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

宣室殿大漢帝國無可置疑的權力中心和決策核心。

此刻,一場關乎未來的廷議,已經開始。

“朕剛剛得到情報,匈奴僞單于句犁湖,正在西域集結重兵,準備經由大宛之土,再次西征大夏……”劉徹緩緩的對着羣臣介紹着局勢。

匈奴人的西征,漢室其實早有準備了。

武苑之中,甚至每天都在討論,一旦匈奴西征後漢室的對策和戰略。

只是可惜,漢室現在連河西走廊具體情況都還在摸索和偵查之中,西域那邊乾脆就是兩眼一抹黑,大約只知道一些知名的山脈以及有名的河流。

再遠的話,就不是此刻的中國所可以掌握的情報了。

目前的漢室,除了大約知道大夏、康居、月氏在遙遠的西方這些模糊的認知外,對於那個遠方的世界幾乎一無所知。

所以,推演和討論,都不過是紙上談兵,自己畫個靶子自己打。

但這依然無法讓將軍們胸膛之中的戰意稍微冷卻一些。

劉徹話音剛落,執金吾郅都就出列拜道:“陛下,既然匈奴僞單于西征,那麼其老巢必定力量不足,臣願率輕騎一萬,自龍城出浚稽山,直取僞單于庭!”

其他將軍列侯也都是激動萬分。

有說要跟郅都一樣去抄匈奴人的老巢的,也有覺得可以開啓河西戰略的,甚至還有人覺得,乾脆把兩個僞單于政權一次性全部消滅。

聽着這些話,劉徹眉頭微微一皺,擺手道:“如今,已是秋八月,塞外大雪將至……所謂出兵之言,可以休矣!”

這也是匈奴人爲何選擇在秋八月西征的主要緣故。

在這樣的季節,匈奴主力西征,漢室根本就沒有辦法阻止和拖延。

塞外的風雪會幫助匈奴人,將漢軍留在茫茫草原上。

平城之戰的教訓,劉徹可沒有忘記過。

當然了,真要去打匈奴,也不是不行。

將護濊軍從安東調出來就可以了,這支紮根在安東的軍隊,如今已經完全習慣了在冰天雪地之中生存。

塞外的風雪,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日常而已。

再把忠勇軍和樓煩軍的精銳龍騎兵加強給護濊軍,這樣就完全組成一支一萬四千騎上下的尖刀,直插匈奴心口。

不過,現在再去調護濊軍,時間上來不及了。

而且,即使可以,劉徹也不會出兵。

因爲,幕南都沒有消化掉,就去滅亡匈奴的話,劉徹承擔不起因此而導致的連鎖反應。

自古以來,草原上都是一個強權倒下,另外一個強權崛起,彼此交錯。

在漢室沒有做好準備和熟悉怎麼治理和統治草原前,貿然將一個腐朽的舊王懟死,只會給新王制造一塊崛起的土壤。

所以呢,將軍們想要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看到天子的態度,將軍列侯們都明智的選擇了服從,紛紛拜道:“伏唯陛下聖裁!”

這個時候,大鴻臚公孫昆邪終於找到了機會,出列拜道:“陛下,臣昆邪有奏!”

“講……”劉徹微微笑着,看着公孫昆邪。

最近幾年,大鴻臚衙門不斷被邊緣化,權柄和權責不斷縮小。

甚至就連衙署編制和官員也不斷被裁撤。

曾經,大鴻臚衙門強盛之時,擁有大小官吏數百人,僕從雜役以千計。

更握有許多優渥的政策。

但在現在,大鴻臚衙門已經不比死鴨子硬多少了。

如今的大鴻臚衙門,雖然依然名爲九卿,但實則基本上喪失了過去所擁有的全部特權。

他的衙署從鼎盛時期的五個,被直接砍到兩個。

衙門中的官員,從高峰時期的數百人,變成了現在的小貓小狗加起來也才百來號人。

在這長安城之中,莫說是其他人了,就是大鴻臚衙門的官員也都看不起大鴻臚。

出門在外,幾乎沒有人敢說自己是大鴻臚的官員。

每年考舉,一旦有人被分配到大鴻臚,那必定是撒潑打滾,死也不肯去上任,即使去了,過個兩三天,也自動掛印逃亡。

實在是這個衙門,既沒有油水,也沒有權力,甚至沒有存在感。

眼瞧着大鴻臚在自己手裡面,日漸衰微,公孫昆邪和他的左右丞急的滿頭大汗。

倘若,在他們手裡,大鴻臚衙門畫上句話。

那麼,青史之上,他們的大名必定銘刻其中。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所以,公孫昆邪爲了不讓自己變成最後一任大鴻臚,只能是拼命做最後的掙扎了。

