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調查研究

貫高對將要跟隨張敖出行很是期待,一向懶散的張敖突然變得如此積極,這讓貫高想到張敖可能要去赴哪個期待已久的約會。

“老人家,咱們都回到正常人的想法好嗎?我是趙王的兒子,需要了解趙國現在的狀況,我這次要去親眼看看趙國民衆的生活。”張敖覺得自己的表達已經很清楚了。

“好,就聽公子的,不過在安全方面要由我來安排。”對於張敖的話貫高還是不太信的。不過只要保證張敖的安全,到處走走也不是什麼壞事。

到了貫高這個級別的臣子對帝王並沒有很高的期待,只要不是特別昏聵,臣子們相信自己能夠把握國家在正確發展的方向上。

“把這些衛隊都解散了,讓他們回去休假。”張敖剛一出門就不高興了,在門外數百名衣甲鮮明的士卒手持武器列隊等在那裡。

“他們是來保證公子安全的。”貫高急忙向張敖解釋,張敖跑到王宮外邊乾點兒什麼無所謂,但不能出意外,趙國時刻都要有繼承人。

“安全保衛工作不是這麼幹的。”張敖明白貫高的想法,但張敖這次是瞭解百姓生活的,這幾百人把他團團圍在當中,他什麼也看不到。

“公子說應該怎麼辦?”貫高奇怪了,張敖對這方面還有想法。

“安保最重要的是保持行程的隱密性,不要讓敵人知道我們究竟去哪裡,即使他們起了歹心也沒有時間準備實施。其實我每次出宮可以分成兩種情形,一種是出門表演,以示對某事或某人的重視,這種出行就可以大張旗鼓,安排更多的人來保衛,同時也可以彰顯趙國的威嚴。另外一種就是出門辦事,這時我們完全可以輕車簡從。只安排少量的保衛人員就可以了,重點是在保密,最好是我們已經離開了其他人才知道我們來過。”張敖知道在這個年代完全不要帝王的排場是不現實的,但也不想讓虛名耽誤了自己辦事。

“好,就按公子說的辦。公子真的是想看看百姓是怎麼生活的?“貫高覺得張敖要是去私會什麼的話帶着大隊人馬確實有點兒不方便。貫高還是不相信張敖真的會去看那些底層的百姓。現在張耳真正的擁有了趙國這片土地,做爲王國繼承人的張敖正應該是吃喝玩樂享受的時候。

“有位哲人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在朝堂之上的每一個決策都會影響到百姓的生活,關係到千萬人的生死不可不謹慎啊。”張敖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雖然以前聽在耳中覺得空洞,可當真有個國家需要他去治理的時候,張敖才明白這些話真是至理名言。

“作爲王只要管理好將、相、士、大夫,這些人自然會關心自己治下的百姓的。”貫高對於張敖的想法很不認同。

現在的國家很像是一個大的公司,王差不多相當於董事長,擁有公司的財產,收取公司產生的效益,而實際管理者是將相這些職業經紀人,秦國的相國都是在相府自己獨立辦公的,並不是什麼事都向秦王請求的。對於老闆直接插手業務貫高還不習慣。

“我們必須建立起一套更高效的國家管理體制,以便防止國家的分裂,提高生產效率,抵禦野蠻的人進攻。”歷史已經證明劉邦是對的,他將要推行郡縣制把底層定員的任命都掌握在皇帝手中極大的提高了執政能力。

貫高聽了張敖的話沉默了,趙國所面臨的困難他很清楚,可讓他一下子改變固有的思想也很困難。

張敖和侍衛都換上了商賈的衣服,還特意拉上了幾車貨物做掩護,在外人看來就象是張敖和貫高帶領下的一個商隊。

張敖坐在緩慢行駛的馬車上觀察着信都城內的情況,雖然張耳已經返回了信都,將把這裡設爲都城,卻也沒來得及對城池進行修整,城內的街道坑坑窪窪,道旁堆滿了垃圾,許多房屋東倒西歪,如果不是有人在裡邊向外探頭探腦,張敖還以爲那只是一片廢墟。

