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節 委派

“丞相,我漢家祖制可是強本弱末?”劉徹扭頭問道。

“回稟陛下,正是如此!”周亞夫毫不猶豫的回答:“自建信候獻策高帝以來,我漢家歷經三代數十載,此策不曾動搖半分!強本弱末,實乃社稷之策!”

無論士大夫地主們怎麼討厭和反對劉氏對地主豪強大族的打壓和拆散、肢解國策,數十年來,在槍桿子的依託下,劉氏君王和大臣們,矢志不渝的積極肢解、遷徙和消滅地方豪強。

特別是劉徹登基後,對地方豪強的打壓力度,更是加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地方郡守們,紛紛拿着自己地盤裡的豪強人頭刷政績。

張湯、郅都、寧成,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些年的限制和打壓,持續至今,效果是驚人的!

最起碼,國家的威權得到了足夠的維護,漢室天下,沒有任何地方豪強,敢於和官府拍桌子、較量。

法家和黃老派,都拿着這個事情,當做自己的政績,到處吹噓。

就連儒家,也不得不在這鐵一般的事實面前,不敢還嘴。

“幕南豈非中國邪?非朕之土邪?”劉徹緩緩的問道。

“幕南自是陛下之土,中國之地……”周亞夫自然不敢在這個問題上有任何異議。

在事實上來說,在理論上,別說幕南了,就是美洲和歐陸,在中國人眼裡,那也是屬於中國天子治下的地區。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就是這麼個理,霸道,絕對而無比高傲。

“這就是了!”劉徹微笑着抽出自己腰間的佩劍,指着地圖上那一個個林立的部族,那一個個佔地爲王的部落,問道:“今幕南大族林立,各部酋長,口是心非,其中頗有不服朕者!卿等誰可爲朕削之?”

殺人這種事情,郅都最喜歡了。

他幾乎都沒有思考,就出列拜道:“臣執金吾都,願爲陛下金吾之木!”

執金吾,本就是執棒打人的暴力官職。

在今年的改制後,更是手握着天下緝盜和捕盜,對內肅清土匪強盜和佔山爲王的不服勢力的急先鋒。

而且,郅都的能力,毋庸置疑!

他是漢室如今罕見的文武雙全,無論民政還是軍事都是頂尖的官員。

“善!”劉徹一看郅都主動請纓,立刻點頭,說道:“朕便命卿以執金吾兼護匈奴將軍,假飛狐、句注、樓煩、忠勇各部全權,代朕牧行幕南各地,所過之處,宣朕之命於各部曰:皇帝命臣郅都爲護匈奴將軍,行慰幕南各部;皇帝心念幕南各部之民,旦有願自立者,皆許之,各部當給其牲畜、穹廬,有司當爲之編戶齊民……”

郅都聞言,大喜,拜道:“臣謹奉命!”

這可是足以名留千古的偉業,更可能是他這一輩子最大的光榮!

一旦事成,那麼,足以讓他上追南仲,下配管仲!

至於,在這個過程裡要流多少血?死多少人?

對於法家來說,這都不是個事!

當年法家爲了修萬里長城和秦直道,連諸夏臣民也弄死了無數!

但其他人卻嚇尿了……什麼情況?

天子和執金吾郅都這一唱一和,就定下這樣的大事?

“陛下……”太常竇彭祖幾乎是戰戰兢兢的奏道:“臣以爲,若如此,恐怕,那幕南各部全部都要反啊……”

毫無疑問的,天子的做法,是要挖幕南各部貴族的根!

什麼自願自立?

在郅都手裡,最終肯定會變成強制肢解,哪怕那些牧民哭爹喊娘,死也不願意自立,編戶齊民,他郅都也會拿着刀子,逼着他們去自立,單獨立戶。

這都不用去猜!

法家的人素來都是這樣,他們才懶得去管什麼人情世故和其他人的意見呢?

更不會去聽取其他人的意見,拿着刀子就是殺殺殺!

“反?”劉徹嘿嘿一笑:“朕巴不得他們造反!”

