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造反

郭榮、李谷等人敲定了西征的策略,又商量了一陣民政,擺擺手讓李谷他們退下,獨獨留下了王樸。

見李谷他們退下了,郭榮和從御座上站了起來,扭了扭腰,晃了晃脖子。聽政,雖然皇帝坐着、大臣們站着,可是,爲了體現威嚴,這條條框框的規矩,臣子們垂手而立不敢亂動,皇帝也正襟危坐,不願失去了體面。這麼一來,議事的時間長了,對皇帝的龍股、虎腰也是一個考驗。

“王愛卿,時不我待啊。朕自父皇手中接過了這萬里河山,就一定要把它打造的鐵桶一般。”郭榮說着,狠狠的揮了一下手:“收藩鎮之精兵,安億兆黎民,這是父皇的遺願,朕就算睡覺的時候,也不敢或忘。過去都督關中,還不覺得治理天下有什麼難得,現在當了皇帝,這奏章是看了一本有一本,才知道這施政之難啊。”

王樸看了眼郭榮,年輕的面龐上展露的全都是自信的笑容,看來這位皇帝陛下,嘴上說難心裡可未必以爲難。

郭榮望着殿外明媚的世界,笑着說道:“朕登基以來,有些人不斷的規勸,說朕做事太急躁了,太心急了。哼哼,他們懂得什麼,天下岌岌可危,朕在不奮力而起,我大周恐怕要淪爲他人盤中餐了。不過這也不怪他們,總不能滿朝文武全是奮力進取之輩吧。愛卿,朕前幾日的問題,你可曾想好了答案嗎?”

郭榮登基以來,在安定百姓方面,並沒有什麼突出的策略。這不是能力的問題,一來是繼位的時間短,二來是因爲前任皇帝在內政方面做得不錯,蕭規曹隨,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大周風雨飄搖,可以說穩定壓倒一切。因此,能讓郭榮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只有軍事方面了,而在這方面,汴京之戰、高平之戰已經給他積累了足夠的威望,可以讓他有信心控制軍隊。所以,對郭榮來說,平定天下和治理天下之間,他首先選了“平定天下”這個命題。

所謂的“前幾日的問題”,問的就是如何平定天下。而當時王樸直接就回答:“掃平四合要避強擊弱,積少成多。”他提出來要“西征”,爲了讓“西征”更夠被朝廷順利接受,兩個人難免又合計了半天,纔有今天的“拋磚引玉”。

“陛下,臣還是那個觀點,要避強擊弱。西征只是第一步,用一兩年的時間拿下祁連山。現在南方、北方,一共有四個敵手,其中太原最弱,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拿下祁連山之後,咱們就用了大批的騎兵,到時候揮軍隴右,奪取成州(今甘肅成縣)、階州(今甘肅武都)、秦州(今甘肅秦安)、鳳州(今陝西鳳縣),這四州乃是蜀國的北大門,關係着蜀中的安全,蜀軍必然傾力而爭,只要我們擊潰敵人,則蜀國也就不足爲患了。剩下的契丹,生性貪婪,如果我們奪取了祁連山一帶,有馬場,訓練充足的騎兵,在西線給契丹以壓力,那麼契丹人南下的機會就越來越下,他們無非就是貪圖中原的富貴,只要咱們實力強勁,再派遣舌辯之士遊說之,契丹之患自然可以消除。剩下的只有楚國了。”王樸不急不慢的說道。

郭榮點了點頭,又不禁用手拍了下額頭,苦笑着說道:“當年混不經意的一個小孩子,沒想到現在卻成了我們的頭號敵人了。哎。。。”郭榮的語氣裡面,或多或少的帶着點後悔的神情。

王樸卻笑了:“陛下,要說後悔,我想馬雲比陛下更後悔啊。當年在唐州,陛下親入楚營,如果當時他將陛下扣留下來,今天的局勢又不一樣了。”

