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謠言”

第191章 “謠言”

當朱瞻壑把黎利等人的罪證拿出來時,這場告御狀的鬧劇,也終於迎來了結局。

黎利等人被當場拿下,交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共同審理,錦衣和東廠協助,三法司和兩大特務機構伺候之下,這樁案子顯然被辦成了鐵案,黎利等人也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翻身的機會。

至於劉進這些彈劾朱高煦的官員,雖然沒有受到什麼責罰,但也被朱棣藉機發難,狠狠的罵了一頓。

“瞻壑,你這場好戲演的真不錯,看看那幫御史,被朕的狗血淋頭,卻不敢有半分反駁,實在是痛快!”

回到武英殿後,朱棣對朱瞻壑暢快的大笑道。

雖然平時他也經常罵官員,但卻不像這次有理有據,罵的官員還不了嘴。

“這都是皇爺爺您教導有方,另外還有錦衣衛也幫了我的大忙。”

朱瞻壑十分謙虛的道。

“不管怎麼說,這次你爹幫朕消除了交趾的隱患,你又幫我教訓了一下朝中的那些大臣,朕心甚慰!”

朱棣說到朱高煦時,臉上也露出幾分欣慰之色,雖然自己這個兒子平時太驕橫,但關鍵時刻還是挺有用的,早知道如此,當初就應該早點將他放出去。

“對了!”

朱棣想到朱高煦,忽然又想到一件事,於是皺眉道:“最近京城都在傳,說伱爹要去天竺的事,這件事知道的人很少,怎麼會傳出去?”

“這件事我也聽說了,不過這也很正常,下西洋的船隊估計已經到交趾了,我爹那邊也準備好了船隻,雙方一會合,去天竺的事自然也隱瞞不下去了!”

朱瞻壑一臉理所當然的回答道。

“這倒也是,說起來你爹去天竺這件事,本就是光明正大,也沒什麼可隱瞞的,甚至在國內宣揚一下,說不定還能吸引一些有野心的人前去投靠。”

朱棣聞言也微笑的點了點頭。

“皇爺爺還真猜對了,這幾天還真有不得志的書生跑去王府,說要輔佐我爹開創一番宏圖大業,我沒答應也沒拒絕,畢竟現在我爹現在最需要的是開疆拓土的武將,這些讀書人去了也沒什麼大用。”

朱瞻壑也笑着回答道。

“那你可錯了,這些讀書人還是挺有用的,畢竟你爹打下來的疆土,也需要官員去治理,光靠一個楊士奇可不行,而讀書人哪怕再落魄,至少也識文斷字,做個基層的小官還是可以的,所以對那些投靠的人,你也不必客氣,直接收下就是了。”

朱棣卻不贊同朱瞻壑的話。

“那……孫兒可就不客氣了!”

朱瞻壑聞言大喜,當即也高興的道。

他當然知道治理地方需要官員,但對這些讀書人,他還是十分謹慎的,怕朱棣認爲自己貪心,剛挖走一個張興,現在又開始挖大明的讀書人,所以纔不敢貿然收下。

不過現在有了朱棣的點頭,那朱瞻壑可就沒什麼顧忌的了。

“你小子就別和我耍心眼了,以後有什麼需要,你儘管開口就是,不要有什麼顧忌,另外你爹這一去,需要的錢糧物資也不在少數,雖然大頭由我出,但你們王府的開支也肯定會增大不少,怎麼樣,能不能撐得住?”

朱棣瞪了朱瞻壑一眼,他那點小心思,當然瞞不過他的眼睛。

不過朱棣還是心疼自己的兒孫,特別是對朱高煦這個兒子,他也覺得有些虧欠,因此最後還是忍不住關心的問道。

“皇爺爺教訓的是,前段時間我爹讓人送信,的確要走了一大筆錢,爲此我娘還抱怨了幾句,現在還只是開始,以後我爹那邊要用錢的地方會更多,所以我也要多想點聚財的辦法。”

朱瞻壑不敢再耍滑頭,實話實說道。

“行吧,你小子的鬼主意多,缺錢這種事你就自己先想辦法,如果實在不行再來找朕。”

朱棣也有心鍛鍊一下朱瞻壑的能力,並沒有大包大攬。

“謝皇爺爺的信任!”