劉徹可是聽說了,公孫昆邪在去年燕薊之戰後,就一直在做着一些特別有意思的事情。

公孫昆邪卻是走到殿中,長身一拜,道:“臣昆邪昧死以奏陛下:今匈奴僞單于西征,而陛下憂大夏之屬或將動盪……”

在經過一連串的拍馬之後,公孫昆邪拜道:“臣雖位卑,聞陛下之志,依然心懷激盪,願爲陛下效死,乃與大鴻臚左右丞相商,遣使於龍城之內,與匈奴僞單于庭左大都尉、丁零王等往來,知其等不服僞單于之意,乃暗與之相商,或可爲陛下未來之用……”

這倒並不意外,事實上,就在這幾個月裡,北匈奴的很多實力派都暗中派人來到龍城,與漢室聯絡。

雖然大多數人,其實只是來留條後路的。

但還真有幾個,確實願意當帶路黨的。

因此,漢室才能在幕北地區,建立一個簡單的情報網絡。

不過……

真正的匈奴高層,卻是一個帶路黨都沒有。

最多隻是說些好話,留個聯繫渠道而已,再想要做其他事情,他們就獅子大開口,索要種種好處。

某些人甚至直接要求漢室給他們多少武器、馬匹和糧食,以作爲他們反抗僞單于的投資。

毫無疑問,這些人來碰瓷來的。

訛到一點算一點,說不定他們可能跟句犁湖商量過。

劉徹和漢室,當然不會傻到相信這些話。

不過,也沒有完全拒絕和回絕,對方既然想拖,漢室自然願意跟着拖。

左右,現在佔據優勢和主動的是漢室。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如今漢室想打就打,匈奴人除了地利和空間優勢外,在漢室面前沒有其他任何底牌。

因爲,就在兩個月前,漢室已經突破了原本束縛漢軍遠征的一個大障礙——辨識方向的困難。

墨家的墨者們,研發出了第一款具備實用價值的指南針。

指南針的問世,宣告了迷途將軍從此都將不大可能出現了。

更意味着,漢室的遠洋航海事業,將開啓全新的一頁。

目前來說,對漢室而言,解決匈奴問題,最大的障礙,就在於沙漠和距離。

橫亙草原的戈壁大沙漠,像一道鐵幕,擋在了漢軍北伐的道路上。

想要突破這道鐵幕,對於漢室來說,代價太大了。

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全軍覆沒。

所以,劉徹已經完全否定任何從幕南草原向幕北進攻的方案。

這樣,也就暴露出了漢軍的真實擴張意圖——先取河西。

一旦漢軍消滅或者臣服了河西的西匈奴小政權,那麼,漢軍就可以前出西域,將匈奴勢力徹底逐出富饒的西域地區。

到那個時候,戈壁大沙漠就不再是保護匈奴的鐵幕,而是一個將匈奴囚禁的牢籠!

匈奴人將會被餓死、渴死在貧瘠而苦寒的幕北地區。

但想要攻略河西走廊,對漢室來說,也是有着許多困難和障礙的。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萬一漢軍進攻河西,河西的且渠且雕難乾脆投降北匈奴的句犁湖,那該怎麼辦?

好不容易肢解的匈奴帝國,很可能借此捲土重來。

你要知道,且渠且雕難雖然混蛋,但他手裡面,還是有着至少二三十個部族,三四十萬人口的。

這些人一旦跑去幕北和西域,就會增強句犁湖的力量。

使得北匈奴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人家實在不行,甚至可以學月氏人西遷。

再一個就是目前漢室連幕南都沒有控制住,管理好,就迫不及待的要開河西副本。

這等於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吃的太多,可是會消化不良的。

特別是草原之事,自古以來都難以解決。

公孫昆邪自然也清楚這些事情——畢竟他是九卿,雖然權力沒多少,但相關的情報和資源,卻都是可以知道的。

所以,他也沒在幕北的事情上多費口舌,而是直接切入主題道:“除了北匈奴僞單于,臣還與西匈奴的多位貴族在暗中相商,西匈奴的折蘭王骨荼和右大將呼衍奢屠,都表示:若王師西征,願爲內應……”

劉徹一聽就笑了起來。

不得不承認,公孫昆邪在忽悠和勾搭匈奴貴族方面,還真是有實力!

居然悄悄的就做下了這樣的事情,值得表揚!

特別是,公孫昆邪做的這些事情,大都都是在大鴻臚已經衰微的時候做出來的。

這就更加值得表揚了。

且不論他做的這些事情是否有用,有這個心就已經很好了!

