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願望

“我準備親自帶領艦隊前往。“當大臣們問起這次進軍倭國由誰領軍的時張敖這麼回答。

一句話讓大臣們炸窩了。張敖的決定讓整個事件的性質都變了,如果僅是組成邯鄲遠洋公司派艦隊出海,那麼僅是一次商業行動,成敗對趙國的影響都不大,可要是趙王親自前往,光是其中的風險就是趙國所不能承受的。

“大王不可啊,海上航行太危險了,更何況,到倭國這麼遠的地方。”太傅趙午馬上提出了反對意見。

“我也反對。”其他幾個大臣馬上也跟着附議。

“大家別急,其實海上也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危,上次我不是坐船到了朝鮮半島,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又安全返回了不是。這次出海按照已經探明的航線,先到達朝鮮半島,與島上的人員匯合補充物資,將朝鮮半島作爲前進基地,到倭國本島已經沒有太遠的距離了。”張敖只好震驚的向大臣們解釋。

“據大王所說倭國數島人口也不在少數,我方乘船進軍人員數量定然不會太多,如果面對倭國人的圍攻如何脫困。”孟舒從軍事方面提出了反對意見。

“倭國雖然人口不少,但還處在住茅草屋使用陶器和簡單銅鐵工具的狀態,各島之間也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我們可以乘機一個島一個島的清理,更重要的是,我們使用的三桅帆船是當今世上最先進的船隻,倭國的小舢板對艦隊構不成威脅。我們進可攻退可上船自保,不會有大敗的危險。”根據張敖的歷史知識,倭國人現在差不多正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進化,從各方面都人落後大漢許多。此時大漢國成建制的軍隊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張敖率軍與匈奴人幾次作戰都不落下風,更何況拿着簡陋武器的倭國人。

“即便是如此也沒有必要大王親自出海?”丞相貫高堅決反對,他對攻打不攻打倭國不在乎,中是怕趙王張敖有危險。

現在趙王張敖已經建立起來比較成熟的參謀體系,準備對處作戰時都要經過偵察收集情報,然後推演制定作戰方案,各種風險都會被考慮到,可是趙王張敖要是親征事情就增加了許多不確實性。

“親征倭國是我最大的願望,現在這麼好的機會我是不會放棄的。”趙王張敖難得獨斷專行了一回。殺到倭國去確實是張敖早就想幹的事情,當然這個想法與大漢與關,這是張敖前世帶來的執念。而且張敖很想享受一下帶着艦隊在他國海岸耀武揚威,對方卻拿你沒辦法的感覺。

“我們一定要準備充分了再行動。”趙國朝廷的慣例基本上就是這樣了,大臣們對所有的事都可以提出建議,但趙王張敖一旦下了決心,其他人也就堅決執行了。丞相貫高代表大臣們放棄了反對的想法。

雖然張敖說這次出海是爲了賺錢,是一次商業行動,趙國上下卻一點兒也不敢鬆懈。朝廷的各部門都按照發動一次戰爭的規格進行着準備。

最先趙王張敖拿出王室所有的財產投入到了邯鄲遠洋公司之中作爲了原始資本,這些錢將迅速投入到造船場,爲了這次行動趙國的艦隊急需擴大規模。

邯鄲遠洋公司資本的募集工作也開始進行,百姓們還在觀望,知道內幕的朝廷重臣已經將全部身家都投了進去。因爲他們知道這次出海的是大王,遠洋公司多一點兒資本就能多造一些船,就能多帶一些士卒,以保證大王的安全。

朝廷重臣們當然會有很多有錢的朋友,這些有錢的朋友雖然不會知道大臣們出錢的真正原因,卻也得到大臣們大量投資的消息,他們的反應是,這肯定是一次絕好的賺錢機會,不然平日裡表現的視金錢如糞土的大臣們也不會下這麼大本,他們要作的當然是跟進了。一時間遠洋公司的資本變得雄厚了起來。

