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自願報名

第193章 自願報名

朱高煦在九真港宴請下西洋的官員,只見他身居主位,右邊坐着鄭和,左邊則是張忠,而在張忠旁邊,則是一個小小的百戶常威。

剛開始船隊的官員也有些不理解,畢竟常威剛入軍中,資歷很淺,又不像張忠那樣是漢王的子侄輩,怎麼會坐在上位?

不過很快就有知情的人將常威的出身講了出來,當然最重要的是,常威的妹妹已經與漢王世子訂婚,所以算起來常威也是半個漢王府的人。

得知了這一消息,酒宴上許多人都用羨慕或嫉妒的目光看向常威。

畢竟常家雖然顯赫,但卻早已經沒落了,卻沒想到在常威這一代,竟然又攀上漢王府的高枝,這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事情。

面對衆人的目光,常威顯然很不自然,畢竟他希望靠自己的能力振興家族,而不是靠自己妹妹的婚事上位。

因此在酒宴上,常威也顯得坐立不安,希望這場酒宴能早點結束。

“常兄,是不是感覺很不舒服?”

張忠發現了常威的異常,於是笑呵呵的湊過來低聲問道。

“這些人的目光的確讓人不舒服。”

常威實話實說,他和張忠之前一塊上船,在船上同甘共苦,也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其實你不必在意這些人的目光,你妹妹嫁給瞻壑,本就是一樁良緣,而你也註定是瞻壑的大舅哥,這個身份伱無法改變,與其在意這些,還不如用行動來證明自己!”

張忠笑着低聲勸道。

做爲過來人,張忠早就不在意別人的目光了。

“我明白,多謝張兄!”

常威聞言點了點頭,向張忠道謝道,終於感覺好受了一些。

等到酒宴結束,楊士奇安排鄭和等人休息。

趁着這個機會,常威這才單獨找到朱高煦行禮道:“拜見王爺!”

“嗯,你妹妹嫁給瞻壑,咱們也是親家了,你以後就跟着我幹吧!”

朱高煦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就對常威吩咐道。

“這可不行,我還要下西洋,沒有朝廷的命令,我不可能留在交趾啊?”

常威聞言也露出爲難的神色,當初他想投靠朱高煦被拒絕,現在好不容易尋了個正式的官職,自然也不願意輕易放棄。

“誰說讓你留在交趾了?我也要下西洋,你們船隊有一半的人馬,本就是要劃到我手下的。”

朱高煦得意一笑道。

“您也要下西洋?”

常威聞言大吃一驚,顯然並不知道這件事。

朱高煦下西洋這件事,本來知道的人就很少,船隊中除了鄭和與王景弘等少數幾個高層外,連常威這些中層將領也不知道。

“我不光要下西洋,而且還要去獅子國和天竺,在那裡打下一片屬於我朱高煦的江山社稷,怎麼樣,你有沒有興趣跟着我做個開國功臣?”

朱高煦倒是十分耐心的解釋道,這也就是常威是自己兒子的大舅哥,換做別人,他肯定沒有這麼好的耐心。

常威聞言更加震驚,沒想到朱高煦竟然還有這麼驚人的計劃。

緊接着常威就猛然醒悟道:“難怪瞻壑要把我安排到下西洋的船隊中,原來他早就計劃好了!”

“你明白就好,其實去天竺也是瞻壑幫我出的主意,畢竟呆在大明根本沒有我的用武之地,你也一樣,就算入了軍中,可錯過了靖難之後,想要憑軍功封侯簡直難比登天!”

朱高煦說到這裡,看向常威的目光中竟然露出幾分同病相憐之色。

常威也知道朱高煦說的是實話,對於一個武將來說,最大的機會就是跟隨明主,立下開國之功,比如太祖皇帝的淮西勳貴,以及現在陛下的靖難功臣。

他出生的太晚了,上面的兩個機會都沒有趕上,但他又是幸運的,因爲遇到了朱瞻壑,爲他創造了眼前這個機會,只要跟隨朱高煦去天竺,照樣可以立下開國之功。

想到這裡,常威當即點頭道:“謝王爺的賞識,常威願爲王爺效犬馬之勞!”

