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

如果說,有一個大明人對早田左衛門刺殺朱瞻基感到開心的話,那就是莊敬了。

早田左衛門率領倭寇投明,雖然莊敬負責管理他們這些人,但是他們大部分都是隻認早田左衛門一人。

這半年來,莊敬苦心籠絡,也只不過拉攏了兩三百人站在了自己身邊,還不知道有多少是牆頭草或者是內奸。

大明的籍貫對於普通的東瀛貴族或者百姓來說,是個極大的誘惑,但是對這些腦袋掛在腰帶上拼命的倭寇來說,抱團保命更重要。

所以,當早田左衛門刺殺太孫,還活着的這一千多倭寇親眼目睹自己的首領自我滅亡,他們的心態也崩潰了。

莊敬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恐嚇也好,拉攏也罷,要把這股力量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沒有了早田左衛門的存在,也沒有了能夠讓所有倭寇團結起來的核心。

哪怕這裡面還有幾個早田左衛門的左右手,但是他們現在忙着極力澄清並沒有參與刺殺太孫的行動,那裡還敢跟莊敬作對。

所以,沒有幾天的時間,莊敬終於把這股不算太差的力量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一千五百兇惡的倭寇,這也讓莊敬有了自立門戶的基礎,甚至……比紀綱手上能夠直接控制的力量還要大。

紀綱遠避東瀛,願意跟他一起來東瀛的,都是過去曾經跟他一起做過不少壞事,害怕被清算的下屬,也不過兩三百人。

這些人是他的直屬力量,但是他比莊敬強的是,他依舊是錦衣衛的指揮使,整個大明在東瀛的間諜系統,仍然受他控制。

而且,紀綱如今的層次要比莊敬更高,他已經脫離了打打殺殺的階段,更要談政治性了。

石見國被割讓,紀綱這段時間就一直在與內監協調,調節一批建城的物資。

而且建城的地址他已經選好了,不在石見銀山的位置,也不是山名家族如今控制的大田,而是位於大田南部不遠處,緊靠海岸線的一處海灣。

石見山多地少,糧食自給不足,即使將新城建在大田,也養活不了超過一萬人。

如今的石見國就有一萬多人,他們依靠製作兵器,打造鐵器,才勉強養活了這些人。

而在石見國,大明預備駐兵達到一萬人左右,光是依靠當地,是養活不了這麼多人的。

但是,石見國剛好輻射了東瀛的西南部地區,是一個發展貿易的寶地,除了開發銀山,紀綱準備將當地發展成爲東瀛西南部的貿易中心。

而這個計劃也得到了朱瞻基的支持,大明想要長久控制東瀛,就不能僅僅只是掠奪,更需要發展當地的經濟。讓所有人知道,跟大明合作,比他們自己關起門來,日子會過的更好。

論地理位置,石見當然比不上長崎和大阪,朱瞻基也沒有想過發展正規貿易,但是,這裡卻能成爲一個“合法”的走私窗口。

一些大明明面上不能賣給東瀛的武器,都可以同過走私的手段來跟他們交易。

而紀綱這樣的人,建立一套“地下秩序”,對他來說並不是難事。

從石見國來到大阪,山名氏利一開始如同世界末日。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大明竟然會看上了他的石見國,而幕府竟然也就真的把他的石見國割讓給了大明。

身爲一個小名主,失去了封土,就只能淪落成武士階級了。

可是他卻不敢說不,不管是大明,還是幕府,都是他仰望的存在。

一方是一國守護,一方是鄉下的小地主,如何能爭。

可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紀綱雖然從他手裡奪取了石見國,卻又幫他從京極家族的手裡要來了長門國,作爲他的封土。

長門就在石見的北方,田地比石見更多,面積也更大,那裡的人口要比石見多一倍以上。

也就是說,山名氏利因禍得福了。

在他看來,這都是因爲他把自己的女兒送給了紀綱,纔能有這樣一個好的結果。

紀綱看着他感激涕零的樣子,忍不住暗笑了起來,不知道當他知道石見山就是一座銀山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不過他的勢力太小,哪怕就是把石見銀山給他,他也不可能保的住。

在大阪的這段日子,紀綱一直忙着周蓓建城事宜,招收東瀛武士,用於以後的日常管理。

雖然太孫說會給他分五百女真人,但是那些人只能用於管理礦山,想要發展自己的勢力,發展地下貿易,還是倭人武士最好用。

指望還沒有開化的女真人來做貿易,搞走私,進行地下交易,只會搞的一塌糊塗。

何況,太孫還需要他組建一個人口走私的渠道,將倭人運到大明,運到南洋去做工或者是充當炮灰。

這些,都需要他建立一個武士集團。

反而對於開發礦山,他並沒有投入太大的精力,因爲那個礦山註定是屬於朝廷的,他能從得到手指頭縫裡漏出來的一點,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而開發礦山,主要則是由內監牽頭,工部,戶部輔助,海軍負責保護礦山安全,哪怕他以後要管理石見國,也插手不了太深入。

