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

張敖和貫高帶着侍衛扮成商隊進入了一個小村莊,村莊中卻什麼反應也沒有。

張敖本想派人叫找個人過來問問情況,轉念一想這不是一個商隊老闆應有的作派,於是叫住了正要離開的侍衛,說道:“還是我親自去問吧。”

貫高聽到張敖的話立即跟了上來,另外有兩個侍衛走在了前面,身後還有兩個緊緊跟隨着。

張敖沒有再說什麼,張敖也需要適應他現在的身份,畢竟他要出點兒問題影響太大了。

張敖擡眼望了望,見前方有一戶人家用樹枝編成的院門虛掩着,於是他走了過去喊道:“有人在家嗎?”

“你找誰?”一個稚嫩的聲音從破草房中傳出來。隨着聲音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走到院子裡。

張敖一下子就判斷出這是個男孩子倒不是因爲張敖看人多麼準,而是這孩子只在腰間圍了點兒破布,只起到了遮羞的意思,該露不該露的都露在了外邊。

小孩兒個子不高頂着一顆與瘦弱的身體不成比例的大腦袋。肚皮高高鼓起,一看就是營養不良的表現。

“我們是過路商人,想問一下你們村裡人都去哪裡了。”張敖從背囊中掏出一個當作乾糧的飯糰遞了過去。

“村子裡能動的人都到田野裡去挖野菜了,恐怕沒有人買你們的東西了。”小男孩看着飯糰嚥了幾口唾沫卻沒有伸手。

“你不也是能動的嗎?爲什麼沒有跟着去?”張敖上前將飯糰塞在小男孩手中,故意問道。

“我母親病了,我要留下來照顧她。”小男孩攥住飯糰說道。

“我們能進去看看嗎?”張敖聽說小男孩的母親病了,不再開玩笑,認真的問道。以小男孩的樣子張敖猜想他母親的病多半也是餓出來的。如果給點兒食物沒準會好。

“我去問一下。”小男孩轉身跑回了茅草屋中。

張敖站在院子中打量着這家的情況,三間破敗的茅草房,樹枝和荊棘圍起來的院落,院子內打掃的挺乾淨,沒有雜草和垃圾,看來這家人還是挺勤快的。

“我娘請您進去。”小孩迴轉來說道。

張敖走進茅草屋,此時是正午時分,陽光從屋頂和牆壁上的裂縫照射進來,屋內倒不顯得昏暗,在屋內的一張破草蓆上一個婦人躺在那裡,儘量的用幾片破布遮擋住自己的身體,手裡拿着張敖剛給小男孩的飯糰,見張敖進來之後說道:“我身體有些不舒服,不方便起身,請見諒。”

“沒關係,我們是路過此地的客商,進來看看有什麼能幫忙的嗎?”張敖見婦人頭髮蓬亂,面容消瘦,心中就想幫助這一家人。

“多謝您的好意了,我請您進來只是想打聽一下外邊的情況。聽說趙王跟隨着漢王打敗了項羽,天下太平了,跟隨趙王征戰的士卒要返回家鄉了,不知有沒有這回事。”婦人說的話有點兒多,停下來喘着粗氣。

“是真的,願意返鄉的士卒過幾天就可以到家了。”劉邦下令士卒返鄉,張敖的老爹張耳肯定在做這個工作。張敖邊說邊走到火塘前,揭開掛在那裡陶罐的蓋子,看到裡邊只有一些清水,想來這家人已經斷糧了。想要了解窮人家日子過的怎麼樣最好揭開他家的鍋看一看,張敖這也是有樣學樣。

“讓您笑話了,家裡已經沒有糧食了,不過田野裡的野菜已經長出來了。只要還能動就餓不死人了,這一年算是熬過來了。”婦人見張敖的舉動後說道。

“你家有人出征?”張敖邊問,邊示意侍從拿出幾個飯糰放在陶罐之內加了水,在火塘裡升起火。這婦人相比藥材更需要食物。

“孩子他爹已經跟隨趙王征戰兩年了,據官府的人說還立了功授了爵位,我帶着一子一女在家苦等終於熬出頭了。”說到這些婦人臉上終於有了點兒喜色。

“趙王不會虧待爲國出過力的士卒的,一定會讓你們過上好日子。”張敖暗下決心回去一定要將那些準備返鄉的士卒安頓好。

“不再打仗了,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好了。”婦人倒沒有太多的奢望。

張敖將小男孩叫了進來讓他給母親喂一點兒飯糰煮成的稀粥。

張敖走到院子裡對貫高說道:“安排在村內空地支起帳篷,我們在這個村住幾天。”