“額。。。哈哈哈。”郭榮笑了,他知道王樸的意思,後悔有什麼用,當年在汴京他只不過是一個走私布匹的人,誰會想到今天的事情。他長出了一口氣,道:“對於楚國,咱們也只能是決一死戰了,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途徑了。楚國實力不弱,這一仗不好打呀。”

君臣兩個人正在閒聊着,一個太監急匆匆的走到大殿門口,高聲說道:“陛下,兵部郎中丁克重送來東南行營總管張永德張大帥的緊急奏表。”

郭榮一愣,心裡不由浮起一層陰影,什麼意思?張永德送來緊急公文,難不成馬雲恥於失敗,再次興兵報仇了?不對呀,馬上就過年了,這天寒地凍的,那是打仗的好時節啊,就算是要報仇,等來年春天不好嗎?

王樸心裡一沉,道:“莫非是泗州、宿州有變?”他見郭榮沉吟不語,自己扭頭衝太監說道:“去,叫丁克重進來。”

那太監卻是不動,瞟了眼郭榮,見郭榮點頭,這才慌不迭的跑回去了。過不多是,一個身穿官服的中年人走了進來,這人身材魁梧,濃眉大眼,鄂下三寸短鬚,官服齊整,看起來神采奕奕,只不過眉目之間總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憂慮。他微微低垂着頭,快步走到郭榮身前,跪下施禮道:“陛下,這是剛剛收到的淮南前線的緊急公文。”

按着禮儀規矩,應該有郭榮身邊的小太監從丁克重手上拿過公文,在專程給郭榮,可郭榮卻是一個急性子,他伸手就拿了過來,打開一看,果然宿州丟了,泗州也是岌岌可危,淮南的朱元部已經分兵進入了宿州和泗州,張永德上奏朝廷,是否發兵討伐。不愧是緊急公文,上面對宿州、泗州丟失的原因,也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概括:亂民造反,開門迎賊。

郭榮隨手將公文遞給了王樸,他問丁克重道:“張永德派誰來報信的,你可清楚宿州、泗州是怎麼丟的嗎?”像這樣的緊急軍文,看內容是一方面,詢問送信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畢竟,公文是要存檔的,有些話不好在上面直接寫。

“臣仔細詢問了送信人,據說。。。據說是因爲稅收的問題,宿州、泗州的百姓才鋌而走險,反抗天朝的!”丁克重說道。

稅收?郭榮頓時明白了。大周稅重,楚國稅輕,泗州、宿州原本是楚國的地盤,向來輕徭薄稅,可換成了大周治下,賦稅增加了一倍,有些人就受不了了。

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7章 暖煙閣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184章 奔襲第52章 韶州鏖戰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31章 駐兵靈州(3)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44章 黃土鎮第57章 波瀾再起第67章 疑兵第126章 兩派第54章 如此舉薦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79章 豫章行(二)第54章 留一手第167章 中間人第62章 匍匐臥倒第23章 召回第17章 調軍第111章 決策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73章 斷頭臺第105章 後宮第27章 孤注一擲第31章 推波助瀾第85章 潞州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二 卷夜襲朔州上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3章 殺機現第100章 戰高平2第44章 三使南唐(5)第97章 向東!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109章 心動(下)第60章 三成機會第94章 箭在弦上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42章 隔山打牛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65章 二合一第27章 物價暴跌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73章 斷頭臺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76章 出城第17章 滅蜀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56章 專權第111章 決策第86章 南下第89章 援兵5第174章 逼宮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105章 後宮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89章 鬥嘴第15章 下杭州(3)第10章 未來的CEO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174章 逼宮第11章 新妃(2)第174章 逼宮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31第19章 圈套第33章 入蜀(2)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47章 南下邕州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6章 架起油鍋第69章 一鍋燴第87章 戲弄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182章 對峙第43章 激戰第20章 想我?像我?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