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張興來也

第194章 張興來也

“常兄,咱們都是一個鍋裡舀飯吃的兄弟,你能不能給我們透個底,漢王殿下要去天竺這件事靠不靠譜?”

船艙之中,幾個將官將常威圍在中間,一個個都瞪大眼睛看着他,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猶豫和忐忑。

“都那麼多人報名了,你們還在懷疑什麼?”

常威無奈的掃視了一下衆人問道。

短短十天,就有七千多人報名要去天竺,畢竟朱高煦給的實在太多了,哪怕一個普通的士卒,去了天竺就能分三百畝田地,至於軍中的將官,賞賜就更加豐厚了。

但軍中還是有不少人在觀望,畢竟古往今來,從來沒聽說過親王在海外立國的,所以他們對這件事也抱有很大的懷疑。

特別是一些軍中的將官,他們可不像那些大頭兵,什麼都沒有,去哪都是爲了混口飯吃。

身爲將官,要麼背後有家世,要麼是靠自己一刀一槍拼出來的官職,都不是那麼容易捨棄的,因此報名的七千人中,幾乎都是普通的士卒。

“海外立國之事,從來沒聽說過,而且我可是聽說,漢王是因爲犯錯才被貶到交趾,這萬一他去海外立國,也是被逼無奈,日後得不到朝廷的支持,那恐怕很難在海外打開局面啊?”

這時有人將自己的擔憂講了出來。

身爲將官,他們考慮的更加現實,如果朱高煦出海得不到大明在背後支持,恐怕難有什麼大的作爲,而他們跟着朱高煦,自然也是前途暗淡。

“這個你們就放心吧,據我所知,當初漢王來交趾,其實就是陛下演的一場戲,主要是爲了讓漢王招募一些交趾人做炮灰,想必伱們也看到了,最近幾天不是有很多交趾人加入船隊嗎?”

常威耐心的解釋道。

這段時間他已經遇到過太多這種事情,船隊中許多人都知道他是朱瞻壑的大舅哥,肯定知道許多內幕,因此紛紛跑來打聽情況。

“那這麼說,陛下對漢王依然寵信,日後也會全力支持殿下了?”

這時另一人再次確認問道,言語間還是有幾分懷疑。

“當然,而且也不怕告訴你們,漢王妃和漢王世子都留在京城,並不是不願跟隨漢王去天竺,而是他們需要做好後勤,日後需要從大明運輸人、財、物到天竺。”

常威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再次道。

“另外據我所知,陛下答應送給漢王三萬人馬,咱們這一萬人只是第一批,日後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說起來咱們還佔了便宜,畢竟現在正是漢王最缺人的時候,自然也更容易得到升遷,以後等人多了,再想出頭可就困難多了。”

聽到皇帝陛下要送給朱高煦三萬人,他們只是第一批。

這幫將官也終於變色,畢竟誰都知道先下手爲強的道理,這麼好的機會如果不抓住,錯過了可就要後悔莫及了。

與此同時,在官船後外圍的商船上,張忠也在與一羣人議事。

自從得知朱高煦也要隨船下西洋,並且還要在天竺立國的計劃後,這些各家勳貴派來的管事們也都爲之沸騰。

各家勳貴爲了下西洋賺錢,也是下了血本,派出的管事都是精明強幹之輩,有些甚至還跟隨自家的老爺上過戰場。

這幫人可沒一個省油的燈,因此得知這麼重要的消息,自然全都坐不住了,前幾天還在私下裡討論,後來又有人跑來向張忠打聽,最後張忠也煩了,索性就把所有人召集起來商議。

“事情就是這樣,我也不怕告訴你們,我之所以上船,就是和漢王出海立國有關,你們有什麼想問的,現在就開口吧!”

張忠把朱高煦出海立國的經過詳細了講了一遍,隨後這才向衆人問道。

“大公子,漢王這要出海立國,咱們是不是也要跟着表示一下?”

這時立刻有個管事站起來問道。

這人姓吳,是朱勇家的管事,以成國公府和漢王府的關係,他在這件事上也十分積極。

“表示肯定是要表示的,你們船上還能裝多少人?”