小男孩給母親喂完吃的又回到了張敖的身邊,張敖同小男孩閒聊着。知道了孩子名叫驚,他還有個大兩歲的姐姐婉兒,跟隨着其他人挖野菜去了。驚的父親衷跟隨趙軍征戰已經離家兩年了。

“等我父親回來,我們就可以開荒地多種莊稼,我父親還有爵位,能夠減免賦稅。我們全家人就不會捱餓了。”小男孩驚似乎看到了幸福生活的希望。

“你長大後準備幹什麼?”張敖順口問道,人們看到小孩子總愛問理想是什麼,確實孩子們就是大人們的未來。

“我要和我爹一起把地種好,打更多的糧食讓我母親和姐姐吃飽。”驚十分堅定的說道。

外出挖野菜的人陸續返回村子,一些人到張敖他們的帳篷邊看稀奇,卻沒有人詢問購買東西,張敖又走訪了好幾戶人家,同村里人聊了很久。

“看來村內百姓的生活狀況都差不多,突出的就是一個字窮。”張敖把貫高叫過來商議怎麼辦。

“要不咱們調集些錢糧來去救濟一下村裡的百姓。”貫高是第一次深入到村落,近距離觀看百姓的生活,他也覺得這些人生活十分艱難。

“把我們帶來的糧食分給村民一些,至於救濟的事等我們調查之後再說。”現在張敖不僅要關心一個村落百姓的生活,而且還要想着整個趙國處於怎樣一種狀態。

“是我有點兒急躁了。”貫高感覺張敖考慮事情越來越周全了,作爲趙國的繼承人還真不能見到一個救濟一個。要把趙國有限的資源用在最緊要的地方。

“不過這幾天我們也可以爲這裡的百姓做點兒事情。比如替他們修繕一下房屋什麼的。”張敖在村內走訪看到村民的房屋大多四面露風,眼看雨水多的季節就要到了,將房屋修繕一下也能讓百姓少受點兒苦。

“我這就帶人去割草砍伐樹木。”貫高倒是個急性子,說幹就要動身。現在修建房屋就是用柱子支起屋頂,然後用木板和樹枝編成牆,在木牆上塗上泥土,屋頂上鋪好茅草,屋子就算建好了。這種屋子最大的缺點就是泥土一掉就四面漏風了。

“不着急,我想了一個不用樹枝木板做牆的辦法,造出來的房子會更堅固。”張敖決定改善趙國百姓的生活從建房開始。

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六十九章 深井第一百七十五章 遊說趙佗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識就是財富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三百三十八章 把你安排的妥妥的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敗一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詔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狼吞虎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八十九章 走在了丈母孃的後邊第三百零一章 心慈手軟第一百一十五章 沒錢萬萬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里程錶第三十七章 你有錢嗎第四百三十九章 匈奴中的聰明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臉與有前途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主回孃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自家兄弟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怎麼不飛上天呢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對抗賽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王辛苦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六十九章 深井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前輔導班第三百五十一章 姐弟見面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買第十八章 拜訪第一百一十七章 畫地圖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是你爹的主意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四百三十九章 匈奴中的聰明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沒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買你的想法第七十四章 競爭的開始第四百零一章 與吳國的戰爭第一百零七章 孵小鴨子的趙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平的劉邦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三百五十章 科技進步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馬邑第四百一十五章 沒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七十四章 競爭的開始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錢的人第三百零四章 大哥的小弟第四百四十一章 獨立王國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六十九章 深井第十七章 閱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三十章 鍊鐵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三百二十五章 你來晚了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爭封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十四章 雙轅馬車第八十四章 張老師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愛說笑的大王第三十五章 皇太子劉盈第四百三十二章 終極後裝槍第一百二十六章 衆人需要的大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關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是你爹的主意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一百八十七章 久居長安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要去長安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敗之地第三百九十四章 錢貨兩清第一百一十章 吃飽飯很難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前輔導班第二百四十四章 被信任被依靠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三百零四章 大哥的小弟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八十五章 男女都要第二百二十六章 誰是最大的叛徒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識就是財富第三十章 鍊鐵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關中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單身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幹的女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一百七十六章 人生的選擇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