事實證明,官僚這種生物啊,還是要用鞭子去抽,他們纔會努力去做事。

就像這公孫昆邪,倘若劉徹沒記錯的話,他當年可是官僚的典型代表啊。

遇事忙着甩鍋,有功勞就拼命也要往上湊,要起權力和錢帛,衝在最前面,可要他去做事,卻又自己縮卵。

但如今,公孫昆邪卻已經成爲漢室九卿之中,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最強的那個人。

沒辦法,他再不積極起來,主動起來,就得成爲最後一任大鴻臚,被史官銘記青史之上。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劉徹在心裡嘆了口氣,倘若公孫昆邪一開始就是這樣的積極和主動,哪裡輪得到郅都和趙禹風光?

說不定,公孫昆邪如今都可以與晁錯競爭一下了。

可惜啊,一步錯,步步錯。

不過,他既然願意認錯,且做出了積極悔過的動作,而且,還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劉徹自然是要表揚表揚的。

“愛卿做的不錯!”劉徹站起身來,對公孫昆邪說道:“朕心甚慰,其賜卿御劍一柄……”

賜劍這種事情,一直就是劉氏天子的最愛。

既經濟又實惠,比起黃金布帛,更讓大臣有面子。

公孫昆邪聞言,連忙拜道:“不敢,願爲陛下門下牛馬走而已……”

只是……

劉徹嘆了口氣,對公孫昆邪說道:“卿做的還是有些疏漏啊,卿難道不知道嗎?西匈奴能殘喘至今,是朕故意留着的啊!”

在事實上來說,西匈奴小政權,只要劉徹願意,它活不過一個月。

不用別的舉動,甚至都不用出一兵一卒,斷掉邊境榷市就可以了。

從去年開始一直到今年,且渠且雕難和它的小政權,從漢室的邊境榷市買走了三萬多頭牛羊、五十萬石粟米,二十餘萬石小麥。

以及布帛、茶葉、食鹽、鐵鍋等物資無數。

換句話說,其實,且渠且雕難能維繫自己的統治,靠的就是漢室的輸血。

當然,漢室的物資,不是這麼好拿的。

爲了這些資源,且渠且雕難付出了七萬多奴隸和超過兩萬金的黃金。

更妙的是——他還按照漢室的要求,將所有男奴全部去勢。

如今,正在開鑿的渭河漕河工程以及即將開鑿的鴻溝-雒陽運河工程的主力,就是這些從西匈奴進口的奴工。

基本上,這些人都是一次性消耗品。

而且,是那種沒有任何副作用的消耗品。

他們不會有子孫,也不會在歷史上留下任何痕跡。

至於西匈奴小政權的內部,那就更妙了。

上到單于,下到各部的實權貴族,如今,都已經被‘逍遙散’所控制住了。

一羣大煙鬼,能有個屁的能力?

劉徹甚至都不需要斷絕邊境榷市,斷了他們的逍遙散供應,這些渣渣就會滿地打滾,痛苦不堪。

留着這個小政權,不是因爲劉徹無意河西,而是劉徹不想現在就取河西。

在幕南的事情沒有搞定前,河西暫時寄存給且渠且雕難,只要這個渣渣不來挑釁劉徹的底線,劉徹就會暫時保着他。

而一旦幕南被消化掉,且渠且雕難的末日也就將來臨了。

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8節 家宴(上)第1334節 戰場第1569節 攪局者第881節 設計(2)第910節 樓船的腦洞(1)第412節 考舉(5)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476節 虛僞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651節 誘導(1)第1261節 居庸關第681節 法度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1362節 三個世界(1)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563節 貪婪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1096節 戰勝帶來改變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1295節 帝國的毀滅(4)第726節 進擊的二世祖(2)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1265節 戰略(1)第1146節 使命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935節 刺史之制(1)第1188節 明主(1)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874節 未來第289節 劉啓教子第973節 陌刀威武(1)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688節 吊打文青(1)第242節 選擇第430節 廟算(2)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845節 善後(2)第770節 返航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1)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375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1)第1250節 調整(2)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1083節 撤退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348節 諸王議政(1)第93節 尷尬第455節 坑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528節 三越攻略第543節 酷吏(3)第242節 選擇第58節 卑鄙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821節 臣服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99節 水軍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37節 替罪羔羊第946節 整頓(1)第336節 江都攻略(2)第1586節 兵家復興第325節 易手第1187節 鼓舞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672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1)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264節 變遷與新兵第980節 戰略欺騙(1)第1596節 戰起(3)第59節 微服(1)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56節 燕飲(下)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438節 收買(3)第997節 徐福後人第479節 來自印度第56節 燕飲(下)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506節 陷阱第715節 龍城大會(2)第16節 決裂第521節 條件(2)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608節 定策(2)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1361節 演技派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