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刺殺與條約(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總十更)

早田左衛門今日也是盛裝打扮,雖然沒有穿盔甲,卻也穿着奢華的倭服,腰裡彆着一把打刀,一把刺刃,這也是標準的有級別的武士裝扮。

因爲大明士兵各個全副武裝,除了查禁火槍,並沒有禁止攜帶刀具,早田左衛門也得以攜帶自己的武器來到臺上。

他在前一天下午就已經到這裡觀察了現場的佈置,知道了這裡的環境,然後在自己的房間裡模擬了多次在不同狀態下的刺殺行動。

他的身高比朱瞻基要矮了大半尺,朱瞻基又站在比他們位置高半米的高臺,這讓兩人之間的高度差了大半米以上。

在模擬這種場景的時候,他認爲最有效的刺殺,就是以刺刃從朱瞻基的胯下向上刺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一刀斃命。

然後,趁着大明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以打刀博命,能殺幾個就殺幾個。

至於逃跑,他從來沒有想過,光是岸上就集中了十萬大軍,大部分士兵的手裡都有火槍,任何人也不可能在這種環境裡跑掉。

但是爲了大和,爲了宗貞盛,爲了所有死去的大和人,這樣是值得的。

還有一個人就輪到他站在了朱瞻基的面前,這是一張並不寬大的紅木座椅,擺在距離他站立位置半米高的平臺上。

這位皇太孫坐在椅子裡,正在跟他前面那位充當了大明斥候的倭人說話。

早田左衛門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從太孫跟他的話裡面,知道了是因爲他的情報,才從平安寺裡面起獲了大批的黃金和古董。

就在太孫伸手拍他的肩膀,表示會給他辦理大明戶籍,讓他變成一個真正的大明人的時候,早田左衛門動了。

他早就考慮好了,必須趁着太孫跟其他人說話的時候動手,因爲這個時候,對他的防備是最疏忽的時候。

如果等到自己站在太孫的面前,那麼太孫的注意力就全部在自己的身上。

據說這位太孫的身手也很不錯,如果有了防備,他的身邊又高手如雲,自己不一定能成功。

他的刺刃就斜插在胸腹之間,手臂一抽,刺刃就握在了自己的手裡,一個跨步,他就已經登上了平臺,貼近了太孫的身邊,他獰笑着將手中的刀刺了出去。

沒有一句廢話,早田左衛門甚至連呼吸都沒有變化。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殺掉這次讓東瀛死了幾萬人,搶走了無數金銀和古董的太孫。

他也看到了那個倭人斥候驚恐的表情,但是,在他的視野裡,那位太孫似乎還沒有反應過來,仍然一臉平靜。

這讓他有些遺憾,如果在他死之前,能夠感到後悔和害怕,那才最好。

然後他聽到那些護衛的大喊,可是,他沒有感覺到刀刃刺入血肉的感覺,低頭望去,自己的右手竟然被那位太孫的左手捏住。

自己引以爲傲的力量呢?他大吼一聲,使盡了全力,但是他的右手卻感到了一陣劇痛,刺刃掉在了地上。

他驚恐地看着自己的右手,那隻他原本引以爲豪的拳頭,現在已經扭曲成了一團不規則的血肉,垂在了那裡。

這個時候,他終於能聽到聲音了,那爲太孫充滿憐憫地眼神看着他,竟然還笑了出來。“沒有想到,竟然還真的有人敢來刺殺……”

打刀橫插在左肋下,刺刃斜插在胸腹間,這是所有武士的標準裝扮。

早田左衛門顧不上右手傳來的劇痛,又去撿掉在地上的刺刃。

他沒有第一時間沒有去拔打刀,因爲這是反手,哪怕他的拔刀術無人能及,這個時候也不可能抽出刀來,因爲他跟這位太孫太近了。

但是,他又聽到了那位太孫的話。“只是,你似乎太弱了……”