想賺錢,想要站穩腳跟,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大阪內城中,朱瞻基正在看着朱棣發過來的第三封催促他回去的信。

在信中,朱棣的心情顯然非常愉快,因爲他已經當曾祖了,也就是說,朱瞻基已經當父親了。

七月二十八,胡良娣爲朱瞻基剩下了他的第一個孩子,是一個女兒。

是個女孩,這可能是最好的結果了。

胡良娣在太孫妃之前生下孩子,如果是個男孩,那纔是大問題。

作爲僅次於太孫妃,朱瞻基後宮中地位第二高的女人,她的孩子哪怕不是嫡子,也與嫡子無異,並且還佔據了長子的名義。

假如太孫妃也生下一個兒子,圍繞着這兩個孩子的地位問題,後宮中會鬥爭多年。

這個時候,朱瞻基只能期待孫嫺這次一定要生個兒子,他的心思只在後宮之外,甚至是大明之外,纔不願因爲這些狗屁倒竈的事情煩心。

除了生下孩子這個喜事,還有幾件不大不小的煩心事,一個是爲了組建銀行,戶部與內監各不相讓。

戶部認爲他們統管天下財物,銀行應該由他們來管。

內監卻認爲身爲皇家總管,掌控了天下商業,銀行應該由他們來負責。

兩部各不相讓,作爲發起者的朱瞻基,要來當這個仲裁。

這件事倒是好解決,因爲朱瞻基早就預備一下子開辦兩家銀行,一方面是可以互相競爭,有個比較,另一方面也是不讓任何一方壟斷金融。

但是還有一件小事,卻不得不讓朱瞻基憂心。

那就是,火藥的儲備不多了……

這次大軍出征,除了給北方的鄭亨留了一批火藥,帶走了大部分已經制成的火藥。

這次的戰鬥雖然順利,但是是建立在火藥的大量消耗上。如果沒有了火藥,神機營還不如普通的士兵更有戰鬥力。

火藥的三種原材料,硫磺、硝石與炭。硫磺與炭都是到處都有,特別是現在的大明擁有佐度島和北海道,這裡都是硫磺的產地,有大量的純度極高的硫磺。

至於炭,那就更多了,根本不用操心。

只有硝石,在大自然中存量極少。

在朱瞻基的印象中,全世界好像就只有俄羅斯,印度,中國,還有智利有硝石礦。

智利的硝石礦他去過,知道具體的位置。但是,那裡天遙地遠,想要從那裡獲取硝石,目前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

印度的硝石礦是十八世紀被發現的,到了十九世紀就已經被英國人挖光,所以朱瞻基根本不知道具體產地。

也是因爲印度的硝石被挖光,當智利發現高純度硝石礦以後,還爆發了一場硝石戰爭。

至於俄羅斯和中國,朱瞻基更是不知道具體位置,因爲進入二十世紀以後,硝石已經可以化學合成,人們根本不需要硝石礦了。

後來他曾經看過一個新聞,說是西北方發現了一座儲量驚人的硝石礦,但是根本沒有在意。

何況,現在的西北,還不屬於大明的疆域。

至於化學合成,對朱瞻基這個學渣來說,根本提都不要提。

“李亮,去把西川的地圖給我找來,特別是江油一帶的地圖。”

雖然不知道朱瞻基要幹什麼,李亮還是連忙去了船上的資料館,尋找地圖。

朱瞻基要江油的地圖,是因爲他的印象中,江油曾經有幾座大型的硝石礦。在清朝時期,這裡也是中國最大的火藥產地。

當然,他不是因爲對火藥有興趣才瞭解的這一點,是因爲他對練武有興趣,在看海燈法師的資料的時候,介紹他是中國出生於中國火藥之鄉重華鎮。

但是這點記憶根本不足以讓他找到這個地方,因爲海燈法師要五百難以後纔會出生,至於重華鎮,恐怕現在也不叫這個名字。

他現在也只能先看看地圖,看看有沒有與自己記憶相符的地方。

劉萬來到了門外,低聲說道:“殿下,金銀古董已經裝船封艙。”

“知道了。”朱瞻基擡頭看了他一眼,這一個月,劉萬送了一批金銀迴應天府,隨後又過來東瀛忙着慶典財物,原本就瘦的他,現在臉都凹下去了。

不過,這次大戰總算是要結束了,回去了自然有他清閒的時候。“你去到軍中各部查詢一下,有沒有江油籍的將士,將他們都召集起來,我有話要問。”

“是……”

