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割地賠款?

?這一年是西元222元,距渭南之戰將到五年。歷史上這一年孔明寫下出師表,在漢中練兵,準備北征;而孫權在八月份親自渡江北上攻魏。?

不過,由於我的存在,一切都已不同。這兩年,雖然三國都在不停的征戰,但是規模都不算是太大,沒有況日持久的大戰,只及邊角,不涉中央,除了我取河東,這幾年三國的邊界沒什麼變動。不過,相對的平靜到此爲止,五年的休養生息,屯田練兵,五年的安定四夷,發展商路,五年的歷精圖制,全力發展,在這個時候,委漢的實力達到了頂峰。在這五年裡,季漢西定西美和西域,南安南中的蠻族,北平北疆,用政法和軍事兩手消除了邊角的所有隱患,終於可以把精力放在東方,全力對付曹魏了。?

在歷史上,孔明利用曹丕之死,引軍北上,結果失利於街亭,引恨而歸。眼下季漢坐擁四州和一個肥沃的河東郡,沒有經過東征東吳的大敗,沒有深入南中的七擒,無論前線如何,都沒有影響屯田和發展,現加上聯合東吳,一齊攻魏,從整體實力上,已超過曹魏不少。這幾年,曹魏猛將也在不斷的凋零之中,夏候憞夏候懋父子都死了,夏候淵父子三人還剩一個夏候威在曹魏,夏候尚傷心死,曹仁病死,曹洪被曹丕奪權,異姓的五子良將僅餘其二,而留在曹魏的卻只有許晃一個。實在是我們進攻的大好計機。?

六月中,姜維回返河東前線。六月下,孔明親至河東郡,在孔明的部署下,渡河南下,猛叩洛陽八關中的孟津。姜維雛慮營衝鋒在前。連環發石機不要價錢的向孟津關上丟去,打得關上魏軍無法擡頭。魏軍事家援軍卻被王濬和何九曲阻住,無法支援。七月初姜維擊破孟津關,曹魏孟津關守將李禎(李典之子,都亭候)殘部逃入洛陽,姜維隨之撲過黃河,直衝向洛陽。郭淮眼見洛陽危急。怕被委漢斷了後路,申請後退到洛陽一線。曹睿答應了他。七月中,季漢佔領潼關,趙雲龐德引軍突至漢函谷關(函谷關周初爲內之地,遺址在今靈寶縣坡頭北,南峙巍巍秦嶺,北淌滾滾黃河。戰國時,秦始置關,稱秦關。漢樓船將軍楊僕“徒關於新安”,史稱漢函谷關。函谷關爲洛陽通向西方要要塞。東指洛都,西望長安,南臨澗河,北依邙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爲洛陽八關之首。)?

七月,孫權配合季漢出兵。親統大軍,自建鄴出發。猛攻場州。曹休引軍進行阻擊。陸遜與諸葛瑾攻各襄陽,江夏,再次與曹魏宿將徐晃、文聘交鋒。雙方打得頭破血流,一時相持不下。?

在歷史上,這一場大戰是東吳吃了大虧,孫權攻打的是江夏,遇上了文聘這員在將,攻不下江夏城。接着曹魏治書侍御史荀禹慰勞將士,正好走到江蘇夏,採取緊急措施,徵調所經過各縣地民兵,連同他自己的衛隊,集結步騎兵一千人,登上附近山陵,燃起火把。孫權懷疑可能是大軍的先頭部隊,即行撤退。其後東吳左將軍諸葛瑾等攻擊曹筍帝國的襄陽郡(湖北省襄攀市)。被正在此處的司馬懿擊破攻擊,斬東吳軍將領張霸;曹真又在尋陽(湖北省武穴市東北)擊破東吳軍另一將領。使東吳大敗。但是由於歷史的改變,司馬懿先是被拖在北疆,後來又直面先生對洛陽的危脅,無法脫身,而曹真也留在鄴城,未曾與戰,再加上這幾年曹魏傷筋動骨,應戰困難,竟無法擊退吳軍。?

就在孫吳與曹魏相爭不下時,諸葛喬突然自上庸引軍北上,直奔宛城。曹魏宛城太守夏候威迎擊,首戰失利,其後閉關自守,諸葛喬縱兵攻擊宛城附近的城池,盡皆歸附,宛城變成一座孤城。?

這時,有人來報,說是曹魏有人來見。?

我此時還在北疆,沒想到他們居然找來這裡,於是決定傳見。?

想不到來人卻是孫資。孫資其人,在歷史上很了不起。他表字彥龍,是漢未太原郡中都(平遙)人。三歲喪雙親,由兄嫂扶養成人。長成後入太學,得同郡王允賞識其博學多地和,舉薦爲縣令。後兄爲人害,刺殺仇人後攜家眷避居他鄉。時天下大亂,羣雄並起。好友賈逵爲曹操謀士,招引推舉遂效力其帳下。在曹操的手下,他立下不少功勞,被曹丕封爲中書令,曹睿繼位,更是以他爲侍中,主掌朝中大事,極爲信任。在曹魏後期,他把持朝政達二十餘年,司馬當政,他卻安然身退,未受任何波及,也算是個能人了。?

