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三十四、走四方的換糖擔

三十四、走四方的換糖擔

最受山村婦女兒童歡迎的要數換糖擔,十天半月會出現一次,那換糖佬挑着擔子,手中搖着一個撥郎小鼓,嘴裡不停地喊:雞毛鴨毛,破布頭破鞋子,拿出來換糖羅。他一出現,村裡的小孩子便拿着平時積累的可換的東西,一轟窩地圍上去。大姑娘小媳婦也興致勃勃,看有沒有新式的髮夾,頭繩和時令貨。

換糖擔一般是二隻籮筐,上頭擱一隻四方木頭盒子,一頭放一板麥芽糖,另一頭的木盒裡放針線、兒童玩具、日用小百貨等物,籮筐裡則盛放收購來的廢品。可以去換的物品很多,雞毛鴨毛鵝毛,雞胗皮鴨胗皮,牙膏殼破布頭,破銅爛鐵,頭髮肉骨頭,都可以拿去換。可換的東西也很多,麥芽糖,火柴,肥皂,鈕釦縫衣針,頂針,樟腦丸,鉛筆墨水,五顏六色的線,牛皮筋,髮夾梳子小鏡子等,交換時也不用秤稱,換糖佬毛估估用手一抓,立即敲糖,換所需貨物。記憶中,一個牙膏殼約值三分錢,可以換十多顆糖,一個雞胗或鴨胗皮值一分錢,換三四顆糖。這鴨胗皮非常難剝,有一句俚語說,人心難託,鴨胗難剝,因此鴨胗皮完整形狀的很少。

雖說可以去換的東西很多,但家裡有的東西老媽早就計劃和安排,是動不得的,如牙膏殼,雞毛鴨毛,雞胗皮鴨胗皮,這些東西公社供銷社收購站收購的,可以賣錢。所以我們兄弟幾個真正能用來換糖的東西很少,只有靠我們自己去撿來。什麼破的玻璃呀,破銅爛鐵呀,廢舊報紙呀等等。記得有一次我們兄弟幾個去亂石堆裡捉蜈蚣,準備拿去換糖,弟弟翻開一塊石頭和樹枝,看到了一隻大蜈蚣,眼看它要跑,鑽進別的地方,弟弟情急之下顧不得捕捉方法,上去就把蜈蚣按住在地上,那蜈蚣反身一口,咬在弟弟的手背上,弟弟痛得大喊大叫起來,我們趕緊上去,那蜈蚣剛想跑,我一腳把它踩住,然後用一根細竹條彎成弓形,插在蜈蚣的一頭一尾。第二天,弟弟的手背腫得象饅頭,這蜈蚣的毒性太強了,弟弟貼了好多天消毒的艾草才消了腫。

有個常來我們這一帶的換糖佬,我們稱他爲換糖阿二,不知他是哪裡人,反正不是附近村落的,估計有

點遠,口音也不大一樣。他五十歲左右,個子矮小,光頭,穿一身青灰色的長衫,腳有點跛。他爲人和氣,笑容總掛在臉上。他不象別的換糖佬,把擔子放在村中等着村裡人上來換,他是一家一戶地挑着去,把擔子放在農家門口,有小孩子拿出家中貴重點的銅塊、牙膏殼的東西來換,他總要詢問家長是否知道是否同意,如果家長不知道,他是不會收的。他不時地與村人聊着天,向女人們介紹着現在流行的頭繩,髮夾,衣釦的款式。在交換時討價還價中他也常願意給我們加添一顆糖,給村婦多一根針。大家都比較信得過他。

到了太陽下山,他就宿在村裡的阿泰家中,這是一家沒有牌子的客棧,房子很大,卻只有阿泰孃兒倆住着,阿泰爹早就死了,所以騰出了一部分房間做了客棧,供路過的人住宿。我們常會跟着換糖佬進入阿泰家裡,因爲換糖佬進了屋,他通常會自己做麥芽糖。一天下來,那擔子上的糖基本已換得差不多了,而第二天還得換呢。