劉萬根本連江油這個地方在哪裡都不知道,出來以後,問了幾個人,才確定是西川的某個地方。

隨即,他發了一封公函到各部,讓將領們將江油籍的士兵彙報上來。

羽林衛主要以江淮籍爲主,海軍將士更是以沿海地帶爲主,想要找川籍的士兵,還真是有點困難。

到了第二天,纔在神機營總共找到了三個江油籍的士兵。

他們有些緊張地見到了崇拜的太孫殿下,一個個都激動無比。

但是讓朱瞻基失望的是,他們沒有一個知道哪裡有硝石。

正當朱瞻基有些失望地準備打發他們離開的時候,一個叫邵三江的士兵大着膽子說道:“殿下,雖然卑下佈置哪裡有硝石,但是卑下家中不遠就有一座老君山,據傳是太上老君煉丹的地方。要是有硝石,恐怕就在此山中。”

朱瞻基忍不住笑了起來,可是隨後就收斂了笑容。太上老君煉丹固然是傳說,但是既然叫老君山,說不定還真的有硝石呢!

他吩咐道:“一人打賞二兩銀子,讓他們下去吧!”

心裡已經拿定了主意,等回去之後,就派人去那裡查探一下情況。

打發走了這幾個士兵,李亮在外面通報道:“殿下,海軍黃淵黃守備求見。”

“讓他進來。”

黃淵並沒有身穿將服,而是一身書生長袍,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書生。行禮之後,他朗聲稟道:“殿下。今日微臣聽說,內監欲安排馬琪擔任大阪市舶司鎮守使,微臣以爲,馬琪貪財寡義,作爲主官,易起波瀾。”

朱瞻基對黃淵還是比較欣賞的,並沒有因爲他的舉動而生氣,沉吟了一下問道:“此乃內監事務,潛九爲何寧願冒大不諱來插手此事?還是說,你還記掛着馬琪曾經舉報黃尚書謀反一事。”

黃淵早已摸透了朱瞻基的脾氣,毫不猶豫地說道:“若說無怨是假,但淵不至於因私廢公。馬琪性格暴戾,在交趾就因虐殺平民引發數次暴亂,且不顧民情,暴徵強受,交趾無人不知。若將他任大阪鎮守使,恐會壞殿下大計。”

朱瞻基笑了起來,問道:“我有何大計?”

這一次黃淵遲疑了一下,但是依舊說道:“殿下雖然看起來是僅懲首惡,但是現在將倭王羈押回明,又大力籠絡東瀛將軍名主,連自己被刺殺都不追究,當然是爲了更大的計劃。淵不才,佈置殿下深意,卻也不忍見小人壞了殿下大事。”

朱瞻基心裡很清楚,黃淵恐怕是看破了自己的計劃,只是不敢說出來,步了楊修的後塵。

他笑了笑說道:“孤還沒有到識人未明的時候,你就安心吧……”

馬琪是個什麼樣的人,朱瞻基當然清楚,這就是一個心理扭曲的老變態。他除了對皇室忠心耿耿,貪財刻薄,兇殘暴戾。

這樣的人不要說在目前需要穩定的東瀛,就是在蠻夷之地,也要慎重使用。

朱瞻基就是用他,也不是在這裡。現在他沒有確定自己要不要建立東廠,否則的話,根本不會搭理他。

見朱瞻基胸有成竹,黃淵也就不再廢話,躬身告辭。

朱瞻基叫住了他問道:“易信和朱真吵完架了嗎?大軍留守是如何安排?”

黃淵有些爲難地說道:“這件事連鄭總監都壓不下來,兩人還是各不相讓。若想讓他們安穩下來,恐怕還是要殿下出面。”

朱瞻基笑着說道:“第二艦隊和第三艦隊都想留守東瀛,將心可用,孤怎麼好給他們澆冷水。不過你傳我軍令,三日之後開撥,要是兩個人還吵,我就讓第一艦隊駐守東瀛。”

東瀛在疆域上來算,跟第二艦隊更近,所以一心就把東瀛看做了第二艦隊的搖錢樹,不肯放手。

但是第三艦隊當然不肯輕易罷休,怎麼也要在這裡分一杯羹,所以爲了駐軍問題,兩大總兵是吵的不可開交。

其實第二艦隊的胃口也不大,如今東瀛西側的對馬島,出雲國,佐度島都在第二艦隊的巡航線上,所以他們只想要求在伊豆半島駐軍。

但是這裡又靠近大阪這個東瀛最大的集散中心,而且東部纔是東瀛人口最多,經濟最好的地區,第二艦隊怎麼也不肯放手。

朱瞻基兩不相幫,偏偏又要求必須是兩大艦隊聯合駐軍,不讓任何一家壟斷。

當黃淵將朱瞻基的話傳達給了兩大總兵之後,兩人也只能偃旗息鼓了。

雖然朱瞻基說三天後開撥,但是十幾萬人的軍隊轉移,哪怕都是乘船,也有許多手尾需要解決,時間緊迫了。

易信忿忿不平地在伊豆半島上劃了一個圈,丟給了朱真說道:“便宜你個混蛋了,注意以後別讓我抓住你們第三艦隊的把柄,否則,這裡我還是要要回來的。”

