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涼州得定

第741章 涼州得定

很快,呂布與張郃圍攻宋建的大捷報就在涼州傳開了。

張飛的命令下達之後,呂布和張郃再沒有留手,隨即對着這位河首平漢王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攻擊。

起初,這位河首平漢王帶着他組建的大軍雄赳赳氣昂昂的來到了涼州東,想要與朝廷的軍隊決勝負,結果卻落了個這般下場。

最終,他的大軍死的死,傷的傷,幾乎被呂布和張郃盡皆剿滅。

而這位堂堂的河首平漢王居然在交戰之中被呂布手下的校尉魏續給生擒活捉了。

隨後,宋建就被送到了張郃的軍前。 www ⊕тtκan ⊕℃ O

現在的張郃,是涼州生產建設軍團的二把手,有權在外處置臨機之事。

但即使如此,面對這位反王,張郃也沒有擅自做主張,他立刻派人前往金城郡,詢問張飛這位反王又應該如何處置?

呂布對於張郃這樣的做法有些嗤之以鼻,他覺得宋建既然已經被生擒活捉,那就直接由他們做主,或是斬首,或是押送往金城郡就是了。

張郃爲何脫着褲子放屁,多此一舉,還非要先去問問張飛?

這麼簡單的事,爲什麼非要問?

對於呂布的疑問,張郃並沒有多言,他這個人做事的方法和呂布大不相同。

總之,張郃就是按照比較麻煩的方法去詢問了張飛,得到張飛的命令,就是將宋建就地出斬,然後將他的人頭送往長安。

張飛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將宋建就地殺死以後,可以對涼州的叛軍形成較大的威懾。

宋建這個人雖然自稱爲平漢王,大逆不道,但是他遠在枹汗,這些年來對朝廷的威脅幾乎是沒有,把他押解到長安的話,對朝廷方面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反而費時費力,得不償失。

於是,張郃當即將宋建就地處死。

宋建被張郃殺死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涼州大地。

而身爲宋建鐵桿盟友的馬騰和韓遂等人在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不由出奇的一致沉默了。

在先前得到宋建被圍攻的消息之後,兩人是左商量右商量,但是終歸還是沒有一個人出兵去救援宋建。

如今聽到宋健已經身死,兩人的心中不由升起了幾分莫名的悲痛之情。

更是有幾分難以言喻的兔死狐悲之感。

但是事到如今,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宋建既然已經死了,那就說明他們真的沒有任何盟友了,成了孤軍。

可是,想要歸順朝廷又談何容易呢?

就在這個當口,張飛派來與馬騰和韓遂下戰書。

說是戰書,但事實上,只是一場以邀戰爲名義的談判。

張飛言明其兵馬已抵達張掖,想要在交戰之前與馬騰和韓遂雙方在陣前進行一番交涉談話。

馬騰和韓遂本來就不知道應該派誰去與張飛交涉闡明己方想要投降的事情。

如今,張飛打算親自在陣前與他們兩個人進行會晤,這實在是讓馬騰和韓遂非常的興奮。

幸福真是來得太突然了,張飛此一舉,省去了他們多少功夫?

建安四年初,馬騰與韓遂與張飛相約在張掖的沙漠上排兵佈陣會晤。

雙方這一次都沒有攜帶過多的人馬,只是各率領精兵三千排列。

由於沙漠之上沒有遮掩物,一望無際,所以說雙方若是有埋伏的話,只要稍稍派斥候在附近打探一下,就可立刻探查的非常清楚。

所以這樣一來,雙方就誰也算計不到誰了。

張飛在大漠上派人排開了陣勢,他終於與韓遂與馬騰見了面。

見面之後,張飛命人在兩軍陣前的沙漠中央安排了三個桌案,三條毛毯,並準備了三柄大傘豎立在沙漠中,然後便讓人撤了下去,自己一個人坐在桌案後面,等待着馬騰和韓遂前來赴約。

不多時,就見馬騰和韓遂分別翻身下了戰馬,從他們對面的陣中向着張飛這面走了過來。

不多時,便見兩個人來到了張飛的面前。他們各自在一個方案之後坐下。

張飛來回看着在場的馬騰和韓遂,接着突然哈哈大笑了。

之後,便見張飛向着兩個人拱了拱手說道:

“馬將軍與韓將軍皆是俺的前輩,雖然你們兩個人乃是叛逆邊將,但是,論及用兵時日,你們兩位可都是比俺要多了好些年呢。”

