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宛城風雲

“前線的事沒有小事,稍有差池,便成大禍,別以爲李嚴李大人不在長安城,就沒有治你們了,出了錯,我照樣摘你們的烏紗,拿你們的腦殼。”用了李晟的令牌,我便服走尚書府。才進門,便聽到劉巴在大聲呼叫。眼下長安城中,幾個主要的人都不在,由他負總責。當然眼下洛陽之戰最爲重要,他負責後勤,肯定是十分辛苦的。這一點我十分理解,打仗,是一個綜合的,合方面的拼爭,前線拼智慧,拼實力,後方拼得是生產能力,組織能力,運輸通力。劉巴在內政上是一個天才,其作用不下於高祖的蕭何,雖然他的個性較強,喜歡較真,不招人喜歡,但是我還是極爲倚重他,尊重他。

“費偉費大人,你的手下昨天報說運往前線的投石面消耗嚴重,便是這話和我說沒有用,我知道你這段時間忙,但是再忙,也要保證攻城物資,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我只看你的效果。你怪何九曲運送過程中不小心中伏,他的帳,我自然會記下,但是你的軍械作坊爲什麼不再向前推進一段,我知道軍械作坊和那些技術人員的重要性,但他們是軍人,不是娘們!我軍已經控制了弘農城,你找趙大人,你幫他們攻城,我不信他們無法保證你的人的安全,哪怕前進百里,其間消耗也差得多了。還有程畿程大人,糧草運輸是怎麼回事,你關心前線我知道,但是後勤兵也是人,你們也會累,連夜過華陰道時,因爲疲憊,有二十輛糧草車連人帶車在轉彎處滾下山崖,這能向誰交待?糧草不是天下落下來的。兵士的性命也不是大風吹來的,但凡計劃周詳一點。怎麼會出這種事?”

費諱和程畿也是季漢一流的大臣,此時被劉巴訓的擡不起頭來,只是各自認錯。其實。這種事並不算太難接受,戰爭時的損耗,肯定是驚人的,這種消耗前線有,後方也有,誰也無法避免,只能是減少和降低罷了。不過,我並不想打擾他們,自己來到旁邊的小花廳裡。讓人給倒了一杯茶水,坐下休息。我甩下大營,自己便服快速回京,說起來還是擔心前線地形勢,怕出什麼問題。連宮我都沒回。直接就來見劉巴了。不過見了劉巴,我倒放下心來,覺得自己的擔心其實沒有必要,他地能力是顯而易見的。這一坐下來。覺得自己的兩條腿又酸又漲,腿裡子都被馬背磨破了。

過了一會兒,劉巴走了過來,隔着門就聽到他地聲音:“不知是哪位大人前來,陛下在途中可好?”

我此時心情大好。坐在椅子上也不起身,一推茶杯,開玩笑道:“下官參見大人,陛下託下官祝大人身體康健,火氣平和。”

劉巴嚇一大跳。這才認出是我,連忙施禮:“參見陛下,陛下您怎麼突然就回來了,我看傳書,說陛下剛過西河。”

我笑道:“朕聽說劉大人家中的菊花開了,着急來看,就快馬奔回來了。朝中之事,可還順利?”

劉巴道:“眼下到還順手,丞相在前線,處於攻勢。不過客軍作戰,消耗過大,爲取人心,未採取就食於敵之策,所以後方就要緊張些。不過四將軍日前攻下了位於廬氏的曹魏糧倉,可以緩解一大部分壓力。”

“哦,四叔攻下廬氏瞭解麼,如些弘農郡已是皆入我手了。”

“不錯。”

“弘農郡該由誰去主掌?劉大人可有成算?”

劉巴道:“吏部尚書王甫曾與臣商議過此事,但此事還要陛下與丞相親自掌控,不過他到是提了幾個人選,其中,冀縣太守法邈最爲出色。”

“嗯,法孝直之後,就用他吧。”

我最擔心的,還是荊州和南陽。宛城之戰還在進行之中,諸葛喬的兵力不足,雖徵了些新兵,但只起一個牽制作用,而他的身後,就是東吳與曹魏的戰場。雖然說東吳的兩員大將,一個是他的親生父親(諸葛瑾),一個是他未來地岳父(陸遜),從私人關係上沒的可說,但畢竟份屬兩國,各爲其主,若當真反目,他們這幾個人都會豪水顧忌的揮兵相向的。北疆之戰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天下最不可靠的人就是盟友,因爲你與他是利益關係。一旦維護這利益地平衡被打破,盟友隨時可能變成敵人。

眼下曹魏很明顯在挑逗我們與東吳的不和,而從我掌握的消息來看,東吳還算不錯,沒有背盟的跡象,但是他們的攻勢卻已有緩和了,想來要節約力氣,以便坐收漁利。

我雖然不怕吃小虧,但是整個荊州都給東吳,我還是沒有那個魄力的,我的目標,最少是把南陽郡抓到手中。我已派鄧葶去交涉,若當真曹魏肯讓步,讓出荊州來,他們要繼續跟進攻擊,不能讓他們緩出人馬來北攻諸葛喬,到時候襄陽和樊城等地,季漢不沾手。

