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河洛客棧

目送司馬魁出谷,風清揚回頭向諸葛劍慧望去,只見她一身銀裝素裹,未施粉黛,面色略顯蒼白,身形羸弱,楚楚可憐,好似禁不住一陣微風便要被吹倒一般,心下不禁大爲憐憫,柔聲道:“師姊你這幾個月都在這裡麼,真的是瘦了許多啊,怎麼如此不懂得珍惜自己……”諸葛劍慧一對美眸之中隱隱還帶着幾點淚花,輕輕擦拭了一下,淡然道:“多謝風師弟關心,我最近傷心過度,也未曾勤練劍法,身子自然顯得虛了些,不妨事的……”風清揚心道:“不知師姊是爲誰人傷心,諸葛師叔自不必說,齊師兄與我,究竟誰份量更重些呢……又在癡心妄想,她始終只當我是好朋友罷了,而齊師兄與她青梅竹馬,可是訂了親的……”不自覺的微嘆了一口氣。

只聽諸葛劍慧輕聲問道:“風師弟方纔退敵的兩招掌法頗爲精妙,一時看不出路數來,卻是何人所授?”風清揚微笑道:“師姊有所不知,那日風某墜下崖去,非但大難不死,還另有奇遇。”於是將這三個月的經歷簡要說了。

諸葛劍慧聽了大爲驚奇:“這路劍法的境界的確是超出我輩想像之外了,倘若當真能盡破天下招式,陸賊又何足道哉。”風清揚點頭道:“不錯,只要能得到這九劍的精髓,陸一梟最爲強橫霸道的‘紫雨聖針’便可用‘破箭式’破解。只是其中精髓,需要玄學易理輔助加以印證,這一點卻要仰仗師姊的家學淵源了。”諸葛劍慧念及大仇或可得報,心下一喜,嫣然笑道:“這方面我只學了爹爹的一點皮毛,你大可請教我伯父……”正在此時,遠處草廬內隱隱傳來一名老者低沉的**聲。

諸葛劍慧笑容登時止住,面色一沉:“不好,調虎離山,伯父危險……”招呼風清揚一齊向草廬飛奔而去。風清揚展開輕功,腳下不停,口中猶自問道:“諸葛伯父不會武功麼?”諸葛劍慧內力遠不如風清揚精湛,不敢開口,只是輕輕搖了下頭,顯得極爲擔憂。

二人轉瞬雙雙搶入昔日諸葛孔明曾經高臥的草廬之中,只見一名銀鬚老者已被兩個黑衣蒙面的劍客挾持住,一劍卡在脖頸之處,動彈不得。那老者正是諸葛彧之兄諸葛瑜,學得一身奇門遁甲之術,卻完全不會武功,桃花大陣既破,不防之下,一下便被兩個黑衣人制住。

諸葛劍慧面帶慍色,冷冷的道:“來者何人,藏頭露尾,手握長劍挾持一個絲毫不通武藝的老者,真爲我們劍客長臉啊。”其中一個略顯矮小的黑衣人有意壓低了聲音說道:“少廢話!儘快交出天書,我們便放過這個糟老頭子,否則,休怪我等無情了!”

風清揚倚天出鞘,猶豫再三,始終不敢出手,他深知以自己目前的功力,出劍遠沒有快到那個境界,而且他對倚天之鋒銳也毫無把握,深恐傷了諸葛瑜。而那黑衣人已經下了最後通牒:“諸葛女俠,再給你數三聲的時間考慮,一……”

諸葛劍慧已經接連受到打擊,實在無法再接受伯父這一世上唯一親人死去的可能,一對妙目緊閉,黛眉微蹙,額頭漸漸沁出點點冷汗,內心不斷掙扎,在“三”字即將數出之時,終於艱難的一字字道:“我說……天書在……”

風清揚再也無法看着諸葛劍慧忍受如此煎熬,心道:“不管這一劍是否成功,無論如何也要一試,即使會讓師姊恨我一生……”正欲出劍,眼前卻陡然出現一抹慘然的血色,卻是諸葛瑜老邁的身軀居然奮力向前衝去,脖頸被利劍劃過,眼見已是不活。