有錢好辦事,張敖的出海尋仙計劃由一個想法,逐漸的形成了完整的計劃,然後落到了實處。造船場熱火朝天的趕造着船隻,招募來的人員在海上經受着嚴格的訓練。趙國的艦隊來回在趙國與朝鮮半島之間穿梭,一來是爲了讓船員適應海上航行,同時也將大量物資運到朝鮮半島爲進攻倭國作物資儲備,與些同時,張敖還泊出少量船隻開往倭國,測量航行路線上的水文氣象,同時暗中向倭國本島滲透,測繪地圖瞭解倭國的真實情況。

新皇登基,叛亂平定,大漢國進入了平穩發展的時期,一時間世界也沒有什麼重大的事情能引起人們的關注,此時在趙國和長安城發行量越來越多的《邯鄲時報》成爲了人們閒暇時的主要談資。

《邯鄲時報》上介紹的新商品以及一些奇聞逸事讓人們很感興趣。特別是上面有關神仙有無的討論更讓人感覺有點禁忌的味道,特別是傳出趙王張敖準備派船出海尋找秦國作孽徐福更引了巨大的爭議。

許多人認爲秦始皇傾全國之力沒有辦成的事情,張敖一個諸侯王怎麼會成功。

也有一部分人卻也期望着趙王張敖真能試一下,人們對未知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心,有人探索一下總歸是好的,當然前題是不花自己的錢。張敖尋仙,是趙國的事,肯定不會讓大漢國資助,人們樂得看最終是什麼樣的結果。

趙王張敖尋仙的傳聞最後也傳入了皇宮之內。

這一天早朝結束,太后呂雉專門來到了未央宮中的椒房展見皇帝劉盈。

“太后今日有什麼教導。”皇帝劉盈本來就生興懦弱,太后呂雉爲了鍛鍊他的膽量命人帶着劉盈去看被作成人彘的戚夫人,沒想到事得其反,劉盈的膽量沒增加反而嚇病了,病好之後消沉了下去,每日裡只知道飲酒淫樂,對人生失去了興趣,後來公主劉樂帶他出去走走,看工匠們生活的艱辛,情況纔有點好轉,開始上朝理事,但對太后呂雉任是十分懼怕,朝廷中的一切事務都由太后呂雉一言以決。

“你對趙王張敖出海尋仙的事怎麼看。”太后呂雉問道。

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呂產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心第一百零三章 獵人與獵狗第四十五章 算算禮金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個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舉制度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關中第三十六章 討好丈母孃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四十五章 犧牲第八十五章 男女都要第三百七十二章 邯鄲時報第九十六章 兵棋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關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山中的寶藏第四十六章 黑歷史第一百六十章 白登之圍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法可依第五十五章 出頭鳥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山中的寶藏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願望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怎麼不飛上天呢第二百六十八章 僞趙王必須死第二百六十一章 誣陷第八十七章 六藝第二十六章 返鄉後的出路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兒子是優勢第三百零八章 老男人的憤怒第二百二十章 無禮第二百四十二章 視察第三百九十二章 貿易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車馬之爭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怎麼不飛上天呢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征第七十三章 洗澡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市第二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的女人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四百零二章 回頭第三百七十三章 純與不純第三晨四十五章 事物的兩面性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對勢力被消滅第二百二十六章 誰是最大的叛徒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關中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勝者有賞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怎麼不飛上天呢第七十二章 一道將要關閉的門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馬之盟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四十章 軍校生活第一百三十章 穩賺不賠第一百七十二章 十三香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三百三十章 勸降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兩婦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齊王不高興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當皇帝嗎第九十七章 著書立說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六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三百五十九章 齊王不高興第一百四十四章 絕境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二百零六章 捨不得衣服第二百八十一章 賠錢貨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三百二十章 先禮後兵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關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追殺第一百九十八章 對質第一百一十六章 鹽票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單身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三百零四章 大哥的小弟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是兇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理論與實踐第二百四十二章 視察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一百零三章 獵人與獵狗第一百七十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四章 拿劍的相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二百四十二章 視察第三百二十九章 需要武力保障的信譽第二百六十章 大王不好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詔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與太后的日常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還第八十四章 張老師第一百八十七章 久居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