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塵埃落定

塵埃落定

北京進入了最美的季節。九月末的北京一派深秋的景象,紅葉如火,金菊綻蕊。天安門廣場上佈置一新,鮮花盛開,彩旗高掛。

35週年的國慶就要到了。國慶到來之前,還有一個喜慶的日子,提前掀起了全國人民慶祝的**。

1984年9月26日,中英兩國政府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的草簽儀式。

草簽儀式在人民大會堂的西大廳舉行。上午9時剛過,上百名中外記者就進入了會場。其中的幾十名香港記者更是快人一步,搶佔了有利的拍照位置。

會場中央有一張鋪着墨綠檯布的長桌,中央插着中英兩國國旗。《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文本用紅色絨布套着擺放在桌面上。正對着長桌的牆上掛着一幅“松柏長青”的巨型壁畫,畫面上蒼松翠柏,鬱鬱蔥蔥。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記者們緊張地調試着手中的攝影機、錄音機,做最後的檢查。

草簽儀式的消息早已傳遍大江南北。此時,在香港各企業、機關、學校等單位裡,人們都聚在電視機前,期待着草簽儀式的開始。

在平素熱鬧的鴨寮街,原本充斥着流行歌曲的街道上,此時也迴響着草簽現場直播的聲音。

9時55分,中國方面出席簽字儀式的代表周南、姚廣等25人進入會場。稍後,英國方面的簽字代表伊文思、尤德、麥若彬等人也走了進來。

雙方人員熱情的握手後,周南和伊文思分別坐在長桌的左右兩方,桌後分三排站着幾十名中英官員。

時鐘終於指向了10時整。歷史性的時刻來到了。

在凝聚着千萬人目光的長桌前,周南和伊文思神態莊重地坐了下來。他們拿起簽字筆,先後在三份協議文本上簽字蓋章。

這看似簡單的一幕卻意義重大。它既是宣告經受百年屈辱的香港即將脫離殖民統治,又見證着中國人民的自強和新生。這一剎那,整個會場被瞬間亮起的閃光燈照得如同白晝,歷史永遠被定格在這一刻。

簽字儀式結束,周南和伊文思起立交換文本,會場內的掌聲經久不息。中英兩國代表團的成員情不自禁地擁抱在一起。兩年的漫長談判,他們是對手,卻也成了相熟的朋友。此刻,卸下了各自擔負的使命,他們終於不負衆望。

周南舉起酒杯,代表中國代表團致辭:“我們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首先要歸功於兩國領導人的遠見卓識。雖然今天只是協議草簽,還要依照各自的法律程序進行審議,並於今年年底前正式簽署。但無論如何,我們已經在一起邁過了決定性的路程。”

接下來,伊文思也代表英國談判代表團,對中國代表團表示由衷的祝賀。

在整個談判過程中,港督尤德顯得舉足輕重。他一場不落地參與了歷時14個月的談判。在參加完草簽儀式後,匆忙趕回香港。當晚,尤德在香港立法局召開特別會議,仔細向與會人士介紹了中英協議。

尤德強調說:“凡是協議各款涉及到的所有人,也許不會對這份協議感到滿意,但沒有任何一項協議會使人人都感到滿意。在過去兩年的秘密談判中,我們在一直審慎地注意着並充分考慮香港人的看法。”

尤德說這些話是有深意的。英國政府一直擔心中英簽訂協議後,會引發香港人心浮動。實際上之前的**一直是港英政府暗中授意的,但現在他們反而害怕香港民衆再起波瀾。

事實證明,英國政府完全是杞人憂天。中英協議簽訂後,香港股市在經歷了數日低迷後,轉頭急升,恆生指數重新突破1000大關,創下5月份以來最高紀錄。

爲了儘早讀到中英協議草案的內容,大批香港居民冒着小雨在報刊亭外排起了長隊。在灣仔政務處門口,數以千計的市民圍着軒尼詩道一直排到菲林明道。工作人員雖然已經安排通宵發放協議資料,但入夜不久資料就告罄了,許多市民失望而歸。