太孫的右手這個時候揮了過來,早田左衛門似乎聽到了一聲巨響,然後身子就飛了起來。

他的眼睛裡白茫茫的一片,他的腦子裡嗡嗡着響,這一切,似乎跟他想的不一樣。

然後,他的身體就落在了地上,可是他已經無力動彈,世界從此黑暗。

朱瞻基對這個瘋狂的民族早就有了防備,只是他以爲刺殺會來自皇室,或者來自那些貴族,卻沒有想到來自已經投靠他們的倭寇。

不過這位早田左衛門雖然名氣不小,但是能力卻似乎不高,有點名不副實的感覺。

他的動作雖然乾脆利落,快速無比,但是從他身子一動,自己就已經完全判斷出了他的動作線路。

那麼只需要封住他所有的動作線路,他就不可能得逞。

而且他的力量也太弱了,甚至連楊章德都比不上。只以這點能力就想來刺殺自己,只能說他無知者無畏。

“殿下……”

“殿下……”

“殿下……救……”李亮喊了半截的話嚥進了肚子裡,現場怎麼看,也不像需要救駕的樣子。

刺殺者已經躺在了臺下,生死不知,朱瞻基卻猶如拍死了一隻蒼蠅,揚起了手指。

李亮連忙擠開了人羣,將一塊白色純棉布遞到了朱瞻基的手中。

一清子,玄澄,還有王彥,他們全都圍了上來,眼睛還在四周張望,現場的無數士兵看到這一幕,也立即將朝天的槍口對準了場中衆人。

所有人都嚇的兩股抖擻,甚至不少人已經嚇的尿了褲子。

太孫遇刺,這是要誅九族的下場啊!

朱瞻基擦了擦手說道:“都散了吧,不必大驚小怪。一隻蒼蠅而已,沒必要因爲他壞了興致。”

李亮高聲問道:“殿下,那此兇犯該如何處置?”

朱瞻基笑了笑,沒有說話,從右側將領低臺上跳下去的一衆將領已經圍住了早田左衛門。

紀綱蹲了下來,想要檢查一下早田左衛門,卻發現已經沒有了必要,因爲他的腦袋轉了一圈過來,早已死的不能再死了。

“此人已死。”

衆人一片譁然。

他們只看到了此人想要刺殺殿下,被殿下一掌打飛,卻沒有想到這看起來輕飄飄的一掌,竟然就把一個高手打死了。

站在旁邊的莊敬心中也駭然無比,他對早田左衛門是最熟悉的,此人武力高強,在倭寇裡面幾乎沒有敵手,即使是在自己也比不過他。

可是看到他已經廢掉的右手,被殿下一掌就拍碎了半邊腦袋的骨頭,而且他的頸骨因爲承受不了這麼大的力量,直接扭曲,這需要多麼大的力量啊!

“殿下,此人已死!”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將此人懸於旗杆,暴屍三天。另……倭寇營全部羈押,甄別後再用。”

那一千多倭寇本來就在不遠處的廣場上,親眼目睹了自的首領對太孫的刺殺。但是太孫彷彿有神明保佑,只是一掌,就讓武藝高強的首領死掉。

他們這個時候也都被嚇傻了,根本不敢反抗,被一個個綁了起來,押到了另一處空地。

朱瞻基並不把這件事當做一件大事,但是其他人卻不一樣。因爲天熱導致的無精打采,在遇到這件事發生的時候,所有人的神經都崩到了最緊。

“殿下,要不取消了後面的接見和宴會……”其他人不敢勸,也就只有王彥敢勸上幾句。

朱瞻基笑了起來,手臂一揮,指着四周的數萬大軍笑道:“僅僅因爲宵小的襲擊,就取消儀式,豈不是不相信我大明數萬將士的能力?豈不是說我大明皇太孫怕了東瀛的小人?儀式不僅不能取消,還要更隆重才行!”