在事實上來說,幕南各部,除了那些早早的投靠了漢室,站在劉徹這邊的部族,其他部族,不是在打着蟄伏起來,以待他人的二五仔,便是身在漢室心歸匈奴的反賊。

留着這些人,等他們造反咩?

乾脆逼反他們,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

二五仔和反賊,一鍋端掉。

雖然這麼做,固然,幕南可能要動盪幾年,流血無數。

但這怕什麼呢?

連匈奴的主力和王牌,都在漢軍手下一敗塗地,匈奴單于不敢南下牧馬。

剩下的這些渣渣還能上天不成?

wωw◆ ттkan◆ ¢ o

握着絕對大的優勢和絕對的力量,更站着道德高度,手握着真理。

當然是要抓住機會懟死這些渣渣啊!

不然,未來,這些渣渣說不定會給漢室造成巨大的隱患。

“可是……”宗正劉敬也覺得這樣的做法,有些不好,但具體哪裡不好,卻又說不上來,只能是支支吾吾的找着藉口,拜道:“陛下,這樣做是不是有失仁義?”

講道理的話,幕南各部,現在都是認可和承認了大漢帝國的宗主國身份和劉徹的天單于地位。

站在貴族們的角度來看,劉徹這不分青紅皁白,就要挖各部根基的做法,委實霸道和無賴了一些。

出於本能,他們會反對——因爲,今天皇帝可以這樣對夷狄的貴族下手,下次,說不定皇帝玩上癮了,就會用到內部。

而如今的劉徹的行事風格,是極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結果。

劉徹微微一笑:“仁義?這是給諸夏手足與同袍纔講的……夷狄酋長,並不需要與他們講仁義道德……況且朕詔命既下,能服從者,方爲朕臣,受命不從,乃是抗詔!”

劉徹看向廷尉趙禹,問道:“廷尉,抗拒詔命,該當何罪?”

廷尉趙禹昂起胸膛,義正言辭的拜道:“啓奏陛下,按律,抗拒聖命,以大不敬論罪,當族!”

“宗正、太常,可聽到了?”劉徹走回御座,坐下來,一揮袖子,霸氣的道:“不從朕命者,皆以亂臣賊子視之!”

北匈奴主力的西征,給了劉徹可以大刀闊斧解決幕南問題的空間。

幕南各部要是有種的話,那就起來造反吧!

漢軍將士,正好拿他們來練練手!

劉徹就不信了,就這羣土雞瓦狗,曾經被匈奴人欺負得跟孫子一樣不敢反抗的渣渣,還能在漢軍兵鋒面前堅持?

第1408節 裁決(2)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1028節 狂歡(2)第735節 心軟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1551節 矛盾的陳嬌第35節 厚恩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1128節 波瀾(2)第897節 租船(1)第857節 撫卹(2)第528節 三越攻略第1133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1)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1141節 選擇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269節 殘忍的匈奴人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73節 袁盎第647節 殺放囚(1)第44節 財源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1582節 籌備(2)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1283節 山寨(1)第1066節 屠殺(完)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233節 威權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1200節 程序(2)第402節 法統(2)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1036節 出塞(1)第1229節 儒生的問題第463節 大朝儀(3)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6節 推恩(中)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1164節 雄心(2)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332節 重賞!第556節 儒家的改變(1)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1208節 諷刺第1186節 轉折點第628節 溫言在口(3)第1305節 問題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42節 長漂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1468節 在安東(1)第690節 文治(1)第14節 樑王劉武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995節 廟算(1)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324節 抉擇(2)第309節 交易(1)第1404節 忐忑第437節 收買(2)第919節 從此朕既國家!(1)第1190節 權勢、學術、錢(1)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356節 最後的白狼騎(2)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124節 喪心病狂的第五題第728節 佈置第1350節 決戰(2)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8節 家宴(下)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93節 尷尬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1497節 委派第1211節 新法家(4)第169節 祥瑞(2)第422節 狗腿子(2)第644節 懸賞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第431節 廟算(3)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1279節 匈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