香港記者四處收集着市民對草簽協議的看法,發現原來人們心中早有定論。

“這協議再好不過了。我相信中國所採取的行動,也就是香港人準備採取的行動。”這是一位家庭主婦說的。

“我相信,中英協議草簽後,有助於香港市民對房地產市場恢復信心。”這是一位房地產商。

“我們可以安心上班了。事情已經清楚了,不用爲前途擔心了,繼續服務市民就好。”這是一位公務員。

香港的穩定也讓英國政府鬆了一口氣。正在香港訪問的一位國會議員走上街頭。他通告英國

政府,親眼看到了香港的穩定和市民對迴歸歡迎態度。

英國國內,對於一向鬧分裂的政界來說,竟然出乎意料地普遍表現出對中英協議的歡迎。9月26日,正在紐約參加聯合國會議的英國外交大臣傑弗裡·豪代表官方做出了最後迴應:“對於香港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好地協議。這個協議是能經得住歷史考驗的。它不僅是一份詳盡的具有國際約束力的協議,更是一份符合中英雙方利益的協議,這也是我們支持這個協議的真正原因。”

同樣的,在北京,草簽儀式剛剛結束,記者們就衝出人民大會堂,來到旁邊的天安門廣場上,對羣衆進行採訪。

一羣大學生興高采烈地告訴記者:“我們高興,我們自豪,我們爲是中國人自豪。”

一位外地遊客說:“我今天有兩件喜事,一是終於來到了天安門,償了自己的心願。二是香港要回來了,償了中國人民的心願。”

一位沉穩的退休幹部說:“我想,英國人將香港還給我們是大勢所趨,香港永遠是中國的。”

中國政府也在適當的時間表達了對中英協議的期待。

10月2日,中國政府總理在接見香港政界知名人士訪問團時表示,中英協議是世界現代史的一件大事,中英政府採取互諒互讓的態度是這個協議簽訂的基礎,也是日後執行香港迴歸進程的基礎。

10月3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港澳同胞國慶觀禮團。鄧小平風趣地說:“我希望能活到1997年,親眼看到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現在有些人擔心我們這些人不在了,政策會變。我要感謝大家對我們這些老頭子的信任。我要說,政策不會變,誰也變不了。五十年以後,大陸發展起來了,那時還會小裡小氣地處理問題嗎?”

會場內一片笑聲,鄧小平看着港澳同胞代表,深切地提出他的期望:“希望你們轉告香港500萬人民,站在民族立場上,維護民族的大局,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維護香港的繁榮與穩定,爲1997年政權順利移交做貢獻。”

香港一直是東亞璀璨的明珠,卻從未像現在一樣接受來自全世界的炙熱目光。出乎意料的平靜讓很多人欣喜,卻也少不了別有用心之人的嘆息。很快,全世界的新聞記者又尋找到了新的焦點:中英兩國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哪一天正式簽字?

英國外交部、首相官邸統一對外口徑,協議肯定在1984年年底前簽字,但拒絕透露具體日期。

倒是撒切爾夫人對英國政府的遮遮掩掩感到不滿,她對媒體表示希望儘快和中國政府簽字。

可惜,講究紳士風度的英國人沒有看出撒切爾夫人的心思。作爲一名果斷的政治家,撒切爾夫人敏銳地意識到香港迴歸後對英國經濟的影響。

中英協議草簽後,外國企業在香港的投資不減反增。企業家們都是精明的,既然中國政府明確表示香港地位不會改變,那爲什麼不趁早佔領陣地呢?協議中提到的特惠關稅、通貨交換、自由港地位,這些對於投資者來說無一不具有不能抗拒的誘惑力。

這個時候就看出各個國家之間的精明程度了。美國和日本當仁不讓,率先出手。

美國花旗銀行當即宣佈在香港成立數家貿易公司。

日本某建築公司宣佈投資在香港修建一棟25層商業中心,開辦香港最大百貨公司。

wωw ⊕ttk an ⊕C ○

沒敢等撒切爾夫人的怒氣表現出來,醒過來的英國人急忙從香港電話公司購買了2.5億美元的股票,總算在這場全球轟動的投資戰中搶到了一席之地。

撒切爾夫人並不滿足,她通知政府迅速安排前往中國訪問的事宜。她打算和中國政府談談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的修建工程。法國人已經將核設施安裝的工程搶走了,她一定要讓英國電氣公司把非核部分的設備包下來,這也是一筆數億美元的生意啊。