做麥芽糖的過程太好看了,至今我也忘不了,那情景歷歷在眼前。先是象拌麪粉一樣,搗成糊狀,反覆的攪拌,用手掌擠壓。等和成一團,有一定粘性時,換糖佬便在牆上掛一塊木板,就是貨擔上的那塊木板,固定住,然後站在木板前,將手中的麥芽糖塊向木板奮力拋去,那糖就粘在木板上了,然後揪住慢慢地往後拉,眼看快要斷了,就再拋回木板,再拉,再拋,一次又一次,拋的距離也遠來越遠,麥芽糖也越拉越長,越來越韌,亮亮的,透着銀光,當拉得很長時,那麥芽糖成了一條柔軟的麪條,呈弧型地下墜。換糖佬的手法是那樣純熟,又穩,雙準,又狠,那樣富有技巧。最後,換糖佬將糖捲成一團,取下木板,放在臺桌上,將那麪糰一樣柔軟的糖塊用手捋成長長的一條,然後用那刮刀切割。看得我們都捨不得離去了。做好了糖,他開始吃晚飯,我們這才散去。

那換糖阿二每次來,都是吃住在阿泰家裡,這阿泰娘是個寡婦,年紀四十掛零,梳一個牛屎頭,就是頭髮齊齊地向後梳,到了後腦殼就用網線結成一團,一根簪子一插,這是山村四十歲左右婦女的通常髮型。俗話說,寡婦門前是

非多,這阿泰娘長得又白淨,有幾分姿色,所以閒言就不斷,說那換糖阿二和阿泰娘是相好,一桌子吃飯,晚上是睡在一張牀上的。有人觀察說,只要那換糖阿二這個相好來了,第二天阿泰娘就起得特別晚,但精神特別好,眼睛也有亮光了,而那換糖阿二走路時,雙腳也與往日不一樣了,有點發虛了發飄了,肯定是一晚上幹那事幹多了。引得大夥兒陣陣鬨笑。

一桌子吃飯是事實,我們經常看到,阿泰娘做好了飯菜就招呼他吃飯,那換糖阿二還喝着小酒呢,是不是一張牀上睡的,那就不知道了。村裡人不敢當着阿泰娘說這些閒話笑話,但在阿泰面前敢說,阿泰那時只有十歲左右。阿泰回家後就會告訴老媽,說外面有人說你和換糖阿二是相好。氣得阿泰娘跺腳直罵,不是好東西,嚼舌頭。

平淡的生活總是容易誕生緋聞。

除了換糖擔外,村裡還不時有別的手藝人走動,修缸補甏補碗,磨剪刀菜刀。山村民風淳樸,山裡人過日子也非常節儉,所有的勞動工具、生活用品都是能修則修,能補則補,能用則用,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如缸、甏、碗等破損後都會修補後再用。所以這些手藝人生意還是很不錯的。村裡人會拿出開裂的或者打破成二三瓣的缸甏碗來補。補缸甏的工藝很簡單,在裂縫的地方兩面打幾個鐵攀,然後草木灰之類的混合物一塗抹,便修成了,以後越用越是滴水不漏。這費用是按鐵釘的多少來計算的。補碗補茶壺之類的瓷器手品,原理手法也差不多,用一把拉動後會旋轉的鑽子,在需要修補的物品上打幾個洞,然後用樣子如釘書針相似的銅釘釘上,這個手藝需要的是仔細認真,要將破碎瓷碗瓷茶壺上的人物、花鳥、書法儘量保持原樣。

我們家裡姐妹兄弟四個,也常失手打破碗杯,打破的人,總免不了老媽的一頓打,說不打不長記性,然後老媽總是把破碗撿起來,如果破碎成許多瓣了,老媽會搖搖頭說不值得補了,還是新買一個合算,如果只破成二三瓣,老媽就會收拾好在櫃角落裡放起來,等到補碗師傅來時補上。