“咱們在涼州這些年,也算是幾經交手,彼此之間互有勝負,但是卻一直沒見過。”

“說實話,俺如今雖然佔據上風,卻並不是俺一個人的本事,還是因爲我背後靠着朝廷,有丞相作爲俺的後盾,所以說。二位今日敗在我的手下,並不是因爲二位不及我也。”

“今番,俺藉着約戰之名,特意請二位在此一見,也是想真正的認識一下二位,同時也爲咱們兩方今後謀個出路。”

說到這兒,張飛拿起自己桌案上的酒壺,先往自己面前的酒窖裡倒了一爵酒。

隨後就見張飛將自己手中的酒壺晃了一晃,然後他就站起身,將那酒壺放在了馬騰的桌上。

馬騰見張飛也喝這壺酒,心中知道排除了他下毒的可能,於是便與韓遂分別將酒爵斟滿。

斟滿了酒之後,張飛隨即將手中的酒爵衝着馬騰和韓遂舉起:“不論如何,咱們這些年往來交鋒,算是對手,也算是知己,戰場之上能得一與自己不相上下的對手,乃是人生之大幸也,更何況俺還得到了兩個!來!咱們滿飲此爵。”

張飛這話說的讓馬騰與韓隨的很是受用,他們兩個也舉起了酒爵。

韓遂則是說道:“張將軍乃是冠絕天下的猛將,能夠與將軍作爲對手,也是韓某平生之大幸。”

三人一飲之後,就聽張飛說道:“二位,不瞞你們,雖然在戰場上咱們乃是棋逢敵手,但是如今的形勢你們也都注意到了,以你們目前的實力,想要戰勝朝廷是大不可爲,如今的朝廷和當年可是不一樣的。”

“現如今,劉丞相執政,天下歸心。”

“涼州身爲大漢朝的領土,絕對是不被允許割讓出去的。”

“如今你們已經退縮到了張掖,下一步又能如何呢?難道真的要去往西域,當那外翻蠻夷的手下,與大漢正統相抗衡?”

“若真是如此,你們的子孫翌日知曉自己曾經是漢人,卻一朝淪爲外邦異族,對你們這些先輩先祖又會有何評價?”

“事到如今,咱們已經沒有必要繼續交鋒了,咱們都是漢人,二位又都是漢朝少有的猛將。” “爲何一定要拼死與朝廷對抗到底呢?”

“爲何不棄暗投明,以求封妻廕子?”

聽了張飛的話之後,馬騰和韓遂互相對視了一眼。

隨後就見馬騰拱了拱手說道:

“不瞞張將軍,某與文約,昔日加入叛軍,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您也知道,涼州乃是荒蠻之地,到處都是叛亂,這些年來一直未得穩定,到處都是殺戮,到處都是鮮血。”

“在這裡生存的人,和中原大大不同。”

“我與韓文約若是不反叛,只怕昔日便已死在叛軍的手中了。”

馬騰說完,隨即看向了一旁的韓遂。

韓隨聽了馬騰的話之後,也是隨即應和:“張將軍,壽成此言,乃是肺腑之言,也是我的心中之想,我等雖然有心歸於正統,但是如今已深陷於此局之中,卻是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

“但是等我們兩個人有所悔悟的時候,這一切已成定局。”

張飛聞言,隨即說道:“韓將軍此言未免過於肯定了,當今丞相胸懷天下,海納百川,對天下萬民,也是一視同仁。”

“韓將軍和馬將軍若是有爲難之處,何不向當今劉丞相稟明自己的無奈之處,使丞相招降伱們二人,重新歸於朝廷,今後爲朝廷統兵坐鎮一方,豈不是好過當那叛逆之人,遺臭萬年?”

馬騰和韓遂聽到這裡,心中頓時一陣竊喜。

就見馬騰衝着張飛說道:“張將軍,言下之意,我等是可以被朝廷所接納的?”