王彥一聽,立即抱拳說道:“內臣自然護得殿下週全,也讓這倭人上下知道,我大明從不畏懼任何報復!”

朱瞻基笑着點了點頭,坐回了自己的寶座說道:“放心,想傷我……不是那麼容易的……”

接見繼續進行,那些倭人見到朱瞻基並沒有因爲有人刺殺就大發雷霆,施行報復,也稍微安了一下心。

但是所有人都在心裡算計,恐怕又要虧上一筆,才能真正平息太孫殿下的怒火啊……

而知道早田左衛門能力的人一直到現在都還感到荒謬,這個在他們眼中驚天動地的狠人,就這樣被這位太孫殿下輕飄飄的一掌就奪去了性命?

這位太孫殿下真的還是人嗎!

看看他那威武的樣貌,再看看因爲看見早田左衛門的屍體而嘔吐不止的稱光天皇。哪怕倭人再自欺欺人,也不得不承認這位太孫比自己的天皇更像一個神!

日近正午,朱瞻基終於會見完了最後一位有功之臣,所有人才列隊向大阪內城行去。

朱瞻基乘坐的是一架專門海運過來的皇帝專用御輦,金碧輝煌,奢華無比,面積足有五十平米以上。

而這個御輦,也使用了十二匹高頭大馬來拉,這樣的馬,在東瀛連一匹都找不出來。

所有人都被這種氣派震懾住了,屏聲靜氣,生怕驚擾了這些馬。

朱瞻基走到了御輦的前面,想了想,又轉過身來向着稱光天皇招了招手。

李亮他們會意地走向了稱光天皇,將他請到了朱瞻基的面前。朱瞻基笑着說道:“今日你是主人,孤是在不該喧賓奪主,所以欲與你同乘一車。”

稱光天皇有些失魂落魄地用大明話說道:“小王實在受寵若驚,多謝殿下!”

朱瞻基看了一眼藍煙,這個小妞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走向了稱光天皇新婚的小妻子元立宮秋子,將她也邀請上了御輦。

五人上了御輦,其他護衛與內監則分列左右,坐在了低一層的四周。

那些倭人見到自己的天皇也坐入了大明的御輦,還忍不住歡呼了起來。

稱光也忍不住有些恍惚,他原本以爲今天是非常難熬的一天,但是雖然經歷了一場刺殺,彷彿並不難熬。

雖然向大明太孫跪拜的時候有些難堪,但是一切都過去了。想到有機會去見識一下繁華的大明,他的內心甚至還有一絲期待感。

當然,更多的還是對未來的擔憂。

對於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孩子,朱瞻基根本就不在意,一邊跟他閒聊着大明的繁華,讓他放鬆下來,一邊打量着跟藍煙和劉承徽低聲說話的秋子。

在一個國家的貴族裡想要找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並不困難,這個秋子就不弱於他大部分妃子,甚至能跟最出色的幾個一比高低。

只是稱光雖然眉清目秀,但是弱的像個小雞仔,真讓人懷疑他長毛了沒有。

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滿足對方啊!

秋子不經意地一次擡頭,恰好看到了朱瞻基侵略的目光,登時羞的臉都紅了,連頭也不敢擡。

朱瞻基收回了目光,內心不停地盤算着。

今日的宴會規模宏大,以原本的大阪內城爲宴會場,宴請數千倭人。

因爲人數太多,沒有那麼多的桌椅板凳,朱瞻基採取了自助餐的模式,男人們分了一個場所,女人們分了一個場所。

宴席上,除了大明和東瀛的各式美味佳餚,有來自西域的烤肉,南洋的水果,不僅有各式酒水,還有各種鮮榨果汁。

這些東西不要說倭人,就連大部分大明人都沒有吃過,更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宴會。

雖然衆人一開始還有些放不開,但是到了後面,各種準備充裕的食材一掃而空。

許多倭人因爲覺得好吃,吃不完還兜着走,鬧出了不少笑話。

只有少數人並沒有關注這些吃的,等待着後續的合約細則談判。

朱瞻基卻沒有管這些,帶着稱光兩口子和足利義嗣母子,一同登上了自己的旗艦,讓他們這些土包子見識一下大明的造船技術。

日野康子是足利義嗣的母親,也是稱光的姨媽,登上這艘巨大無比的寶船之後,失神了半晌,忍不住問道:“殿下,如今明倭兩國恢復和平,我大和願永奉大明爲兄,並且割地,通商,這種寶船以後可否直接售於我大和?”