朱瞻壑再次行禮道,隨後這才告辭離開。

出了武英殿,朱瞻壑這才鬆了口氣,朱高煦要去天竺的消息,是他讓王府的管事悄悄傳出去的,現在已經鬧的滿城皆知,雖然還沒有證實,但這麼新奇的事情,而且還關係到朱高煦,自然引得無數人議論。

“皇爺爺不會知道是我傳出去的消息吧?”

朱瞻壑這時低語一聲,越想越覺得朱棣可能猜到了,不過這件事本來也沒辦法再保密了,朱棣也沒有怪罪,算是默認了。

“管他呢,反正消息都已經傳出去了,接下來就可以開始下一步的計劃了!”

朱瞻壑忽然再次低語一聲,隨後大步離開了皇城。

當天下午,關於朱高煦要去天竺的流言又有了新料,據說朱高煦要去天竺,花費十分巨大,因此漢王府入不敷出,所以開始處理手中的一些田產鋪面。

這個消息一出,立刻引爆了整個京城的輿論,特別是一些商家接觸過王府的管事後,證實王府的確要賣掉一些田產店鋪時,這下也從側面證實了朱高煦要去天竺這件事。

如果說之前的流言還只限於街頭巷尾,那麼現在王府開始賣田產後,也終於引起了京城上層的注意,一些官員和勳貴們也私下裡議論紛紛,討論着這件事的真假?

有人覺得這件事是真的,畢竟傳言說的有鼻子有眼,各個方面都對得上,而且王府也的確在賣田產,這絕對不可能是巧合。

但也有人覺得是假的,畢竟哪有人放着好好的王爺不做,跑去天竺那種地方吃苦?

但瞭解朱高煦性格的人卻覺得,別人可能做不出這樣的事,朱高煦肯定做得出來。

不管外界怎麼議論,反正王府手中的田產開始一點點的賣出去了。

漢王妃看着手中的地契一點點減少,即不捨又高興的對朱瞻壑道:“兒子,還是你有辦法,竟然想到造謠說你爹要去天竺,這下無論賣多少田產,別人都不會懷疑和遷都有關了!”

“這個……”

朱瞻壑猶豫了一下,漢王妃到現在還被矇在鼓裡,他也在考慮自己是不是要告訴她實情?

(本章完)

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849.第849章 奧斯曼船隊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第119章 朱棣的決斷(上)539.第539章 藏傳佛教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851.第851章 依弗港之戰(下)480.第480章 遺漏的事(上)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913.第913章 漢人議員471.第471章 一個教訓(上)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290.第290章 生與死的距離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戰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第107章 長史的人選617.第617章 轉移人質393.第393章 林立志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836.第836章 大災之年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604.第604章 朱高煦歸來(下)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第258章 交權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665.第665章 進軍中亞414.第414章 盤問第272章 準備禮物593.第593章 一枚藥丸710.第710章 你想回威尼斯嗎?第204章 城東半山寺608.第608章 殺進京城(上)第124章 真兇浮出水面408.第408章 驛站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664.第664章 作坊(下)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737.第737章 內奸(下)第199章 明東陵916.第916章 救人945.第945章 御駕親征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483.第483章 大明情報網(上)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第108章 吃着火鍋唱着小曲745.第745章 寧安公主604.第604章 朱高煦歸來(下)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935.第935章 阿伊麗717.第717章 家事(上)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703.第703章 掌控交趾的經濟命脈600.第600章 大哥你懷疑錯人了503.第503章 報紙第31章 拍賣(新書求推薦收藏)849.第849章 奧斯曼船隊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336.第336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69章 朱高煦的圓夢之旅786.第786章 研製新火藥847.第847章 移民安置(下)第149章 滿城皆知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440.第440章 郭縣令932.第932章 二手戰艦447.第447章 新老移民(下)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771.第771章 商談(上)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報312.第312章 費盡心思出海950.第950章 撤軍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641.第641章 白銀運輸第275章 壽宴(上)522.第522章 團聚343.第343章 壹岐海戰(上)第114章 東廠的誕生(下)953.第953章 攔截970.第970章 土木堡之敗(下)第223章 劉家港590.第590章 得罪所有人833.第833章 青州號343.第343章 壹岐海戰(上)796.第796章 晴晴487.第487章 阿魯臺的計劃480.第480章 遺漏的事(上)第98章 毀滅你,與你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