我讓劉巴把關於荊州方面的消息向我彙報了一番,又分析了一陣,這才放下心來,自回宮中。

一進後宮院,就見到星彩站在宮門前。

“陛下。”她眼中已是含淚了。有半年沒見星彩了,雖不是新婚夫妻,卻也是思念的緊。我與她恩愛情深,相敬如賓,她在我心中地位置,是宮中其她女了所無法代替的。

我大笑一聲,奔上前去,一把抱起來,就象宮裡跑,不過跑了幾步,還是放下了,她常年練武,結實勻稱,我的身體這兩年雖有些長進,但抱着她抱,還是費力。

星彩被我這一抱弄得粉面通紅,又看左右宮人。我知她向來在人前穩重,當下笑道:“好好好,給你面子。朕半年沒回來,一時忘形了。”又道:“你們這些人,都下去吧。星彩。隨朕向兩位母后問安,其後你好好與朕說說這些日子你都在做什麼。想沒有想朕?”

當下問侯吳氏和孫氏,又把兒子抱在懷裡親了又親。可惜兒子不認得我了,居然大哭。讓我好沒面子。

後宮之中,有星彩在,自然一切平安,原來我擔心的吳氏會不會乘我不在用些什麼手段,扶持自己的親兒子,也並沒有發生。吳氏這個人怎麼說呢,私心是有一些地,但是能力。卻差得遠。又沒有羽翼,連她兄弟都不幫她,她還在做什麼?

回到長安,一切都還順利。只是前線的事,每每讓人揪心。其實在後方,有時候比在前方還要累,經常有隔山打牛,使不上力氣的感覺。不過,先生在前線,我就在後方進麼支援,我在前線,先生就在後方進行支援,這是幾年來形成的習慣。

我從北疆回來,帶回了部分大臣。幫劉巴解脫了一點,不過,細務還是由他負責,我只觀大略,不計其餘。同時。我加緊對曹魏戰俘的勸降工作。這麼久地時間了,田豫牽昭等人都已算是答應了歸順,而鄧艾也動心了。夏侯霸卻是不肯投降,畢竟他的父親死在黃忠手裡,黃忠雖死,仇還未解。眼下並不是歷史上曹魏困窘,司馬奪權,讓他無處可去地時候,他自然不知道在另一個時空裡他被封爲季漢車騎將軍的事。

不過,出我意料的是,司馬昭同意投降了。這應該算是一件好事,可惜我不肯相信他啊。不守,不用他還是有幾分可惜地,於是……

“司馬先生,”這是黃皓那真誠而+的聲音,“陛下說,先生乃是大才,但是他對先生的誠心有所懷疑。眼下有一件小事交給先生來做,希望先生能做得讓陛下放心。”

“這位小公公,司馬昭心向季漢,一片赤誠,天日可表,陛下以仁治天下,連於禁那等季漢的死敵還能放過,何況在下這樣小小的書生。陛下但有所命,司馬昭無有不從。”

“嗯,這是北疆的地圖和現有人口數。商鞅曾言,用兵打仗的不注意估計兵力,治理國家的不注意計量土地。有的國家土地狹窄而人口衆多,人口勝過了人均佔地;而有地國家土地廣闊而人口稀少,人均佔地勝過了人口。人口勝過人均佔地的,國家的經濟收入就不多,因爲人口多造成糧食不足,兵力反而不足,應當致力於開拓疆土;人均佔地勝過了人口的,即便擁有廣闊的土地資源也沒法很好利用,國力同樣很弱注,應當致力於奪取人口。所以土地,人口,糧食,這三者之間必須相稱相合,才能發揮出最大地力量,先生,你覺得眼下北疆若要開發,若要保持穩定,需要多少軍隊?若要移民,需要投入多少?若要開發,種田與養殖,其收益各爲多少?”

司馬昭的眼發直,這件事說難,也不是太難,以他家傳的治國之術,說不會肯定是不行的,可說易,卻又千頭萬緒,難以措手,單是送給他的各項統計書簡,就堆滿了半屋子,這要進行計算,將是多大的一個工程啊。此後一個月,司馬昭獨自一人在書房內查閱了各方送來的資料,哎心瀝血,終於臉色發青雙眼血紅地將一份論據充足,推理嚴謹,結論精確的報告書簡放到了我的案頭。我笑道問黃皓:“怎麼,他說爲難了麼?”黃皓答道:“沒有,他雖然辛苦,卻咬着牙堅持下來了。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世間物。”“很好,眼下朕的地圖中,關於是揚州人數和錢糧發展的還有所空缺,去,讓他算一算揚州孫權處的兵馬糧草概數,若孫權能堅持一年,那麼東吳大約有多少良田,出產爲多少,其農戶大約有多少。”黃皓眨着一雙精明地眼睛:“是,在下,臣這就去,不信累不死他。”“不,累死他做什麼?朕讓他算的這些東西都是有用的,慢慢來。好東西還在後面呢。”