朱真毫不示弱地笑道:“你也別讓我抓住你的把柄,到時候再從你們手裡拿個基地。”

其實雙方心理都很清楚,這是最好的結果,也是符合朱瞻基的想法的。

軍隊雖然不能插手民政,不能涉足關稅,但是既然軍隊在這裡駐守,一些好處是少不了的。

特別是大明軍隊有協助東瀛局勢穩定的職責,主要出兵,就有外快撈啊!

但是讓一個艦隊駐守,人員沒有競爭,就會容易腐化。雖然殿下說了三年一輪,軍隊要流動起來,但是三年對一個軍隊來說,時間也不短了,該撈的都撈的。

所以,有一支艦隊競爭,互相監督,再加上內監和錦衣衛的監督,才能保證軍隊不會快速腐化。

大阪內城原將軍府後院,劉承徽親自端着四杯黑乎乎的水,放到了桌面上。

在她的面前,是四個神情有些茫然的東瀛少女,兩個是皇室的公主,還有兩位是名主的嫡女。

雖然在東瀛她們地位高貴,但是這個時候,她們卻如同受驚的小羊羔一樣無助。

劉承徽嘆了口氣,纔開口說道:“該講的道理我已經跟你們說了,現在到了你們該做選擇的時候。喝下水,就跟我們一起回大明,若是不想喝,兩位公主我會將你們送去側院,兩位貴女我則會將你們送回家。”

和子公主與貞子公主兩姐妹相互看了一眼,認命地走上前去,一人端起了一杯水,卻怎麼也喝不下去。

雖然知道這是自己的命,但是想到從今以後就不能再有自己的孩子,又有哪個女孩子能乾脆利索地做到呢?

雖然劉承徽說的好聽,給了他們選擇,但是從她們來到這個院子,他們的命運就再也沒有了選擇的機會。

和子與貞子可能還不會死,但是也會跟其他皇室一起,被幽禁起來。

而兩位將軍的女兒,她們若是被送回家,恐怕只會被家人逼着一條白綾結束性命。

猶豫了許久,她們終於都還是喝下了劉承徽專門爲她們配置的藥。

劉承徽這才露出了一絲笑意說道:“那以後我們就能以姐妹相稱了。”

前院,朱瞻基與海軍衆將開完了一場漫長的軍事會議,一個個都顯得有些疲憊。

大軍出征集合艱難,撤離同樣不簡單。十幾萬大軍,每一支艦隊要撤回到哪裡,各種獎賞和獎勵的發放,這都需細緻的統籌安排。

還有大批的軍官會隨着朱瞻基一同進京,這些人將會得到皇上的親自接見和獎賞,該升職的升職,該授勳的授勳。

幾乎所有的將領都喜氣洋洋,這次出征,十幾萬大軍,不算那些倭寇,總傷亡人數也不到兩千,死亡人數還不到一千。

而他們取得的戰績卻是連北征都比不上的,不僅殺死了超過三萬敵人,還活捉了天皇一系,並且讓整個東瀛臣服在了大明的腳下。

更不用說,他們還劫掠瞭如此多的財富,按照大明軍功規定,有三成的戰場收穫屬於諸將士,這也是一筆超過一百萬兩白銀的巨大財富。

即使按照總人數來計算,每個人也能得到五兩銀子的獎勵。

柳升這個時候反倒顯得矜持了起來,這次出征,他軍功第一是毫無疑問的,一個公爵是少不了啦。

既然已經出盡了風頭,這個時候他當然要低調一些,省得遭到其他人的一致仇視。

但是內心裡,他卻又抑制不住的興奮。

安遠侯哪裡有安國公好聽啊!

何況,他這次攻破敵國都城,生擒倭王,這一次就是面對英國公,他也不認爲自己就比不上對方了。

但是他也知道,這一切都是多虧了火器的應用。以後大明各軍都能換裝成火器的時候,立功都不再是一件難事。

但是再想像自己這樣掙個國公回來,怕也沒有那麼容易。

感謝燈火見人家,xing1,書友160707214010519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十九章 思想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四十二章 刀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十一章 逆反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十七章 師弟第一章 迎接第十章 囚禁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百章 北上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六十章 佈局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四十章 天道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一百章 北上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二十章 曙光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一一一章 消息第一二八章 病危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七十章 欽差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六十章 佈局第六十章 新生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十九章 變化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