我很奇怪這個人來我這裡做什麼。?

“叫他過來。不,等等,把朕那頭母牛牽出來,朕去擠級,把他叫到草場上來。”那頭母牛,正是小迷糊的,此時小迷糊已跟在我的身邊了,不知爲什麼,我總覺得和這個孩子投緣,所以把他帶在職身邊了。?

廖立有些哭笑不得,卻猜想我是故意給孫資一個難看,當下去了。?

這頭母牛,才生了小牛不久,奶水量足質好,除了喂小牛,剩下的夠我喝了。我低頭在母牛身子底下,用手擠奶,下手要輕,要柔,當然最好還要喝安慰奶牛的歌曲,母牛心情放鬆了,奶水才流得多,流得快。我不會,還好小迷糊會唱,把奶牛唱的安安定定的。廖立認爲小迷糊是鮮卑人,但我認爲他是漢人。對於漢人,我的認定一句是極爲寬泛的,甚至我覺得,哪怕流得不是漢人地血,只要認同漢人,就可以說自己是漢人。其實是什麼人很重要麼?都是我的百姓,這就足夠了,內部還分那麼清做什麼?當然很多人不認可,覺得漢人就是漢人,胡人就是胡人,非我族類,其必必異。說不了三句話,把幾百年前的血債全挖出來了,恨不得把對方趕盡殺絕。對於這種分不清輕重的,我只報之一聲冷笑。?

這活兒我學會了時間不長,但是有意思,有機會當個牧民也挺好地,空氣清新。陽不我明媚,草野平鋪,奶香四溢。旁邊還牧童的歌聲陪伴,小迷糊唱得居然還是情歌:“一天沒見我叫,你覺得碗重了嗎?三天沒見我啊,你當成一年了嗎?十六歲的姑娘唱歌,她地歌聲最動聽,六十歲地奶奶擠奶,她地手指最輕盈。”我被這孩子逗得大笑,擡手對着他的臉就是一擠:“敢說我是六十歲的奶奶。看箭。”巴特被我擠了一臉的奶汁子,早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越不把我當皇帝我越開心,在臉上抹了一把,就擦在我的臉上。我大笑着坐在地上。喘道:“別鬧別鬧,把奶桶弄倒了,咱就白擠了。”全不顧是自己先鬧的。?

我在很多時候。連我身邊地人都說我不象個皇帝。我很奇怪,難道當皇帝一定要板着面孔象父親那樣喜怒都不讓人發現麼?父親在自家兄弟面前也是言笑自若地。不過。我身邊親近的人都習慣我這個樣子了,見我屢教不改,也就失去了耐心,任我而爲了。現在,除了自幼養成的規矩,在孔明先生面前會老老實實的坐着,不肯輕易一動。就算腰痠背痛也不敢有所表露之外,就算是當着以嚴肅著稱的劉巴,我也會邊聽他的彙報邊很沒樣子的扭肩搖頭,舒解疲勞。眼下,我儘量把每天看奏章減少到五萬字之內,而且先讓下面寫出李略出來,好節約時間,但是還是有不少的東西要我親自來決定。當皇帝雖然可以放手很多事情,執着於細節,但是決策這個事也不是容易了,一但決策失誤,造成地損失就不是一點半點。我可以拿好多事情來胡鬧,卻不敢對政事有任何的分心,在很多時候我的胡鬧都是對這種壓力的一種發泄罷了。沒辦法,誰讓我想成就大事呢?每種人生都是自己選地,走什麼樣的道路,就有什麼樣的代價。爲了眼下地這些勝利,累死了都值,何況我還遠遠累不死呢??

身後腳步響起,那是孫資在廖立的引導下過來了。?

“孫資參見季漢皇帝陛下。”孫資五十來歲地樣子,清瘦清瘦的,身着全身的朝服,被引到太陽下站好了。?

我假做沒聽見不理他,繼續擠奶。巴特嚇壞了,老老實實站到了一邊,被我一把拉住,便顫顫驚驚的待在那兒。這孩子,還是膽小。他應該和我好好玩一會兒,反正我們在黃羅傘下,又穿得不多,熱不着,讓孫資在太陽下多站一會兒,讓他出出汗也好啊。?

孫資見我象個奴隸似的伏着身子在奶牛底下,也是吃驚,但他自幼貧苦,幹慣農活兒,又是久經官場,見慣風雨,並沒有表露出來。見我沒理他,又提高聲音道:“孫資參見季漢皇帝陛下。?

我見小巴特不配合,揮手讓他把奶桶提走,用手巾一邊擦手一邊回頭:“啊,孫大人來了,你們那個皇帝派你來的麼?正好,我這頭母牛啊,前些日子叫你們那個死螞蟻,不是,是司馬懿帶兵嚇着了,早產,小牛死了。我正想找你們那個小皇帝要他賠呢。你來的正好,說說,怎麼賠我?”?