如果放在之前,常威可能還會猶豫一下,但剛纔在酒宴上,張忠的話提醒了他,他本就是朱瞻壑的大舅哥,這個身份無法改變,與其在乎別人的目光,還不如好好利用這個身份。

另外常威也想到,如果朱高煦要在海外立國,那麼朱瞻壑肯定就是未來的太子,自己的妹妹就是未來的太子妃,日後還會是皇后。

正所謂一入宮門深似海,身爲皇后,背後沒有強力的孃家支持可不行,就比如他的另一位姑母,就嫁給了前太子朱標,而現在自己的妹妹,也要重新走上這條路。

看到常威點頭,朱高煦也高興的勉勵了他幾句,隨後這才讓他回去休息。

接下來的幾天裡,鄭和他們的船隊就暫時停靠在九真港,主要是將朱高煦的手下安排上船,同時也要將朱高煦的船編入到船隊之中。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好鄭和他們經驗豐富,最終花費了十天的時間,這才終於讓朱瞻壑的船隻融入到整個船隊之中。

也就是在這十天之中,朱高煦一起下西洋,並且前往獅子國和天竺的事,終於在船隊中傳開了。

這讓船隊的上下都極爲震驚,特別是對於軍中的將士來說,有人興奮,想要追隨朱高煦做從龍的功臣,有人則暗自擔憂,怕自己被選中,畢竟他們的家人都在大明,並不願意背井離鄉。

對於船隊中的反應,鄭和與楊士奇都有所預料。

整個船隊約有軍隊兩萬多人,其中有一萬人要劃分給朱高煦,如果劃分的人都不願意留在天竺,恐怕會給留下很多的隱患。

所以鄭和與楊士奇商量後,又請示過朱高煦,這纔在船隊公開招募前往天竺的人員,一切以自願爲主,不過只要願意去天竺,軍中的將官立刻官升一級,同時還有豐厚的賞賜,就算是普通的士卒,每人也可以在天竺獲得三百畝良田。

如此優厚的待遇,立刻引發船隊的熱議,甚至有不少人當場報名。

等到船隊準備啓航,馬上離開九真港時,就已經有七千多人報名,雖然還未報滿,不過楊楊士奇也不着急,反正在抵達天竺後,無論願意與否,都要有一萬將士留下。

只是眼看着船隊就要啓航了,從京城快馬加鞭趕來投靠朱高煦的張興,卻一直還沒有出現。

(本章完)

857.第857章 合作的資格829.第829章 邊市商人551.第551章 各有算計977.第977章 騎兵的末日829.第829章 邊市商人第173章 都督張興(上)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第235章 狗屁不通支運法874.第874章 黑海海峽之戰(上)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407.第407章 佛母(下)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879.第879章 物資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第6章 臉長之人比較長壽?第271章 銀行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837.第837章 技術擴散578.第578章 朱高熾病了(上)646.第646章 官與吏(上)第256章 一封信857.第857章 合作的資格777.第777章 簡單粗暴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310.第310章 兩個好處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503.第503章 報紙851.第851章 依弗港之戰(下)第99章 老孃出馬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327.第327章 對馬宗氏(上)804.第804章 胡濙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第255章 “忠臣”宋禮第127章 收尾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報518.第518章 永樂日報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717.第717章 家事(上)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896.第896章 穆法斯戰敗462.第462章 好事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第51章 好人沒好報523.第523章 朱勇回來了461.第461章 內鬥的錦衣衛762.第762章 來歷不明的倭人718.第718章 家事(下)第105章 大忽悠朱瞻壑(下)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599.第599章 驛站遇刺第45章 錦衣衛接手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437.第437章 移民(中)第123章 紀綱死了519.第519章 文爭第148章 鑽進牛角尖的陶穹569.第569章 朱棣駕崩(上)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881.第881章 乾清宮(上)623.第623章 殺人滅口(上)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817.第817章 雙喜臨門547.第547章 朱勇的心思第221章 航海侯不能用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444.第444章 遙望天竺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909.第909章 兒子(上)911.第911章 又見朱瞻坦438.第438章 移民(下)第135章 內閣成立第127章 收尾739.第739章 女校(下)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828.第828章 引爆衝突424.第424章 泄壓口849.第849章 奧斯曼船隊376.第376章 放榜925.第925章 麓川之戰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第114章 東廠的誕生(下)793.第793章 偶遇舊識522.第522章 團聚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898.第898章 戰後第236章 窮第133章 母子間的一場大戲431.第431章 橄欖枝第155章 陶大仙人360.第360章 僵持的局面第162章 珠釵會的信物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