在場的四人都是一聲驚叫,誰也不會料到諸葛瑜居然會爲了一本天書自盡而亡。風清揚當即倚天出手,森然道:“魔教妖人,償命來罷!”出招不再留情,一劍分襲二人,卻是崑崙的兩儀劍法。兩儀劍法向來是兩人合使纔可發揮威力,而這一招信手拈來,兩個劍圈將兩個黑衣人罩住,功效已在兩人雙劍之上。

一高一矮兩名黑衣人見這一劍劍勢驚人,遠非自己所能抵擋,狼狽避開,迅速向屋外逃去,風清揚發足追了兩步,卻見二人身法似曾相識,再一眼瞥見那瘦高的黑衣人額頭上隱隱顯出紫氣,不禁暗自詫異:“紫霞神功?居然是氣宗門下!和那司馬魁竟不是一夥的?”畢竟擔心以諸葛劍慧現在的心境難免做出傻事來,便又匆忙退回草廬之中。

正欲對諸葛劍慧說兩句安慰的話,卻見到她坐在諸葛瑜屍體一邊,面色平靜如水,看不出半點傷心的樣子。風清揚走過去輕輕握住諸葛劍慧的纖纖玉手,柔聲道:“師姊,傷心就哭出來罷,切莫憋壞了身體。”

諸葛劍慧只淡淡的道:“無妨,一會煩勞風師弟助我一臂,將我伯父葬了,好讓他入土爲安。”將雙手自風清揚手中緩緩抽了出來,起身向書房走去。風清揚答應一聲,便也跟了進去。

這書房的規模令風清揚驚奇不已,比主廳還大許多的屋子之內,擺滿了各類書籍,浩如煙海,汗牛充棟,卻又分門別類,存放的極爲整齊,何止千萬之數。諸葛劍慧尋找了良久,終於在一處專放史書的書櫃前停了下來,從左數起,數到第五十四時,將那本史書取了下來,卻是一本唐朝房玄齡等合著的《晉書》,翻開數頁,裡面赫然便是一本簿冊,上書“武侯天書”四字,頗爲遒勁,當是昔年姜維親筆所書,纔有這番意境。

風清揚奇道:“這就是‘武侯天書’麼?”諸葛劍慧嘆道:“不錯,伯父只傳了我尋找天書的口訣,至於天書,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將天書翻了幾頁,續道:“先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活了五十四歲便星落五丈原,因此口訣中用到了五十四這個數字……若是將天書夾在《後漢書》或是《三國志》之內,只怕人人都會尋着,祖輩們心思機敏,將天書置於這不起眼的《晉書》之內,果然妙不可言。”風清揚又道:“書中兵書戰策,師姊可看得懂?”諸葛劍慧卻將天書合了起來,漠然道:“如你所說,我輩江湖中人,要看懂這兵書又有何用?我只是確認一下這是否是真跡罷了,畢竟是祖上世代傳下,不能在我這一輩被人奪去。”

風清揚略微一怔,復又問道:“恕風某冒昧,敢問師姊,我們還去找陸賊報仇不報?”諸葛劍慧面無表情,機械的答道:“當然,此仇不共戴天。”風清揚只得道:“下月陸賊將前往洛陽丐幫總舵,因此我們下一步要去洛陽。”諸葛劍慧淡然道:“待我將此處收拾一下,明日便與你上路。”

二人將諸葛瑜草草葬在了諸葛彧的墓旁,收拾了一番谷內依舊煙霧繚繞的桃花殘陣,夜間在草廬內分房間歇息了一晚。次日清晨在諸葛瑜、諸葛彧的墳前行禮作別之後,便一齊出谷。又在襄陽購置了兩匹駿馬,仍舊出北門一路北上,朝着洛陽方向而去。

風清揚一路盡力講述着各地的風土人情與奇聞異事,替諸葛劍慧排解心中的莫大憂愁。一連數日,諸葛劍慧心情才略好些,主動要求風清揚將獨孤九劍的“總訣式”背給她聽,之後便逐字逐句的將自己所學的玄學易理加以解釋,再由風清揚將其與後面八式的具體破招之法相印證。如此一路到得洛陽,不僅旅途少了許多煩悶,二人對劍術的理解也都上了很大的一個臺階。

風清揚在城內一番詢問,終於尋着了遠近聞名的河洛客棧,在門外便高聲呼喝:“小二,要兩間清靜的上房,順便把我這兩匹馬好好伺候着!”誰知半天后纔有一個店小二模樣的青年懶洋洋的迎了出來,唱了個喏賠罪道:“這位爺來得不巧,今兒個上房滿了,只剩下兩間柴房,要不二位將就下?”