張飛說道:“人誰無過?雖然你們這些叛軍先前犯下的錯誤實在是太大,但是涼州之地,與其他地方並不相同……在涼州,你們是可以被原諒並被受降的。”

“此事俺可以代表劉丞相做主,若是二位願意,俺就以奏疏送往朝廷請天子定奪,待天子下詔,招你二人歸順長安並封官職,你們就大可放心了吧。”

韓遂急忙說道:“張將軍可以向朝廷稟明此事。”

張飛說道:“不但我要向朝廷稟明此事,我還會請上方伯劉景升,與我一同聯名向朝廷請奏。”

“只是還請你們二位今後不要朝秦暮楚,翌日再生異心,如果是那樣的話,天下就沒有人可以保得住你們兩個人了。”

馬騰急忙說道:“若是張將軍肯給我們這次機會,哦,不,應該說是朝廷肯給我們這次機會,我們定永不再叛,一心爲朝廷效力。”

“只是,張將軍此言是屬實的嗎?朝廷確實可以赦免我們原先的罪過,將來不予追究嗎?”

張飛說道:“二位可以仔細想一想,劉丞相自從在冀州當了冀州牧之後,對待天下之人,何時有過欺瞞、欺詐?”

“當今丞相,以仁義治天下,以廣闊的胸懷對待萬民,你們兩位也是大漢朝萬民中的一位,丞相自然會不偏不倚,以公正之心對待你們,只要你們歸順了朝廷,重新成爲良民,成爲朝廷的臣,不負朝廷,那麼朝廷自然就不會辜負你們。”

馬騰和韓遂二人聽了這話,心中非常的開心,當然他們也並沒有失去理智。

“既然如此,那我們兩個人就暫時不與張將軍交鋒,我們會把兵馬屯紮在張掖,等待張將軍向朝廷稟明這邊的情況之後再做決斷,如何?”

張飛哈哈大笑,他再次起身,拿起酒壺,爲自己爵中倒滿酒,對二人說道:“那麼就一言爲定。”

……

最後,張飛立刻派人聯繫劉表,讓他與自己共同寫奏疏回稟朝廷,將此事向劉儉以及當今天子分別稟明。

劉表也是希望能涼州的戰事能夠得以平定,於是便與張飛共同聯名向朝廷和劉儉分別稱遞奏疏。

長安那邊收到了奏疏之後,劉協還是像原先一樣,什麼事兒都不管,立刻派人將這件事向劉儉稟明,全權聽從劉儉的指揮。

劉儉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當即下令:“着文若請稟天子,請當今天子下詔書,招降西涼馬騰韓遂。”

同時,劉儉還讓當今天子敕封馬騰與韓遂將軍名號。

並封他們爲侯爵,賜予食邑封地,以安其心。

雖然對於招降馬騰和韓遂,朝廷當中有很多人抱有不同的意見,但是劉儉力排衆議,以堅決的態度將這些意見統統給壓了下去。

隨後天子的詔書就來到了涼州,劉表立刻派人將這些詔書送往張飛軍營處。

張飛得到了消息之後,將這詔書派人送往馬騰與韓遂處。

馬騰、韓遂在見到了詔書之後,頓時大喜過望,深覺張飛和劉儉果然是信義之人,誠不欺人也。

如今這份詔書從長安城中下達,可以說是廣佈於天下,日後劉儉若是反悔,對他的聲名必然有損。

如此看來,劉儉這確確實實的真心想要招降與他們。

建安四年二月,馬騰和韓隨隨即上表奏書往長安,表示願意歸降朝廷。

自此,長達二十年的涼州叛亂終於結束了,西涼叛軍在馬騰與韓遂的帶領下向朝廷歸降。

當然,歸降是歸降,但是要徹底的歸降還需要一段時間。

首先就是馬騰與韓遂手下的這些叛軍如何安置。

是讓他們重新爲民,還是讓他們加入軍隊爲朝廷征戰?

這件事還需要張飛和劉表仔細斟酌,然後承秉朝廷,做一個章程。

不過這些細緻的活兒,張飛和劉表都能做好。

按照劉儉的受意,張飛和劉表商議,可以將馬騰和韓遂的軍隊中的精壯人士抽點出來,充實涼州刺史部與生產建設兵團,或者是在涼州本地建立自衛軍。

至於剩下的男丁,則是重新給予戶籍,給他們妻子,安家落戶,生兒育女,充實邊境的人口。

(本章完)

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27章 幷州刺史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631章 虎落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745章 大漢軍神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170章 劉十億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662章 降董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346章 來要陳留王了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270章 袁揚州,心有所謀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97章 太平五行第77章 肉由我分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631章 虎落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18章 大青駹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31章 謀定而後動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335章 神臂營第20章 詐!第58章 劉儉上雒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25章 負荊請罪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662章 降董第27章 幷州刺史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97章 太平五行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270章 袁揚州,心有所謀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589章 北上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303章 趙子龍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