前往北京的日期終於近了。在撒切爾還未啓程之前,中國政府就通過新華社向全世界表示,中方將隆重、熱情地接待以英國首相爲首的英國客人。

事實上,由來自香港政府、工商界、勞工界、法律界等101名代表組成的觀禮團,在12月18日就已經乘機飛往北京。這一天,天安門前早早就懸掛了中英兩國國旗,長安街上彩旗飄舞,中國人民將以最高規格歡迎遠來的客人,真正友好的客人。

同樣,撒切爾夫人在倫敦希思羅機場登機前接受了英國廣播公司的採訪,她說:“我相信,這一協議將受到尊重,我們雙方都有義務,我們通過總理級來簽署就表明中國同聯合王國都會對香港將來保持現在的生活

方式承擔義務。”

飛機跨越了九個時區的阻隔,北京時間晚8時30分,撒切爾夫人的專機降落在首都機場。

優雅的國賓車隊將撒切爾夫人送入了釣魚臺國賓館,她又住進了熟悉的12號樓。這一晚,撒切爾夫人睡得很香甜。

19日上午,撒切爾夫人在港督尤德、首席談判代表伊文思、外交大臣傑弗裡·豪、駐華大使柯利達的陪同下,參加了中國政府總理主持的歡迎儀式。

這一天的日程安排得很緊湊。離開人民大會堂,撒切爾夫人又趕回釣魚臺會見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

冬日的陽光曬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撒切爾夫人和李先念主席的會面也很愉快。

李先念主席頗有感慨地說:“每天世界上都會有很多麻煩,但不論有多麻煩,只要坐下來談判,總是可以解決的。”

撒切爾夫人贊同道:“談判是必要的,只要有耐心和相互信任,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午宴過會,撒切爾夫人又趕到中南海,會見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會見結束時,胡耀邦送了兩件禮物給撒切爾夫人,一件是新出版的中文版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另一件是最新出版的英華大辭典。

胡耀邦告訴撒切爾夫人,現在中國有5000多萬人在學習英語,中英兩國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交流。

撒切爾夫人再一次感到中國領導人對中英協議的重視和自豪,她幽默地回答:“看來我們也要有更多的人學習中文才好。”

這場穿梭式的會談以鄧小平的最後出場作爲終點。撒切爾夫人又一次見到了這位讓她敬佩的老人。這次會談是輕鬆愉快的。知道撒切爾夫人的下一站是訪問美國,鄧小平請她轉達對里根總統的問候,並祝賀他競選勝出,連任美國總統。

爲中美領導人充當架構友誼橋樑的使者,撒切爾夫人頓覺自己身價倍增。

冬天的北京天黑得很早,隨着太陽的西沉,璀璨的燈光重新照亮了這個萬衆矚目的城市。當晚17時30分,中英聯合聲明的正式簽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10億中國人和500萬香港居民通過電視直播見證着這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

西大廳,長桌上靜靜擺放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的正式文本。中國國家總理趙紫陽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分別在本國國旗一側入座。鄧小平、李先念及其他與會人員分列站在桌後。

趙紫陽和撒切爾夫人用當時著名的國產英雄鋼筆,代表本國政府鄭重在聯合聲明上簽字蓋章,然後二人起身微笑握手,交換文件,並再次握手。

這一剎那,照相機快門按動的聲音甚至壓過了潮水般的掌聲,現場的200多名中外記者唯恐遺漏這見證歷史的時刻。

中英兩國領導人隨即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趙紫陽說:“我們完成了一項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任務。確保中英聯合聲明不受干擾地全面實施,符合中英兩國的共同利益,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中國政府願繼續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同英國一道,力促這一目標的實現。我們也希望廣大香港同胞和各界人士同心協力,爲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更加美好的未來做貢獻。”

撒切爾夫人說:“中英協議的簽訂是香港這塊土地生活中的里程碑,是中英關係進程中的里程碑,也是國際外交史的里程碑。我保證,英國政府將在它的權利範圍內盡力使這一協議成功地貫徹執行。我要高度讚揚中國領導人及參加中英談判的中方官員,你們所表現出的非凡眼光和遠見,值得我們欽佩。”

趙紫陽和撒切爾夫人講話一結束,全場的氣氛立即活躍起來。鄧小平、李先念笑容滿面地走到撒切爾夫人面前,舉起香檳酒,熱烈祝賀中英雙方完成了一件影響深遠、具有歷史的大事。出席簽字儀式的國務委員兼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姬鵬飛、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吳學謙和中國有關部門負責人,英國外交大臣傑弗裡·豪和其他英國貴賓以及應邀專程來京觀禮的101位香港各界人士,也熱烈鼓掌,相互碰杯,祝賀之聲經久不息。