風清揚奇道:“河洛客棧可是洛陽第一大的客棧,眼下不過是午時,天色尚早,怎麼說滿就滿了?莫要騙我,爺可不缺銀子。”說罷便大步向大堂內走去,但剛到門前,腳步便慢了下來,只見大堂之內,一張張酒桌之上,居然是清一色的乞丐,有的邋遢不堪,虯衣百結,面上鼻涕唾沫直流;有的卻儀表堂堂,衣服上除了幾個補丁,顯得還頗爲整潔。

那小二趕上來嘿嘿一笑:“這位爺,難不成我們客棧會有生意不做麼?明日便是一年一度的丐幫大會了,本店幾乎被各地蜂擁而來的丐幫弟子們包下了,所以……實在是對不住二位。”這時諸葛劍慧牽了馬過來溫言道:“我們的馬匹需用上等的草料好生餵養,我們便住柴房,將就一夜也無妨的。”風清揚見諸葛劍慧同意,也便不好再說甚麼,將小二支去牽馬,對諸葛劍慧道:“大堂之內,當是丐幫淨衣與污衣兩大派系的弟子,我們還是不要招惹的爲妙,只用些飯食便去柴房休息,養精蓄銳,準備明日的大戰。"

第五十六章 望帝春心第二十七章 打狗大陣第五章 蜂飛蝶舞第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二十六章 河洛客棧第七十七章 五大掌門第五十二章 修羅九斬第五十七章 天魔輪迴第三十一章 暴雨梨花第十四章 五行旗主第十四章 五行旗主第五十五章 莊生曉夢第六十一章 魔教教主第六十四章 七星聚會第四十五章 乾清七瑞第五十四章 九陰九陽第七十五章 鯤鵬展翅第九章 葵花寶典第六章 千曉書生第七十六章 驚世賭約第四十八章 蝴蝶幽谷第九章 葵花寶典第二十七章 打狗大陣第三十八章 龍戰於野第七章 蝶谷傳人第九章 葵花寶典第五十九章 千仞黑木第四十一章 吸星大法第十七章 天煞孤星第六十四章 七星聚會第十四章 五行旗主第四十三章 鶴唳雲霄第四十章 任我獨行第二十六章 河洛客棧第五十四章 九陰九陽第六十章 東方不敗第七十六章 驚世賭約第十五章 斷龍巨石第五十章 波斯聖使第三十四章 公羊羽化第六十五章 破軍貪狼第十三章 岱宗如何第二章 青龍白虎第六章 千曉書生第十七章 天煞孤星第七十五章 鯤鵬展翅第五十五章 莊生曉夢第十四章 五行旗主第十四章 五行旗主第七十章 金翅大鵬第四章 潛龍勿用第二十五章 武侯天書第四十四章 金針渡劫第五十六章 望帝春心第六十八章 萬劍歸宗第五十二章 修羅九斬第四十四章 金針渡劫第八章 五嶽劍派第一章 逍遙先生第七十四章 梟雄年少第五十五章 莊生曉夢第五十八章 廣陵散絕第五章 蜂飛蝶舞第六十章 東方不敗第六十六章 花斑惡豹第二十七章 打狗大陣第六十四章 七星聚會第三十章 龍吟劍嘯第六十九章 鷹擊長空第三十九章 洛陽水席第十章 金玉滿堂第五十八章 廣陵散絕第四十四章 金針渡劫第四十一章 吸星大法第十一章 五色琉璃第六章 千曉書生第四十七章 執子之手第八章 五嶽劍派第五十五章 莊生曉夢第六十七章 逍遙酒仙第八十章 金剛不壞第四十二章 白虎嘯傲第六十八章 萬劍歸宗第二十三章 劍冢孤魂第十五章 斷龍巨石第六十三章 青梅煮酒第六十四章 七星聚會第六十七章 逍遙酒仙第八章 五嶽劍派第三十五章 五行秘籍第十八章 劍指天下第二章 青龍白虎第七十九章 橫秋劍氣第六十四章 七星聚會第十六章 逆運真經第二十章 突如其來第十三章 岱宗如何第六十九章 鷹擊長空第十二章 伯牙子期第五十七章 天魔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