會一敘。”

寂真道:“阿彌陀佛,誇巴施主與宋老闆文俠武義,妙哉妙哉。那貧尼就先行告辭,待丹鶴學成之日,我定會有信告知。”

誇巴永吉起身將一隨身包裹雙手奉到寂真面前,道:“丹鶴在師太那裡,多有叨擾,陸大人命我奉上些許束金,望師太收下。”

寂真推辭不過,只好收下,包袱入手沉重,心知必然不菲。

誇巴永吉親手將郭丹鶴的行囊負於她的身上,並命軍士從車中取來滅靈鐗,郭丹鶴見到雌鐗,不禁又潸然淚下。

第12章 血蝙蝠第1章 話當年第2章 陽明院第10章 露神威第14章 信陽城第7章 黑鐵扇第12章 血蝙蝠第8章 靈山寺第9章 南京城第9章 南京城第9章 南京城第7章 黑鐵扇第14章 信陽城第9章 南京城第6章 司魂鈴第12章 血蝙蝠第7章 黑鐵扇第11章 授真功第11章 授真功第10章 露神威第7章 黑鐵扇第6章 司魂鈴第11章 授真功第2章 陽明院第10章 露神威第14章 信陽城第9章 南京城第2章 陽明院第2章 陽明院第6章 司魂鈴第6章 司魂鈴第4章 遊鬼市第8章 靈山寺第12章 血蝙蝠第7章 黑鐵扇第1章 話當年第11章 授真功第10章 露神威第10章 露神威第1章 話當年第6章 司魂鈴第12章 血蝙蝠第8章 靈山寺第6章 司魂鈴第13章 蹴鞠會第13章 蹴鞠會第2章 陽明院第12章 血蝙蝠第1章 話當年第7章 黑鐵扇第1章 話當年第9章 南京城第11章 授真功第8章 靈山寺第13章 蹴鞠會第11章 授真功第3章 年終考第12章 血蝙蝠第13章 蹴鞠會第5章 紅紙傘第10章 露神威第5章 紅紙傘第6章 司魂鈴第13章 蹴鞠會第4章 遊鬼市第2章 陽明院第13章 蹴鞠會第1章 話當年第4章 遊鬼市第12章 血蝙蝠第1章 話當年第11章 授真功第5章 紅紙傘第10章 露神威第8章 靈山寺第9章 南京城第4章 遊鬼市第8章 靈山寺第12章 血蝙蝠第6章 司魂鈴第11章 授真功第2章 陽明院第1章 話當年第10章 露神威第2章 陽明院第14章 信陽城第1章 話當年第1章 話當年第12章 血蝙蝠第5章 紅紙傘第4章 遊鬼市第6章 司魂鈴第8章 靈山寺第1章 話當年第12章 血蝙蝠第13章 蹴鞠會第9章 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