一年時辰後,兩眼血紅的司馬昭已把算籌擺滿了整個院子。忽然一陣風吹來,算籌滾動,所算一切全部作廢,司馬昭仰天大叫:“天啊,你是想把我活活累死麼?!”……

九月中,宛城前線。

諸葛喬攻打宛城已一個多月了。南陽,自來是荊州最富有的一個郡,北面伏牛山的高山峻嶺爲南陽抵擋了肆虐的寒風,使它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一直都是首都洛陽的糧倉;南陽郡又曾是大漢的治鐵中心,治煉的精鐵佔大漢總量三分之一強,素有“帝鄉南都”之稱,全盛時期戶口五十萬,富足之極。諸葛喬乘諸葛亮攻打洛陽,諸葛瑾和陸遜攻打荊州,宛城空虛之既,突然出兵,打了曹魏個措手不及,幾乎一舉取下宛城,但是宛城畢竟由曹魏經營多年,城高池深,非一般可比,夏侯威將門虎子,勇冠三軍,也是不可多得之將才。諸葛喬見強攻不下,立即改變措施,他大膽的假作疑兵圍困宛城,卻親統大軍四處攻掠,奪取糧草,徵召軍士,兩個月間,他的人馬已從一萬多上升到五萬,雖然這四萬新兵還遠遠算不上戰士,但是螞多咬死象,他的實力已是大大增強了。

此時,諸葛喬正在下令:“鄂煥,範疆,你二人率領兩萬人馬,向南攻取棘陽,育陽,新野,朝陽四縣,不得有誤!”

鄂煥原是高定的部將。身長九尺,面目猙獰,使一杆方天畫戟,勇力過人,有萬夫不擋之勇。在平定南中時頗有功績,被我調到上庸幫助諸葛喬。

而範疆原來則是三叔的部將,在歷史上,因被三叔鞭打和以斬首相威脅,反一擊,取了三叔的頭顱前往東吳的就有他。說實話,因爲知道另一個時空的事,我對這兩個名字恨之入骨,幾次曾想要了他們的命算了,甚至把他們放在前線當炮灰。可是這個範疆不愧是三叔手下的大將,居然數次立下戰功,在曹魏攻打上庸之戰時,張達戰死,這個範疆孤軍與徐晃比劃了七八天,愣是全身而退,也算他的本事了。因爲這個原因,我放過了他,我想,連黃皓都能改變,何況是這麼這個普通的將軍,我若執着於那些在這個時空不存在的事情,又怎能算一個別好的君王,於是一笑拋天了。

鄂英點頭,範疆卻問道:“大人,我季漢與東吳交好,陛下又說避免與東吳爭執,我們突然出兵南下,會不會引起誤會?”

諸葛喬冷笑道:“我那個‘父親’大人,我還能不知道。他對孫權忠心的很,我若不早下手,只怕他就先把手伸到南陽來了,到時候咱們什麼也得不到。”

第41章 張苞殺人第94章 夜襲第51章 許儀逞雄第2章 帝王的兒子是什麼第98章 下坯城破第百零三章 孫登第74章 機會第85章 降魔神杵第32章 備戰第25章 經濟之道第30章 風雲突變第17章 深深的失落第43章 曹睿遷都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78章 因酒賭鬥的將領第60章 刺客第79章 司馬的突襲第23章 孫權稱帝第51章 許儀逞雄第35章 平亂第10章 我要伴讀第百零八章 攻心爲上第21章 長安夜第72章 潘璋奪權第74章 機會第43章 人心第26章 合圍第36章 亂營第74章 亂局橫生第68章 司馬再變第94章 謀攻第百零二章 關鳳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33章 錦馬超第4章 宛城風雲第98章 南下第26章 南蠻之亂第20章 刺諸葛第86章 陸遜獻計第70章 危機早伏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96章 司馬之死第50章 鄴城雲亂第41章 且蘭城下第76章 鳳翼初展第11章 公子“成名”第10章 亂中亂鮮卑入長安 迷中迷阿斗審欽犯第86章 陸遜獻計第2章 帝王的兒子是什麼第28章 墳墓第73章 李陵後裔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87章 迷霧重重第57章 立威第30章 風雲突變第13章 世多歧路第二章第6章 嚴督查李嚴彈諸葛 學治軍關鳳亂未央第61章 各呈豪強第20章 江東之行第33章 錦馬超第四十六章第41章 守城第31章 谷中激戰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百一十章 馬忠第84章 地覆天翻第77章 青州之戰第56章 李昂,初次相見第百零四章 遇蟒第百一十章 馬忠第57章 立威第十九章第五章第40章 白馬將軍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72章 潘璋奪權第38章 長安安民第15章 父債子還第70章 初生的季漢第5章 父子之間第31章 谷中激戰第63章 親赴河東第十一章第38章 長安安民第78章 鬥智鬥力第5章 父子之間第23章 孫權稱帝第73章 千里追蹤第66章 破陣第77章 青州之戰第87章 絕境拼殺第95章 相攻第28章 墳墓第9章 戰曹肇公主用計 思前事阿斗明心第93章 狼煙第73章 千里追蹤第33章 軟禁第十九章第86章 大風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