寶船的作用主要是運輸,這種船的技術含量也遠不如巨型福船戰艦。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說道:“當然可以,不過這種寶船造價昂貴,一艘造價就近十萬兩銀子,如果要買,還要超過十萬兩。”

如今全世界白銀數量遠遠比不上後世,東瀛的兩大銀礦,南美的銀礦都沒有開發,所以銀子的價值還比較高。

朱瞻基的報價當然是遠超成本,因爲如今的木材價格極低,鄭和船隊兩百艘船,總造價也才一百多萬兩銀子,雖然這個艦隊裡面小船居多,但是大中型船也超過了五十艘。

實際上,寶船的成本也不到五萬兩銀子。

不過,這裡面當然沒有算技術費用,所以朱瞻基報價十萬兩銀子,還是很有良心的。

誰讓東瀛根本造不出來這樣的船呢!

不過,日野康子聽到朱瞻基如此好說話,立即又問道:“那火槍呢?”

朱瞻基斜瞥了她一眼,笑道:“倒也不是不能賣,不過價格也不會便宜。”

一聽朱瞻基說願意賣,足利義嗣立即迫不及待地說道:“再高的價格我們都買……”

朱瞻基哈哈笑了起來,而日野康子則恨鐵不成鋼地瞪了自己的兒子一眼。連價格都還沒有談,就說要買,那還不是伸着腦袋任由對方宰割啊!

他年紀比對方還大四歲,爲什麼還如此不成熟呢!

她也不想想,有她這麼一個強勢的母親,將兒子保護的好好的,如何能成熟起來。

朱瞻基說道:“最新式的火帽槍暫時是不會賣的,要賣,也只會賣老式的火繩槍。”

“那槍管呢?”

她這樣一問,朱瞻基就懷疑丟失的那些槍,恐怕現在就在她的手裡。

不過朱瞻基其實並沒有太多擔心,首先,火繩槍與燧發槍的槍管構造就有一些不同。

即使他們研發出來了火帽,但是想要改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的火槍,槍管纔是最難製作的。

如今夾江工業區那邊爲了技術保密,採取了最嚴格的防護措施,他們就是想要偷學這種加工工藝,沒有幾年的時間也別想得逞。

而且就是學會用機牀打磨無縫槍管,他們也不知道材料的配方,槍管該爆還是會爆。

但是想到後世被偷學出去的各種技術,朱瞻基決定回到大明以後,繼續加強技術保密措施。

“當然是一次成型的槍管,如今的大明,可沒有工匠還會花好幾天的時間來打造一根槍管了。”

這一次,母子兩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笑意,只要大明肯賣,再貴他們也會買。有了這些槍,他們纔不會怕足利義持的支持者們捲土重來。

至於價格,不是他們目前考慮的問題,安全和權力纔是。

何況,這次大明雖然咄咄逼人,但是對付的都是足利義持和天皇一系,他們的財富並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

這也是朱瞻基有意爲之,劫掠終歸不能長久,把東瀛搶光了想跟他們做生意,他們也沒有了資本,那還發展個屁的貿易啊。

利用貿易源源不斷地吸乾他們的剩餘價值,纔是長久之計。

七月十五日,經過了五日的談判,明倭第一份合約終於正式簽訂。這份大阪合約也成爲了大明對外征伐歷史上的第一份正式合約。

合約一共有十五條,大致確定了八項內容。

第一,大明與倭國永爲兄弟之國,永存平和,所屬明倭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國者必受該國保佑身家全安。