孫資聽我原言亂語,也不生氣,笑道:“下臣正爲賠償而來?”?

還有這等好事,他們有什麼打算?我故意虎着臉:“拿什麼賠?”?

“明珠三千顆,美女一百名,另外我家陛下願將胸妹許給陛下,漢魏兩家永爲兄弟之邦。”?

這不是笑話麼?明珠,美女,這些東西能打動我?曹睿地胸妹,當然了,曹睿自己就是美男子,他妹妹應該會不醜,但是,我豈是愛美女而重江山的人?與曹魏爲兄弟之邦,那天下的人誰還服我?當真是笑話了。?

“孫大人,若你來此,就爲說這樣無用的話語,那恕朕還要擠奶,沒時間陪着你。”?

孫資面容一肅:“我家陛下爲天下萬民着想,若陛下若肯住刀兵,我家陛下說,一切條件皆可商議。”?

“我沒有旁的要求,只要恢復漢室江山。”?

“漢室已亡,季漢根本就不是漢朝,陛下不就是要土地麼,我家萬歲願將荊州交割給季漢,陛下可否答應退兵條件?”?

我一驚,幾乎把手巾丟在地上,雖然曹魏說的一個荊州其實只是半個荊州,但若是不打仗就能把襄陽什麼的得到手裡,自然還是不打的好,不過,曹睿會這麼好說話?我不信,這裡面一定有貓膩,難道是緩兵之計?覺得我笨,想騙我上當吧??

“荊州,那地方本來就是我們的,那我的東西來還我,你也好意思說。你不說這個我還不生氣,一說我氣就不打一處來,當年你們那個小皇帝的爺爺(曹操),領兵追我,可憐我才一歲,在長阪坡可把我嚇壞了,你們皇帝得賠我精神損失費。”?

孫資去不懂重幽默,也不順着我的話頭和我辯論,道:“陛下連年興兵,百姓苦不堪言,我皇如天之仁,體天下萬民之苦,願放棄一些利益,爲天下求得和平。在下聽說,聖者以仁義治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陛下當念昭烈皇帝滿腔仁人之心,讓天下百姓休息數載,豈不是好?“?

講大道理叫,我搖頭:“不瞞你說,我笨,小時候上學就沒怎麼學東西。父親的仁慈和先生的明智我半點也沒有學到手。所以你說的那些,我聽不太明白。我只知道,我小時候,你們那個皇帝的爺爺帶兵把我們追過了長江,我長大了,你們那個皇帝的老子引兵衝出潼關,佔領河西之地,當然了,後來讓我們打跑了,可是他們那時候怎麼不說什麼仁義呢?佔優勢的時候就拼命打仗,眼下被動了,就想起萬民之苦來了,天下的道理都是曹家的麼?你們說說,可有這樣的道理?”?

第百一四章 爲君之道第19章 鮮卑攻略第88章 死鬥第57章 立威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23章 沒錢的煩惱第46章 鏖戰第90章 風雲四合第73章 千里追蹤第30章 伏擊第16章 曹真的念頭第37章 雪攻第36章 王雄的刺客第20章 刺諸葛第31章 流言第14章 林中夜宿第47章 死節第百零三章 孫登第1章 完美的開始第26章 合圍第100章 相見第54章 殘局第35章 隱憂第89章 雨中破敵第百零三章 孫登第70章 益州之戰的開始第百零三章 孫登第71章 章武元年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11章 公子“成名”第20章 軍校風雲第十九章第百零五章 誰是獵手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三章第31章 流言第77章 喜色之下的密謀第1章 別嫌我愛哭第98章 南下第13章 歷危機關鳳初曉世情 泄隱密廖立夜投曹魏第69章 海上來敵第22章 濁浪滔天第92章 合力齊心第80章 舉國動員的曹魏第14章 林中夜宿第60章 刺客第83章 劉巴第35章 平亂第28章 傷逝第十九章第5章 江東來的人第33章 遼東第59章 大漠雙姝第30章 大勢第75章 亡羊谷第88章 死鬥第88章 世上沒有神第46章 鏖戰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70章 益州之戰的開始第44章 司馬復出第37章 遺折第72章 將計就計第32章 口利如刀第62章 劉曄回家第34章 詞鋒第14章 初定關東第96章 決戰第88章 死鬥第85章 降魔神杵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65章 閻燮伏誅第13章 劉升之第10章 亂中亂鮮卑入長安 迷中迷阿斗審欽犯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15章 御史冷麪侍中終入獄 丞相賢良廖立感衷情第79章 垂釣第48章 荀緝奪城第2章 帝王的兒子是什麼第72章 潘璋奪權第63章 親赴河東第14章 初定關東第76章 扶荔宮中的酒宴第40章 飛軍第55章 遊楚第71章 樓船破敵第95章 相攻第26章 合圍第97章 真相敗漏第56章 民政第34章 智取且蘭第76章 東吳論戰第23章 孫權稱帝第74章 黃河九曲第50章 藏匿第14章 初定關東第46章 鏖戰第77章 青州之戰第66章 再設圈套第30章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