街道兩旁除了糧店幾乎沒有開張的買賣店鋪,行人也是稀稀拉拉。就那幾個行人衣衫襤褸,面帶菜色。

“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啊。”張敖都不用停車去觀察已經感受到了長年戰爭給國家帶來的傷害。

“您放心,我們會讓這裡重新繁榮起來的。”貫高也感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以前總是想着怎樣能夠打勝仗,現在該開始想怎麼治理好國家了。

“走,我們出城去看看。”想看信都城內的情況機會很多,張敖決定到最底層的民衆中走一走了解一下國家各階層人們生活的真實狀況。

“如果出城的話,怕是天黑之前就趕不回來了。”貫高看了看天色說道。

“這次我們將需要幾天的時間。調查研究是一項技術活,首先不能走馬觀花,要有充足的時間,其次接觸的人要足夠多,要和他們同吃同住,才能聽到真話,看到真實狀況,而且還要各種人都要接觸,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張敖沒當過高官,調查研究的理論還是學過的,雖然他不能寫出調查報告什麼的,讓自己心明眼亮一點兒還是能做到的。

貫高對張敖的話重視起來,看來張敖真的不是要去享樂了。

一路上貫高在張敖身邊介紹着他了解的一些情況,張敖認真聽着,國家的治理不是個簡單的事情,張敖還要從貫高那裡學習更多的在實踐中獲得的經驗。

清新的空氣,滿眼的綠色,不時在頭頂飛過的野鳥,從道路上橫穿而過沒入樹叢的野獸,這本來是很美的景色,張敖卻無心欣賞,他感受到的只有荒涼。

已經到了五月路旁開墾種植的土地並不多,一塊塊的種植了莊稼的農田被高高的荒草分割開來,倒像是大地上的斑禿。

這個年代農夫主要還是靠天吃飯,找一塊平整的土地一把火燒去荒草雜樹,撒幾把種子,至於能夠打多少糧食大多要靠老天的恩賜了。

道路的盡頭有幾排柴草房,應該算是一個村莊。

“今天我們就在這裡休息了。”張敖準備看看這離信都不遠的農村百姓是怎麼生活的。

張敖帶着隊伍走進了村莊,莊子裡卻十分平靜,連個看熱鬧的人都沒有。

“去找個人問問情況。”張敖覺得奇怪,在他想來有商隊進村,百姓們怎麼也會好奇過來看有沒有自己需要買的東西,現在卻沒人搭沒人理的。

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狼吞虎第八十章 程序正義第二百一十四章 王和王不一樣第十四章 雙轅馬車第三百一十七章 自家兄弟第十七章 閱兵第三百三十八章 把你安排的妥妥的第五十五章 出頭鳥第八十五章 男女都要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三百三十六章 危險的任務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第一百七十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百九十四章 錢貨兩清第二十五章 定都長安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是你爹的主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還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錢的人第六十六章 相互試探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問題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處流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爭封第二百六十四章 車馬之爭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兒子是優勢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八十一章 賠錢貨第二百九十二章 蕭何入獄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覆撕咬第一百章 大漢棗核球隊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要去長安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過來第七十三章 洗澡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傳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他們騙我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征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七十章 水澆不滅的火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十八章 拜訪第三百七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誰是最大的叛徒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五十八章 齊王劉肥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然養馬場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前輔導班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戰鬥第二百八十一章 賠錢貨第一百六十章 白登之圍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間第一百七十一章 商品交換第一百八十六章 勝者有賞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一百章 大漢棗核球隊第三晨四十五章 事物的兩面性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二百四十六章 稱王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四百一十章 劉肥壓力大第四百二十六章 垂死掙扎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建學校第三百四十九章 賒賣第三十六章 討好丈母孃第四百二十四章 認清形勢第四百一十一章 乾媽來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諸侯們的反應第一百八十六章 勝者有賞第三十四章 黃老之學第二十一章 爹是好爹第一百一十六章 鹽票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認清形勢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四十六章 黑歷史第八十六章 看屍體第三百六十五章 偉大奇蹟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識就是財富第二百八十一章 賠錢貨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六十章 自己賺錢自己花第三百三十四章 好東西要分給兒子第三十四章 黃老之學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四百四十二章 薄利多銷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帥哥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