第二,室町幕府開放長崎,大阪兩地爲通商口岸,准許大明開辦市舶司,准許明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而大明也開放寧波爲通商口岸,每年允許五百人前往通商。

第三,室町幕府割讓石見國,伊豆半島,佐度島,對馬島與大明,換取大明不再索取賠償。

第四,大明在四地駐紮不少於五萬,不多於十五萬的軍隊,並且有義務協助室町幕府穩定國內局勢。而室町幕府每年支付二十萬兩白銀的軍費,若要大明出兵,軍費另計。

第五,今後正式記載不再允許天皇一詞的出現,應以倭國國王相稱。由於此前對大明的侵犯,國王一系將會被遷居應天府居住十年,屆時視效果決定是否延長懲罰期。

在這個條款確定之前,朱瞻基考慮過並迫使稱光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否定其人間“神”的地位,承認不再具有神性。

但是後來考慮這樣做會面臨民意的反彈,還是準備溫水煮青蛙,等把他調教好了,什麼時候發表人間宣言了,什麼時候再放他回國。

第六,將原來的勘合貿易改成自由貿易,不再受勘合貿易限制。

第七,大明關稅由大明決定,東瀛關稅則由雙方共同確定,大明要確保室町幕府每年的關稅收入不能低於五十萬兩白銀,否則由大明補足。

這可以是說是要東瀛命的一條合約,可惜的是,這個時代還沒有多少人能看出來這裡面的陷阱。

第八,兩國之間商人發生貿易糾紛,將由大明裁定,但是東瀛每年擁有十個否定名單,對不守規矩的明商,可以拒絕與其貿易。

這也是對東瀛司法獨立的干擾,但是這個時代的東瀛人將大明侍衛天朝上國,那麼由天朝上國來制定規矩,也是理所應該的。

並且,他們也相信大明的“公正”,畢竟大明對商人階級可不怎麼待見。

這份大阪條約主要就是這八條內容,但是還包括了一些其他細則條款,比如商業合約限期十年,十年後才由兩國協商是否延長等等……

當這份合約簽訂下來,莊敬和龐瑛率領的索賠團也幾乎將所有概要的賠償都要到了手。

有幼軍斥候和日奸的存在,那些家族的家底都被摸的八九不離十,他們從每個家族的身上,都狠狠咬了一口肉。

到了七月下旬的時候,他們一共爲朱瞻基帶回來了三十多萬兩黃金,還有一百多萬兩白銀。

再加上這段時期的貿易和從其他家族索取的賠償,還包括滅了幾個不聽話的家族,搜刮的財產,朱瞻基又收穫了超過五百萬兩白銀的財富。

而這,還沒有加上那些古董和文物的價值。

衆人對朱瞻基斂財的能力已經徹底麻木了,這一次戰爭,耗費的不到四十萬兩白銀,收入卻超過了一千萬兩。

根據孫林的評估,整個東瀛,如今的金銀餘財也不過一萬萬兩左右。但是這包括了民間幾乎所有的流通,未流通的財富。一千萬兩,已經傷及了經濟的根本,讓東瀛大虧元氣了!

(拖了一個多月,終於將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補完,不好意思了,接下來幾天我會陸續將加更都補上,今天12000更新送上)

感謝超慫的毛球,燈火見人家,看書不回帖794,額吐你哦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六章 分道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一一六章 拜師(二更求訂閱)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二章 勳爵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七章 遷都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一章 穿越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九九章 錯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七十章 欽差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十章 學與道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十四章 爵位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二章 勳爵第十八章 驚喜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三十章 總攻第四十章 天道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八章 習武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二十章 曙光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四十九章 大勢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百章 北上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十二章 藉機第八章 習武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十一章 各國單章求訂閱,求月票