張忠摸着下巴想了想,這纔開口問道。

“我們船上裝滿了貨物,但不算太重,如果不太挑的話,應該能再裝個幾十人左右。”

吳管事立刻回答。

“行,我看不如這樣,各家的船都儘量擠一擠,騰出一些空間來,一條船多裝幾十人,五十條船最少也能多裝一兩千人,我想漢王殿下肯定會十分高興的!”

張忠當即拍板道。

朱高煦招募的交趾人太多,光靠他們和鄭和的船,根本裝不下,如果商船再幫幫忙的話,朱高煦肯定會承這個人情。

對於這種順水人情,各家管事也紛紛贊同,甚至有人還在心中盤算,要不要給漢王提供更多的幫助?可惜他們只是管事,沒有主家的同意,他們也不敢擅自做主。

看到各家同意,張忠也立刻去稟報朱高煦,這讓朱高煦也十分高興,隨後楊士奇親自出面,安排人手上船。

等到這最後一批人員登船之後,整個船隊也終於準備完畢。

交趾布政使黃福率領着當地官員,前來爲朱高煦送行。

這段時間多虧了朱高煦,不但掃除了交趾當地的頑固勢力,而且還帶走了交趾大批的青壯,可以說現在交趾相當於經歷了一場大戰,最少也能安定十年。

朱高煦與楊士奇在碼頭上與黃福等人告別,然後這才登上鄭和的坐船大福號。

其中楊士奇看着碼頭上的黃福等人,更是心情複雜,交趾雖然偏遠,但也是大明的土地,可自己這一走,恐怕就要永遠離開大明,日後恐怕再無歸來之日了。

相比之下,朱高煦這時卻是躊躇滿志,他雖然也想念家中的妻子兒女,但大丈夫行事,自然以國事爲先,他朱高煦命中註定是要做皇帝的,朱棣這個當爹的不給,那自己就親自打下一片江山!

就在下西洋的船隊揚帆起錨,眼看着就要離開港口之時,忽然只見碼頭遠處一騎飛弛而來,馬上一人高聲喊道:“殿下留步,張興來也!”

(本章完)

第74章 內閣之議441.第441章 流放天竺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571.第571章 朱高燧回來了391.第391章 懸山島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親379.第379章 流放囚犯去天竺682.第682章 買人質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769.第769章 商談(下)448.第448章 臨陣退縮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784.第784章 奇人院(上)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538.第538章 餘百戶的毒計(下)第130章 朱高燧的後手第160章 胡濙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第267章 又見宋禮982.第982章 一身兩帝356.第356章 犒賞三軍738.第738章 女校(上)391.第391章 懸山島847.第847章 移民安置(下)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721.第721章 又見常威471.第471章 一個教訓(上)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408.第408章 驛站648.第648章 吳家寨905.第905章 胡濙與王振551.第551章 各有算計484.第484章 大明情報網(中)第197章 遷都之議(下)第258章 交權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783.第783章 待遇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第178章 只差三歲881.第881章 乾清宮(上)第271章 銀行496.第496章 瓦剌崛起(下)325.第325章 遼東總兵839.第839章 逃難(上)939.第939章 戰前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300.第300章 葛成二郎第37章 全軍覆沒的五虎上將935.第935章 阿伊麗第123章 紀綱死了918.第918章 探索美洲的船隊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第73章 詔獄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第206章 龍王第33章 頭上沒毛,嘴巴不牢341.第341章 收一點利息第236章 窮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904.第904章 丟官印的背後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925.第925章 麓川之戰825.第825章 面談?422.第422章 圍堵唐賽兒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600.第600章 大哥你懷疑錯人了355.第355章 大內氏(下)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第224章 齊先生(上)970.第970章 土木堡之敗(下)812.第812章 白鯨422.第422章 圍堵唐賽兒第30章 一車促織第183章 朱允炆的活動範圍519.第519章 文爭第148章 鑽進牛角尖的陶穹389.第389章 反對開海的人第129章 漆器820.第820章 敗家子474.第474章 父與子(上)290.第290章 生與死的距離374.第374章 科舉547.第547章 朱勇的心思484.第484章 大明情報網(中)304.第304章 交換人質(上)303.第303章 定海衛605.第605章 朱高煦的變化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411.第411章 唐賽兒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623.第623章 殺人滅口(上)511.第511章 儒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