換糖擔,晃悠悠一步步走入歷史的深處,可憶不可及。

(本章完)

vip章節_一九0、告別單身vip章節_二八一、草原上的狼正文_二十六、雪天捕麻雀捉野獸正文_二七九、嚮往的機會來臨vip章節_一七二、戲劇性的相親vip章節_一七三、第二次相親正文_六十、麥杆的N種玩法vip章節_第三部:我的大學 一四三、我上了大學正文_四十五、祖輩傳下來的兒歌順口溜vip章節_二0五、銀行搶劫案偵破花絮vip章節_一二七、打架的事經常發生vip章節_二四三、老方的初戀情人vip章節_一八七、編輯部的實習生正文_十四、長髮嬤嬤給二哥驅鬼看病vip章節_二八六、河溝裡的土匪骷髏正文_八十四、白虎星下凡vip章節_一九0、告別單身正文_八十二、我光着身子被女同學撞見了正文_三十、賊偷一半火燒全完vip章節_二九三、結識還俗的活佛vip章節_第三部 走向社會 一六六、進了報社當記者正文_九十五、王柬之爭論正文_二十二、病中貪吃香蕉被罵正文_八十二、我光着身子被女同學撞見了正文_四十三、江湖班子的演出正文_八十四、白虎星下凡正文_六十、麥杆的N種玩法正文_五十二、我的啓蒙老師vip章節_一八一、被同學忽悠vip章節_二八九、無鱗魚的怪味vip章節_二一七、拉薩紅燈區正文_三十一、洪水中撈蓑衣vip章節_二四四、張大姐離婚vip章節_二一二、來到拉薩vip章節_一九二、做生意反而賠了本正文_一00、號召力極強的學生領袖正文_四十五、祖輩傳下來的兒歌順口溜vip章節_二四一、隨身的藏刀正文_九十六、同學半夜拉尿被人打正文_二十九、村民血腥的械鬥正文_九十八、會武功的同學正文_一五五、爲女排奪冠遊行vip章節_一一五、師太婆批評我vip章節_二三九、神奇的冬蟲夏草vip章節_二八一、草原上的狼vip章節_一九四、雪松歸來vip章節_一二九、想參軍當兵正文_十一、世龍的神奇傳說正文_八十四、白虎星下凡vip章節_二四七、方便真的很方便正文_四十六、黃色的民間故事vip章節_二八0、聖湖納木錯vip章節_一七二、戲劇性的相親vip章節_一七八、我站在*廣場正文_三十一、洪水中撈蓑衣正文_十七、理髮打白條吃肉分食制vip章節_二二八、鑽帳篷的傳說vip章節_一八四、單位出現大盜vip章節_二八二、夜宿班戈正文_一五二、第一少女殺手vip章節_二五九、扎西德勒vip章節_一九八、第一次感情出軌vip章節_二六八、形形式式的旅遊者正文_六、丟空煙盒惡作劇vip章節_二二0、在拉薩洗澡vip章節_一九0、告別單身正文_二、石臼上撒尿摔破頭vip章節_二0三、夾在中間的戀愛vip章節_一六一、排風扇事故正文_三十八、洋油燈vip章節_二七一、倉央嘉措傳奇vip章節_二五四、陸路進藏記之二vip章節_二五九、扎西德勒vip章節_二二五、高原佳餚手抓羊肉正文_五十、那時的衣着打扮vip章節_一七0、孔子的老家正文_二十三、鯽魚自動跳進竹藍子正文_九、不願去討菜捱了打vip章節_二五一、亮晶晶的白鐵皮房子vip章節_一一六、農村日記摘錄vip章節_一二二、女知青李嘉vip章節_二七0、*的由來正文_三、差點淹死水塘vip章節_一九六、半路殺出個程咬金vip章節_二*、男人都要露出一個肩膀vip章節_二八九、無鱗魚的怪味正文_十四、長髮嬤嬤給二哥驅鬼看病正文_九十九、小鎮兇殺案vip章節_二八四、啊,野犛牛vip章節_二二七、寂寞夜生活vip章節_一九三、佳賢的婚事vip章節_二二八、鑽帳篷的傳說vip章節_二五九、扎西德勒正文_六十四、舉報了杜老師vip章節_一四四、一個造句引發的大討論正文_一0三、有萬能膏的校醫vip章節_一三七、香港特務正文_八十二、我光着身子被女同學撞見了vip章節_一九七、風波再起正文_一0五、校長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