在場的中國人臉上帶着滿滿的笑容,這是勝利的笑容,自豪的笑容,自信的笑容。近一個世紀以來,愛國志士空有一腔熱血,面對侵略者卻無能爲力。今天,我們有自強自立的祖國作爲後盾,一洗百年恥辱,在國際舞臺上維護了民族的尊嚴。

至此,中英兩國關於香港主權問題已無爭議,香港迴歸已成定局。這段紛紛揚揚的百年公案,終於塵埃落定。

(本章完)

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塵埃落定第一章 香江回眸_騰飛的經濟第一章 香江回眸_歷史遺恨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塵埃落定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中央代表團赴港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人心所歸第一章 香江回眸_歷史遺恨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莊世平: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感懷第一章 香江回眸_殖民地政治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迴歸前夕的狂歡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人心所歸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主權是不能討論的”第一章 香江回眸_歷史遺恨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主權是不能討論的”第三章 過渡階段_百年未有,港人自選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迴歸前夕的狂歡第六章 櫛風沐雨 紫荊更豔_“九七港元保衛戰”第一章 香江回眸_大衆符號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錢偉長:追憶香港區旗、區徽設計過程第一章 香江回眸_歷史遺恨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神州不眠夜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翟暖暉:香港迴歸夜見聞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駐港戰士李永華等人:駐軍香港的日子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一國兩制”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駐港戰士李永華等人:駐軍香港的日子第一章 香江回眸_殖民地政治第三章 過渡階段_我們心裡很踏實第一章 香江回眸_歷史遺恨第一章 香江回眸_騰飛的經濟第三章 過渡階段_我們心裡很踏實第三章 過渡階段_一波三折的《香港基本法》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塵埃落定第三章 過渡階段_百年未有,港人自選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麥理浩的秘密試探第一章 香江回眸_騰飛的經濟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會談風波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迴歸前夕的狂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錢偉長:追憶香港區旗、區徽設計過程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麥理浩的秘密試探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翟暖暉:香港迴歸夜見聞第六章 櫛風沐雨 紫荊更豔_“九七港元保衛戰”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莊世平: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感懷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會談風波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會談風波第一章 香江回眸_殖民地政治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中英聯合聲明》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塵埃落定第三章 過渡階段_一波三折的《香港基本法》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駐軍接管防務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中央代表團赴港第一章 香江回眸_騰飛的經濟第三章 過渡階段_我們心裡很踏實第三章 過渡階段_我們心裡很踏實第三章 過渡階段_一波三折的《香港基本法》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莊世平: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感懷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翟暖暉:香港迴歸夜見聞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主權是不能討論的”第一章 香江回眸_大衆符號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中英政權交接之時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主權是不能討論的”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血濃於水”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駐港戰士李永華等人:駐軍香港的日子第三章 過渡階段_香港駐軍的故事第六章 櫛風沐雨 紫荊更豔_香港與內地的雙贏第三章 過渡階段_末代總督的慘敗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神州不眠夜第三章 過渡階段_香港駐軍的故事第三章 過渡階段_一波三折的《香港基本法》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麥理浩的秘密試探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特區政府成立暨就職儀式第一章 香江回眸_大衆符號第三章 過渡階段_紫荊花誕生的故事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人心所歸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鐵娘子”來華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駐軍接管防務第一章 香江回眸_大衆符號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柯華:我所目睹的香港迴歸談判片段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駐軍接管防務第六章 櫛風沐雨 紫荊更豔_“九七港元保衛戰”第六章 櫛風沐雨 紫荊更豔_香港與內地的雙贏第一章 香江回眸_騰飛的經濟第三章 過渡階段_紫荊花誕生的故事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人心所歸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錢偉長:追憶香港區旗、區徽設計過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柯華:我所目睹的香港迴歸談判片段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特區政府成立暨就職儀式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主權是不能討論的”第一章 香江回眸_大衆符號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會談風波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莊世平: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感懷第三章 過渡階段_香港駐軍的故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駐港戰士李永華等人:駐軍香港的日子第一章 香江回眸_歷史遺恨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塵埃落定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鐵娘子”來華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迴歸前夕的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